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副部長章翰夫向總理彙報。
兩個鋼鐵聯合企業,新增年產鋼能力120-150萬噸;
「任務結束了?」
8個煤礦和10個火力電站,7個化學廠,以及磺胺、青霉素和鏈黴素的生產廠。
32個機器製造廠,其中包括5個重型機器製造廠。
牧野茂在中國大使館坐了半小時。
……
「不應該,如果是日本的間諜,那他不會用假護照,或者說間諜的護照一定是日本政府給辦的那種所謂的『完全真實的假護照』。」
投資總值約為35億盧布,以10年期3%利率貸款的形式支付,但其中的工業產品專利權由蘇聯無償提供。
「鎖鏈-1行動結束。所有艦隻和飛機結束作戰部署狀態。」
「這些美國機器擱我們這裏,該怎麼用呢?」
「嘶……這個日本設計師是個大佐啊?」聶帥聽完介紹,吸了一口氣說道。
高山:「是因為你們在蘇聯談的那個協議,這次米高揚帶隊來是來最後看一次執行項目的細節的。」
「我可以在日本國內自由行動,但不能出國。1948年我受邀前往美國,在紐波特紐斯做過一個技術報告,但回國之後我的護照就被日本軍管會收走了,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偽造一張護照來離開日本的原因。」
1、大淀級全寬擴展到20米,船型係數不變,應如何修改水下線型以獲得儘可能高的航速?
這是牧野茂在街頭看見一張廣告,上面寫著「証明書を作る絶対迫真!」,他再順著廣告找到的假證製造作坊。
牧野茂:「不只是『大和』號,還有其他的一些戰艦我也參与了設計。說起來,我進入造船業界已經三十年了。」
「我很抱歉,試圖用假證件來矇混過關,有些幼稚了。首先我必須澄清,我不是盟軍追緝的在逃戰犯,也不是有劣跡或爭議的二戰日本將領。」
……https://m.hetubook.com.com
8個有色冶金企業,年產錫3萬噸,鋁1.5萬噸,鉬精礦1萬噸,鎢精礦3萬噸,鋇鈦精礦13萬噸。
在第二張紙,唐華沒有畫圖,而是列了兩個問題。
「佐藤平太郎先生,我就按您護照上的名字稱呼您吧。」馮子琪坐在牧野茂對面。「不知道先生有什麼難言之隱,以至於要隱姓埋名離開日本。」
「如果具體到某一型艦,我通常不是原始方案設計師,而是建造設計師。」牧野茂說,「比如『大和』號戰列艦,它的方案設計出自平賀讓機關,而當方案設計抵達吳海軍工廠后,就海軍工廠造船部設計室——也就是我接手圖紙,對圖紙做最後的審閱和修訂,並將其從藍圖變為現實。」
2、有一艘陽炎級驅逐艦,龍骨中拱2度,第6艦肋位置浸水,左推進軸鏽蝕,應如何制定修復方案?
「是的,完全徹底地結束了。我們很快就可以返回橫須賀,說不定還能直接回本土。」
「沒有,他自己買了個假護照找上門來的。」
「哦,您就是『大和』號戰列艦的首席建造設計師?!」
馮子琪接過牧野茂遞過來的一張證明。
「我只能告訴你,中國沒有屈服。」指揮官拐彎抹角地回答了艦長的問題。
「這些機器是不全的,我們大概要等半年時間。」從哈爾濱調來的屠基達摸摸這些還沒拆開的大木箱,「需要一部分蘇聯機器作為補充,這樣才可以全部開動起來,而蘇聯機器就位是在今年底。但我們現在任務很重,主要任務是——學習。」
章翰夫:「我讓大使館有空的時候做做走訪調查。」
在54協議的95個大型企業落定之時,前兩個月從沿海港口轉運而來的一批機器設備也螞蟻搬家似的,走內河或者鐵路運輸到了該去的地方。
船舶設計所如和圖書果按正常發展,那麼一開始也是得抄作業,拿了01型護衛艦的圖紙自己改改,拿了56型驅逐艦的圖紙自己改改,把作業抄熟了再自己做題。現在唐華想加快艦船設計能力的養成速度,又沒有太多的錢來試造新型艦交學費。牧野茂如果能加入上海的船舶設計所,那全新的自行設計的艦就更有譜,交學費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降低到值得一試的程度。
辦事員把他的證件拿去驗證之後就沒回來過,他估計大概可能是假證件被看穿了。
「日本戰敗后他也沒有被起訴或者受罰?」
「我們在蘇聯的這幾個月,等於是把整個蘇聯的經濟運行系統考察了一遍。」李復春說道,「有了這些第一手的資料和數據,中國的工業化就有了參照對象和追趕的目標了。」
唐華:「等一下,我有個問題。我知道牧野茂這個人,是個挺有才華的艦船設計師,但如何證明那個人就是牧野茂呢?」
「原來牧野茂先生是吳海軍工廠的造船專家,首席設計師。」
「嗯……」總理想了想,「他與我們接觸是沒有日共做中介嗎?」
……
「總理,這個牧野茂表示十分想來中國工作,他說的理由是,日本在他可預見的未來都不可能有正常的軍隊了,而他擅長設計戰艦,在日本他的後半生將毫無用武之地,只能寫寫回憶錄造船史。他說他敬佩中國,尤其是中國在朝鮮擊敗了聯合國軍,在台灣海峽幾百了美國海軍,中國將來必定雄踞於世界,海軍也必將是世界級的強大海軍,所以他一定要加入中國崛起的激流,而中國也一定會需要他。」
……
這其實是歷史上「156項工程」當中,單次簽署協議落實數目最多的一次。
「那時候『大和』號已經在吳海軍工廠秘密開工了,我是建造設計師,1939年升為首席建造設計www.hetubook.com.com師。」
「美國機器和蘇聯機器混搭?這到底行不行啊。」
李復春:「這次與我們一起回國的還有蘇聯國家計委援助我們的幾個專家和幹部,此外,我聽說米高揚書記也啟程來北京了,可能只比我們晚兩三天到。」
「麻煩大使館的同志做個翻譯。兩張紙,這位牧野茂先生能回答第一張紙的問題就確定是真的了,」唐華說,「第二張他肯定要花些時間,不急著要他出答案。」
章翰夫:「被授予了大佐軍銜,但從沒帶過兵也沒當過參謀,是個造船設計師。」
戰鬥群指揮官看了艦長一眼,沒有立刻回答這個問題。他走到窗邊,眺望航母飛行甲板的遠端,但實際上那裡的甲板空蕩一片。
成都青羊區,成都飛機製造廠和成都發動機製造廠的牌子已經掛起來了,但從廠長書記到員工,現在都還有點蒙。
這是簽發於1939年的吳海軍工廠工作證件,上面寫的字是「吳海軍工廠造船部首席設計」。
就是可惜辦證的錢了,這本封皮印著「日本國海外旅券」的假護照花了他整整15美元呢。
李復春:「也對,協議的簽字,中方是我,蘇方是米高揚。」
「不管是什麼原因,這都是一個好消息。」艦長說,「但我還是想問一句,是中國屈服了嗎?」
「來的這位日本大叔是愛知縣名古屋口音,看上去年齡也是50歲左右,但他的護照看起來有問題,身份簡介那一頁是后替換的,照片是撕下來再貼過的。」秘書跟在董顯光、馮子琪身後,一邊走一邊說情況。
「1931年,我公派到法國進修,1934年畢業於瑟堡的法國國立造船學院。」
唐華把兩張紙交給總理,總理看過再交給章翰夫。
「那,你現在是不是不能自由行動?你雖然是造船廠的工程師,但戰爭中也被授予過技術大佐的軍銜。」
東和_圖_書海沖繩以北海域。
「我是在大正11年也就是公元1922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船舶工程系就讀。大正14年畢業。之後我在橫須賀的船舶管理總部工作,負責設計或協助設計船舶。」
總理:「這個問題先不忙做決定,我們把聶參謀長和唐華找來。」
「沒有。」
5月初的另一件事是在蘇聯呆了好幾個月的一五計劃考察團回國,主席、總理、高山、鄧子恢都到北京站迎接李復春帶的考察團歸來。
仔細算起來的話,這一批機器設備和物資的價值也不低,54協議的貸款總值是35億盧布,從英美搶運的物資設備總值大致相當於54協議的三分之一。
……
「沒有,他嚴格意義上屬於工程設計人員。」
董顯光:「這會不會是日本準備派到中國去的間諜?」
……
「福吉谷」號艦長問道。
這95個大型企業給中國增加的工業能力包括:
馮子琪眼睛瞪得比較大了。如果他的身份沒虛報,那就是個頂級的造船工程設計師啊。
「福吉谷」號航母戰鬥群接到了華盛頓發來的密電。
主要內容是由蘇聯在1953年至1959年內,用技術設備援助中國建設與改建95個大型企業。
鄧子恢:「我們國內這幾個月也自動開始了國家計劃的運行,現在一切都講究速度,提前做準備工作,一些本就列入計劃不會再改的項目也啟動建設了。你們回來,國家計委我看可以正式宣布啟動一五計劃的執行了。」
上海的船舶設計所最大的問題是全萌新配置,基本上都是二十多歲最多30歲的年輕人,雖然有衝勁有知識有智商,但是缺從頭設計的經驗。就像初入職的碼農,一開始大多是從CSDN上扒代碼,自己改一改應付過去。這種狀態大概得持續幾個月甚至一兩年,才慢慢學會自己新寫代碼。
馮子琪對海軍和造船不和*圖*書是特別精通,不知道牧野茂是誰。但是這張證明他能看明白。
看穿了也沒關係,最多是被轟出來永久黑名單而已。再說他還有PlanB。
唐華:「這樣吧,我來寫一封信,麻煩大使館的同志遞送到牧野茂先生家裡。不過重點是交流和切磋,以文會友為主,也兼顧驗明正身。」
「那就是沒來中國打過仗嘍?」
章翰夫笑了:「唐部長這是把要解決的問題夾在考題裡帶給他呢。」
現在船舶工業局在上海的設計所改裝過幾艘海防艦、舊護衛艦,正在深入學習01型護衛艦的結構和設計特點。
聶帥:「那我沒問題了。」
牧野茂說,「我的真名叫牧野茂。」
「回到日本,我進入吳海軍工廠造船部擔任設計師,設計的第一型軍艦是陽炎級,1939年升為首席設計。」
戰鬥群指揮官閱讀電報之後,讓艦上的短波電台向分散在東海的所有水面艦、飛機發報,結束部署狀態,飛機返回母艦,驅逐艦和巡洋艦向航母集中。
唐華:「如果驗明正身,而且他願意來中國,那我比較贊成他過來,船舶工業局現在缺少有總體經驗的老設計師來帶。」
米高揚和李復春在1953年5月4日簽的協議名字特別長:《關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政府援助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發展中國國民經濟的協定》。
唐華用鉛筆畫了一個簡單的大和號側視圖,當然屬於「靈魂畫師」水準,但該出現的要點元素都歪歪扭扭地畫上去了。然後在艦橋的部位畫了一條帶箭頭的線,直指艦橋的第三層,在圖上寫了個問題:這一層的功能是?
「是可以的,但是要我們做很多的工作。設備全部到位之後,首先就得上手調整……就這樣,我們的技術隊伍,懂俄語的要學英語,懂英語的要學俄語,半年之內,至少你們得把啞巴英語啞巴俄語給掌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