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悠長的假期
第三十五章 戰爭爆發了

驅逐艦方面,1200噸級新式驅逐艦柳級已經完工8艘,正在進行最後的測試,第二批柳級8艘預計會在明年底完工。
在輕巡洋艦方面,孫笑提出改變過去十年那種過分追求長寬比,以此來得到高航速的做法,利用已經日漸成熟的燃油蒸汽輪機技術,建造長寬比更加合理,火力布置更加有效的通用型巡洋艦。
新的巡洋艦被要求能夠完成艦隊火力偵察、壓制敵方驅逐艦、帶領己方驅逐艦雷擊敵方主力艦、海上巡邏護航等等多重任務。
同日,德國開始實施施里芬計劃,入侵比利時,以擴大戰爭正面,展開更多部隊以便進攻法國。
於是,第二天的8月4日,對低地國家安全十分敏感的英國宣布對德宣戰!
第二天,德國公開宣布:
其實,這些條款根本就不打算讓塞爾維亞同意——不管同意與否,奧匈帝國都打算用戰爭一勞永逸的解決巴爾幹問題!那個48小時最後通牒,與其說是給塞爾維亞考慮的時間,不如說是阻止和_圖_書外交斡旋的手段!
就在中華帝國還按部就班的實行自己的生產計劃時,世界局勢風雲突變。
俄羅斯外相薩索洛夫直截了當的表示:
正如某位俄羅斯將軍所說的那樣:「戰爭就在眼前,若是停止動員,怕來不及拔劍就會被擊敗!」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了!
7月25日,塞爾維亞宣布全面接受奧匈帝國的苛刻條款。
自7月28日奧匈對塞爾維亞宣戰開始,到8月4日英國對德宣戰,短短一周時間,分屬協約和同盟的歐洲五大列強粉墨登場。
沙皇無法做出讓步,於是,8月1日,德國宣布總動員。
此時,沙皇和德皇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選擇意味著什麼,甚至威廉二世在輕浮的表示了對奧匈的支持之後,乘坐皇家遊艇度假去了!
「自克里米亞戰爭以後,我國對奧匈帝國的態度已經不抱任何幻想,自奧匈帝國在巴爾幹開始鯨吞蠶食政策,希望以此維持其搖搖欲墜的統治之時起,兩國關和圖書係就搖搖欲墜,我國曾為了道義和和平,屢次做出退讓,然而事實證明,奧匈帝國永遠得不到滿足,而且其巴爾幹政策有德國的鼎力支持,並且得到了柏林的鼓勵!」
奧匈帝國得到了德皇近乎無限責任的保證!
然而這聲明什麼都作用都沒有。
「奧匈帝國應該迅速做出決定,如何理清與塞爾維亞的關係,不論奧匈做何決定,都可以確定德國為其堅定盟友和後盾。」
就在奧匈帝國還在與塞爾維亞談判的時候,秉承泛斯拉夫主義的俄羅斯正式宣布支持塞爾維亞。
俄軍開始總動員的當天,德國大使向沙皇提出停止總動員的要求,但總動員已經開始就無法停止。
7月20日,法國新任總理普恩加萊訪問聖彼得堡,沙皇尼古拉二世與普恩加萊重申了法俄友誼。
於是,當事人奧匈與塞爾維亞還在就解決事件進行外交努力的時候,兩國背後的德俄首先翻臉了。
隨即,為了創造戰爭借口,德國宣布法國侵犯其邊界,並且和*圖*書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與8月4日對法國宣戰!
7月30日,俄羅斯宣布開始總動員!
然而實際上,薩拉熱窩事件在最初的幾天根本沒有引發大戰的跡象,奧匈帝國當然立刻對塞爾維亞施壓,要求其對皇儲的死負起責任。
而且這一次,海軍部一口氣下達了四艘戰巡的訂單,其中兩艘是之前已經論證通過,本來就打算在最近開工建造的28000噸級,航速30節,安裝3座三聯裝350炮和12門155副炮的崑崙級「崑崙」、「長白」。
「我國面對的不是一兩個外交人員的草率決定,而是一場有預謀的,苦心積慮籌劃出來,且得到德國鼎力支持的計劃!」
因而德國對俄羅斯的總動員,實際上是衝著法國去的!
俄羅斯認為德國是有意鼓動奧匈帝國輕辱其在巴爾幹的堅定盟友塞爾維亞,以此打擊俄羅斯在斯拉夫人心中的地位。
如果事件就此解決,那麼也許第一次世界大戰就不會爆發了——或者至少,晚幾年爆www•hetubook.com•com發。
災難發生了,得到德國的支持之後,奧匈開始對塞爾維亞提出更加苛刻的條款,並且下達48小時最後通牒。
此時,戰爭的列車已經高速滑向深淵,任誰都無法阻止了。
……
薩索洛夫在沙皇御前會議上指出:
根據德國人自施里芬開始謀劃了幾十年的戰爭規劃,德國的總動員首要目標是且只是法國!
另外兩艘是英國為了拉攏中國,出售了諸多造艦技術后,重新論證設計的新艦——排水量同樣為28000噸,航速30節,不過主火力改為4座雙聯裝380,副炮仍然是12門155。
得知這一消息后,孫笑立刻在湛江給京師發電報:
計劃排水量6000噸上下,主火力由6門單裝155更換為3座雙聯裝155,另有2座3聯裝550雷,航速最高可達35節。
然後緊接著,7月5日,德皇威廉二世接見奧匈大使時,甚至敦促奧匈帝國迅速做出行動。
戰列艦之外,因為有南洋華人的捐款,曾經暫停建造過一段hetubook.com.com時間的戰列巡洋艦重新走上船台。
1914年6月28日,在剛剛被奧匈帝國吞併不久的薩拉熱窩,一個塞爾維亞激進青年近距離對在此地視察的奧匈帝國王儲夫婦的敞篷轎車連開數槍,王儲費迪南大公和其夫人中彈身亡。
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
法國人當然也知道這一點,德國宣布總動員的那一天,法國同時宣布總動員。
根據施里芬計劃,不論戰爭從何處開始,德軍的第一目標都是儘快打垮法國,解決兩線作戰難題。
塞爾維亞政府似乎也不怎麼認可激進組織暗殺帝國王儲的行為,一開始對奧匈帝國的要求幾乎是全面答應。
「稟告諸位大人,歐洲大戰已經開始了。」
另外還有一款8000噸級重型巡洋艦,航速計劃33節,火力為三座雙聯裝203炮。
然而正如孫笑所說的那樣,這個時代,政治家斡旋的速度遠遠比不上軍事家動員備戰的速度。
海軍方面希望以此論證9門350的效果與8門380的效果那一個更強一些。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