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179章 一個餅畫三天

因為唐華畫的餅里提到了這個衛星,所以第二天,蘇聯林業部門來了幾個人。
謝爾巴克副部長帶著農業部的幾位官員來開會,一人搬一個小馬扎,在會議室坐下。
錢學森:「第二代運載火箭與遠程彈道導彈同族,採用相同的第一級火箭發動機,因此近地軌道運力有限。」
唐華的說服沒有效果,比留佐夫和空軍的軍官們一起搖頭。
「好吧,那我今天不講林業遙感和減災了。紅外遙感是一種被動偵察模式,因此它是一種廣域偵察模式,不像雷達或者光學探測只能掃一小條的地區。」
錢學森:「我看到你們的月球號和東方號火箭都具有近地軌道4.5噸以上、同步軌道1.5噸左右的運載能力,理論上可以把我們的通信衛星送入軌道。目前我們正在研製的第二代運載火箭運力仍然不足以把1.3噸的物體送入同步軌道。如果我們以這樣的合作模式:你們出火箭、我們製造衛星送到你們這裏來,就可以把通信衛星體系建立的時間提前至少三年。」
「正常的森林,是不會有高溫區域存在的。如果紅外遙感減災衛星感測到了西伯利亞優科塔附近的森林有大面積的、溫度高於500攝氏度的區域——這是可以用星上攜帶的計算機做簡單判斷分析的——那麼就可以確認這裏發生了森林火災,那麼滅火飛機可以起飛了,滅火隊也可以馬上出動。」
……
唐華:「我掐著時間呢,到最後一天如果話題還有很多,我會從簡從快解決的。」
總之就這情況。
涅傑林:……
謝爾巴克:……
楊家溪:「月球-1A、1B、1C都已經製造完成了是嗎?還能臨時修改嗎?」
唐華:「即使沒有手段可以攔截,我們也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決定是否採取別的應對方式,比如也往敵方發射導彈。」
「1945年,英國雷達工程師、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在他的《地外中繼》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利用地球軌道上空的同步衛星傳送通訊信號的設想。https://m.hetubook.com.com在當時,這是一篇科幻小說,現在我們把人造衛星送上了太空,即將把人造物體送到月球,那麼將一顆衛星送到高度35800公里的軌道,是完全可行的。」
……
「控制系統不僅有衛星和航天器的,還包括運載火箭本身,」楊家溪介紹即將研製出來的系統,「我們在研製基於高速DSP和ADC晶元的運載火箭伺服機構,不過,因為是預定用於1959年我們的新運載火箭上的,在研製的時候就打算用1959年初量產的DSP晶元。如果我們抓緊,最快可以在1959年5~6月交付使用。」
錢學森:「應該安裝的時候就是豎直狀態的,叫做……垂直廠房?就這個名字吧。安裝完畢,火箭就利用重型軌道平移幾百米,移動到發射架那裡,這樣整個火箭就不用顛來倒去的了。」
時間是5月8日,離發射已不到半小時。拜科努爾1號發射架上,新一枚8K71PS火箭已經豎立在那裡。
好傢夥,蘇聯這是四路齊進:月球探索第一階段;載人航天;火星探測;金星探測。
「這次不知道能不能成啊,可別炸了啊。」
……
涅傑林沉思。
「今天要聊的話題真的是農業估產,都是農業方面的事情,比留佐夫同志,您還是要繼續聽嗎?」
載人航天比月球探測還刺|激。用的是東方號火箭,前5次驗證飛行只有一次成功,其餘4次都失敗了,燒死了四條狗。1961年3月9日終於成功了一次,3月底又成功了一次,4月12日就把尤里·加加林給射上去了,幸好這次是成功的。
「平躺著組裝,在發射架前起豎,這種方法不太好,」唐華說,「會有一些隱患,比如某些零件會掉落在腔體里,有有些零件會有極小概率的裝錯。」
唐華:「謝爾巴克部長您好,農業部的同志們好。」
金星探測計劃,從1961年到1964年七連敗。
「這裏要先提及一項試驗,是從19和圖書55年起,我國的農業部和空軍合作,使用高分辨度的紅外遙感系統,低空低速對同一片耕作區進行航拍。這項工作持續了有一年零十個月。」
「放大無線電通訊信號以轉發信息的設備,我們在不久前完成了機載測試,結果是非常令人滿意的。兩大條件齊備,發射通信衛星現在是時候了。」
「探測到敵方導彈發射,我們該如何進行攔截呢?」一名軍官發問。
「當然,傳遞信息最好的方式,還是同步通信衛星。」
涅傑林:「發射計劃不允許推遲,因此,恐怕是沒時間了。」
涅傑林:「月球號火箭可以把一顆探月衛星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理論上它不經過太大的改進,就可以用於發射同步衛星。不過這方面的事情您應該到黑海去和科羅廖夫商量。」
涅傑林:「如果是這個進度,那麼所有的月球號運載火箭可能都用不上,因為到那個時候月球號運載火箭都已經按計劃生產出廠了。月球號運載火箭是一個很明確的有限目標的項目,成功達到目標就告結束。這種伺服機構可以用於東方號運載火箭。」
總體66%的發射成功率,應該也還行吧。
蘇聯月球探索第一階段,用的是8K72月球號運載火箭,目標是向月球發射一個人造物體(可以硬著陸),從1958年9月到1960年4月,發射9枚火箭,其中前三枚火箭全炸,總計成功兩次,部分成功一次(瞄歪了,沒撞上月球,在3000公里距離掠過月球從此失蹤),6次失敗。
「剛才正說到了播種面積,如果農業估產衛星形成規模,全國耕地播種面積到底是多少,耕地里是否種植了計劃中的作物,就不需要各州各集體農莊自行測量上報了,衛星比人可靠。」
昨天涅傑林示意唐華先停一下,我去喊人。
「耶哥德尼柯夫部長您好,林業部的同志們好。」
……
發射前2分鐘。
唐華的示意圖裡大概是一枚介於DSP-1和DSP-2之間的紅外遙感減災衛星的構想圖。當m.hetubook.com.com然,整個圖裡還是少不了同步通信衛星。
不過,歷史上的太空競賽第一階段,雙方的航天技術都很不成熟,各種花式炸火箭是常態。
楊家溪:「1959年量產的DSP晶元我們也打算用於前進二號衛星平台,因此你們的載人飛船本身的伺服機構同樣可以採用這一套系統的變體。……元帥同志,載人航天這件事真是讓人神往,這是一句題外話。」
唐華:「星載計算機可以進行簡單的邏輯判斷,排除掉這些情況。比如熱源的高度——它居然飛出了大氣層,以及速度超過了10馬赫,等等。」
「衛星可以獲得這些數據,若干顆這樣的衛星一起工作,理論上可以得到全蘇的農業遙測數據。結合播種面積,就能對當年農業進行估產。」
火星探測器1960年發射了第一枚,失敗,然後連續五枚都是失敗的。不過美國也沒好多少,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比蘇聯晚4年。最後美國率先回傳拍攝的火星照片,蘇聯率先在火星表面軟著陸。
唐華看了看資料圖上那個月球-2衛星的尺寸:「我們可以設計五套。一套主控和四套輔助/備份系統,當發生指令矛盾時3:2少數服從多數進行決策。」
……
「試驗證明,通過紅外監測,識別農田在不同時間的波段變化,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數據。其中包括:耕地是否被水浸泡;是否有病蟲害;是否大面積枯死;是否受到低溫侵害;是否及時播種;甚至作物在收割前的最終狀態,我們能通過光譜預估稻粒的飽滿度。」
「讓一讓,讓一讓,給我留個坐的地方。」
耶哥德尼柯夫看這個介紹,覺得有點兒意思。
唐華:「以我們現在比較成熟的前進一號衛星通訊-控制模塊為基礎,使用月球-2號的具備地-月通信能力的天線,修改輸出信號,與月球-2衛星的介面相匹配,基本是這個方案,具體計劃我們會迅速與國內單位協商制定出詳細的來。」
「未來紅外器件靈敏度提高了,我們可以發射軌和-圖-書道更高一點的1.5代導彈預警衛星,不,林業遙感衛星,這樣它探測的範圍就更大了。至於第二代,初代產品我們對外的名字叫林業遙感衛星,第二代產品可以叫農業估產衛星。」
比留佐夫:「我發現這種衛星你居然規劃了兩代半,後面的改進都是什麼?」
涅傑林:「通訊-控制模塊能否實現兩套獨立系統互為備份?」
第一級和助推器都脫了,火箭飛得看不見了。人造衛星三號,也就是科羅廖夫的D型星,應該是能成功了吧……
第二天開會的人又多了幾個。
「這一顆衛星就講了三天,差點兒觀摩火箭發射都耽擱了。」錢學森和唐華一行人在去拜科努爾的路上,「難得碰上一次當前地球最大的運載火箭的發射,要是人在蘇聯卻沒有看到,那可就遺憾了。」
「我們設計的前進二號平台通信衛星重1250公斤,攜帶兩部轉發器,每部轉發器可以同時為370部短波電台提供轉發服務。」
「嗯……森林火災是世界性的而且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對國家財富和生產經營都構成了很大的麻煩。而中國和蘇聯國土廣袤,許多大面積森林是很少有人居住的。安裝紅外望遠鏡的近地軌道衛星可以在90秒之內發現火情並且將信息傳遞到莫斯科。」
……
唐華看看,代表團在距離發射架800米的碉堡裏面,涅傑林元帥在四百米外的另一個碉堡,應該沒事。
比留佐夫:「如果這不是導彈發射,而只是地面上的某些化學倉庫爆燃呢?」
火箭點火,起飛。第一級、助推器和21世紀的聯盟-2幾乎一樣,外觀頑強地保持了傳統風貌。飛到高空,助推器脫離,四個尖尖的助推器同步脫落,一瞬間在空中形成了標準的十字形,這也是聯盟火箭的招牌場面。
「比留佐夫司令您好,防空軍、空軍的同志們好。」
……
實際的情況是,這時候蘇共中央主席團已經下了決議:美蘇都是大量擁核的國家,全面戰爭只會互相毀滅,科技和經濟的和平競賽才是扳倒對手的https://m.hetubook.com.com最有效手段,太空競賽就是這種和平競賽之一。搶佔航天技術領先地位,讓蘇聯在航天領域獲得更多的第一,能顯示社會主義優越性、提高蘇聯的國際聲望,打擊美國和北約的自信心。
米哈伊爾·揚格利:「不得不說,你們在運載火箭方面邁的步子太小了。事實已經證明,300噸左右的運載火箭是可以造出來的,一個主一級,四個助推器,捆綁並聯,就可以了。同時研製遠程彈道導彈和大型運載火箭吧。」
錢學森:「比留佐夫最後一個問題問的是農業估產衛星能不能發現地下工事和掩體,以及防空偽裝后的地面部隊。還好這個問題沒有展開,要是展開了,第二天陸軍還得派一隊人過來坐小馬扎。」
代表團由涅傑林元帥帶到發射場時,正趕上8K71PS火箭在廠房組裝完畢整體移動。這火箭是在廠房裡橫著組裝起來,橫著移動出去,到了發射架前再由巨型翻斗機翻轉90度頭對著正上方。豎起來之後,再固定、灌注推進劑。
中蘇怎麼合作?……當然是都插一杠子,這是蘇聯提的。
既然是最高領導層下的決議,蘇聯當然竭力投入到太空競賽中去了。
586特別設計局的導彈設計師米哈伊爾·揚格利:「你們的第二代運載火箭仍然不能做到和8K71一個等級嗎?」
唐華放出克拉克構想的經典圖:地球外面布置4顆同步軌道的靜止衛星,此時,地球任意一點都可以與衛星建立聯繫。衛星接收到信號,將信號放大轉發,覆蓋全球。
涅傑林:?!
「像這樣的紅外遙感,應用的場合還有很多。」唐華繼續說,「紅外望遠鏡的溫度觸發閾值可以調整,比如它可以上調到1500℃。我們的衛星發現阿拉斯加某處燒起了一場溫度超過1500℃的山火,火勢迅速蔓延到了大氣層之上,而且這火在以6~7公里/秒的速度向蘇聯移動……」20
唐華:「但是這需要時間,其次需要大量的資源和金錢,我們現在國內還不能投入太多的資源到航天工業上。」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