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10月份唐華表示來不了……
莫特:「19,卡文迪許貢獻了19個諾獎得主。」
不過,美國科學界也不是消息的源頭,源頭來自為美國軍方工作的實驗室和工程研究小組。
于敏:「從震波的強度……不太好估測。但是6000噸的裂變核心試爆的時候,震波比這小得多。」
晚宴的時候人多,嘈雜,在後排的人根本聽不清諾貝爾獎得主講了啥,反正台上的人說完的時候鼓掌就是了。
「第三代氫彈的第一型、第二型試驗都成功了,可以說這兩型彈頭的設計已經定型,1965年我們可以組織批量生產。不過,對於陸基洲際導彈,除了我們正在研製的東風-6之外,又出現了第二種選擇。」
「之前東風-5的推進劑可以在彈內存放一個月,蘇聯的這種方案,推進劑可以在彈內存放18個月,也就是說,液體洲際導彈也可以帶推進劑長期值班,隨時可以發射,只是在18個月後,要抽出推進劑進行兩周左右的維護和必要的部件更換。」
「天狐」是第三代氫彈第二型的核心,這種核彈全狀態當量是55萬噸,重170公斤,預定用於潛射彈道導彈。
林帥看著眼前的東風-6和東風-5B模型,進入思考狀態。
林帥:「火箭部隊多挖幾個洞吧。」
物理學獎獲獎者講完是化學獎,一樣聽不懂。化學獎之後是醫學與生理學獎,這更殘酷,因為兩位獲獎者都要上台講一段。
莫特:……
其實美軍在掌握電視制導系統后,就一直存在著疑惑。
但是唐華沒來,台上沒有摔杯為號的人,於是整個晚宴樂隊成員都是空洞的眼神。
第三代氫彈第一型是120萬噸當量,重270公斤,打算用於陸基彈道導彈;第三型是20萬噸當量,重120公斤,用於巡航導彈和魚雷。
「趙教授,您好。」
趙忠堯搖搖頭:「計算機技術這可能得唐華在這裏才能說清楚了。但是,中國和_圖_書一向有集中人力和資源辦大事的傳統,有時候一件工程在英國完不成,但在中國,就有可能完成。」
瓊·貝茲:「這裏當然不屬於你,這是宴請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晚宴。」
「東風-6是固體推進劑洲際導彈,它的重量是80噸,射程11500公里時投射能力是2噸,也就是攜帶7枚子彈頭。」
莫特是卡文迪許實驗室的主任,威廉·勞倫斯·布拉格是前主任。趙忠堯在卡文迪許實驗室任研究員的時候,實驗室主任是盧瑟福,也就是布拉格的前任。
趙忠堯:「正如卡文迪許實驗室與中國科研機構的差距那樣,中國的科學技術從整體上還與歐洲存在著差距,我們正在做的工作,就是讓科學技術更好地造福于中國的七億人,這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我也希望英國科學界與中國有更密切的交流。」
唐華:「除了發射井的加固措施,體積重量稍小的東風-6,在核打擊時折損在井內的幾率也小一些。不過……」
「如果使用液體推進劑方案,那麼我們就可以做東風-5B,新液體洲際導彈,180到200噸總重,4噸甚至更多的投射能力,能攜帶14枚子彈頭。」
「現在歐洲和美國的學術界有一種猜測,唐華把激光和激光器的技術隱藏了很長一段時間,直至1960年才把它釋放出來。」
拆掉鈾-238殼體是因為這一部分的核爆機理已經研究得很完善了,不需要做試驗就能知道結果。就算之前的理論研究有誤差,也就是當量誤差個一兩萬噸的事兒。而裂變級和聚變級如果有誤差,那可能就是核彈根本爆不起來。
激光制導的炸彈比電視制導精度更高,而且無論晝夜,精度都是那麼高!
趙忠堯:「當時很多人都想到了可能存在正電子,很多個實驗室都在研究如何產生正負電子、如何湮滅,他們的實驗雖然比我晚了幾個月,但大家都是獨立完成的https://m•hetubook.com.com研究。」
「趙教授,我想問一個稍顯敏感的問題。」
「輻射分析初步結果,大氣輻射數值未超過標準,地下核試驗成功。」
在市政大廳晚宴的第三排,約翰·列儂和披頭士樂隊的其他成員百無聊賴地在座位上對付著今天的晚飯。
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主任內維爾·莫特走過來,趙忠堯起立和莫特握手:「莫特先生,您好。」
趙忠堯的回答當然不能讓威廉·布拉克滿意,但是比趙忠堯拒絕回答要好一點。
趙忠堯:「我回到中國之後,大部分精力是在當老師教學生,以及為清華物理系的事務而忙,這是真的。激光只是在基本工作之外,抽出了一點點業餘時間完成的研究。」
6000米空中飛行的核爆觀測機上,觀察員看見左下方的土地突然泛起了漣漪,就好像有一顆石子投進了之前寧靜的水塘。
12月10日這天,本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錢三強在羅布泊主持了中國今年第6次也是最後一次地下核試驗,核彈代號「天狐」。
這個隧道可不是石油工業的油井。油井直徑還不到20厘米,就是個碗口粗細的洞,地下核試驗的豎井是要把核彈運送下去、有時候還要把安裝和檢測人員也用電梯送下去的正規隧道。
「但是最近,蘇聯向我們提供了長期儲存液體推進劑導彈技術資料,這個技術,無論是推進劑還是導彈殼體我們國內都可以做出來。」
莫特:「不過,我還要為激光物理的成就向您祝賀,這是您在中國完成的研究,當1950年,您回到中國的時候,我和我的朋友都以為您只能當大學老師,基礎理論研究到此結束。」
瑞典,斯德哥爾摩音樂廳。
莫特:「1930年,您在卡文迪許實驗室做的研究,就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還好,雖然推遲了30多年,但諾獎終歸還是頒發給你了,雖然是以另外一項研究的名義。」
另一個https://www•hetubook•com.com原因,是地下核試驗的洞很難挖,9萬噸的核彈挖個800米深的豎井就OK,55萬噸怕是得挖一兩千米深。
「趙教授,我們在劍橋一起工作過。」莫特後面,是一位70多歲的老人。
布拉格不但曾是1937~1954年的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他還是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
不遠的地方,尼克·卡特和他的後街男孩組合在扒拉餐盤裡的三文魚。
……
唐華:「發射井井口經過加固,可以抵禦200米外爆炸的100萬噸當量核彈頭的衝擊波。但如果敵方導彈的命中精度小於200米,發射井就有可能損壞或被摧毀。」
總指揮按下起爆鈕。
「好吧,不管您是第二還是第三貢獻人,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員工、前員工中,又多了一位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莫特,這是第幾位了,18還是19?」
「要是我能獲得諾貝爾獎,除非有黑人當上美國總統。」鮑勃·迪倫說。
威廉·布拉克:「內維爾,趙,我有一個疑惑,為什麼今天的晚宴出現了很多奇裝異服的年輕人?」
莫特:「我同意您的看法。如果能爭取到機會,我會去一趟中國的。詹姆斯·斯塔格這幾年去過五次中國,現在他是皇家氣象學會的首席氣象學家了……」
北京。
托關係走後門才弄到的四張「諾貝爾晚宴」入場券,本來是想著和那位來自東方的搖滾「支系」教父好好聊音樂的。甚至披頭士還準備了樂器,雖然知道大概率晚宴的時候諾貝爾委員會不許他們把樂器帶進場。
雖然是9萬噸的核爆,在指揮中心的錢三強在感受到地震波的時候,感覺就如同百萬噸級氫彈的低空爆炸。
「陸基的發射井,如果被敵方核打擊,是不是會被摧毀?」林帥問。
約翰·列儂:「嘿鮑勃,要不你買幾本物理書,試試看幾年以後能不能獲獎。」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的晚宴。
林帥:「(精度小於https://m.hetubook.com.com200米)遲早的事。」
……
美軍自己的試驗,單枚導彈打5米X3.5米的防空洞口,命中率只有20%。要第一發炸掉防空洞口、第二發從炸開的洞口穿進去爆炸,這得博一個4%的概率。
趙忠堯笑笑:「激光技術在突破之後,總需要一段時間驗證試驗的真實性,因此獲得成果和發布之間肯定存在一個時間差,但這個時間差並不長。」
威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唐華要是在場,加上這幾位,大約有八成的把握強行將市政大廳變成流行音樂會。
威廉·布拉克的回答就是「噢。」
這個疑惑一直無法解決,美國空軍只好「自己騙自己」,到1964年,美軍自己的激光制導炸彈第三階段測試時,這個疑惑獲得了完美的答案:
雪藏激光技術的猜測說法是美國人放出來的。
趙忠堯:「布拉格爵士,您也來斯德哥爾摩了!」
……
二選一的決定,交給了國防部長林三虎林帥。
約翰·列儂抬頭望望四周,在他對面,是鮑勃·迪倫和他的小女朋友。
……
1962年之後,諾貝爾委員會還是繼續用這種新的流程,省得外人說這是為了治朗道專門改的。
趙忠堯:「不不,我沒有炫耀,正如此次頒獎名單中的順序,唐華闡明了激光物理的方向,甚至還指出了激光器實現的方法,我和錢三強只是協助工作和完成一些細節研究。」
幾百米地下的核爆讓羅布泊的底層猛然晃動起來,巨大的能量讓土層也如水波那樣上下運動,把能量一圈圈傳遞出去。在劇烈的震波傳遞出去后,核爆中心的土層重歸平靜,只有黃塵在隨風飛揚。
在國防部,唐華彙報戰略導彈方面最近的進展。
因為196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是朗道,他來斯德哥爾摩領獎前,諾貝爾委員會臨時改了頒獎流程,獲獎者在接過證書和支票后的即興演講去掉了,演講被挪到當晚的市政廳晚宴舉行。
然後又過了將近8年,中和*圖*書國人才把激光技術公佈於眾?
所以,1952年下半年,唐華不只是在研究光的受激輻射理論,而是已造出了激光器,而且研發了用激光引導炸彈或導彈命中目標的技術?
鄧稼先:「6000噸核心試爆我也在場,這能量至少是10倍的差距。」
還不夠震撼?……威廉·布拉格出生於1890年。
「報告指揮部,核爆產生的地波振幅沒有超過預計值。核爆中心未發現異常塵氣泄露。數據採樣正在進行輻射分析……」
「5,4,3,2,1,引爆!」
趙忠堯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三本證書和三張支票,握手致謝,然後……走下台。
……
錢三強:「我們還是等儀器讀數和觀測結果吧。現在關鍵是問問地表情況。」
美國的激光制導武器做出來了,但現在還處在絕密狀態,無法對外公布。所以,這個在科學界流傳的消息查無實據,只是猜測、猜測、猜測。
「我是誰?我為什麼要來這種地方?我來這裡是做什麼?」鮑勃·迪倫長嘆,「這個地方不屬於我。」
威廉·布拉克說了一句。
25歲拿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記錄到2021年仍未被打破。
莫特:「除了激光,英國科學界最近幾年還在熱議中國的計算機技術,因為英國工程師們無論如何都想不出來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怎樣達到每秒一億次。」
在進行地下核試驗時,「天狐」拆掉了鈾-238殼體,這就少了40多萬噸的當量,只有裂變核心和氘化鋰6聚變材料,因此試驗當量是9萬噸。
1964年度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此舉行。
晚宴當中有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演講,趙忠堯代替唐華上場,除了開場白能聽懂,從「Amplification」這個單詞開始,約翰·列儂就不明白了。
白天狀態下,可見光的電視制導導彈可以命中防空洞口大小的目標,這沒有問題。但如是在夜間,糟糕的紅外圖像讓導彈的誤差急劇增大。
威廉·布拉格說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