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70章 計委和石油總局緊急會議

「大橋現在長勢喜人啊。」唐華對小曹說。
大橋主體結構在施工,大橋的附屬工程——從武昌火車站到江邊、從漢口火車站到江邊的鐵路過渡線甚至都已經修好投入使用了。——早點修好通車,剛好可以用這兩截鐵路來運輸建橋物資。
「曹書記,這事之所以還要商議商議,而不是任其自然發展,主要還是讓後勤社會化之後生活平穩一些,」唐華最後說,「就怕哪天突然蔬菜買不到了,理髮室關門了,蜂窩煤價格暴漲,那就很難受。讓國家發地區生活補貼嘛,你過幾個月又好了;不發補貼,小夥子們頭都剃不起了。一切先有個規劃和預備就好。」
唐華:「長壽化工廠之外,你們自建一個化工二廠?」
這些人在廠里開食堂、開小炒館子、小賣部、理髮室、裁縫店、電影院、……甚至還有廠里再開一個蜂窩煤廠給員工做蜂窩煤的。
曹地球:「吃的問題你們工廠還是包幹了啊。那我想想……」
……
1949年底,軍統在撤退前準備炸毀重慶鋼鐵廠(兵工署29廠),埋設了十幾噸炸藥,幸虧工人糾察隊以犧牲18名工人的代價,排除了主要設備上安放的炸藥雷管。到1950年4月,除百噸高爐還在修復外,其他的主要設備均已復產。
「現在有兩種搞法,一種是一年的1500萬元工資,工人在廠里的服務機構獲得他們所有的日常消費需求,剩下的存銀行,這一千五百萬元從國家進到工廠工人手裡,再從工人手裡進了工廠、進了銀行,反正都是又回到國家,和你們重慶市沒什麼關係。」
這是現在計委用的統計方式,基幹工人和崗位,此外還有20%的實習崗為以後其他新建企業培養和儲備人才,10%的行政崗。
到1956年底,重慶的一五項目差不多落定和圖書,不是開工就是在籌備開工。這些項目新增的基幹工人是12500人。
農民自己摘菜挑進城賣目前當然能解決問題,但未來就不一定了。有社會分工的菜籃子,這樣的模式能走得更遠。
還是乘船,三天四夜。
曹地球:「是的,長壽化工廠是兵工總局建的廠,是造槍葯的吧,化工二廠是個日化廠。」
歷史上的武漢長江大橋1957年7月合龍,10月15日正式通車。現在的計劃是1955年12月1日正式通車。
之所以說是基幹工人,就是說在計劃中這11500個崗位都是正常崗位,鋼鐵廠里這些編製是鍊鋼的,兵工廠里這些人是造槍炮的,發電廠里這些人的編製都是發電的。
除了繼承自國府的建設廠,在重慶還有漢陽鐵廠的正宗傳承——重慶鋼鐵公司。
「這些建設計劃都涉及用鋼用鐵,有些工程用鋼量還挺大,30萬噸我現在相信你們能全用掉了,估計還不一定夠,你們制定計劃的時候得有所取捨,還有就是安排先後關係。」唐華說。
曹地球:「是的,我們是得安排先後次序。但是重慶的現狀你也是知道的,山多城市難建,城區要想順暢運行起來,需要很多市政建設來保證。」
非常緊急的樣子。
曹地球:「自動化織布廠、重慶造紙廠、染織廠,這些都是國家計委未來兩年重慶市安排好了的工程,但我們也不是不用幹活,我們得修路。還有長壽電廠、重慶電廠、重慶塑料廠、長壽化工二廠、重慶木材綜合加工廠、重慶肉聯廠、重慶罐頭廠、重慶熱水瓶廠,除了那兩個電廠是你們國家計委直接抓的項目,後幾個企業都是與本地有關的。」
……
唐華點頭,「工人賣肉買菜,周末出來打個牙祭,能解決了吧。」
重慶-武hetubook.com.com漢。
成渝鐵路通車之後,重慶鋼鐵公司正在為寶成鐵路生產鐵軌。
「農業基礎設施方面,計劃修建3個機械提水工程和16座小型水庫,要求可灌溉農田9萬畝……」
工人的工資和農民換菜,農民多了一份收入,以前三年添一件衣服,現在能添兩件。錢到了紡織廠那裡,再到裁縫、棉農和紡織工人手裡,再繼續流通。本來直接收回去的錢,現在帶起了紡織廠、裁縫店,而且工人吃的菜新鮮了、農民多每個月多收了幾塊錢,紡織廠不滯銷而且還有錢擴建。
除此之外,就是以前所說的工廠附屬設施。按5、60年代的搞法,11500的基幹人數,16000人的總編製人數,但最後總招工數會破兩萬人。
此刻除了唐華在重慶,另一個計委委員薛木橋在西安也在做差不多同樣的事。
「還有一個很大的用鋼處,重慶市政工程,下水道、自來水管道都要用鋼和鑄鐵,要建設兩路口纜車道、上清寺小十字無軌電車工程。城外還有渝碚公路,中間至少有4座橋樑,要用鋼。工業生活區就不說了。」
「第二種搞法,我們想省事,16000人的編製就夠了,不想再給這些企業增加幾千個崗位。就假設現在工人的儲蓄率是33%吧,一千五百萬的工資,工人們有五百萬存銀行,還是一千萬拿出來消費。重慶市能不能把這些錢分了?」
「重慶鋼鐵廠1952年鋼產量首次超過10萬噸,達到10.2萬噸,1953年全年鋼產量12.3萬噸,1954年已經過去了11個月,鋼產量已達到了12.5萬噸。此外由於農具廠的需求,我們每年生產的大約2萬噸生熟鐵是直接提供給農具廠,而不是鍊鋼。」
趙文剛:……
不過,國家對重慶在改為和*圖*書省轄市后政治、經濟待遇不變,實行國家計劃單列體制。
但此時現在只是開頭,先運行起來試試看好不好用,還有什麼地方沒考慮到的需要改進的,之後慢慢把全國捋一遍。
曹地球:「80萬噸減20萬噸,再除以2,是30萬噸,重慶全要了。你們按年產80萬噸的量擴充產能吧。」
曹地球:「三級所有、隊為基礎?」
說到根源,還是和唐華在總理面前陳言精簡各種機械工業部有關。不只是高層,總會計師和財政口的兩位部長尤其對中下層以及工廠編製的高效化配置上心,因為這能省更多的錢。
抗戰爆發后,1938年初,日軍進逼武漢,漢陽鐵廠即刻啟動西遷。國府組建了漢陽鐵廠西遷委員會,籌備拆遷事宜,但漢陽鐵廠還是在遷移過程中損失慘重。遷到重慶之後過了一年半,鋼鐵廠才落戶大渡口,首次開工運轉,名字也由漢陽鐵廠改為鋼遷會。抗戰期間國府不多的那點槍炮彈藥產量,90%用的是鋼遷會的鋼材。
唐華還有句話沒說。武漢長江大橋通車可能還會觸發一個事件,小曹他爸爸會來長江游泳(其實是看大橋)、吃武昌魚並且寫下《水調歌頭·游泳》。
大橋是公路鐵路兩用橋,公路也在修建,而且是現在武漢罕見的水泥硬化路面。
「我是越看越開心,腦子早跳到武漢長江大橋通車的時候了,」小曹說,「不過,差不多還有1年。」
小曹點頭。
把大國企拆開來,至少是其中一部分功能拆出去,能讓錢發揮更大的效率。
趙文剛:「嗯,為了工人生產的效率,以及單身工人生活方便,工廠里還是要設食堂的,但是食堂之外的附屬設施,我們要盡量精簡。」
唐華:「之所以說擴充到80萬噸,是因為建設廠用鋼、寶成鐵路以及後續的鐵路建設鋼hetubook•com•com軌需求,每年佔用的重鋼產能是20萬噸,二五末期逐漸達到每年25萬噸。重鋼其餘的產能,用於重慶市以及四川省的地方建設。對於地方和央企的關係,國家計委的想法是加強溝通、保證合作順暢。用於地方建設的鋼材,重慶佔一半,四川其他地方佔一半,就是這個配額,所以需要你們制定地方的發展計劃,統計出用鋼量。」
今天的工作彙報會其實是「三方到場」:重鋼、唐華代表的國家計委、重慶市委書記曹地球代表的重慶市政府機構。
曹地球:「啊?這不是農民自己摘了菜挑進城就能解決的嗎?我還以為你說小賣部理髮室的事呢。」
唐華接過電報,國家計委、地質部和石油工業總局聯合召開特別會議,讓唐華取消剩餘的行程從武漢返回北京。
武鋼的廠史、官方文宣都不會說自己的前身是漢陽鐵廠。因為確實不是。
縢岱遠最近半年在武漢一邊抓工程進度,一邊在保證進度和質量的前提下想一切辦法省點錢。原先武漢長江大橋的投資是7200萬人民幣,縢岱遠希望能壓縮到7000萬人民幣以內。
「唐部長,曹秘書,」剛進招待所,武漢市委機要局的通訊員就找上了門,「總理、計委鄧主席發的電報。他們兩天前先聯繫過重慶,知道你在船上就乾脆把電報先發到武漢了。」
重鋼是蘇援引進之前國內僅有的兩個年產10萬噸以上的鋼鐵企業之一,在重工業部有「北鞍山,南重慶」之稱。1953年,重鋼的工程師和工人同志經過研究,首次製成鍊鋼高平爐設備,這是國內鋼鐵設備國產化非常重要的一個裡程碑。重鋼不可能止步於10萬噸、十幾萬噸,未來肯定還要大發展。
「新增加16000人的編製,他們的工資加上工廠必發的實物福利,每個月會有120到和_圖_書130萬人民幣,從國家財政到這些工人的手上,」唐華說,「一年就是一千五百萬左右。」
唐華:「明年通車之後,武漢三鎮就終於可以合起來叫做武漢市了。」
從武漢去重慶,再從重慶回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武漢長江大橋的橋墩又長高了一截。
康斯坦丁·西林同志的管柱鑽孔施工法在蓮花湖湖畔建造的試驗橋墩獲得成功,然後武漢長江大橋就進入快速施工期。
……
……
「趙經理可沒說包干,只是廠里有一個吃飯的地兒。而且以我看過這麼多工廠的經驗,大多數食堂吃的質量很一般。」唐華笑道,「去年中央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其實提到了集體公有制經濟的思路。」
重慶現在不是直轄市。之前有一段時間是西南大區(西南局)代管的直轄市,但1954年6月撤銷了,現在是四川省管轄之下的市(地區行署)。
重慶鋼鐵公司總經理趙文剛彙報工作。
……
建國后重慶鋼鐵公司最主要的工作是為成渝鐵路生產鐵軌,這個任務於1952年底完成。還有就是為建設兵工廠生產鋼坯,但建設廠直到1951年都在技術改造和設備調整,1952年才啟動低量生產。
趙文剛:「1953年和1954年,重鋼的貨運碼頭已經先期完成擴建,煤炭和鐵礦支持也到位了。理論上來說,按目前的配套建設,重鋼的年產量可以擴充到80萬噸。」
「把鋼分完了,現在該分錢了。」唐華說。
「看這架勢,地質部的李部長找到東西了。」唐華先哈哈哈哈一通大笑,對小曹說,「這樣,由你去鄭州,我們在鄭州站分開。」
重慶鋼鐵公司的前身則可明明白白地追溯到漢陽鐵廠。
唐華聽出來了,要不是一開頭就限定了重慶用鋼50%的配額,這個曹地球能把60萬噸鋼全給吃下去。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