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笑再大能,也沒有預測未來三十年的本事——大概沒有吧。
當然,這同時也是中俄合作協議的一部分。
如果協約(英、法、俄)、同盟(德、奧、意)以及他們各自的小兄弟全都同進退,那麼協約具備明顯優勢,但如果德國能發揮出其世界第一精銳陸軍的優勢,那麼至少在歐陸,戰爭不會很快結束。
6月份,兩艘新戰列艦「閩」、「粵」分別在上海江南廠和旅順北洋造船廠下水,開始舾裝階段。
1914年年初的時候,儘管歐洲各國都在秣兵歷馬,枕戈待旦,但國際局勢總體平穩。
這份報告非常詳實,讓中國的內閣成員們耳目一新,大人物們第一次對能決定國力和總體戰實力的各項數據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
中華帝國糧食產量為2.32億噸(人均340公斤),為世界第一位,高於美國1.06億噸(美國此時只有9800萬人口,人均1081公斤,是中國的三倍還有餘)。
中華帝國鐵路總里程5.2萬公里https://www•hetubook.com•com
,低於美國37.6萬公里、俄羅斯6.5萬公里、德國5.7萬公里,高於奧匈帝國4.1萬公里為世界第四位。
按照新的設計要求,這兩艦排水量為28000噸,航速25節,火力為引進英國技術生產的4座雙聯裝380炮和16門單管155廓炮。
海軍方面,中國有4艘超無畏(另有2艘在建)、6艘無畏、4艘戰列巡洋艦(2艘在建)、4艘前無畏艦、4艘裝甲巡洋艦、27艘巡洋艦(4艘在建)、48艘驅逐艦(8艘在建)。
這件事情吸引了法國人的絕大多數關注度,其他重要的國際新聞都被這條消息擠到一邊。
中華帝國煤產量為4.2億噸,為世界第二位,低於美國的5.3億噸,高於俄羅斯的3.6億噸。
不過孫笑的短期預測倒是幾乎從未錯過,特別這還是關於軍事方面的。
各國似乎……並沒有真正要打的意思?
戰爭一定會爆發!
對www.hetubook.com.com於內閣的這個疑問,報告的重要撰稿人,海軍上將孫笑給予了十分肯定的答覆——會!
而且這個問題十分重要——歐洲各國真的會打起來嗎?
1月26日,中國農曆春節前,中華帝國總參謀部及錦衣衛部門,聯合向帝國內閣遞交了一份關於各國國力的綜合分析報告,根據這份資料,到1913年底:
兩個以上合作(比如法、俄),能與德國取得僵持,並有一定優勢,但德國加上奧匈的話這個優勢還會反轉。
歐洲各國正處在國力的巔峰狀態,各國中產階級人家最關注的不是艦隊和大炮,而是去濱海或礦泉邊上療養度假。
不過,問題也不是沒有。
中華帝國擁有人口68000萬;朝鮮2100萬;琉球110萬(含薩摩);扶桑2200萬,呂宋400萬(只計算有效控制的人口)。
此次戰爭的規模前所未有,損失也將前所未有,戰後歐洲列強的實力將從無可動搖的優勢中跌落——戰敗國固然會m•hetubook.com.com
被打翻在地,但戰勝者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中華帝國生鐵產量1120萬噸,同樣為世界第三位,低於美國的3300萬噸,德國的1676萬噸,高於英國的1043萬噸。
歷史將永遠銘記的西曆1914年終於到來了。
儘管看起來與中國的關係並不是那麼大,但這畢竟不是一件小事,因為孫笑不斷在報告中警告內閣:
軍事力量方面,中華帝國陸軍常備軍為60萬人,低於俄羅斯的128萬、德國的83萬、法國的63萬,高於英國的53萬。
相比于德國的大軍,英國政府似乎更關心愛爾蘭的叛軍。
綜合考慮,參謀部認為自己的工業總量為世界第三(低於美、德),國力為世界第四(低於英、德、美)。
在一份只有少數高層內閣成員才能看得到的報告附錄中,孫笑直截了當的指出:
北約聯盟人口世界第一,中國人口世界第一(即使把英國殖民地人口都算上也一樣)。
加上工業部門所能提供的武器,參謀部方面中國和-圖-書認為自己的陸軍單位戰鬥力(除少數精銳部隊外)不如歐洲主要列強德、法、英,但強於俄、意、奧。
中國方面必須趁歐洲戰爭的機會賺取足夠多的利益——不管是地盤、金錢、技術還是別的什麼東西,然後就該認認真真準備東西方文明的總決戰了!
中華帝國鋼產量1224萬噸,為世界第三位,低於美國的3180萬噸,德國的1760萬噸,高於英國的778萬噸。
畢竟按孫笑的說法,那個總決戰還有大約三十年的時間。
因此,四月開始,中國和俄羅斯成立聯合鐵路公司,開始共同投資修復西伯利亞大鐵路——這條鐵路線對中國在必要的時候干涉歐洲戰爭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計算陸軍總體實力,中國陸軍天下無敵(即使不算北約的其他小兄弟們,可動員兵力也實在太多了)。
而法國人越來越熱衷於去南方遊玩,同時,人們還在關注一樁醜聞——前任財政部長卡約的夫人開槍射殺了在報紙上對其丈夫進行人身攻擊的《費加羅報》編輯。
根和*圖*書據以上數據分析,如果歐洲真的爆發一場總體戰,那麼協約國的英、法、俄任意一個都不是德國的對手(至少在陸地上不是)。
而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取決於兩個域外列強——美國與中國自己,最終的選擇。
5月份,中國與俄羅斯,東南亞的法、英、荷殖民政府,以及美洲美國簽署了一筆金額巨大的糧食進口合同,中國在三個月內,向分別向上述國家和地區進口50萬噸、30萬噸、20萬噸、30萬噸和80萬噸,合計210萬噸儲備糧。
但是,由於龐大的人口基數,中國可以在開戰一周到一月內動員第一預備役330萬人,開戰三個月內動員第二預備役610萬人,開戰一年內動員第三預備役1100萬人!
不計算北約其他各國,海軍總噸位低於英、德、美為世界第四,但質量上略高於美國。
有人認為孫笑是危言聳聽,但也有人選擇相信孫笑的報告。
不過除了皇帝、首輔和幾位次輔,沒人真的去考慮最後那個關於準備總決戰的條款,只當那是一個軍頭的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