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番外:霧中之門
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北的春天4

而用四引擎水上飛機改造的炮艇機更是讓日本人恨得牙根痒痒——這些炮艇機不斷在日軍頭頂慢騰騰的徘徊,用側翼槍炮以密集的火力壓制所有敢於還擊的日本兵,為攻擊部隊打開通道,而日軍對此毫無辦法。
實際上,戰役一開始,中軍的動作倒是相當符合日軍的設想:以人民解放軍為主的幾十萬中軍部隊在兇猛的炮火掩護下強攻日軍防線正面。
日軍方面,其所為的「滿洲防線」從渤海邊的錦州開始,沿鐵路線修到熱河省會承德,再從承德向西修到察哈爾省的烏蘭察布。
現在,僅僅關東軍就有90萬人,但馬匹只有24萬,因此大部分關東軍新建師團不僅士兵需要完全步行,連大炮和補給都得靠人力拖曳。
戰鬥開始之前,中軍集結2700門各式火炮,對日軍陣地進行10個小時不間斷炮擊,期間數百架各式飛機在日軍頭頂徘徊,攻擊日軍一線和淺縱深所有看得到的目標。
在帝國出現之前,日軍用大約55萬匹軍馬來支撐全部12和_圖_書0萬部隊的機動能力(那個時候關東軍才30萬人),這已經是日本本土和其佔領區畜力動員極限。
實際上,即使如今沒有這樣極限動員,關東軍的狀態也並不好,一個首當其衝的要命問題是,大部分新組建的師團,實際上沒有任何機動能力。
一些被炸的惱火的日軍旅團長、師團長們不顧上下尊卑,打電話給梅津美治郎,質問他:「我們的飛機在哪裡??」
在只完成了40%預計工程量的「滿洲防線」以及稍微靠後的地方,日軍準備了19個師團又9個旅團,另有6個獨立炮兵聯隊,合計55萬人——此時關東軍總計31個師團、13個旅團、10個獨立炮兵聯隊合計90萬人,而且這支隊伍包括朝鮮軍和在黑龍江防禦蘇聯的部隊,加上大部分偽軍和武裝開拓團需要留守各地執行治安活動,因此關東軍實際上根本沒有預備隊可用。
這樣的部隊是不可能有機動力的,所以關東軍司令梅津美治郎大將也就只把最精m•hetubook•com•com銳,也是唯一的機械化部隊,即第一戰車師團,加上各師團有機動能力的搜索聯隊(6個機械化聯隊,13個騎兵聯隊)組成總預備隊留在自己身邊,其他部隊,乾脆全都堆在兩條防線內(對蘇的北方防線和對中的南方防線)不動彈了——只要部隊不來回調動,機動性差的問題就不算大問題了。
稍稍有所不同的是,相比四年前的國軍,此時的中軍攻擊力強的驚人,而且日軍也沒了黃浦江上的艦隊掩護。
華軍抓住機會用飛機給起義軍空投了大量武器彈藥(之前繳獲的日軍武器終於有用處了),還直接出動飛機幫助起義軍作戰,導致少數日軍鎮壓部隊不僅沒能消滅起義軍,反而還被起義軍打敗。
這幾乎正中日軍下懷。
按照中軍前敵總參謀部的計劃,中軍分為甲乙丙三個軍群,其中甲軍群為人民解放軍部隊十個軍,特別加強華軍調派的幾個獨立重裝甲部隊(旅級戰鬥群,每個軍加強一個),合計44萬人,760輛和_圖_書坦克和自行火炮,正面攻擊日軍在熱河和察哈爾兩省南端設置的「滿洲防線」。
但是,現代戰爭,並不是說把人徵募到軍隊中就可以算數的,如何組織這麼多人作戰、如何為他們提供起碼的裝備以及訓練,如何保持部隊的機動性,這都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十多萬起義軍在察哈爾省烏蘭察布以北,二連浩特以南的地方匯聚,在日軍主力集結于「滿洲防線」的時候,日本人確實已經拿他們沒什麼好辦法了。
再向西,防線就沒有了。
只不過這樣做,梅津美治郎只能祈禱,希望中軍傻不拉幾的一頭撞向自己的既設陣地,否則中軍一旦繞過日軍防線,防線內所有日軍就只能原地站著,什麼事都做不了。
丙軍群實力最弱,只有10個改良軍41萬人,主要任務是充當預備隊,在必要的時候投入戰鬥。
強五強擊機上帶著一門40mm航炮和2挺13mm機槍,還有小型炸彈和火箭彈,如果處於行軍隊形,一架強五就可以殺光一個日軍一個大隊,當然日軍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會傻乎乎的坐等華軍飛機屠殺,只不過日軍暴露出來的碉堡、土木工事、機槍巢、炮兵陣地以及後方的汽車隊、馬車隊、軍醫院(華軍宣布日軍軍醫院也是合法目標),都被炸的雞飛狗跳。
日軍缺乏機動車,這倒是沒什麼好說的,畢竟日軍從來都不是一支依賴機械化的部隊。
這倒也不能算是完全的妄想,四年前淞滬會戰,國軍就曾經這樣做過,結果被少數日軍結合優勢艦隊打的潰不成軍。
但他們現在連馬匹都缺乏,這就是大問題了。
由於無法得到國際社會支持,單以日本的工業能力,實際上只具備武裝150到200萬人的實力,而且這還是利用中國東北的資源和工業的結果。
乙軍群包含新軍18個軍、人民解放軍的2個軍又華軍1個軍(第十一裝甲軍),合計22個軍88萬人,19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從綏遠出發,繞道外蒙古進入察哈爾。
這些飛機,特別是那些強擊機和慢騰騰的炮艇機,讓日本人深惡痛絕。
而在華軍出現hetubook.com.com后的三次大敗仗中,日軍不僅損失了30多萬有生力量,還損失了上萬台各種型號的機動車和約20萬匹馬(因為關內日軍都是需要機動作戰的部隊,因此馬匹損失特別大)。
如果繼續徵募人員入伍,日本人恐怕就得2、3個人一條槍,而且得把庫存的村田單發步槍之流拿出來充數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其實從總人口上來看,日本的人力資源能夠支撐極限約1000萬上下的部隊,如果把朝鮮人、台灣人和偽滿人口都算上,其實徵兵力度還可以更大一點。
1942年1月10日,中華軍隊正式發起收復東北的戰役。
因為日本人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嚴重不足,而且日本人利用偽滿軍押送強征的中國勞工去修防線,結果引發大規模勞工起義。
考慮到之前的戰爭中,日本人已經損失了幾十萬最精銳的力量(華軍出現后就打了3次殲敵十萬左右的勝仗)以及約二十個師團的全套裝備,此時的日軍實際上已經算是動員到了極限。
人總是要有夢想的,要是中軍也這樣再來一次呢?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