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149章 南京準備建橋

現在唐華的座位正對著的,就是「二五」計劃的重點工程,一座巨大的橋樑模型。這次會議有鐵道部大橋工程局、長江航運管理局、重工業部鋼鐵局、重機局、機工部船舶工業局參加,主持會議的是李復春。
要是一切按正常發展,中國人,精確地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就會在今年年底第一次拿到諾貝爾獎……
「大橋的選址之前未確定,現在確定了,回去之後我們就進行工程初步設計和造價草算,」大橋工程局的局長說,「然後,這次會議還需解決另一個問題,大橋的凈高,是24米好還是26米好。」
橋樑工程局的同志介紹完選址,滕代遠說了鐵道部的考慮:
「從三十年前量子力學創立之日起,宇稱守恆一直被認為是無可懷疑的物理學的基本定律之一。」
包頭氣體擴散廠,56年6月簽的引進合同,57年7~8月組裝完畢,預計57年12月首次運行。作為配套設備,國內自建的六氟化鈾生產廠、氟化氫和氫氟酸廠等等也都會開始生產。
五年的建設用了4年就完成了。但如果是按蘇聯專家的保守計劃來衡量……提前完成也不誇張。
農業總產值相對來說有點慢,1954年因為自然災害頻繁,農業產值增長率是不達標的,但是1955年報復性反彈增長了9%,總的來說農業是低空掠過。
「基於豐富的石油埋藏,也基於全球戰略交通要道和全球宗教發源地的因素,中東對自由世界具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
1956年的發電量增長31%,石油產量增長125%,
……
「中東出現的真空必須在俄國人進來之前由美國來填補。聯合國不是一個完全可靠的自由保衛者,美國必須用自己的力量,保衛與自由世界友好的中東國家,使其免受共產主義的武裝侵略與控制。」
「在物理學家的心目中,在兩個物理過程中,如果其中一個過程是另外和圖書一個的鏡像過程的話,那麼它們總是同樣進行的,這就是所謂的宇稱守恆。」
長江航運管理局:「1954年長江口完成過一次疏浚后,平均水深有所增加,現在吃水6米的海輪可以直接開進長江口。航運局還會有二期和三期疏浚工程,長江航道的水深只會越來越寬。橋高一點,海船更方便進入南京、安慶、九江、武漢。」
艾森豪威爾主義,或者說杜勒斯-艾森豪威爾主義由此登上舞台。
以前的歷史線,1960年南京長江大橋動工時,051型驅逐艦影兒都還沒有呢,也沒有繳獲的6艘美製驅逐艦。
麥克米倫繼任首相,這個爛攤子就由他來承包了。
作為一個在北京和上海都有房、還被主席禁止坐飛機的人,唐華對這座橋已經期盼了很久——
在英法撤離埃及、以色列的入侵軍隊逐漸回縮之際,加拿大外交部長萊斯特·伯勒斯·皮爾森在聯合國大會上建議,由聯合國建立一支緊急部隊,派駐到埃及-以色列交界處。
李復春總結。
……
哦對了,1957年才通車的武漢長江大橋提前到1955年10月。
《邁開大步建設社會主義 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超額完成》
蘇聯國家計委建議中國每年的工業產值增長率定在15%就可以,但前四年每年的工業增長率都在20%以上,最高的是1954年,增長了22.6%。
……
萬噸貨輪要在今年順利下水,如果不出意外,1957年底或1958年初可完成舾裝,1958年試航。
「……總的供應情況就是這樣。從使用的鋼材重量來說,我估計80%至90%可以做到國產,當然,需要進口的那一部分鋼材比較貴,從總價上來說,應該是國產鋼材可佔到70~80%。」
這篇論文一發出,在理論物理界就引起了爆震。1957年1月9日,吳健雄帶幾名科學家m.hetubook.com.com完成了一個實驗,從觀測鈷60衰變證實了宇稱確實不守恆。
過去的1956年,中國第一次能夠自己製造坦克、汽車、噴氣式戰鬥機,自行設計的噴氣式高級教練機也批量生產裝備空軍;中國能夠自行製造5萬千瓦蒸汽輪機組和發電機;能夠自行製造大功率中速柴油機(雖然有一些關鍵零件還需進口);組裝建造的現代化導彈驅逐艦下水。
1957年還是「二五」計劃大體定稿的年份。
1957年的2月,還有一件國外的事情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滕代遠:「這就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了。橋高兩米,橋墩的承力就要增加,橋墩要造得更粗壯,整個工程的造價就會明顯增加。」
「θ、τ衰變現象啟發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觀念,但是它還不是一個有力的證據,因為我們還不能肯定θ和τ是同一種介子。吳健雄副教授的實驗的,就是證實在鈷60β衰變中向兩端所發射的電子數目是否對稱……」
南京長江大橋。
鄭州要在1957年首次生產方便麵和火腿腸。這兩種是現在國內不多的能大賣的平民化工業食品,既增加農/輕工業產值,也都有助於發揮糧食和肉類的最大效應——這倆都防腐,能長期儲存,把麵粉和肉做成方便麵、火腿腸再賣,能夠減少食物原料的損耗。
好吧,說清楚宇稱不守恆理論,唐華還是能說清楚的,但是自己「發現」就有點難了,國內可沒有能和伯克利、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相比的高能物理實驗器材,空手寫論文發明理論,那是要被人當怪物的。
1956年6月李政道與楊振寧在美國《物理評論》上共同發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守恆質疑》的論文,認為基本粒子弱相互作用內存在不守恆。
原來不是重組聯合國軍……皮爾森的建議提出之後,聯合國的官員們鬆了一口氣。在表決時,維和_圖_書和部隊的提議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贊同,第一批100多人的維和部隊很快被派往埃及。
鋼鐵局兩個星期前就拿到了南京長江大橋的鋼材需求書,唐華說完之後,就一條一條地介紹哪些鋼材可以國產、能達到多少性能、價格多少。
唐華:「我先說一句,鋼鐵局這次可能能解決大部分的鋼材,但也不排除有一小部分關鍵材料還是要進口的情況。」
這文章本來唐華是想請鄧稼先寫的,畢竟鄧稼先和楊振寧在留美的時候候互相認識。但老鄧說不行啊,我現在已經不能露面了。
李復春:「國家計委、財經委準備為這座大橋投資2.7到3億元,同時也能拿出一些外匯來購買國外材料,但是還是那句話,盡量少進口國外材料吧。」
26米夠了。
1956年的工業產值增長率是21.2%,達到892億元。工業產值前兩年就已經超過農業總產值,現在幾乎接近了3:2的比例。不過,由於農業產值增長率只有5.2%,全年工農業總產值的增長率是14%。
「那今天的討論就先進行到這,整個建設工程4到5年,最晚不能晚於1962年12月,畢竟這是二五的重點工程,超出了這個時間,我們的二五計劃就留下未完成的尾巴了。」
程旺:「從我們船舶工業局來說,26米。另外我應該也能代海軍的蕭司令員投26米方案一票。」
「在中東和北非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形勢下,為遏制蘇聯對中東的影響,今後若中東國家受到另一個國家武裝侵略,美國應立即對其實施經濟或軍事上的援助。」
「橋樑的總長度視選址而定。大橋工程局進行了10個月的選址勘探,現在找到了三處較為適合修建大橋的地址:一是燕子磯上游附近,二是上元門附近,三是鐵路輪渡下游1.4公里的寶塔橋。」
實際上,24米的凈高,在這個歷史線上,2015年(長江航道決定挖到12https://m.hetubook.com.com.5米)之前也都是夠用的。軍艦幾乎不需要上溯到長江中上游,而海船可以選擇放倒桅杆。船樓高度到24米的,那都是噸位很大很大的海船了。
1957年也是1954年開工建設的包鋼投產的日子,這意味著就算別的鋼鐵廠啥事不幹,光包鋼就能給年底的鋼鐵總產量增加75萬噸,1958年3月再增加75萬噸。
「南京長江大橋現確定設計為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由正橋、橋頭堡和引橋組成。」
寫完文章,唐華突然想起一個事:
「近年來,關於K介子的研究讓楊振寧看到了某些有違宇稱守恆的現象,這就是θ-τ衰變現象……」
「南京長江大橋所用的鋼材,這個問題有點複雜,」滕代遠抖了抖手裡的資料,「這是最簡版資料,一種鋼材列一頁紙,結果到我手裡的就有這麼厚一疊。鋼鐵局的同志來談談你們那邊的情況。」
1957年1月6日,英國首相艾登辭職,艾登內閣終結。
在國情咨文里,艾森豪威爾告訴參議院:不但這次的2億美元你們得趕緊給我批了,以後中東出了什麼事情,你們也要走快速通道批錢、派兵或者運武器過去。
……
1955年10月,武漢長江大橋通車后,南京長江大橋的建設就提上了日程。
由於長三角和京津唐兩個工業區的交流越來越頻繁,現在鐵道部下關浦口的鐵路輪渡的渡運能力已趨飽和,1956年底,貨車在浦口排隊等待的時間越來越長,甚至客運車廂也經常等待超時,旅客怨言不少。是時候建長江大橋了。
這支部隊要比漢江平原的聯合國武裝監督團人數更多,更像一支軍隊的編製,但是,這支部隊不是聯合國軍,它的使命是監督交戰雙方撤離、在戰爭高危和衝突地區維持和平、扶助人民,不參与任何主動進攻的軍事行動。
雖然一五的指標已經提前達到了,但1957年還是有很多事可乾的。
和*圖*書旺:「海船還可以把桅杆放倒過橋,軍艦你是知道的,桅杆上面雷達天線很多,不是能夠輕易放倒的。我們海軍現在的主力,那6艘美式驅逐艦,只能把桅杆最尖端的一點點放倒,24米的凈高就剛好卡住,進不了長江。還有正在建造的56型驅逐艦也是。」
「……經過商議,大體上贊成26米凈高方案,等總理回來之後最後拍板敲定。南京大橋建設工程局,就在今年3月正式組建吧。」
「從現在的這三個地址來看,在寶塔橋修建長江大橋較為合適。這一段江面寬度較小,雖然不是最小的,但兩岸的地形坡度較大,江地基礎堅實。另外,這裏距離現有的鐵路輪渡不遠,也就是說津浦鐵路和滬寧鐵路在這裏距離較近而且已經修好了連接線。」
1月28日,各大報紙一齊在頭版刊登同一篇主打文章:
……
鋼鐵產量是605萬噸,在原來的歷史線,一五計劃的最後一年——1957年,中國鋼鐵產量才是570萬噸。但和原來的歷史比較就沒太大意思了。因為鋼鐵足量供應,輕工、機械製造、交通建設、城市建設這些方面的建設進度都加速了。
現在不但有高高大大的3艘基林3艘弗萊徹,還都是部署在東海艦隊的,萬噸貨輪下水了,56型驅逐艦也下水了,武昌造船廠不但在組裝建造潛艇,還在造特種船舶。這南京長江大橋24米方案就很難通過了。畢竟這個時代不能不考慮海軍的意見。
55年9月到56年3月是工程草測,之後是10個月的選址勘探,在這段時間里,建造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隊伍的骨幹力量在修其他橋樑,但南京長江大橋動工興建后,包括西林同志在內的骨幹和專家隊伍就會重新集結起來。
唐華覺得好像自己不用出來辯論了……
同一天,艾森豪威爾向國會提交了一份關於中東問題的特別咨文,要求國會立即授權他動用2億美元,給中東若干個國家以經濟和軍事援助。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