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曾以為307雷達是海戰戰役海空的信息掌控之王,然而308雷達又大大超過了它的前輩,」牧野茂摸摸下巴,「你們對戰艦戰場信息獲取能力、戰場掌控能力的重視程度超出了以往任何一個時代,不過這或許就是國家的思維特色吧。」
李強:「去年初的時候,307雷達樣機是做出來了,可還沒裝艦,所以不適合拿這個評學部委員。我是電子信息工業局的局長,不能拿其他人的標準隨大流一起就進工程院。」
「目標1,距離439,高度7700。」「距離438,高度7700。」「距離437,高度7600。」
地下室也就是模擬艦上的雷達控制中心,為了測試人員的健康,地下室的六面牆加了鋼板,還做成了法拉第籠來屏蔽電磁輻射。
但千萬不能多彈,彈的次數太多,把那啥的密碼給蒙對了,一會兒上網看新聞,華盛頓沒了。
發報結束,又陷入漫長的等待。潛艇如果接收到極長波電報,並準確識別出電文內容,就會按規定上浮,用中波電台發報,這樣極長波基地就知道通信是否成功了。
「他們那個雷達是1955年設計的,」李強大致看過一點雷達的情報簡報,「不走運啊,那時候美國海軍還拿不到可靠的晶體管,美國空軍不供貨。那雷達雖然也是大型相控陣雷達,水平相掃垂直頻掃,和我們的308一樣,但它是個真空電子管為核心器件的雷達,呵呵。」
……不皮了。
「304艇已在30分鐘前下潛,」基地的通信兵報告,「最後15分鐘準備。」
「老李,你在雷達和電子戰方面造詣的確是世界頂尖,」唐華說,「蘇聯同志那邊搞的東西不如你,而且我也能比較靠譜地說,美國人現在搞的東西也不如我們這個。」
「完成,我看看和實際結果差多少,小張,把16號的天氣圖拿來。」
「牧野桑。」
唐華:「是四塊瓷磚。」
嗯,還是500米誤差,雷達顯示的圖像中,飛機的高度始終比飛機的真實高度高500米。如果是忽高忽低那倒也罷和-圖-書了,說明這是測高系統的正常誤差。穩定地差500米……這有問題。
……
至於問題出在哪,讓杭州和南京兩個所慢慢分析去。
三人站在基地的中控室外邊,扭頭就可以看見架設在一大片農田上空的巨大的天線陣。
……
嘉興,郊區某處。
2月17日,除夕那天,沒有落成典禮,沒有慶祝儀式,第一台新架構超級計算機「天河-1」完工了。沒有儀式一是因為這是年三十,二是整個上海有資格知曉和接觸天河一號的信息的人就沒幾個。
「我們終於算出來了2月16日的天氣預報!」
「我來看看老李鼓搗出來的第二個黑科技……啊,這個我熟。」
1958年2月20日,電子信息工業局北京計算中心。
「我看了您的大型水面艦設計方案……您是不是想在中國海軍復活高雄級?」
在直線距離870公裡外的黃海,我國組裝建造的第一艘R級常規潛艇304艇,艇艏上仰,以10度的上仰角快速上浮。
太湖岸邊的一塊平坦開闊的空地,蓋了一棟大約20米(六層樓)高的神秘大樓,樓的大致形狀像是個不規則的八面牆的寶塔。在其中的四面牆上,各貼著一塊醜醜的瓷磚或者說廣告牌。
「我們這套系統已經操練過幾次,在岸上的收發測試已經通過了。」
時間到,中心控制室發出電報。
「這不是中國人的特色,」唐華笑道,「這是未來海上戰場甚至所有戰場進化的必然方向。」
李強:「被逼出來的。70赫茲,虧你想得出來。」
潛艇下潛到80米深度、再做好收報準備的時間是45分鐘,李強和營長都在看自己的手錶倒計時。
也就是俗稱的「長波台」。
開始最大頻率掃描測試后,308雷達從6秒/360度加速到2秒/360度,原先的「滴,,滴,,滴」變成了「滴-滴-滴-滴……」。
也就是說,這個基地既可發送超長波電報,也可發送極長波電報。
「唐部長,來中國五年之後,我終於重新回到了大型水面艦艇的設計領域https://www•hetubook.com.com,這的確令我非常激動。」
「去年12月,美國開工了一艘核動力巡洋艦,個頭很大,美國報紙媒體都吹上天了,」唐華說,「這核動力系統我們暫時還搞不成,就讓美國先領先著。但是五角大樓放話說,這艘核動力巡洋艦上安裝了號稱當前地球最強艦載雷達,這我就不同意了。」
長長的輸出結果顯示在屏幕上,為了方便看結果,葉篤正乾脆把計算結果列印了出來,再拿出一張華北地區的地圖,用鉛筆一個點一個點地標記,不緊不慢地繪製一張計算機算出來四天前的氣象地圖。
「最大掃描頻率測試。」
李強:「嘉興電力供應是否確保無誤差?」
唐華:「岸上測試時,收報機是放在哪裡的?」
牧野茂:「你們的比喻都很恰當,不過我還是喜歡用『308型艦載相控陣雷達』這個稱呼。」
主天線全長2880米,也就是兩列長度均為2880米的高大的高壓輸電塔,電線杆子上串著的電線是電台天線——這電台的天線是平躺的。
極長波電台,就現在李強和唐華要去看的這個,主工作頻率70赫茲,備用工作頻率45赫茲,在三五千公里的通信距離,能穿透80到100米的海水,這大概是潛艇正常水下隱蔽潛航的狀態。
唐華和李強去嘉興是視察極長波對潛通信系統的原理樣機。
唐華:「我敢想你敢做,這不就做出來了嗎。哦對了,去年工程院學部委員增選,你竟然連增選登記表都不填,這太不應該了。要知道雖然你沒填,可是有四五個學部委員提名你進入增選名單,其中還包括我。」
「極長波天線是從嘉興開始,向西南延伸300公里,末端假設在黃山,其實末端也是始發端,兩者可以互換。FSK頻率偏移調製,岸上的收發測試時,極長波信息傳輸速率是20比特每分鐘,超長波的信息傳輸速率是900比特每秒。」
2月23日,還是嘉興,太湖岸邊。
桌上的地圖是本次通信演練潛艇所處的位置——大約在大連東南50公m•hetubook•com•com里的海中,離岸不遠。因為黃海在這一帶的最大水深也就110~120米,所以304艇沒法下潛到100米深度來做測試。
……
因為想驗證添加了東亞環流季節變化參數之後的程序準確度有沒有提高。
……
雷達開機后,首先做測試的是從遠處飛來的一架圖-4轟炸機。這是大型空中目標,308雷達對它的理論發現距離應該是480公里,測試中飛機飛到470公里時,屏幕開始有顯示。
平面相控陣雷達和機械掃描雷達最大的差別,就是它可以掃得很快。機械掃描雷達不行,越大型的雷達掃得越慢,讓大型雷達每兩秒鐘轉一圈,怕是沒多久電機和旋轉盤就冒煙了。就算不冒煙,旋轉導致機械磨損然後產生誤差也是個極其麻煩的事情。
極長波的波長1000~100000公里(3赫茲到300赫茲),這低到什麼程度,就是拿一根鐵尺或硬塑料尺子,左手按在桌沿伸出半截,右手使勁彈一下尺子的末端,尺子震蕩的頻率就屬於極低頻/極長波範疇。
「距離437,高度7600。」
唐華:「啊哈,測高系統有500米的固定誤差?」
潛艇首部嘩啦一聲先出水,拍起一大堆白色的浪花,然後艇身的其他部位才全部露出水面。
二戰後期開始,德國、美國、英國都改用超長波電台與潛艇通信。蘇聯現在用的(打算在中國建設的)也是超長波電台。
葉篤正小聲地用嘴念數字計數,全部統計完畢之後說:「172個區域對了109個,63.37%。是超過了我們當初提出的60%的目標,但是我感覺用來防災減災,可能還差點兒意思。」
營長:「在大連附近。」
不過80米的測試效果也很好了。
葉篤正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既是自嘲也是欣慰。畢竟用的不是超算,20天算出來結果,而且還是縮小區域的天氣預報,也很正常。
張培昌:「葉老師,好像對的區域比上一次多了。」
李強:「岸上測試,收報機和發報機沒有海水阻隔,信噪比好,信息傳輸速和-圖-書率其實要高很多的。當然大連那附近電磁波比較密集,收報機會受到干擾。但是綜合起來,如果岸上測試信息傳輸速率20比特每分鐘,那麼潛艇在潛航狀態下收報時,信息傳輸速率還不到這個數字的四分之一。」
超長波電台能穿透10~30米的海水,這大概是潛艇在潛望鏡深度航行的狀態。
李強:「違章建築上貼了四塊廣告牌。」
基地的通信兵營長見到了李強和唐華。
唐華湊近一步,放低聲音悄悄說道:
大概……是兩者的混合體吧。正式名稱:308型多功能艦載相控陣雷達。
李強:「數據不太對,轟炸機組用無線電和我們保持著聯繫,他們的飛行高度是在7200米,是向7100米緩慢降高的過程。」
「在400多公里的距離,測高系統的誤差可能有600到1000米,現在沒有超出預料中的數字,但是連續幾十次掃描報告的數字都不多不少偏下了500米,看來隨後可以再分析一下誤差原因。」李強讓隨行的秘書記下了這一條。
回報的電文用解密機解出來,列印成紙條,三人各瞄了一眼紙條就知道這次試驗成功了。
如果拿細銅絲在尺子上繞圈,接上電池,然後再彈尺子,恭喜,你現在發出的不是(3~300赫茲的)聲波,而是極長波電磁波。
這不是宙斯盾的AN/SPY-1雷達。也不是「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上的SCANFAR相控陣雷達套裝。
「長三角的電網已經做好調整,留足了10兆瓦供電余量。」
如果發送超長波,用這個天線陣就夠了。如果發送極長波,這個天線陣則只是天線的頭端,主天線連到了輸電線上,輸電線從嘉興串到杭州再串到杭州-南昌的高壓電線,在黃山那裡分個岔出來,爬十幾公里的山,到山頂,行了,一條300公里長的電報天線。
長波電台其實不是對潛通信證專用,它頂多能穿透一兩米的海水,長波電台主要是可以遠距離(幾千公里甚至上萬公里)不需中繼站就直接通信。
數據刷新頻率三倍,雷達員的嘴巴就報不及了——其實唐和*圖*書華覺得正宗的作戰系統應該不用語音彙報——大家都擠到雷達屏幕旁邊,看一圈接一圈跳出來的圖像參數。
上海。
窗外兩千多米長的天線陣似乎發出隱隱的「嗡嗡」聲,原本停在電線上的鳥約有一般撲棱撲棱飛起來。唐華甚至感覺遠處的樹木開始有落葉飄下。
北京計算中心的大型機又被國家氣象局霸佔了,而且一占就是20天。2月20日大年初三,運算終於接近尾聲。
完工之後是烤機……不對,是檢測和試運行,大概要持續5到7天。
除了主天線外,還有三支和主天線垂直的短線,也是由高壓輸電塔懸挂起來的電線組成,整個天線陣像是在地面上寫了一個大大的「豐」字。
為什麼要算這種毫無作用的中長期天氣預報?
長波是個很籠統的稱呼,「波長很長」的電磁波其實還要細分:長波(低頻)、超長波(甚低頻)、極長波(極低頻)。也有的標準細分成四個頻段的。
「巡邏機報告304艇已上浮……」
唐華:「我們還是進樓的地下室再說吧,雷達開機的輻射可不小。」
在這方面牧野茂的研究就不是那麼深了,但是他的直覺覺得這個發展方向很有意思。
在試驗海域盤旋的巡邏機先發現潛艇上浮了。「304艇回報!」
……
……
「好了,現在在試驗艦上307雷達已經全科目完成了,111艦和112艦在船台已經把307雷達裝上去了,現在又做出個……極長波對潛通信系統……,你再不進工程院,工程院都不自在了。」2
嗡嗡一直響個不停——本次發報至少要持續10分鐘,光電費就得要不少錢。
試運行就常規操作即可,如果發現有什麼地方虛焊、過熱之類的,是由安裝小組來排除故障。大年初三這天,唐華和李強坐上吉普,從上海去往嘉興。
張培昌把三天前就準備好了的2月16日的天氣圖從包里掏出來。葉篤手拿兩張巨大的密密麻麻標記著參數和符號的地圖,一時也眼花繚亂。他乾脆就重新拿起筆,一個區域一個區域地比對,比對完成後,在計算機運算得出的結果圖上打勾或者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