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165章 太空國歌大聯唱

在300公里高的太空,前進一號張開的太陽能電池板源源不斷供應電能,無線電發送裝置無休止循環播放著12首歌。在新疆上空剛剛放完國歌,在雲南就切換到了《牢不可破的聯盟》,在南越上空是東德國歌《從廢墟中崛起》,在印尼上空是《波蘭絕不滅亡》……
……
聶帥:「那當然。我們中國人不比別人差。」
顧維鈞滿臉笑容來到作為活動場所的華人會館,六十九歲的顧大使雖然帶著手杖,卻根本沒有使用而是隨意拎在手裡。他和大使館工作人員走進會館,會場爆發起熱烈又經久不息的掌聲。
「火箭飛行正常。」台北雞冠山雷達測控站報告。
錢學森:「二十年前,我在加州理工和幾個同學在校園裡搗蛋,有一次玩得太大了,造出來的火箭發動機噴口亂轉,把宿舍樓燒塌了一半,加州理工把我們幾個轟出去,給我們塊野地做試驗。……我記得那台發動機是奧林·史密斯提議的過氧化氫加酒精,傑克·帕森斯做的噴口定向器……」
《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消息完全真實》
馮·布勞恩沒有再說什麼,搖搖頭離開了。他為美國陸軍服務,米爾頓·羅森拿的是海軍的承包合同,再說兩人也不屬於一個公司,獲得杜勒斯的特許他才能走近LC-18A視察火箭,先鋒項目並不需要他提建議或者出什麼點子。
……
「根本睡不著,除了興奮還是興奮。還有六個小時,創造歷史的一刻就到來了。」
記者:「據各渠道的準確信息,中國昨天已經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您對此有何評價?」
聶帥:「沒有10層也有8、9層樓高吧。這次發射中心建設加速,你們地區公署出力很大,先後派出了7000多人的建設隊伍,而且支援了很多建設物資,功勞很大。」
「老錢,你也睡不著?」
同蒲鐵路從平遙站引出的支線直達衛星發射中心的發射塔前,火箭卸下來之後稍微挪挪就上架了。
原歷史位面的太原衛星發和圖書射中心是在忻州岢嵐縣,但這會兒國家還沒決定修寧岢鐵路。平遙有現成的同浦鐵路、有現成的平遙火車站,於是新·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就定在了太原市南70公里的平遙古城。
唐華看看時間,12月4日凌晨0時20分。「還有5小時40分。」
先鋒-TV3項目負責人米爾頓·羅森嘆了口氣:「第二級和第三級剛從格倫·馬丁公司運出,明天才能抵達卡納維拉爾角。」
……
在杭州-金華之間,第二級脫落。
發言人:「先鋒-TV3將是美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該衛星及其運載火箭已經製造完成,即將在卡納維拉爾角發射。我們已經邀請了眾多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對火箭發射進行直播。」
國防高級技術研究院院長、聶榮臻元帥又踏上了三晉大地。二十年彈指一揮間,五台山的八路軍總部已成為革命歷史教育基地,聶帥曾戰鬥過的太行山巍峨依舊。
唐華:「傑克·帕森斯1952年在測試火箭發動機的時候出事故去世了。不過奧林·史密斯現在已經是首席空氣動力學工程師了,或許他正在研製美國的運載火箭呢。」
平遙始建於公元前800年的西周時期,此後城牆雖有重修,但地址沒變化過。衛星發射中心在平遙古城南6公里,之間沒有山嶺,相互可以看見。兩千八百年歷史的古城與衛星發射中心高大的金屬塔架,在冬日的陽光下看起來是那麼的協調。
結果這時候又有一個人超過了自己,更可氣的是這人不是運動員,是在跑道旁邊拎著幾十斤的電視攝像機跟拍的記者。只見這記者肩上攝像機沒掉,脖子掛著記者證和入場門卡,襯衫皮鞋,運腳如飛,眼見著一點點超過了美國,不多不少,恰好領先兩個身位衝過終點線。
好了,現在24小時無死角播出。
攝影師拍下了國防高級技術研究院/衛星及運載火箭研究團隊的全家福。
平遙。
唐華裹著大衣在樓頂眺望五百米外燈火通明的發射架,這和*圖*書時候錢學森也是一樣的裝扮從樓梯口走了上來。
「聶帥,平遙地區從12月3日至6日,預計均為晴天,北風,風力最小2~3級,最高4~5級。除了氣象預報,我們還問詢了平遙附近地區的農民,他們表示,如果11月霜凍遲,平遙的第一場雪少說也要12月15日才下,總之兩方面都是好消息。」衛星發射中心氣象室主任報告。
「建議是12月4日晨,這個時候風力只有2~3級,適合發射。」
「今天太陽這麼好,」唐華說,「我們跳個動作,快門應該也沒問題吧?」
12月初的早晨6點,天剛蒙蒙亮。
發言人:「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加註燃料,對火箭和衛星做最後一次檢查,長征-1進入最後一分鐘準備時段。
總理:「美國可以接受蘇聯比他先發射人造衛星,但對於中國迎頭趕上,他們沒有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呀。」
陳老總:「我9月份才知道我們航天工程啟動,馬上就發射衛星,也被黑了一跳,這個唐華,還有這個錢學森,動作太快了嘛。」
「蘇聯發射成功了人造衛星,就隔兩個月,我們就能和蘇聯老大哥一樣發射衛星啦?」
可是唐華在50公斤的衛星裏面還塞了一個15公斤的可充放電池……
要是兩枚全都失敗了,天津還有一枚組裝好的3號火箭和備份星二號。但唐華和錢學森都堅信不會這麼點背。
記者:「對比中國和美國的航天計劃,您有什麼想要對我們說的嗎?」
離白宮三條街的地方,中國駐美大使館的「聖誕購物季」提前預熱開始。
米爾頓·羅森:「12月6日晚,如果天氣不出問題的話。」
「列寧格勒收聽到了無線電信號,我想,中國同志已經成功了。」
「請問,美國下一次航天發射什麼時候進行,是否有希望將美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太空?」
聶帥加入夜景觀賞行列,「37年日本鬼子打到了山西,我們115師東渡黃河,在忻口hetubook.com•com幾乎全師壓上,才打掉了板垣師團的一支後勤運輸部隊,但之後太原還是失守了。二十年,才二十年啊,我們今天……」
「火箭的另一部分呢?現在到位的似乎只是第一級。」
「倒計時開始。10、9、8、7、6、5、4、3、2、1,發射!」
聶帥:「我們還是等發射成功以後再合影比較好。這位小同志,我們不重要,這列火車最重要的是後面的大火箭,你們要跟緊了,盡量把它從卸車到發射的全過程都記錄下來,這些才是最珍貴的歷史資料記錄。」
「收聽到了。」「我兒子給我鼓搗了收音機,上午剛剛聽到。」
發言人趕緊抽出準備好的紙條:「我們對中國的同行表示祝賀。太空是人類共有的寶貴空間,希望中國對太空的利用是正當的、不威脅到地球生存、不針對任何國家和地區的和平行動。」
馮·布勞恩:「先鋒-TV3的預定發射日期是什麼時候?」
「哇,這就是運載火箭?好高啊,得有十層樓高吧!」
京廣線——正太鐵路——同蒲鐵路——平遙火車站。
這次一列火車送過來兩枚長征-1火箭、兩枚前進一號衛星(主星和備份星一號)。
《中國衛星在太空播放音樂,時長達到22分50秒》
一行人從平遙古城外遠眺,城牆斑駁破舊,城內的房屋有不少歪歪斜斜的危房,還有的屋頂坍塌只剩兩三面牆。唐華算是知道了,後世的網紅打卡地,所謂的平遙古城,一大半是新修的。
馮·布勞恩眼前是LC-18A發射架,發射架旁有半截子火箭——這是「先鋒」運載火箭的下半部分。
按理說12月4日中午是美國時間的半夜,衛星上的太陽能電池在北美上空無法供應電能。
……
錢學森:「……聶帥?聶院長,您怎麼也上來了,當心身體。」
「中國歷史,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歷史看陝西,五千年歷史看山西。我們腳下這片土地,就是半部中國史啊。」
……
美軍的沖繩監聽和_圖_書站收聽到信號並且定位了長征一號。索羅門群島監聽站收聽到了。紐西蘭監聽站收聽到了。
長征一號火箭的模型、前進一號衛星的模型擺到了講台桌面。
聶帥、唐華、錢學森、任新民、黃煒祿、屠守鍔、錢翼、楊家溪、王希季、姚桐斌、朱光亞……都下了火車,八一電影製片廠紀錄片室的隨拍同志問:「聶帥,人來得很齊,要不要在這合個影?」
……
一張個個張牙舞爪神態各異、有幾個人還騰空的照片攝入了照相機膠捲。
記者:「那您可以評價一下美國的航天計劃,您對此應該是了解的。」
42噸的長征-1火箭在67噸火箭發動機的推動下豎直上升。燃料越燒越少,火箭的加速度也越來越大。升到高空,火箭的飛行速度已達到三倍音速,飛行方向轉向東南,這時候地面的人看長征一號就只是一個拖著火焰的小點了。
……
攝影師:「應該沒問題,那你們喊一二三,我來抓拍。」
12月4日中午開始,「社-會-主-義陣營國歌大聯唱」成了全球熱點新聞。美國和西歐封鎖消息是沒有用的,現在,不需要航天測控雷達,也不需要無線電監聽陣列,無線電愛好者自己稍加改裝的收音機就能確認前進一號的存在。
平遙城外,背著竹筐手持糞叉拾糞的老農嘴張成了O形:「我滴個親人啊,升天嘞!」
前進一號已經繞了地球大半圈,正從蘇聯領土掠過,然後會進入新疆上空,從西藏、雲南經過,再然後進入中南半島。因此,科羅廖夫比唐華錢學森更早收聽到前進一號的廣播。
「美國人好像……輸不起啰。」大使館今天頻頻用電報與國內聯繫,陳老總和總理能在第一時間知曉美國的動態:廣播、報紙、電視節目,以及剛剛結束的白宮記者招待會。
「諸位好,謝謝,謝謝捧場。」顧維新雙手抱拳致意,「各位都聽到了中國人造衛星的廣播了吧?」
「都準備好,一,二,三,拍!」
「第三級點火正常。」台州雷達測控站報告。
https://m.hetubook.com.com那我來喊了,一,二,三,茄子!」
「陶唐氏在這裏建過堯都,愚公在這裏移過山,晉文公稱過霸,介子推藏過山,蒙恬在這裏守過長城,霍去病從這裏遠征匈奴,司馬光……在山西砸過缸,」唐華跟在聶帥後面,「聶帥,平遙古城好破。」
聶帥:「我也在晉中呆過,是這樣的天氣規律。那麼,建議的發射時間是什麼時候?」
卡納維拉爾角。
……
華盛頓。
現在美國人的心情就好像五千米長跑比賽第二名的運動員。第一名是蘇聯,領先得太多,美國都被套圈了,也就習慣了,銀牌也還行。
《美國在太空競賽中已淪為第三,且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
聶帥:「那就按這個時間走。」
其實列寧格勒也不是最早確認前進一號發射成功的監控台,美國在紐西蘭的監聽站測得的數據就表明,衛星已達到第一宇宙速度,在太空中正依靠慣性遨遊著。
發言人:「額……我不了解相關的情況,中國的航天計劃一直沒有公開,籠罩在神秘之中……」
「這一批是贈品,我們都是自己人,免費贈送。之後各位如果有關係能通向各賣場商店的,就直接與我們的商務代辦聯絡。對了,批發價錢是特別便宜的,薄利多銷,聖誕節檔期馬上就到,我們就算是讓利了。」
當天晚上就有勤快的記者和報社更換版面,次日早上,美國有三四家報紙就報道了這條爆炸新聞。
在蘭考縣上空,第一級脫落,整流罩脫落,二十面體如鑽石般的前進一號主體露出,第二級點火。
第三級發動機推動著前進一號繼續升高、加速,脫離了雞冠山雷達測控站的視野,向著赤道方向飛去。
記者向白宮發言人提問。
作為非軍事航天發射,長征一號在飛行途中不斷發送無線電信號,以便於地面定位。飛出中國之後,無線電信號還在繼續發。
平遙所隸屬的榆次公署陳書記獲准進入衛星發射中心,在發射塔架下面走了一圈。
……
如果第一枚發射失敗,第二枚火箭和衛星可在一周之內再打出去。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