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這次行動確實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以及宣傳價值。
只不過,為了稍微穩定一下東瀛人心,中國方面也願意在不超綱的情況下,分一點好處給東瀛這樣的新加盟國——中國曆朝歷代都是,我吃肉小弟也可以喝口湯的。
甚至,中國方面還把一些技術性設備轉移到東瀛(當然朝鮮等老北約國更多),允許他們生產戰爭中急需的火車頭、車皮、卡車以及輕型艦艇(如魚雷艇)和輔助飛機(初級教練機和雙翼運輸機)。
畢竟戰爭最大的好處是中國的,卻要讓東瀛人承受被空襲的風險。
另外,匆忙逃亡的美軍轟炸機群有3架飛機迷航失蹤,一架飛機迷航迫降在勘察加,連飛機帶飛行員全都被俘,還有3架飛機在降落時失誤損毀。
為了應對這一點,議會方面有人提議下一步抽調兵力攻打阿留申群島,甚至更進一步攻打阿拉斯加,從源頭上切斷盟軍穿梭轟炸東瀛的可www.hetubook•com•com能性。
按照聯參的估計,1941年,北約將在東瀛完成徵兵150萬,民夫300萬,並且長時間維持這個數字。
甚至有美國人樂觀的估計,東瀛會是整個北約倒塌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這種想法確實太天真的,但也確實有可能讓東瀛人心不穩。
用廉價的東南亞農產品收買東瀛底層,用低技術訂單收買高層,孫笑認為,為保證這種最起碼可以吃飽的生活繼續下去,東瀛人其實不介意頂著美帝的穿梭轟炸為中國與美國的爭霸戰竭盡全力。
用小恩小惠收買北約成員國和佔領區民眾,挑動佔領區矛盾——根據佔領區性質不同有政策調整,比如在殖民地就要挑動民族矛盾,引導民眾反對英法殖民霸權;在歐洲殖民大國則要儘可能挑動階級矛盾,引導底層人民反對上層資產階級。
在這些人中,僅僅共產黨派別就來了六個,傳統封建政https://www.hetubook.com.com權代表有十幾個,還有民族主義武裝派別幾十個。
而中國現在也宣布將確保這一點——戰爭結束后,除非所在國主動要求,否則華軍不會在東南亞、印度、中東以及非洲等地駐軍,以保證這些前殖民地獲得完整的獨立。
其實,兩方面說的都有道理,美軍對青森和函館的轟炸確實沒有起到任何有意義的實戰戰果,由於擔心被攔截,美軍轟炸機基本都是找到陸地,胡亂丟掉炸彈好趕緊跑,只要別把炸彈丟到海里就算成任務。
而中國也是來者不拒,除了呂宋、荷屬東印度地方土著勢力因為與華人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而被排除在外,其他東南亞勢力,不論大小、不論民族、不論信仰,統統可以派遣代表前往設在廣州的北約戰時參謀部東南亞事務辦公室商議東南亞領土和勢力範圍劃分問題。
當然,在這之前,還要解決類似的大型飛機如何降落的https://m.hetubook•com.com問題。
對於東瀛資本家,鑒於戰爭的需要,中國軍方願意從東瀛採購一部分不怎麼重要的裝備,比如步槍背帶、軍用水壺、鋼盔、行軍鍋等等……
因而東南亞各個政治派別全都粉墨登場,以反英法荷等歐洲殖民者英雄自居,希望能在中國為主的北約體系裡分一杯羹。
他們互相之間有著本質上的訴求矛盾,唯一有一致性的,只有趕走所有外國侵略者,取得國家獨立這一點。
因為美軍已經該證明了,他們可以利用類似的穿梭轟炸戰術攻擊東瀛本土,作為一個加入北約沒幾年的國家,這有可能讓東瀛人產生一種「中國拿我們當擋箭牌」的感覺(實際也確實是這樣,中國就是拿東瀛等一系列島嶼鏈當做屏護沿海精華地帶的防彈衣、擋箭牌)。
1940年9月份的時候,隨著緬甸被中國陸軍全面佔領,以及盟軍歐洲艦隊潰敗后逃亡非洲,即使對戰爭局勢兩眼一抹黑的人也能明白,和圖書盟軍想打回東南亞已經接近於天方夜譚。
另外,中國還將為東瀛提供更為便宜的東南亞大米、糖等農產品,解決最起碼的溫飽問題——這是歷史上日本任何政權都無法解決的大難題。
與此同時,中國轉移的產能,將為東瀛提供400萬個工作崗位,這意味著東瀛有850萬人解決工作問題,戰前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在這一刻將低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盟國宣傳機構自然把這次空襲行動吹得天花亂墜,而北約則是很不屑一顧的表示空襲這兩個地方一點實際意義都沒有。
甚至,孫笑還設想,中國作為北約大後方和兵工廠,今後只提供技術兵種和技術兵器,而最基礎也是消耗性最大的步兵之類,則主要由其他北約國家和佔領區偽軍去承擔。
但孫笑立刻代表聯參表示拒絕,原因很簡單,之前制定的大戰略就是亞洲方面先印度后澳洲,北太平洋方向在可預見的未來都不是重點,孫笑自然會拒絕分兵。
再說,戰前急匆匆把和_圖_書東瀛納入北約體系,本就是一種屏障,東瀛挨炸正是這個屏障應該發揮的作用,哪能為了東瀛人改變既有戰略?
以技術來說,美軍的行動證明了2萬噸級中型航空母艦可以起飛B25級別的中型雙引擎轟炸機,在這個電子設備越來越重要但小型化仍然無法取得突破的時代,能夠使用更大的艦載機平台自然是更方便的解決辦法。
實際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政策也已經成為孫笑內閣應對之後戰爭的基礎政策:
而中國趁機從中牟利。
更何況反應過來的海軍北洋艦隊岸基航空兵還對美軍轟炸機進行了追擊,並且成功擊落一架B25轟炸機。
一些很快可以兌現的好處:
在政治宣傳上,盟軍第一次打擊北約和中國本土,確實有很大宣傳意義,後者可以用來鼓舞他們自己的人心,前者則可以嘗試用來動搖東瀛對北約的忠誠度。
前前後後損失了8架轟炸機,相比扔在田野里的那些炸彈造成的損失,美軍這次行動實際是虧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