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兩個戰場
第80章 每年提供五千台計算機

1953年野戰炮兵計算機還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訂單,上半年交付完畢。從1953年1月開始陸續交付30套紅旗-1/2導彈系統的套件,這一筆出口訂單的價格也不比野戰炮兵計算機少多少。
黃志千:「紅旗-1/2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較為簡單,紅旗-1的主發動機源自大口徑火箭彈,紅旗-2增加的助推器是大口徑火箭彈發動機的放大版,採用的固體燃料也是火箭彈的。我想,在這方面提升性能有很大的潛力。」
電子信息工業局的辦公樓里,唐華對張爵說。
「不要小看這兩米多長的小不點,」導彈兵說,「當敵機在1000米以下高度飛行時,只有它能幫我們擺脫麻煩。甚至在50米高度掠飛的敵機,這導彈也能打下來。」
莫斯科郊區,五一勞動節過後,森林里的S-25導彈系統附近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車輛。
「這也是防空導彈?就是這一根小不點嗎?」
蘇聯,烏拉爾炮兵試驗場。
「張爵啊,你們計算機研發小組又要分裂一次了。」
……
在1952年底,中國和蘇聯國防工業部門確定了聯合研製的紅旗-4才是「最終目標」,但由斯大林逝世前拍板的協議,蘇聯還是引進了10套紅旗-1和20套紅旗-2防空系統,主要部署在莫斯科附近的S-25導彈系統陣地作為補盲防空武器,另一部分部署在列寧格勒防西方低空滲入的偵察機。
接著又是許多技術細節的討論。蘇聯專家的習慣是「要增加性能吧那我把導彈做大一圈就行」,但現在紅旗-4的規劃就把體積重量定死了,這可有點讓他們頭疼。
中方的訪客來自外貿部、兵工總局東北分局、大連建新公司。蘇方的人員來自蘇軍炮兵參謀部、外貿人民委員、通用機器製造部(蘇聯九大國防工業部之一)。
雲爆彈這個東西對於能嫻熟製造槍炮彈藥的工業國來說沒有太高的技術門檻,屬於看一眼就www.hetubook•com.com懷孕的那類,最多就是一些細枝末節存在差別。比如美國在朝鮮看了一眼,幾個月後就仿製出了雲爆彈——就是他們沒找到環氧乙烷這個最佳裝葯,用的是正丁烷和異戊烷的混合液,威力稍弱一些。
「第四條是多目標攔截能力,從當前的引導2枚導彈攻擊1個目標,提升為引導4枚導彈攻擊2個目標;第五條是抗干擾能力,第六條是無線電指令系統的升級……」
50台海岸要塞炮兵計算機……夠幹嘛的。小單子小單子。這肯定不是爆點。
因此雲爆彈的出口最好也是專利授權。如果硬出口成品的話,蘇軍一開始可能會買兩批,但回頭就自己自行仿製了。賣專利反倒能讓雲爆彈持續獲得收益,更划算一點。
唐華打開手中還沒寫完的計劃。
「BM-31火箭炮最初研製的目的就是在近距離投射大量彈藥,摧毀城市或複雜的野戰工事,而雲爆彈把這種武器的優點進一步發揚和增大了。」加夫里拉說,「BM-31必須應該配用雲爆彈,蘇軍自己裝備的BM-31應該將第一彈種定為雲爆彈,第二彈種才是高爆彈。」
「對於中低空、中近程防空導彈的發展,我們現在做了下一代和下下一代的規劃。」
「如果這樣,那麼就需要更加高能的推進劑。」一名蘇聯專家說。
後面這些都是計算機和電子元器件的升級,由中國包干。
在瀋陽計委,112B的總工黃志千與蘇聯專家一起召開聯席會議。
……
中蘇混雜的人群站在炮兵試驗場邊緣,許多人手中拿著望遠鏡眺望兩公裡外的靶區。
「下一代的導彈系統叫做紅旗-4。與紅旗-1/2相比,我們打算改進的地方有以下幾個:」
「有意思,這樣就不會有漏網之魚了。」
「推進劑配方更換之後,固體火箭發動機也要做出修改。」
說到專利……蘇聯還真有發明專利法,第一版是1919m•hetubook•com•com年公布的。現行的專利類法規是1931年頒布、1941年修改的《發明與技術改進條例》。這部法規除了實施發明者證書和專利證書雙軌制外,主要精神和西方的專利法大同小異。
「蘇聯真的主動來問有沒有海岸要塞炮兵計算機?」唐華在電話里問葉季壯。
去年打開蘇聯政府計算機使用的突破口,銷量上漲了一大截,到1953年月銷量重新穩定在一個平台,要等待下一個爆點。
「是的,他們說,蘇聯、波蘭和東德的幾個要塞都需要,大約要50台。」
……
在靶場試驗之前,大連建新公司火箭炮分廠的總工程師向蘇方介紹雲爆彈的研製和裝備概況。
S-25導彈部隊的汽車連,一名司機好奇地問道。
在坦克內部的一個地方,唐華自己動手圈出了一個立方體的區域,這一塊空間是可以加裝新設備而不會對坦克操作有什麼影響的。
已經允諾向蘇聯提供的反艦導彈其實是可以做岸艦版的,因此唐華以前還以為蘇聯要逐漸裁撤海岸要塞炮兵,至少是要裁撤遠程炮兵,只保留防登陸的中小口徑要塞炮。然而不是,這些要塞炮看來蘇軍不打算丟掉。
……
「行,我下次談的時候提醒一下他們。」
1952年12月,這首批5套系統的套件從中國運出,1953年1月在蘇聯的車輛廠裝配,兩個月後與底盤結合在一起的防空導彈系統就出廠了。
「因為必須儘快用於戰爭,所以我們所有工作的重點都放在了300毫米口徑火箭彈的雲爆彈戰鬥部上。」總工程師說,「但云爆彈戰鬥部不止是火箭炮可以用。在今年初,用於轟炸機的500公斤和1000公斤雲爆彈也通過了測試,我記得還運送了一批到福建前線,但不知道有沒有參加台灣戰役。火箭彈、航空炸彈、炮彈、導彈甚至攜帶型火箭筒,理論上都可以使用雲爆彈戰鬥部。」
「根據中蘇友好https://www.hetubook.com.com同盟條約的精神,以及我方有關部門也作出了可以出口的批示,所以我們雙方現在可以洽談雲爆彈的問題。」外貿部王文博主任說。
「我們1951年向你們申請援助一批BM-31-12大口徑火箭炮,同時大連建新公司開始仿製BM-31所用的300毫米火箭彈。此前我們仿製過它的火箭發動機,所以高爆彈頭的火箭彈很快就試製出來了。」
三十套防空導彈系統的火控計算機、電子系統、紅旗-1/2導彈上的無線電模塊大概占整個防空導彈系統造價的一半。繼野戰炮兵計算機的出口之後,電子信息工業局又拿了一筆不小的訂單。
從1951年開始,蘇聯就一直叨叨的中近程防空導彈,隨著停戰協議簽署,112B廠和北京計算機所終於有空落實了。
「你可能不知道,在朝鮮這種導彈一個上午就擊落了幾十架美國飛機,在那個上午,飛在高空的飛機才是漏網之魚……」
「蘇聯同志要咱們就給,沒問題的,中蘇兩國是好同志好兄弟,」唐華說,「只是,葉部長您得給他們打個預防針,就說這個計算機,設計費用佔了成本的相當一部分,海岸要塞炮兵計算機這50台的訂購量,是略微偏少的,所以價格會稍微高一點。」
「嗯,第二和第三點改進,尤其需要各位蘇聯專家和蘇聯科研單位的協助。這兩點也是唐華部長擬定的基本技術指標,我覺得是不可以修改的。」
觀察團的車隊開到爆心附近,各種規格的建築或坍塌或損壞。附近還擺了卡車、吉普車、坦克、裝甲車,這些道具除了坦克巍然不動,其他的不是翻倒就是發生位移。
「我感覺到了超壓效應。」蘇聯炮兵參謀部的加夫里拉上校在用自己的臉估測雲爆彈的威力,但這顯然不夠準確。所以他回頭問靶場的測試人員,在100米、500米、1公里、2公里處的超壓數值各是多少。
「……非常可觀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數字。」加夫里拉拿到了超壓數據,之前他也知道了火箭炮投射出去的總彈藥量,「就製造超壓和破壞力而言,這種彈藥的威力至少是TNT的三到五倍。它叫什麼?……會爆炸的雲?太棒了。」
不過紅旗-1匆忙組合而來的發動機和推進劑確實比較湊合,紅旗-4達到規劃中的技術指標也不是很難。很快蘇聯專家就認領了發動機和推進劑的研製。
每年交付五千台坦克的火控系統計算機是什麼概念?就是整個電子信息工業局都要吃撐噎著的概念。就算火控計算機功能單一、結構簡單,不好賣多高的價錢,然而數量擺在這兒,根本不用擔心其他事情。
野戰炮兵計算機,幾百台的訂貨量。海岸要塞炮兵計算機,幾十台的訂貨量。
只用了十幾秒時間,從火箭炮到靶區天上劃出了幾十道白煙的痕迹。然後——大連建新的工程師對這一幕很熟悉——靶區中心亮光一閃。閃光過後幾秒鐘,觀察團的所有人都感覺一股強風沖臉而來,在靶區的位置,一團蘑菇雲冉冉升起。
對於蘇聯陸軍來說,T-55之後是T-62。型號更新換代,又是年產幾千輛。也就是說,一旦把坦克火控計算機的單子拿下來,而且一直保持技術和成本優勢,讓蘇聯陸軍形成消費習慣、固定下來,今後二三十年這碗飯都能吃。
「上次分裂出去三分之一的人,去做計算機加密系統,噢,現在他們都在X小組混呢。這次你們要對半分,分出來一半人手,研製坦克火控系統的計算機。好了好了,不用擔心忙不過來,今年的應屆實習生不都在這裏幹了三個月了嗎,等實習生拿到畢業證,你們兩個分裂之後的小組優先挑人。」
正聊天的時候,試驗場的觀察團左後方500米,4輛BM-31-12火箭炮準備就緒。操作員從無線電聽到指令后立即按下了發射鈕。
「紅旗-1/2導彈系統的下一步發展我們已有計劃,今天也與諸位蘇聯同志們一m.hetubook.com.com起討論並且規劃如何實現。」
「三、在性能提升的同時,要求基準版的導彈尺寸重量不高於紅旗-1,助推増程版的尺寸重量要比紅旗-2略有減少。」
……
T-54/55坦克,蘇聯可是生產了近5萬輛,現在年產3000輛,高峰期年產5000輛!
「根據之前我們了解到的信息,以及我們兩天前預先交流的結果,我們只需購買雲爆彈的專利授權,對嗎?」
這才是爆點,火控計算機。
「一、發射系統通用化。一套發射車及火控指揮車可以通用標準版和助推増程版兩種導彈,這方面組要工作是研製新的兼容式火控計算機、新的旋轉俯仰發射塔。」
1953年上半年,兩件大事對中蘇關係產生了重大影響:朝鮮戰爭結束,台灣戰役開始和台灣戰役結束。
戰爭結束了,軍事及電子工業也成了生意的一部分。唐華現在算賬的頻繁度可能比外貿部部長還高。
「二、提升導彈性能。現在紅旗-1的射程是8.5公里,紅旗-2的射程是20公里,紅旗-4導彈系統,我們希望基準版也就是近程防空導彈的射程達到12~13公里,助推増程版的射程不小於25公里。」
王文博:「是的。」
黃志千講到第三點,會議室的中蘇專家嗡嗡地開始交頭接耳。
從爆心往外,在不同距離關在籠子里的8隻豬死了7隻。在爆心的那隻豬焦了,爆心往外較近的3隻壓爛了,再遠一點的3隻死豬外表完好,看來是內傷而死。
S-25導彈系統極為龐大,各種固定建築、固定發射架分佈在方圓好幾公里的區域,新增添的這幾十輛載重卡車撒在方圓幾公里的森林里也不覺得突兀。
……
首頁是一個T-54/55坦克的立體內部結構圖。
「高爆火箭彈正在組織生產流水線,重工業部唐部長就下發了一個新任務,大連立即組建機密的研製小組,由劉局長親自挑頭。研製小組的成果,就是今天我們就要測試的燃料空氣彈藥——雲爆彈。」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