胡仁等人訝然,和鄧充的反應一般無二,俱道:「明早就回橐縣?」
胡仁說道:「明早就回也好!咱幫著劉將軍把湖陵城打下了,他卻連進城都不讓咱進城!與其留在這兒受閑氣,不如早點回去橐縣。金窩銀窩,不如咱的狗窩。哈哈哈。」
兩個大的決策是全局方面的決策。
胡仁等向曹幹稟報了他們一下的收穫。
當晚,劉昱在城中縣寺置酒,諸部校尉皆至,曹幹也去了。酒席間,曹幹提出他明早就還橐縣,劉昱沒說什麼,劉小虎挽留他再在湖陵住上幾天,曹幹婉言拒絕,劉小虎亦只好由他。
一種是以這個衝突為由頭,如鄧充剛開始時的提議,再一次的向劉昱進言,請劉昱嚴肅軍紀。他如果這樣做的話,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不用想,曹幹自家也知,肯定還是劉昱不接受他的意見,他說了也是白說,而且還有可能會因此而激化與劉昱之間的矛盾。卻又最起碼目前階段言之,曹幹還不到與劉昱「分道揚鑣」的時候,曹幹的實力尚不夠很強,他還需要劉昱。別的不說,就仍是說攻略山陽,不和劉昱部聯兵,山陽郡,只靠曹幹一部,他就吃不下。
曹幹率本部部曲,一路向西北而行,行軍一天多,于下午時分到了百十裡外的橐縣縣城。
現在擺在曹幹面前的有兩種選擇。
曹幹沒提,是因為高況這事兒做得對,既然做得對,那肯定不能批評他,但現在又最好不要和劉昱部起太多的衝突,因而曹幹也不好表揚他——一表揚,高況豈不是更提勁了?說不定胡仁、郭赦之等也有樣學樣,那接下來就不好辦了和-圖-書,本部和劉昱部的衝突就會很難避免了。
劉昱的政策是依靠豪強大姓,曹幹的政策是主要依靠貧寒百姓,他兩人在政治上的政策背道而馳,截然不同,則出現高況與成通發生衝突這樣的事,也就毫不奇怪了。
親把劉小虎送出營外,曹幹回到帳中,吩咐張朗,立即去北鄉找高況。
第二種選擇即是盡最大可能的,避免本部與劉昱部之間發生衝突。
三個小的決策,皆是對第二個大決策的補充,或者說,是由第二個大決策引申出的具體施政。
曹幹獨坐帳內,不知在想什麼,想了會兒,掉句書袋,自語言道:「道不同也!」
各曲各打了一個到兩個的土豪惡霸——那個姓王的北鄉惡霸家的塢堡,高況也把之攻下了,這些土豪惡霸的家產,糧食、財貨、牲畜等等,胡仁等遵照曹幹的命令,取了六成,剩下的四成,由李鐵等政委主持著,分給了各鄉的百姓。稟報到這裏的時候,李鐵著重地補充了一句:「郎君,給百姓分糧財的時候,專門與百姓說了,我等是郎君部的義軍。」
又令鄧充安排幾個軍吏,分別去其餘各鄉找胡仁等,給胡仁等傳達相同的命令,簡言之,亦是令胡仁等早點回來。並叮囑胡仁等,盡量不要和劉昱的部曲發生爭執、衝突。
劉小虎代表劉昱、陳直,為曹幹送行。
四句念罷,堂中諸人彼此相顧。
那麼在事情還沒有變得更壞,本部與劉昱部因為政治路線之不同而產生的矛盾還沒有更加嚴重之前,率部離開湖陵,自然便不失為是最好的決定了。
都是和橐縣的治https://m•hetubook•com.com理有關。
下午三四點鐘前,胡仁、高況、郭赦之、李順等曲,相繼回到了營中。
第三個是,橐縣的宣傳方面,現階段的工作重點也是共有三個。
回到橐縣以後,休息了一天,曹幹召集曹豐、張曼等,開了一個政務會。
一個是打土豪、分糧地,減租減息;一個是組織農會、合作社;一個是安撫士人,擇人錄用。
叫張朗見到高況以後,如果王家的塢堡還沒打下,就不打了,如果已經打下,儘快地把繳獲到的糧財、王家的傢具等器具給北鄉的百姓分一分,然後便回營來。
會議開罷,各方面目前的工作重點都確定下來,並指定了負責人後,曹幹環顧諸人,摸著頷下短髭,笑道:「還有個事兒。我閑來無事時,編了一首童謠,我以為可教給百姓傳唱。」
修繕城防的任務,由曹德負責;改造俘虜的任務,曹幹交給了丁狗和閆雄。
第二天一早,曹幹又去見了下劉昱、陳直、劉小虎,正式告辭。兩下約定,兩部部曲先各自休整十天到半個月的時間,等休整好了,再議接下來的攻略山陽戰事。
第二個是,橐縣的政務方面,現階段的工作重點共是三個。
曹幹被他提醒,問他說道:「我忘了問你了,前幾天你領人搜集木料等物時,給錢了吧?」
高況、郭赦之、李鐵等驚訝歸驚訝,對於明早就回橐縣也無異議。
修繕城防毋庸多言,所謂「改造俘虜」,指的是改造俘虜到的橐縣縣兵和昌邑援兵。這兩部分的俘虜加到一塊兒,總共有千餘人。這些俘虜,現都被看押在橐縣https://m•hetubook•com.com。曹幹之前的精力大部分是在湖陵,還沒有抽出時間來對這些俘虜進行改造,現在有了時間,可對他們進行改造了。
「回郎君的話,我嚴格遵照郎君的命令,皆是倍價給之。」
高況沒提,原因很簡單,是因為他根本沒把這個衝突當回事。成通和他的部曲太不經打,高況三下五除二,就把他們打了個屁滾尿流、落花流水。這點小事兒,何值一提!
第一個是,橐縣的軍事方面,現階段的工作重點共是兩個。
張朗領命去后,鄧充安排好了軍吏,嘆息說道:「劉將軍部的軍紀當真是太差了!前幾天我奉郎君之令,下到各鄉,搜集木料等物時,劉將軍的部曲也在各鄉搜集木料之類,我是親眼所見,他們連拿帶搶,不僅搶東西,人也搶,青壯、婦人,無不掠之。郎君,著實令我義憤填膺,要非為大局起見,我呀,也得跟他們起衝突!郎君,何不進言劉將軍,嚴肅其部軍紀?」
送出七八里地,劉小虎才依依不捨的返回湖陵。
所以,曹幹便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第二種選擇。
曹幹笑道:「怎麼?諸位大兄不想回橐縣么?」
酒宴結束,曹幹回到城外本營,陳直派人拉了幾大車的財貨、軍械,給他送了來。曹幹問帶隊的軍吏這是幹什麼?軍吏答之,這是劉昱酬賞他部在此回戰中功勞的賞賜。曹幹遂乃笑納。
鄧充說道:「郎君說的也是。從城打下到現在,才多半天功夫,就接連胡軍侯、高軍侯都與劉將軍的部曲起了衝突。這要再待下去,還真有可能會再出亂子!好!我這就去傳郎君軍令。」離席和*圖*書站起,給曹幹行了一禮,拽住袖子,手負身後,自出帳外,傳令去也。
曹幹頷首說道:「很好。」頓了下,說道:「劉將軍部的軍紀是不怎麼樣。此前在南成、海西,包括魯縣等地的時候……弘仁,你我那時還不相識,你對此不知,我都有向劉將軍進言,建議他嚴肅軍紀,宜當禁止部曲擄掠。可是沒有用啊!」搖了搖頭,瞧了瞧帳外的天色,尚不到中午,說道:「不說這個了。弘仁,你傳我軍令,令民夫收拾輜重,明早咱就回橐縣!」
帳中只剩下了曹幹一人。
李鐵等政委把各曲繳獲到的糧財總數,報給了曹幹,儘管胡仁等只打了半天的土豪,收穫不算少,糧食搞到了數百石,金銀綢緞等財貨,裝滿了兩輛輜車。
高況和成通起衝突的這事兒,高況沒說,曹幹也沒提。
第二個是,把橐縣現階段的工作,劃分為了三個部分,軍事、政務和宣傳。軍事方面,由曹豐主責;政務方面,由張定主責;宣傳方面暫把李鐵也留在橐縣,由他負責。
鄧充愣了下,說道:「郎君,城剛打下,明天就走?」
第一個是,由曹豐領其本曲和丁狗曲鎮守橐縣,以張定為其輔佐。
曹幹令道:「李大兄,你從繳獲到的財貨中,拿出部分,分給俘虜,抓緊時間,給俘虜大概地講說一下咱們的政策,便放他們各還其家吧。胡大兄、高大兄、赦之,咱們明早回橐縣。」
「總共四句。」曹幹笑道:「唱啊,也無需唱了,我念給大家聽吧。」清了下嗓子,朗誦道:「解放區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區的百姓好喜歡。曹郎義軍愛百姓呀,義軍的恩情說不完。和_圖_書」
——前幾天,連著多日的攻城,雲梯、長梯、擔架等頗有損耗,是以曹幹令鄧充帶人去各鄉搜集木料等物。
會上,做出了兩大項決策,三小項決策。
經過任城、亢父兩個縣的施政鍛煉,張定、李鐵、閆雄等曹幹帳下一幹得用的軍政吏員,尤其是之前沒接觸過行政、宣傳的李鐵、閆雄等人,俱已今非昔比,不敢說都已是施政、搞宣傳的行家裡手,至少比之以前,都已是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故而橐縣這塊兒的施政,不必再像剛得任城時,無論大小事宜,曹幹俱事必躬親。
軍務、政務、宣傳三大方面現階段的工作重點制定下來以後,具體的工作,就可由曹豐、張定、李鐵、閆雄等負責落實了。曹幹不定期的或去縣寺,或去鄉里做個檢查,便即可矣。
「軍中存糧,已只夠咱兩天用。我本就打算明天回橐縣,出現了成通和高大兄這事兒,乾脆,咱們就明早便回橐縣!也省得再發生什麼衝突,反是搞得劉大家在中間為難。」
簡言之,政務方面的這三個工作重點,還是曹幹的「兩手都要硬」,一方面,堅持以貧苦百姓為基礎,另一方面,歡迎開明士紳加入本部義軍的隊伍。
一個是修繕城防,一個是改造俘虜。
一個是搞調查研究,把橐縣縣城、鄉里的階級成分等情況搞清楚;一個是通過訴苦大會、書寫標語等方式向百姓們講說本部義軍的政策;一個是讓留用的舊官吏明白本部義軍的政策。
曹豐問道:「阿弟,你編了個童謠?啥童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