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六十九章 歐洲在我們腳下6

原本陣容強大的盟約國家已經只剩下美英兩個列強帶著零零散散的幾個戰戰兢兢的歐美小國,而且其中英國也已經丟掉了小半海空軍和大部分常備陸軍。
盟軍綜合國力得分大約是北約的2.76倍,然而經過177天的戰爭,北約聯參發現自己實在是太過高估盟約了。
因為美國早早參戰,其工業實力啟動更早,因而英國可以得到的援助也遠遠超過另一個位面的歷史。
而俄羅斯空軍的德國等歐洲北約國家數量會多一點,但俄軍技術不太好,工業底蘊薄弱,陸軍還可以憑藉數量優勢撐場面,拿純技術兵種的航空兵拼消耗則必然力不從心。
考慮到北約在歐洲方面嚴重缺乏運輸船和登陸艦艇,將來攻打英國,即使北約能夠取得空中優勢,直接登陸作戰也會十分危險,更何況北約還未必一定能拿到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
北約的亞洲、歐洲兩個戰爭大本營都對剛剛取得的戰爭勝利感到歡欣鼓舞,很多人甚至提出花一年時和_圖_書間登陸美洲,佔領美國以徹底摧毀盟約的戰爭計劃!
現在,孫笑甚至覺得不如乾脆不去嘗試登陸英國,不去打那註定得不償失的慘烈空戰,甚至連西班牙都不去對付,專心經營現有的歐洲佔領區,引誘美英在歐洲不斷投入,利用北約在歐洲的陸軍優勢牽制、消耗盟軍有生力量,以協助在亞洲這邊的攻勢。
在戰前,北約參謀部估計的世界各國綜合國力換算數據是這樣的:
美國133+英國75(含加拿大、澳洲、印度等殖民地和海外領)+法國65(同上)+義大利40(同上)+波蘭20+羅馬尼亞18+匈牙利18+捷克斯洛伐克20+奧地利16+荷蘭18+比利時15+盧森堡5+西班牙15+葡萄牙10+巴西10+阿根廷10+智利10+墨西哥10+芬蘭15+挪威8+瑞典20+土耳其18=盟約整體569
中國100+俄羅斯55+朝鮮18+東瀛13+扶桑6+琉和_圖_書球3+呂宋6+亞美尼亞5=北約總體206
這還不計算至少6000輛坦克和裝甲車輛,以及堆在各地工廠里,數量驚人的半成品。
姑且不論這種評價是否有可取之處,這個數據倒是確實讓整個北約都沉浸在一種「我們必勝」的歡樂氛圍中。
沒錯,此時的北約歐洲航空力量遠遠超過另一個位面的三德子空軍,而且還擁有航程不錯的戰鬥機和遠程轟炸機等三德子不具備的技術優勢,但此時的英國也不同於另一個位面的大英。
此時北約對盟約的綜合國力總體評分由569分下降到300分,而北約對自己的評價則上升到460分(含佔領區)。
隨著義大利陷落,孫笑猜測美國一個月可以給英國增援1500架飛機,英國自產飛機也在1000架以上,而且以後這兩個數字還會有較大幅度增長。
從1940年5月3日戰爭開始,到1940年10月26日北約宣布義大利戰役結束,總計17和-圖-書7天的時間里,北約軍隊已經佔據半個太平洋,整個東南亞,以及除了北歐和伊比利亞半島的整個歐陸地區,北約控制區增加了1200萬平方公里,而且是世界資源相對較為豐富,工業較為發達的地區。
1940年11月份,北約歐洲大本營方面迫不及待的成立了戰略資源調查局,開始細細搜刮歐洲佔領區的財富。
即使是民間的財富暫時不適合直接徵用,北約方面也可以利用繳獲的各國銀行存款,利用現金大肆套購佔領區民間物資。
甚至能不能佔領英倫三島都是個問題——盟約在海上仍舊具備相當的兵力優勢,特別是在歐洲,法意各國海軍損失很重但並非傷筋動骨,兩國單拿出任何一個都具備壓倒俄羅斯海軍的能力,加上英國留守本土的艦隊,干翻北約各國歐洲海軍並無太大問題。
而北約,受限於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運力,實際上華軍能在歐洲投入的技術兵器上限就是飛機4000、坦克6000,不論本m.hetubook.com.com土能生產多少,在歐洲就是這個數字了。
當然,由於此時北約各階層都有一種勝利唾手可得的心理,處於勝利者的憐憫和自尊(而非惱羞成怒),北約此時對佔領區的掠奪和壓榨都暫時還集中在國家層面。
他能夠理解大家對徹底勝利的渴望,但卻完全不認為北約有實力登陸美洲。
原盟軍所屬的國家,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義大利十個國家被北約軍隊打垮,流亡海外。
比如北約全面接管了歐洲佔領區的各國大型銀行、倉儲、武器裝備、重工業工廠和大型農場,但對民間開辦的小銀行、小工廠、小店鋪以及自耕農自己儲備的糧食物資則網開一面。
西歐各國在戰前有著發達的重工業,即使粗略統計,北約在這裏繳獲了至少40萬輛卡車,26萬輛乘用車,12萬輛摩托車和19萬輛拖拉機。
至於德國,這個國家如今對北約還有點三心二意,他能否經受得起註定更和-圖-書加慘烈的海峽空戰消耗,實在是個未知數。
原中立國德國、南斯拉夫、希臘、保加利亞、暹羅等國宣布加入北約國家陣容,再加上新成立的南洋、越南、緬甸、高棉等國家,為北約帶來了相當規模的兵力、農業、資源和工業增長點。
這個狂妄的計劃擺在孫笑辦公桌前,他連看都沒看,直接扔進廢紙簍。
即使這樣,北約各國也吃的滿嘴流油。
現在,北約的戰俘營里關押著850萬各國俘虜,這不論放在哪個國家都是了不得的廉價勞動力來源。
如果能夠順利佔領印度和澳洲,至少英國的實力會再次大大削弱,甚至削弱到一個普通國家的水平,這樣北約以整個歐亞大陸的實力對抗美國的美洲,戰略優勢就會十分明顯。
(這數字別問我是怎麼算的)
由於戰前歐洲各國國力相對都不弱,僅僅這些國家的戰略儲備對中國來說就是個相當令人滿意的數目——僅僅各種成品油料就高達1100萬噸,此外還有大量有色金屬,礦石和已經開發出來的礦藏。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