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帝國是有心跟白種人進行文明決戰的,到時候,面對幾個十幾個虛弱的小國,比面對一個強大的列強好多了。
1918年11月,隨著第三波疫情(歐美語境下是第二波)的突然消失,協約各國已經開始準備對德國的最後一擊。
中俄兩國則是因為屬於多民族國家。
這隻是暫時的休戰而已。
因而,對於拆分德國,除了法國,就是中國最感興趣(原因同奧匈,中國希望歐美列強被拆的越碎越好)。
這個概念一經提出,首先就被英法中俄等戰勝國列強強力反對,原因很簡單,英法是老牌殖民地帝國,民族自決意味著他們殖民體系會被動搖,這是根本利益,他們無從妥協。
實際上,此時德軍已經完全沒有繼續戰鬥的能力了——不是說沒有兵力和武器,而是他們現在也面對著軍無戰心的窘境。
這種時候政治家們若是選擇輕輕放過德國,恐怕國民也會怨聲載道。
https://m.hetubook.com.com然而這三個國家的想法都有問題,對與英國,雖說信奉國與國之間沒有友誼只有利益,打敗了德意志就該放棄之前的仇恨,重新塑造歐陸平衡,可世界大戰畢竟不同於以往,死人實在太多,英國相對法俄德奧損失較小,但也差不多打掉了一代精英。
英法殖民體系現在還拆不掉,不過奧斯曼和奧匈這兩個多民族國家實行民族自決,中國只會熱烈歡迎。
俄羅斯對此有類似的看法,他們希望德國永久分裂,給自己創造向西擴張的機會。
不過,孫笑在得知德國投降的時候,就直接了當的說——和平只是暫時的。
而後者,純粹只是帝國隱隱的野心作祟——中國希望歐洲列強越少越好,越弱越好。
對於前一點,協約各國各有盤算,英國不希望過多的削弱德國,因為那意味著法國或俄羅斯打破歐陸平衡,形成獨霸,這是英國的m.hetubook.com.com噩夢。
總之,美國沒有徹底拆分德國的想法——因為德國民族較為單一,民族自決對其是有好處的,甚至有可能讓其與人口以德裔為主的奧地利實現合併,這是其他列強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答應的。
舊的沙俄帝國崩塌后,芬蘭、波蘭和波羅的海沿岸幾個地區都有獨立傾向,他們甚至已經各自建立了自己的行政機構和軍事力量,現在忙於準備內戰的毛子沒法管理不代表他們願意承認這些國家的合法性。
所以法國必須拉攏其他列強與自己站在一起,共同壓制德國,而現在的列強中,對拆分德國最有興趣的無疑是毛子。
也就是說,在俄羅斯自己的國內局勢徹底穩定之前,毛子根本沒有任何干涉壓制德國的能力。
中國的情況也差不多,帝國軍隊至今仍在西域和中亞殘酷鎮壓當地宗教狂熱分子,如果執行民族自決,那就意味著西域、中亞甚至西藏地區和_圖_書都有獨立的法理依據——這是中國根本不可能承認的。
而對於法國來說,戰爭已經非常清楚的表明,一對一單挑的話,法國遠不是德國的對手,想要拆分德國,只憑法國自己的力量是肯定不行的——就算趁著勝利暫時拆分,法國也壓制不住德國的重新統一。
實際上,即使此時德意志帝國已經滅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餘波也還沒有過去。
受俄羅斯共產黨的影響,德國士兵和工人之間也出現了類似的組織——斯巴達克聯盟,這些人實力很強,而且希望儘快退出戰爭,並且建立類似俄羅斯共產黨一樣的政權。
不過,對於中國來說,下一階段最重要的任務不是繼續打擊拆分德國,而是要儘快幫助軍政府消滅共產黨。
其次,中歐東歐風起雲湧的紅色運動,現在也到了該解決的時候了。
11月11日,德國向協約各國派出代表,接受無條件投降。
首先當然是戰勝國還得商議如
和_圖_書何分割勝利果實。
其他協約國,以及戰敗后的同盟國舊軍頭、資本家們也都同意這一點,為此中俄與英法達成協議,英法負責鎮壓德國的共產黨運動,中俄負責對付俄羅斯共產黨。
11月1日,4萬德國海軍水兵抗命反對出擊,隨即德國爆發紅色起義,8天時間,起義軍已經佔領德國西部大部分地區。
也就是說,如何分割同盟國可以押后討論,反正同盟國已經翻不起什麼浪花,此時趁熱打鐵,撲滅共產更重要一點。
因此,法國只能試圖拉攏兩個歐洲的域外列強。
不過話又說回來,雙重標準是帝國主義的基礎必修課,中華帝國自己不願意民族自決,可不代表他們不支持別人民族自決。
歷時四年之久的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德軍正面對無可抵擋的最後一擊,而德皇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威廉二世命令德國艦隊發起一次接近自殺的主動攻擊行動,這命令不僅沒有被執行,實際上還直接引爆和_圖_書前線士兵的憤怒。
可是,毛子現在實際上處在分裂狀態,佔據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共產黨和以基輔為核心的軍政府在戰爭剛剛結束之後就開始劍拔弩張,一副隨時準備開戰的架勢。
11月9日,已經徹底無戲可唱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宣布退位,流亡荷蘭,德意志帝國隨即滅亡。
而法國當然希望像拆解奧匈那樣把德國拆成1870年之前的數十個小邦國,使其再也無法成為自己的威脅。
前者是中國最討厭的國家,中國只希望把他徹底拆成碎片或者乾脆被人瓜分。
但是,這兩個國家中,美國提出了一個民族自決的概念,即世界各地區的民族自行決定自己所在地區的歸屬。
另外,如果荷屬東印度能夠給南洋的華人民族自決的權利,當然更好。
另一方面,隨著奧匈解體和投降,中俄聯軍進逼德國西南邊境線,德軍防線瞬間擴大了數千里,而德軍就算沒有紅色風暴影響,也拿不出那麼多兵力填補這條戰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