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七十章 如何結束戰爭

但現在,北約距離佔據歐亞大陸全部精華地帶已經只剩一步之遙了,因而北約各國高層普遍產生了輕敵的激進思想,孫笑如果現在把他的目標拿出來,估計會被人認為太過保守。
1、儘可能削弱印度一帶盟軍防禦力量,為陸軍在印度的進攻作戰做好準備,並在必要的時候掩護運輸船團對印度重要港口進行兩棲登陸作戰。
在雙方不顧一切互飈核彈之前進入恐怖平衡,在進入恐怖平衡之前儘可能搶佔戰略優勢,以更大戰略優勢進入冷戰並且在未來幾十年間最終拖垮美國,對中國來說,這才是這場戰爭的最好結果。
這樣的實力,相對只有12艘戰列艦、6艘航空母艦(艦載機只有區區208架)、14艘重巡洋艦、30艘輕巡洋艦、98艘驅逐艦的歐洲聯合艦隊來說,完全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第四強擊偵查艦隊
驅逐艦12艘
戰列艦「閩」、「粵」、「蘇」、「浙」
艦載戰鬥機104架,俯衝轟炸機92架,魚雷機80和*圖*書
於是佔領安達曼群島的作戰就變成了單純的接管行動。
第三強擊偵查艦隊:
艦載戰鬥機76架,俯衝轟炸機76架,魚雷機40架
除此之外,還有多達60艘單獨行動的潛艇和水面偽裝襲擊艦等輔助戰鬥單位。
說不定雙方最終會打的必死不休,47年以後每年爆上百枚核彈胡丟,直接進入末日線呢?
重巡洋艦2艘,防空巡洋艦2艘,驅逐艦18艘
2、儘可能消滅聯軍艦隊有生力量,減少印度作戰時盟軍的海上威脅,同時也要儘可能釋放自己的海上力量,返回太平洋對付更加危險的敵人。
真是讓人覺得忐忑不安啊。
雖然他還能施加很大影響,讓戰爭結局儘可能接近自己的設想,但事情是否確實如自己所願,其實還是很難說的。
可惜了,光球的話比閻王好使,孫笑必然會在1944年結束這一生,他註定看不到這場戰爭的結局,更別說掌控與歐美列強的停戰了。
……
重巡洋www•hetubook.com.com艦2艘、輕巡洋艦2艘,驅逐艦18艘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在同一個海域所集結的最為龐大的艦隊(當然這個紀錄會在接下來戰爭中被連續打破):
航空母艦「海境闊」、「海境安」、「泰山」、「峨眉」
戰列艦「崑崙」、「天山」、「祁連」、「長白」
當然,孫笑的想法暫時還沒有跟任何人提起過。
特別是在艦隊航空兵方面,聯軍處在數量和質量的雙重劣勢之下,而之前南洋一系列海戰的結果表明,一支無法掌握制空權的艦隊在海空立體打擊下是多麼的脆弱。
再考慮到大殺器這種玩意,這場戰爭甚至都不一定有最終勝利者。
7月13日,艦隊經過安達曼群島,鄭伯初按計劃派出陸戰隊佔領了這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島嶼。
因為在戰前,北約內部是把整個歐美都當成一個敵人來看待的,那個時候無論怎麼看,盟約的實力都超過北約太多太多,所以大部分人根本就沒想過自己能在17https://www•hetubook.com.com7天里打到英吉利海峽。
重巡洋艦2艘,防空巡洋艦2艘,驅逐艦18艘
不過真要嚴格遵循見敵必戰,那就只能是見敵必死,因而薩莫維爾決定採取一種更為積極的避戰措施——艦隊白天基本沿著印度海岸線行動,以期得到陸上航空力量的支持,抵消華軍的優勢。
在另一個位面的歷史上,美國二戰軍事工業造出了10多萬輛坦克,30多萬架飛機,30多艘艦隊航母,120多艘護航航母……
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4艘,防空巡洋艦2艘,驅逐艦18艘
第二戰鬥艦隊:
夜間則派遣輕型艦艇積極索敵,如果能夠抓住夜間航母作用大減的機會,薩莫維爾認為自己艦隊中的12艘新式戰列艦面對華軍艦隊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7月10日,進行了半個月休整的北約聯軍艦隊主力離開新加坡,進入印度洋。
航空母艦「劍」、「鉞」、「海境贏」、「海境闊」
第一強擊偵查艦隊:
按照鄭伯初原本的預計,英國人和*圖*書在這裏應該部署上萬人的部隊再加上幾百架飛機,然而實際上,艦隊出發之前,從緬甸起飛的陸基長程偵察機就發現英國人完全放棄了這些島嶼。
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4艘,防空巡洋艦2艘,驅逐艦16艘
對於這樣一個恐怖的國家,為戰爭初期那點勝利就驕傲自大是絕對要不得的。
而孫笑這個據歐亞與新大陸對峙的想法在那時只會被當做天方夜譚。
大型巡洋艦「赤霓」、「青霓」、「橙霓」、「紫霓」
第三戰鬥艦隊:
而且,與其他列強不同,這還不是極限,因為人家不僅一直沒有總動員,而且1944年就覺得戰爭必勝而開始降低軍工產能了!
這兩個目標有先後之分的,第一目標更重要一些,如果兩個目標無法全都完成,那麼艦隊應該以第一目標為最優先。
讓我們把時間倒退回幾個月前的1940年7月。
可孫笑對盟國的實力,特別是美帝的工業實力,仍然是保持極大警惕之心的。
聯軍的「積極避戰」並未影響到華軍的行動,按照亞洲聯參和圖書的計劃,艦隊在印度洋上的行動有以下兩個目的:
航空母艦「太倉」、「豐倉」、「超勇」、「揚威」
因此,華軍艦隊司令鄭伯初海軍上將完全沒有急著尋找敵軍艦隊決戰的意思,而是指揮自己手上龐大的艦隊按部就班的拔出盟軍在印度洋上的據點。
有鑒於此,聯軍艦隊司令詹姆斯·薩莫維爾海軍上將一力主張避戰,這一做法得到了艦隊中的法國和義大利人的贊同,但與皇家海軍「見敵必戰」的傳統嚴重不符。
以上合計7個分艦隊,13艘戰列艦、4艘大型巡洋艦、12艘航空母艦、10艘重巡洋艦、10艘輕巡洋艦、10艘防空巡洋艦、114艘驅逐艦、296架戰鬥機、272架俯衝轟炸機、212架魚雷機(不含水上飛機,合計780架艦載機,單艦載機數量比開戰時有所下滑)。
戰列艦「下西洋」、「登瀛洲」、「軍權」、「強權」、「海權」
驅逐艦14艘
第一戰鬥艦隊:
第二強擊偵查艦隊:
艦載戰鬥機116架,俯衝轟炸機104架,魚雷機92架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