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番外:霧中之門
第六十一章 終於了解了(下)

所以,國軍靠進口,共軍靠繳獲,大家主要都不靠自產。
但延安機場目前不具備起降大型飛機的能力,所以華軍打算先出動一架小型飛機,送一個探路的先期小組過去。
沒有人能夠承受錦衣衛的酷刑,也許中共可以,不過中共是盟友,而軍國主義入腦的日本人從未受到過反刑訊訓練,這些日本兵在被俘之前還算堅定,但反過來說,他們被俘之後,實際並不特別堅強。
目前可以確定,日本人有建造世界一流戰列艦和航空母艦的技術能力,而且日本海軍半個世紀積攢的家底也算是非常深厚的。
根據這些情報,華軍大致認定,日本陸軍不具備機械化戰爭的實力,按照華軍的標準,日軍坦克數量不超過1000輛(有可能更低),其他那些只有機槍,自重不超過5噸的小型車輛,在華軍看來不能算是坦克,只能算是某種型號的機槍車——實際上就算是坦克,性能也遠遠不如華軍裝備的ZT2,更別說ZT3和ZT4了。
當然,新四軍方面表示,他們很想要產能,如果帝國願和-圖-書意援助一些設備和原材料,新四軍以及八路軍都可以提高自己的產能——至少他們覺得自己在兩年內可以滿足自己百分之三十到五十左右的需要。
炮兵之外,日軍確實有一支裝甲部隊,但是,日軍的裝甲部隊比他們的炮兵還要差一個級別,新四軍的三位主官在華軍軍官的引導下參觀了華軍「新青年」裝甲師的裝備,以及繳獲的日軍坦克和坦克殘骸。
嗯,總的來說,同樣比之前預想的要弱很多。
同時,通過電台,華軍方面希望延安能夠修建一座能起降四引擎大型飛機的機場——將來如果有必要,華軍還想利用這個機場轟炸日軍在華北和東北的佔領區。
先期前往延安的小組由後勤軍譚煒寧中將擔任領隊,一共6個人,其中兩位是工程兵專家,專門負責幫助延安設計能夠起降四引擎飛機的機場,兩位是錦衣衛的幹部,負責與延安交流情報,譚上校自己和另外一位後勤軍幹部是後勤方面的專家。
華軍用繳獲的89坦克做射擊實驗,89坦克完全無和-圖-書法擊穿ZT2。
但是,不論是誰,目前來說,累計產能都不過百。
實際上,別說飛機坦克大炮軍艦了,就算機槍步槍手槍,乃至子彈炮彈,中國的產能也是嚴重不足,連滿足需求的零頭都很難做到。
戰前中國沒有生產大口徑火炮的能力,東北奉系軍閥能夠通過進口炮管的形式組裝大口徑火炮(奉軍在918之前正在組裝240榴)不過現在那些兵工廠都是鬼子的了;關內各路武裝,閻錫山能夠組裝一些輕炮,蔣介石的國府也能通過進口炮管生產輕炮,延安的中共系統可以通過扒來的鋼軌鋼生產小口徑迫擊炮級別的火炮。
繼續說眼下的事,帝國對現如今中國的工業實力終於有了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再根據新四軍方面的講述,大致得出日軍裝備水平和日本工業水平。
飛機的情況也是如此,中共方面回憶之前的戰爭中日軍飛機一度非常猖獗,但真要說起來,大多數空襲規模也就幾十架的水平,上百架次的空襲基本沒見過。
中共的這個說法,華軍並不認可,帝國和_圖_書的大部分代表認為以中共的條件,他們恐怕難以做到他們所想的軍工成績。
不過孫笑知道中共自力更生是有多麼厲害,主觀能動性會有多強,所以他在雙方會談中,提議儘快派一個代表團前往延安,用更直接的接觸來熟悉中共武裝和中共這個地方政權的思維方式以及運作能力。
當然,中共不知道日軍的具體數字,不過按照新四軍的說法,除了駐紮在中國東北用以防禦蘇聯的關東軍,其他部隊的裝備其實並不比已經被殲滅的第15師團好太多。
目前已知的情況是:1937年戰爭開始的時候,日本海陸軍大約有1500架飛機(含教練機、運輸機等二線飛機),中共方面並不清楚日本的工業實力每月能夠提供多少新飛機。
數量的話,日軍幾次與國軍之間出動幾十萬人的大戰,坦克不過百。
根據新四軍的說法,目前他們看到過的日本坦克,最強的基本就是89、95,其他還有幾種更小型的坦克和裝甲車輛。
戰前中國能生產一些小型軍艦,噸位在千噸上下,發動機和hetubook.com.com艦炮等重要部件需要進口,沒有生產魚雷艇的能力。
中國沒有生產飛機的能力——據說果府組裝過一些進口的飛機,也曾經試製過一架教練機(研教一),不過那架竹木材料的教練機也是目前國人自產的唯一一架飛機,而且並沒有真的投入使用。
而且日軍嚴重缺乏重炮和卡車,這意味著日軍本質上仍舊是一支較為單純的一戰軍隊,再考慮到其兵力數量,帝國方面把日本陸軍的實力下調到勉強可以算是列強的水平——可能與義大利水平相當(不考慮士兵技戰術和戰鬥狂熱問題)。
綜合來說,日本仍然具備一個中等規模列強的實力,不過相對來說,其海軍屬於世界一流列強,而陸軍大致在三流水平上。
不過,日本海軍的實力非常強——因為有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的關係,這方面的資料可以通過公開渠道收集,所以中共對日本海軍的大致實力也有相當清晰的認識。
一戰時期譚煒寧曾經在孫珵走後接管基輔後勤軍大本營,負責對接援助俄國事宜,所以,對於如何考察盟友的實際情況,https://m•hetubook•com•com確定援助方案,他是一流專家。
實際上,這些情報,華軍得到了俘虜口供的驗證。
帝國和中共兩邊的效率都很高,雙方通過電台達成一致意見后,華軍立刻抽調一架8座公務飛機(單引擎,戰前是供達官貴人快速出行用的)先行飛往延安。
以華軍方面最關注的重裝備而言,日軍炮兵似乎以75mm級別山野炮為主,而且,對新四軍方面來說,印象最深的日軍火炮其實是92式70mm超輕型步兵炮和41式75mm山炮,不是說日軍沒有重炮,而是數量很少,對戰場的影響力也不大。
以這樣的鋼鐵工業產能,帝國方面之前一直擔憂已經落入日軍手中的東北重工業基地,華北重工業基地,長三角重工業基地等自然並不存在。
為了節約時間,提高效率——也是為了避免國軍阻礙,孫笑建議代表團直接乘坐飛機前往延安。
中國沒有生產坦克的能力,沒有生產汽車的能力——1931年日軍佔領東三省之前,東北軍閥張學良的工廠曾經用進口配件「自產」過一輛卡車,不過918之後自然就沒了下文。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