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228章 橫穿渤海

34號艇周圍一圈橡膠氣囊,現在氣囊沒有充氣,軟踏踏地下垂,下沿拖在地上,像是34號艇自帶的圍裙。艇的主體是一個圓角矩形的形狀,正中是一個駕駛艙,待會兒顧懋祥、惲良兩人就要坐在這個艙里駕駛氣墊船。駕駛艙後上方是墊升發動機的進氣口,艇體後面兩個帶涵道和保護網的螺旋槳。
「這是個水陸兩用船啊,不錯。」彭總說,「我啊,以前也想過,要是把汽車下面封死,就可以開到水裡了,然後再在車屁股安一副螺旋槳,就是水陸兩用汽車。後來我看見水陸兩棲坦克,才知道這東西早就有人發明出來了。」
這兩個會沒唐華什麼事。
為什麼中國的氣墊船比SR.N1早那麼多,其實也不是什麼黑科技,就是中國手快。
這就是中國和英國氣墊船的淵源。
從葫蘆山開到北戴河,航線挺簡單的,一直朝西直開就行。
而且,在北戴河開會總比上廬山好。
「已經啟航了?一切順利?好!你們保持五六十的均速就可以,注意保持無線電聯繫,讓基地和援助船都能找到你們。一路順風!」
惲良:「報告司令員,其實有精確控制的方法,兩側推進器調整轉速,還可以正反轉,氣墊船在陸地橫著側移都可以……就是我操縱技巧還沒有練得太熟練。」
……
唐華:「怎麼樣,150公里連續航行,刺|激吧?」
「我是34號艇,收到。」
……
「與緬甸達成在緊急時刻使用領空的協議后,我們在雲南的飛機場就比成都的飛機場有用多了,」彭老總說,「麗江和保山兩個機場,飛機飛五百公里就能到印東和藏南上空,就算是昆明的機場,從這裏起飛伊爾28也可以覆蓋戰區。可是昆明沒有鐵路呀。」
現在軍隊的頭等大事是國土防禦和沿海海空攔截體系,海空攔截體系在中近海已經接近構建完成了,但還有增強和優化,未來計劃是隨著58型驅逐艦和江蘇級巡洋艦服役,讓攔截防禦圈再向外擴展一層。
唐華:「這個氣墊船其實不https://m.hetubook.com.com是和水陸兩用汽車比,它首先是一艘快艇,可以跑得比任何快艇還要快,其次才是它的水陸兩用屬性。作為登陸艇,它可以快速穿越防守方的火網運送部隊上岸;作為運輸船,它可以向條件很簡陋的、沒有碼頭設施的島嶼運送補給。」
中國這邊,34號艇4月16日首次發動機運行,6月10日進行了100公里長航。這都是第二艘氣墊船試驗型號了。
唐華:「做科研和發明有時候是需要一種自我宣揚的精神,把自己的成果拿出來展示給大家看,這既是對自己的科研發明有自信的表現,也能讓人們熟悉和體驗到發明的成果,這樣在後續研究、定型量產裝備的時候,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支持。」
顧懋祥:「100公里和150公里不都一樣嗎?100公里長航能過,150公里沒有理由過不了,多燒50公里的油而已。再說了,我們這次不是無故障考試,開到半路壞了,是有辦法補救的,渤海中間有一艘援助船,能修理能換零件能加油。修好了繼續開。記住,只要不是當著主席的面掉鏈子,那就不叫事兒。」
「航程已經過半了。」惲良說。
羅順初、唐華,船舶工業的幾個同志小跑幾步,從海灘邊跑到了停車場。
惲良額頭冒汗:「記得,知道。」
「是否需要緊急維修?是否需要加補燃油?」
彭總說昆明沒有鐵路,是說昆明現在沒有與其他省會相連的鐵路。其實昆明有一條鐵路,滇越線,20世紀初法國殖民者修的,從昆明連到河內。2
難得今天風平浪靜,正是氣墊船航行的最佳海況。34號艇的墊升發動機推力開到全功率的70%,兩台推進發動機各開到一半功率,氣墊船以55公里/小時的速度平穩地朝西航行。
顧懋祥、惲良兩人繞著34號艇走了一圈,做啟航前的例行檢查。
這鐵路顯然沒沒法用來往雲南運送物資。昆明、保山、麗江的機場,飛機用的零配件、燃油這些和_圖_書東西都是公路運輸或者空運,不但運費貴得要死,而且很難支持大機群高密度升空作戰。
從軍事上來說,西藏平叛是個局部軍事行動,對印衝突目前還只是衝突,就算惡化到不打不行,那也還是個局部軍事行動。但是國家計委和國務院各部委還是得做不少事情,配合西南地區的軍事政治工作。
中國這邊,哈軍工惲良也看到了科克雷爾的論文,覺得不錯,有前途,決定也搞一艘氣墊船玩玩。
「可是從這裏開到北戴河,不是100公里,是150公里耶。」
「在地上行進的時候方向性有些不太好,左飄右飄,」羅順初說,「幸好停車場是清空的,要不然你們非得和別的車咣嘰幾下。」
「羅副司令員好,唐部長好,」顧懋祥、惲良從34號艇上跳下來,滿面紅光,說話都喘著氣——這可能是大夏天開船熱的。
現在搞氣墊船,緊迫性不比原歷史位面發明氣墊船的時候。
1959年的經濟工作會議還討論了西藏平叛和對印衝突的問題。
彭總:「你們原先的計劃是1963年通車,加大投入后,成昆鐵路能哪年通車?」
「34,34,收到請回答。」救助船在呼叫34號艇。
……
彭總:……
……
唐華:「彭總,其實34號艇它主要是一艘船,開到地面的話,得地面比較平坦才行。」
「其實,這是哈軍工和大連造的第二艘氣墊船了,」唐華說,「去年8月,他們的33號艇完成了水上長航,今年四月34艇交付,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這一艘。這三個多月,34號艇做了各項科目的測試試驗,基本達到了設計目的。」
顧懋祥:「我看油量表看出來了。看,前面是451船,看來我們的航線是對的。」
34號艇只比33號艇略大一點,如果按船隻的標準,它就是一條超小的快艇;如果按車輛,它的長度和大公交車差不多。比如現在,34號艇就停在基地的停車場里。
「顧主任,我心裏還是有些不踏實,」惲良說,「其實我們應該https://www.hetubook•com•com開33號艇出去的,那個靠譜。33號艇航行一年多了,我們對它上上下下都很熟,這34號艇才上手三個月。」
55公里/小時的速度也就是30節,其實很多軍艦都能跑到這個速度,34號艇如果全速推進,是能跑到80~90公里/小時的,不過這次測試還是不要全速,穩妥一點。
「唐部長,」羅順初說完正事又撥了個電話,「34號艇順利出航了,下午5點半到北戴河。是讓他們在西海灘登陸嗎?」
羅順初抬腕看表,下午兩點半。按照50公里時速計算,五點半他們能到北戴河。想了想,羅順初回屋拿起電話,「北戴河保衛處嗎?我是羅順初。下午四點半到五點之間,34號艇會出現在北戴河附近海域,就是之前海軍登記的『快船試驗』,請保衛處水上安全小隊注意識別,無線電呼號是……」
太陽西斜,西海灘和中海灘都出來了很多人,對著遠處海面上冒出個頭的34號艇指指點點。
顧懋祥:「我是艦艇科主任,這一年也不是天天蹲在船廠,你才是34號艇的主任設計師,你得對自己設計的東西有信心。唐部長都說了,氣墊船這個東西,搶了個世界第一併不是跑到終點線,還得繼續努力。唐部長說的目標線在哪裡你記得吧?」
北戴河。
顧懋祥和惲良的船要是沒有拋錨、沒有沉、沒有炸,準時開到北戴河附近,唐華就可以招呼一幫大佬出來,在海邊圍觀氣墊船了。
惲良提出的氣墊船腦洞,唐華挖出這個腦洞,先是讓六機局配合哈軍工在大連設廠,到後來五機局也介入幫忙。船舶工業局出船廠,航空工業局除了出發動機,還給加工了氣墊船的框架結構,這個鋁合金-鋼材結合的框架結構比全鋼結構輕多了。
惲良和顧懋祥都看到了在他們左前方10公裡外的一個小黑點,這是為氣墊船航行保駕護航的海軍救助船。
「說實話,一直到抵達終點之前,心裡頭都是七上八下的。」顧懋祥說。
然後34號艇它還https://m•hetubook.com.com是沒停下來,在陸地航行阻力增大,惲良一推操縱桿,兩個推進器加大馬力,34號艇繼續往前開,離開沙灘,開上硬地面,一直向陸地開了100多米,開進了一個停車場。
「三個月也行吧……」顧懋祥雖然心裏其實也不是很踏實,但還是鼓起信心說道,「這三個月,34號艇的測試不都很順利嗎,前期有一些小毛病,調整修改了,到現在小毛病基本也看不見了。100公里長航,34號艇也是一次過。」
「我艇一切正常,油量正常,謝謝。」
唐華:「對,西海灘。四點半的時候你確認一下,如果沒有問題能準時到達,就再呼叫一下我。」
那時候解放台澎金馬是軍隊的頭等大事,氣墊船因為這個而很受重視,不管財政和物資條件有多困難,氣墊船項目一直能得到支持。
渤海海面。
縢岱遠:「成昆鐵路和貴昆鐵路都是去年開工的。彭總您也知道,這兩條鐵路都是難度極大的工程,解放前西方鐵路專家說這裡是不可能修築鐵路的地方,前幾年,蘇聯專家看了地形也直說這裡是『鐵路禁區』。今年3月,因為藏南出現衝突的事情,我們提高了成昆鐵路的人力物力投入,但短時間也沒法完工。」
氣墊船的概念設計有幾百年歷史,但是現代意義上的氣墊船,是50年代科克雷爾先設計出來的。完成初步的概念設計后,科克雷爾把他的設計作為論文發了出來,英國桑德斯-羅伊(SR)公司的看到之後覺得不錯,有前途,決定入股支持科克雷爾。
33號艇的首次長航比英國SR.N1氣墊船早了將近1年……
1959年的北戴河除了休假、經濟工作會議,還要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8屆八中全會。所以經濟工作會議不是在假期的中間召開,而是7月23日就先開了。
惲良:……
海灘邊人群的目光也跟著34號艇,掉頭往回看。
在人們的一片歡呼聲中,34號艇靠近海岸線,然而它並沒有停下來。兩個推進螺旋槳的轉速好像放慢了,但是墊升發動hetubook.com.com機在加大馬力,「嗚——嗚——」地吼聲中,34號艇衝到海濱的沙灘浴場,衝上了沙灘。
「那麼,出發!」顧懋祥豪邁地大喊一聲,先往氣墊船上面爬。不過在爬舷梯的時候還是露餡了,腿抖得厲害,試踩了好幾次才踩穩梯子。
1958年8月,33號艇長航成功。1959年,桑德斯-羅伊公司的SR.N1進行了首次發動機運行,6月11日首次試航。7月25日——嗯,也就是六天前,SR.N1完成了首次長航試驗。
雖然這三天,兩人帶著船廠工人把34號艇上上下下全檢查了個遍,任何小毛病小隱患都揪出來改掉了,但此次出航任務重大,還是不能有一點馬虎。
羅順初哈哈大笑。
「彭總,」唐華說,「軍事工程學院、大連造船廠聯合研製的氣墊登陸艇34號艇,從葫蘆山直接開了150公里開到這兒來的。」
34號艇四周白花花的海浪,噴氣發動機朝氣墊船下面鼓風,橡膠圍裙已經被撐滿,大量空氣把十幾噸重的氣墊船托出水面,這樣,艇後面的兩個小螺旋槳就能推動氣墊船高速行進。
唐華和惲良、顧懋祥說完話,回頭看,果然彭總和葉帥就在停車場外面,盯著34號艇看呢。
「哎,靠岸了,靠岸了。」
氣墊船這個項目,以後會有很大的用途,但現在要說服領導對氣墊船持續投入研究,那就要有一些宣傳手段,要是只靠唐華blablabla跟主席、總理、彭總說,那可能有些勉強。
……
唐華從望遠鏡里看到了水花四濺正在快速靠近的34號艇。雖然已進入目視可見的距離,但要走完這幾公里路,還得10分鐘。
彭總點頭:「我看它的橡膠底一直在蹭地面。」
縢岱遠:「1962年。」
遼寧,葫蘆山。
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國務院、國家計委總結上半年經濟工作,提出今後工作的要點是「科學規劃、全局統籌,促進工農業快速健康發展」。
海軍副司令員羅順初在北戴河的海灘,34號艇出航后,依照設定的無線電頻率,和羅順初建立了聯繫。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