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伍卷
第六百一十二章 楊音議效柱天為

徐宣此話聽來有點含糊,然其之意,諸人皆知。
這個話題帶過,暫乃不再多議,諸人把話頭重新回到剛在討論的盟約等事上。說劉昱這個話題之前,徐宣才提了建議,建議把諸部義軍的渠率都請到城陽來,搞一個正式成盟的儀式,諸人接著就此討論。討論不久,都贊成了徐宣此議。遂于當日,樊崇去書力子都等,邀他們城陽相會。此亦且無須多言。只說事情議定,徐宣等人辭別出帳后,樊崇獨留在帳中,他起身離席,踱步于帳內,多時,舉目望向帳外遼闊的天空,喟然自語:「王侯將相,難道真的有種么?」
樊崇點了點頭,粗糙的手摸著鬍鬚,說道:「我聽明白了。佳卿,你說的這個叫、叫……『大義』,對不對?」說著,轉顧徐宣,笑道:「驕耭,我說的對不對?佳卿說的這個意思,是不是就是前時咱倆閑聊時,你曾有提及到的『大義』二字之意?」
樊崇問楊音,說道:「佳卿,你還有別的要說么?」楊音說道:「樊公,我想說的就是這些了,皆我愚見,不知當否,請公斟酌。」樊崇點頭說道:「佳卿,你先回席上坐下。」等楊音坐定,樊崇琢磨了會兒,詢問徐宣、逄安的意見,說道:「佳卿所言,公等以為何如?」
「柱天」也者,天之支柱的意思,系當下的時用語,類如後世所說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之意。「都」,即「都督」,「都」有「總括」之意,「都大將軍」,即是便連所有的「m.hetubook.com.com大將軍」都在此號的統轄之下。
樊崇最後表態,撫須笑道:「佳卿,這個事,我看先不用急著定。盟約剛剛結成,曹幹前日來書,說是聞得耿純所言,莽賊確是已經決定出兵討伐咱們,他的兵馬大概入秋後會即能至,咱們先把莽賊來討的兵馬收拾了,然後再議你說的此事不晚。你說呢?」楊音應道:「悉從樊公之意。」
徐宣應道:「楊公所言,正『大義』也。」
樊崇笑了起來,說道:「佳卿,驕耭說的正是,咱們都是自家人,沒有什麼當不當的,有啥話,你就直說。」楊音於是說道:「樊公,今雖力子都、爰曾、劉詡、董次仲、劉昱、曹幹等皆已回訊送至,願擁公為盟主,可他們的這個願意,完全是出於兩個被迫的原因而已。一個是咱們的部曲現下是最多的,他們的部曲不如咱們多,若敢不同意擁戴公為盟主,他們也許擔心咱們會去打他們;一個是莽賊討伐咱的兵馬可能很快就會來到徐、兗,單憑一部之力的話,無論哪一部義軍,只怕都難以抵擋,故不得不結盟以應。
樊崇感嘆罷了,徐宣勾下頭,撫摸著鬍鬚,想了一想,驀地一笑。樊崇問道:「驕耭,笑什麼?」徐宣說道:「樊公,劉昱前自號『光漢將軍』,現又效學翟義,自號『柱天都大將軍』,下置光漢、輔漢、佐漢等將軍,其志不是不測,相反,是一眼可測啊。其志在重興漢室也。」
對呀,如果打出「https://www.hetubook.com.com復振漢室」的旗號的話,那肯定是不能只打出個旗號就算了,最不濟,是不是也得推舉出一個姓劉的來做這個旗號,換言之,亦即「以他為主」?則這樣一來,樊崇的「盟主」還怎麼做?這個「盟主」是不是也就得讓給這個姓劉的了?徐宣考慮到的這點,逄安、謝祿也都已經考慮到。故此,逄安、謝祿方才才有「咱們冒著殺頭的大險」、「咱們提著腦袋造反」等等這樣的話語。這時,聽得徐宣此言,逄安、謝祿紛紛再做發言,俱是更加堅決的反對楊音的此議。滿帳俱是反對之聲,楊音遂也只能不再繼續多說。
楊音遲疑了片刻,離席起身,向著樊崇行了一揖,說道:「樊公,我下邊要說的話,絕無其它意思,僅是我個人的一點愚見,亦不知當或不當,若是不當,尚敢乞請公勿怒。」
樊崇尚未接腔,楊音說道「不錯。聞他是漢室東平王之後,他有此志也不足為奇。」頓了下,又說道:「讖緯有言,劉氏當復振,方今海內亦民心思漢。樊公、徐公,照我看,劉昱打出復興漢室的旗號,倒是個不錯的主意。」樊崇看了下他,笑道:「不錯的主意?」楊音說道:「樊公,我的意思是,咱們是不是也可照用?」樊崇問道:「怎麼照用?」楊音說道:「是不是也可打出一個這樣的旗號?以我之見,必能夠愈加壯大咱們的聲勢。」
樊崇的笑容早就收起,他很認真地聽楊音說到這裏,見楊音話語https://m•hetubook•com•com略停,便乃說道:「佳卿,你說的這個『另想別法』,應即是你剛才說的『咱們可以效仿劉昱,也打出個復振漢室的旗號』之此法吧?」楊音說道:「正是!樊公,亦如我適才所言,讖緯有言,劉氏當復振,方今海內亦民心思漢,咱們若是趁著徐、兗諸部義軍現已皆願擁樊公為盟主的此個良機,咱們再把這個旗號打出……樊公,我之愚見,力子都、爰曾等系是被迫擁戴公為盟主的這個情況,必就可因此得到改變,他們當是就會從被迫變成主動矣!」
楊音說道:「咱的確是靠著咱們自己拚命,打出了現下的這個局面,可要想再接著往前發展,把咱們自己的勢力再做進一步的增強,至少現階段言之,真正的能把徐、兗之諸部義軍給捏合到一起,把咱們與力子都等現剛結成的此盟約落到真正的實處……子奇、逄公,我之愚見,仍只靠咱們自己,卻恐已是有所不足,非得另外尋個『大義』,以做號召,方才可矣!」諸葛稚倒是贊同楊音的意見,說道:「樊公,我之愚意,楊公所言不無道理。我等打生打死,今雖打出了現有的這番大好局面,然論以出身,我等無不黔首小民,族名不足以顯赫,人望不足以遠播,確然是不足以令徐、兗諸部之義軍膺服。現在咱們是需要找個『大義』出來,以藉助『大義』的名頭,使咱們能在徐、兗,乃至天下更有號召力。」
「這也就是說,力子都等願擁公為盟主,實際上皆非是出www•hetubook.com•com自他們的主動、自願,而俱是迫於形勢,不得不如此為耳。樊公,迫於形勢結成的盟約,敢試問之,能延續多久呢?而又迫於形勢,公被擁戴而成的這個『盟主』,同樣的疑問,又能持續多久?我之愚見,恐怕都是難以持久!則若想改變這一情況,使盟約持久、樊公的盟主之位也持久,我以為就只有另想別法。」
徐宣一直沒說話,樊崇問他:「驕耭,你怎麼不言聲?」徐宣撫摸著鬍鬚,沉吟說道:「樊公,佳卿所言,確有一定的道理,子谷所言亦有理。論以出身,力子都、爰曾諸輩俱不遜於我等,只靠我等名望,誠然是不足以使力子都、爰曾諸輩心服口服,短期言之,固可以『應對莽賊兵馬的將來討伐』為由,將力子都諸部結合成盟,然長遠來看,我等確是需有一個『大義』在手,以作號召才成。但問題在於,若選以『復振漢室』為此『大義』的話,那樊公的這個盟主之位還怎麼做?」
位在上首的一個二三十歲的壯健漢子皺起了眉頭,說道:「楊公,你在說什麼混話?」楊音說道:「怎麼?逄公以為,我說的不對么?」卻這個壯漢便是樊崇帳下的頭號猛將逄安。逄安說道:「徐、兗諸部義軍,力子都、爰曾、劉詡、董次仲皆已回訊送到,他們都同意了『結盟』此議,並且也都願意擁戴樊公為盟主,樊公已是為我徐、兗百萬義軍之主!又何須再打出什麼復振漢室的旗號?」楊音拈著鬍鬚,欲言又止。徐宣看出來了他似是有話想說,可又好m.hetubook•com.com像是不好說出,便笑問他說道:「楊公,你是不是有話想說?我等都是自家人,有啥話想說,儘管說就是。」
——話到此處,須得多說一句,卻說這個「大將軍」,不是只有一個么?又哪來的「所有的大將軍」?是不是翟義的自稱更加合適?依照漢制,固是大將軍只有一個,乃軍方的最高統帥,莽新卻不然,如前所述,王莽給諸州州牧都加了「大將軍」的號,是以莽新的「大將軍」遠不止一人,也所以,劉昱這才在「柱天大將軍」的此個稱號中加上了個「都」字。且也無須多說。
逄安仍是不以為然,說道:「什麼漢室復振、民心思漢?他娘的,犯險賣命的是咱們!咱們提著腦袋,冒著殺頭的大險,辛辛苦苦拼殺了幾年,打出了現下的這番大好局面,怎麼?卻局面打出來了,現卻要打出個復振漢室的旗號?」謝祿與楊音雖都是樊崇部中「東海郡派系」的,對楊音的這話卻也不贊成,附和逄安說道:「對呀!咱們提著腦袋造反的時候,也沒打出什麼復振漢室的旗號啊,咱們不一樣打出了現在的這番局面么?現而今,樊公已得徐、兗諸部擁戴,成了咱徐、兗各部百萬義軍的盟主了,咱卻現來打出復振漢室的旗號?佳卿,你咋想的!」
不說「都」,只說「柱天大將軍」,其實這個稱號劉昱並非是頭一個使用者,早年翟義在東郡起事時,自稱的就是此號。劉昱是東郡人,翟義起事對他的影響很大,所以他也就用了這個稱號,並比之翟義,他加了個「都」字,更加威風矣。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