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竺熱風4

劉伯承似乎陷入了很危險的境地之中,以至於後方對他的冒進非常憤怒,很多人擔憂劉伯承的兩個師陷入不列顛島德軍的絕望境地之中,因而要求參謀部下令劉伯承撤退——反正他退了,乙軍群也能保證打垮印度盟軍。
這些地雷全都露在地面上,很顯眼,也不難排除,但盟軍若是不想承受傷亡,就必須慢下來,先把不斷增補的地雷排除掉,這會耽誤很多時間,而現在,時間就是最寶貴的財富。
一戰的時候,這位年輕軍官作為歐洲遠征軍的一員參加了中俄聯軍對東普魯士的總攻,戰鬥中他的右眼中彈致殘,在治療過程中,為了不損害腦神經,他堅持不打麻藥手術,因而聞名軍中,被人譽為「小關羽」。
因帕爾-科希馬的淪陷,意味著劉伯承已經完成了對英印軍主力的合圍工作,這兩個地方儲備的大量物資全部落入華軍之手,劉伯承得以利用這些多餘的物資來修築屬於自己的防禦工事。
因帕爾-科希馬戰役就此結束,劉伯承全殲十萬盟軍,繳獲大批坦克、自行火炮、裝甲車和汽車、大炮等重裝備,同時打開了從陸路向印度內地進軍的通道。
聽說劉伯承打算用六萬輕步兵幹掉盟軍十萬裝甲部隊之時,孫笑毫無理由的認定他一定能做到,這一點,孫笑實際上比劉伯承本人還有信心。和-圖-書
在科希馬,最後500盟軍被壓制在一個小山頭上,而華軍佔據周圍其他更高的制高點,居高臨下射擊盟軍。
當時,不列顛島上被圍的德軍也在依靠空投補給,不過那邊13萬人平均每天只能獲得200多噸物資,而劉伯承的4萬人每天卻可以獲得600多噸!
事實上,劉伯承當然不是牟田口廉也,他知道從緬甸出發陸路進攻印度最大的難題其實是後勤補給,而且他也沒有忽視這一點。
原本,劉伯承的兩個步兵師靠雙腿狂奔到因帕爾-科希馬一線,已經耗盡了隨身攜帶的物資和彈藥。
英國人對投降沒什麼抵觸情緒,這場戰爭中他們已經投降過很多次了,投著投著就習慣了。
劉伯承出生於1892年,跟孫珵一樣的年紀,現年49歲。
由於因帕爾機場就處在英軍視線之中,華軍空運坦克的行動嚴重震撼了守軍最後的信心,意識到自己已經全無希望之後,因帕爾守軍舉起白旗向劉伯承投降。
5月18日,印度東部被圍盟軍發起突圍攻勢,但因為丟棄了大部分重武器,盟軍的進攻力度很弱,完全無法撼動劉伯承的防線,甚至華軍方面還有心情利用預備隊發起幾次小規模反攻,把盟軍一次次驅趕的離自己的防線越來越遠。
在另一方面,從緬甸出發的hetubook.com.com後續華軍部隊開始按部就班的緩步,但堅定的前進。
因而,5月23日,走投無路的盟軍分道揚鑣,英軍和英印軍都留在因帕爾-科希馬一帶,準備投降。
被他繳獲的物資中,最重要的是一些大馬力拖拉機,這些工程設備與空降坦克一起為華軍修建了四道完善的土木工事和四通八達的塹壕網路。
在完成一次輕步兵敵後穿插世界紀錄,並且對因帕爾和科希馬實現包圍之後,劉伯承立刻要求配屬給甲軍群的航空兵對回援的盟軍發起大規模空襲行動,同時命令所有運輸機給38、39步兵師空投補給。
在盟軍背後,甲軍群於21日越過欽敦江,繼續不緊不慢的朝盟軍壓過來。
想法很不錯,不過24日,劉伯承就從突然停止的盟軍武力突圍行動中察覺出一絲端倪,他立刻命令38、39師發動大規模反攻,已經軍無戰心的英軍和英印軍很快舉手投降。
如此豐富的補給,使得38、39步兵師迅速恢復體力和戰鬥力,並且逐漸壓倒了盟軍守軍。
但這樣做有一個很大的麻煩——分散行動的盟軍缺乏重武器,印度當地人恐怕會對他們不利。
現在,擺在盟軍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可走了——解散部隊,以小部隊的形式從印度東北部的崇山峻岭中鑽出去,能逃多少人就和-圖-書是多少人。
佔領因帕爾後,劉伯承得以騰出手來解決科希馬,守衛這個據點的盟軍發現華軍使用了坦克之後,精神崩潰,在兩個小時內被華軍徹底殲滅。
孫笑得知這一消息后,曾評價說:「我看他比關羽厲害。」
一路上,撤退的盟軍遭到華軍航空兵瘋狂轟炸和掃射,在好不容易撤回因帕爾-科希馬一線后,他們又發現華軍已經築起堅固的防線等著他們了。
劉伯承發現俘虜中缺少了美軍和英澳軍的身影,又馬不停蹄的派出部隊追剿盟軍,最終,在華軍無情的追擊和當地人的襲擊之下,只有不到一千盟軍逃出包圍網,與停在因帕爾-科希馬另一側的英印軍會師。
雖然這隻部隊仍以輕步兵為主,而且摻雜著很多不可靠的印度、暹羅部隊,不過後路被切斷的盟軍已經失去了在印緬邊境抵抗到底的決心,他們拚死修好欽敦江大橋,扔掉幾乎全部重武器,蜂擁向印度境內撤退。
「我給你準備了元帥權杖,抽個空回來拿走。」
因而他才只帶了三個步兵師發起進攻——若是再多一點,補給就完全跟不上了,多餘的部隊只會成為累贅。
為了接應這批盟軍,四個從孟加拉趕過來的印度師被命令從西方對劉伯承的阻擊陣地發起衝擊,但這些印度人軍心渙散,毫無戰鬥力可言,他們對劉伯承的方向和圖書發起兩次不痛不癢的衝鋒后,就偃旗息鼓,靜候被圍的盟軍走向末日。
劉伯承在戰前做了很多準備,他通過孫笑給自己爭取來800架各種型號的運輸機支持,現在正是用得著這些飛機的時候。
另一條路,就是投降。
沒有別的原因,就因為孫笑是穿越者,他認識這位另一個位面的共和國元帥。
得到出擊命令后,已經獲得制空權的中國陸軍航空兵出動大批戰鬥機和攻擊機空襲向因帕爾-科希馬一線靠攏的盟軍,強五強擊機甚至不斷在盟軍前方空投布雷。
現在,劉伯承可以在既設陣地中等待盟軍的反衝了。
5月16日,華軍出動擁有八台引擎,整個像一頭猛獁的運十運輸機強行增援劉伯承,這些龐然大物給劉伯承空運來了8輛10噸級KT2空降坦克!
甲軍群後續的2個步兵軍合7個師(含正面進攻吸引盟軍注意力的40師)、1個印度師、4個暹羅師、1個東瀛師共13個師26萬人向欽敦江一線發起壓迫式進攻。
陸航甚至用運輸機給劉伯承空投了兩座野戰醫院下來!
但當他獲得了穩定的陣地后,中國陸航的運輸機轉眼就給他運來了大批補給——甚至補給的有些超額。
戰爭開始后,劉伯承指揮第五集團軍負責緬甸方向的戰事,在歐洲一片輝煌到極致的勝利之中,他不聲不響的消滅m.hetubook.com.com了英緬15萬盟軍。
不過英澳士兵和美國士兵卻不以為然,他們仍想著抵抗。
之後,劉伯承擔任師長、軍長,並且在二戰開始前榮升集團軍級指揮官。
不過孫笑沒有同意,如果這個世界上,有哪位將軍是孫笑願意無條件信任的,那麼劉伯承肯定是其中之一。
英澳、美國部隊則分散成小部隊,各自嘗試潛越華軍防線,向印度內地撤退。
所以,京師和總參謀部一切對劉伯承的質疑,都被孫笑輕飄飄的扔在一邊,他只是囑咐陸軍方面,劉伯承若是想要什麼增援,直接給他就是了,別干涉人家前線將領的指揮。
不過他們承諾最少要等到26日再投降,以便為其他人爭取一些時間。
在因帕爾,大約3500盟軍被劉伯承的18000步兵圍攻,盟軍拚死抵抗,雙方士兵隔著英國地區專員的高級網球場互扔手雷。
不過,孫笑對他的信任是毫無保留的,印度戰役開始前,孫笑給劉伯承發電報說:
5月15日,華軍強五攻擊機炸斷了欽敦江上的橋樑,暫時切斷了盟軍回援因帕爾的唯一通道,而絕望的守軍還在通過電台呼叫援軍,一次又一次,聲嘶力竭。
他不是媒體的寵兒,15萬戰果在歐洲那動不動幾十萬上百萬的大合圍中也算不上什麼了不起的勝利,所以這位孫笑極其看重的將軍在這個時候反而有些名聲不顯。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