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福禍相依

第一張紙上畫的是一摞圓形,它們大圈套著小圈,小圈套住更小的圓。圈之間有細線連接。邊上有蠅頭小楷註釋:
也不見黑暗中有半點回應,他忽而覺得,自己跟著一頭驢瞎闖一氣已經夠傻的,現今還對著野獸籠子說話豈不更可笑,好在也沒人看到。
「無緣何必勉強,有生勿求再見。」小蘋丟下最後一句冰冷的話,消失在黑夜中不見了。
他帶著一肚子疑問入睡,不知道睡了多久,才被一陣輕微的嗡嗡聲喚醒。
「大姐不是討厭農莊日子?不是說下半輩子都要在京城?」

沈括一路跟著那頭驢,那頭驢時而停住豎起耳朵傾聽時而低頭,似乎在嗅什麼氣味,最終到了南城熏門外一處園林。這個地方沈括路過幾次從未進去過,只知道叫做玉津園,距離小蘋的家並不遠。這個地方,雖然在外城其實是皇家花園,裏面養著奇花異草,甚至還有幾頭占城進貢的大象和交州獻來青兕。
喻皓所制巧物,謂之:「纖籠飄燈」,略知概要:天圓地扁,線經竹緯,放之似匾,提之成筐。
本來也只是例行法事,每幾年就會埋祟一次。但是今番朝廷要加戲,準備在儺師回朝時,在玉清宮外燒掉王則人頭,再將儺師帶來的邪祟與這賊人骨灰一起埋到玉清昭應宮石板下永世鎮壓。既然彌勒教自王則妖法作亂興起,也要以他的挫骨揚灰終止,算是給鬧了一月余的帽妖事件做一個了結。
差人又說,那《天書》掛在房樑上,下面有一面石板,每幾年大儺師入宮除祟,或者周遊天下驅煞,都會將那銅鈴勾來的妖孽帶回玉清昭應宮,鎮在石板下面。
他們現在去,就是怕人多生亂。沈括也是好奇,現在京城這樣風聲鶴唳的時節,哪兒有人敢夜裡出城去看熱鬧?
「其實我也不知道,不過喻景失了開寶寺下巢穴,恐怕也沒有人跟他了,他若識相就該隱姓埋名,如我這般,找個村莊從此隱匿起來。」
「去世外鄉野里。」和*圖*書
信里只有幾張紙,每張紙上各畫著圖樣,配了很少幾個字。
「大姐走也好,畢竟開封府已經下了公文,若被抓到恐怕屈打成招,難免秋後問斬。先保住性命,只要將來案子得破,還可以回來。」
顯然這是懷良想要提醒自己的什麼東西。
「已然好了許多。」小蘋縮回手,袖子落下擋住了絲巾。
「我還是不敢掉以輕心,可知還有什麼人能幫他?」
「承蒙公子好意,這次我與我心愛之人一起走,從此不回來了。」
遠處可見兩點綠光,同時一股腥膻惡臭撲面而來。細小的下弦月下,那隻猛獸的輪廓就在鐵柵後面,分明是頂著一腦袋鬃毛的西域獅子。獅子倒是有些退卻,大概也不知道這勇往直前的一人一驢什麼來路。那兩點綠光隨著隱忍的咆哮聲漸漸不見了。
所以,只要《天書》還在,當年包裹《天書》綢緞上所寫的:「趙受命、興于宋、世七百、九九定」這十二個字,就始終能穩住人心。
老驢不再走,只是原地不停跺腳,也不知道想表達什麼。
沈括心裏想,都說天下驢子全都不知道自己斤兩,撞見大蟲也敢用蹄子踢,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這不止是一具放大的孔明燈,它也是一個懸空的傀儡。這樣東西飄在夜空中,有眼有口,便如同王則的人頭,還能眨眼張口。屆時一定能引發恐慌,確實足夠讓人聯想到復則往,瞾耀當空這句。誰能想到復則王,就是在空中複製一個則王人頭?雖然不知道這個東西大小,但是既然得靠鼓風排扇來煽風點火,自然小不了。
「為什麼?」沈括警覺道。
小蘋又漠然看著沈括一會兒:「如今這裏已經容不得我了。」她說著用手撐住頭,似哀怨狀。手上長袖滑落,露出一截藕一樣白|嫩手臂。手臂上纏著一節絲巾。
這樣的結論不由得讓他后怕,然而如果這個東西很大,怕是沒機會施展了。
「他們到底會把人頭藏在何處?還是就此逃走了?」
這園林原屬於皇家,自然有禁軍看守www•hetubook.com•com然而最近城裡人逃出去不少,所以現在好像也沒人管,至少夜裡沒人看門。

他感嘆一聲便上樓去,也不洗漱吃晚飯,趕緊打開懷良留給自己的信看。
「大概是認命了吧?既然這樁公案了結,也當告辭,公子勿送。」
「妙倒是很妙啊。」喻皓前輩的機巧,還是值得讚歎,隨即他也不得不感慨懷良大師還是很有些心機,這樣的說明文件,他原本也並沒打算給自己看。只要自己一念之間抓了他,小乙就會燒毀這封信,那樣大師人頭落地前,也就只能成全自己破了一樁大案,而不會傳授最後的本事。看來大師把這些本事看的比命還要緊,不想輕易教給一個無情無義的人。
「事情真的就這麼結束了?」沈括感到奇怪,小蘋想的竟然和朝廷差不多,都覺得事情了結了。
沈括一下子領會了這可能是個什麼東西,也知道那條紙龍到底起什麼作用,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

老驢長耳朵一轉,便又向一側走去。幾隻受驚的白孔雀撲騰著飛走。然而隱約有一襲白影沒動,白影就坐在那裡石凳上。老驢過去,她伸出手撫摸了下它的頭,老驢茫然縮回頭,嗅了嗅她的手。
他突然回想起和尚念離開時,曾頭不會地叨過的兩句:「高處不勝寒,天外氣自弱。」
「大姐,你我可還能相見?」
差人道,想去看這一場法事的人其實不少。只因為一樁事,因為那玉清昭應宮主殿上,懸挂著的那本《天書》。
《天書》都說了大宋國祚七百代,還早的很呢。實則帽妖早三十年也不是沒鬧過,彌勒教在河北起兵也被剿滅過,王則也最終也是被斬伏誅,人頭都在武庫里。所以天命面前,這些妖孽,也許也只是一時的小患而已。正是為了加深這種想法,重新扶正人心,所以朝廷準備大肆操辦一場,最好全天下都知道只要《天書》還在,大宋便無憂。
「彌勒教已經散了,我要走了,從此離開這裏。」小蘋走回到石hetubook.com.com桌邊坐下。沈括趕緊坐到石桌另一邊。
「我就喜歡和這些蛇蟲禽獸為伍。」小蘋淡然起身,果然是她。
「大姐手上的傷可見好?」沈括問道,再次換來一次長時間的僵持。
他興沖沖翻身下床,趕緊穿上鞋,套上外衣就往下走,為了避免節外生枝,也沒有去喊徐沖。他打算再次偷偷從后牆柴門出去,然而到了後院桃樹下,卻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該往哪裡去。外面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動靜可以引導自己。倒是一邊馬廄里,那頭驢有些躁動,甚至吵醒了邊上一匹馬,那匹馬伸過頭就去咬,被老驢一腦袋撞回去。
「我是說,上次在那駙馬府,你的手臂被駙馬抓傷。現在好些了沒有。」
小蘋嘆息一聲,然後又說:「我只聽說,他離開餘黨時還說:祈既是難、福便是禍、祥就是劫、瑞也是災。」
小蘋說著起身,慢慢向後退。
小蘋從黑暗中現身,顯得蒼白冷漠。她只是獃獃看著沈括,看得沈括有些毛。
這個物件到底有什麼用?沒有註解。
「是小蘋?」沈括歡喜道,「為什麼找這麼個地方?」
「這又是什麼啞謎?」
他趕緊翻看、檢查信紙,發現第三張信紙後面還有一處草圖。畫的是一個細長狀物件,裝在假頭顱的後腦處。小頭向里,大頭向外。就像在人頭上插了一個漏斗,最細處還有可開合的蓋子。
他跟著驢進去,裏面漆黑一片,聽到遠處傳來不知名的野獸呼哧呼哧的聲音。老驢倒是不怕反而昂起脖子叫喚,似乎還有些挑釁意味。
現在回想,那條龍其實也並非可有可無。若這作假人頭的眼皮想要開合,嘴能張開,漏出其中火光,還需要這條紙龍藏在更高處,以樞輪牽線完成那樣的牽引動作。現在沒有那隻巨型風箏。人頭就會呆板很多,至於效果如何,恐怕彌勒教的人自己也不能確定。但是只要這個紙糊的人頭還在,威脅就並未完全解除。雖然理性的看,這種可能確實微乎其微了。
聽到這樣荒誕的解釋,沈括也是一肚子好www.hetubook.com.com笑。官家這是又想靠這一套神神叨叨的操作來拆東牆補西牆。然而彌勒教並未瓦解,你想用魔法打敗魔法,卻未問過他們是否同意。這本大抵是先帝偽造的《天書》已經成為維繫大宋天命的最後一張牌,要是胡亂打出卻被彌勒教反制,大宋最後的信用可就敗光了,後果就不好說了。
既然是「線經竹緯,提之成筐。」大抵可以猜到,只要提起最裡面的那個小圈,那麼這個放在地上如同竹匾的東西,就會成為一個立時呈現為一個筐狀物。平放的竹圈就是經線,也是這個筐的框架結構,而向上拉直的細繩則成為連接這些框架的緯線。這倒是個節省空間的精巧設計,但是有什麼用?
這一語輪到沈括僵住,一時心中五味雜陳百感交集。他心裏想:哪兒又冒出一個愛人?
口中置燃物,一則生火,使燈飄浮,二來墜重,不使翻滾。
「也許還有一人,正是四卦主中最後一人,我也未見過,那人連假名字都未留下,也有說其實當年貝州城破時已經死在亂軍中。」
「我只當你不喜歡牲口,當時也要將這驢子,賣給做炙驢肉的。」
所謂高處不勝寒,是形容高空越冷的氣;天外氣自弱,大抵是指越到高處氣越薄弱,正好也可以通過這個裝置稀釋內部熱氣。這樣熱氣多時它便飛升,然而到高處,外面氣弱了它外面塞子便開啟,釋放熱氣,使得這個東西下降,然而隨著裝置關閉,再次積聚熱氣,它便又上升。循環往複,使得這個人頭不同於「孔明燈」會一路飛到天外不見,而在理論上很可能緩緩平飛過整個汴梁,如同一個居高臨下揮之不去的魔影一般。
沈括揣著信,趕緊進大門。有幾名探子嘟嘟囔囔,一臉不忿也正出門,說明明案子了結,卻又臨時多出許多公幹,要去西門外巡邏。沈括追問什麼樣臨時公幹,為何這麼晚還去城外?剛才聽小乙說要連夜出城他也覺得奇怪,按說這個時間,城門早關了。
第二張紙上剛才的竹筐已經糊https://www•hetubook•com•com上了紙張。似乎是一個人頭,因為眼口處了缺口,然而鼻子卻在還有鼻孔。兩側太陽穴處也各留了一個怪異開口,連接著「鼓風排扇」,沈括突然有些不好的預感,迫不及待看最後一頁,卻見這個人頭已然成型,不但有了口,眼,甚至有了能開合的眼皮和嘴唇。可以看到嘴裏還含著一顆火球。邊上標註小字:
「也就是說,他真的再無餘黨了?」
「去哪裡?」
「我真以為從此見不到大姐了。沒料到,大姐給我那個鈴是這樣用意。」
看上去,就是些圓用竹子編織的大大小小的圓圈形框架,大小各不相同卻套在一起。
如今他的睡眠格外警覺,不管醒著還是在夢中。

他猛然從床上坐起,發現自己床頭掛著的銅鈴在微微震動,發出非常柔的顫音。他意識到,小蘋未必需要琴弦和紙人了,這個鈴現在也不再是召喚驢用的。
「那個鈴以後用不到了,還是給這驢掛上吧。」小蘋平靜道。
「小蘋,你要是在,就現身吧?」沈括壓低聲音道。
二月二十二日 亥正
他一直深知「如無實要,勿增機關」的道理,就是說,凡複雜機械,都貴在簡單可靠,所以這個東西必然是有用的。但是到底有什麼用處?
沈括急問什麼事情。那差人道,就是那六日前搖著鈴鐺,將宮裡晦氣帶走的大儺師明日就要回來,要在玉清宮埋祟。
「我來,其實是告別,彌勒教既然窮途末路,你或許也可以安心備考了。忘卻我這個勾欄里大姐吧。」
他把老驢牽出來,打開柴門任由它自己走出去,然後緊跟著也出去了。徐沖從陰影里走出來大搖其頭,看來沈括永遠忘記關上柴門。
沈括突然意識到,它的長耳朵或許比自己的耳朵要靈,它能聽到什麼自己聽不到的動靜。
他猛然醒悟,必然是這兩句,那兩句說的,應該就是一個調節天外氣強氣弱的裝置,大抵是為了不讓這個人頭如同一般孔明燈一般一直向天上飛去,直到看不見。
兩名差人訴說,沈括失蹤了一日,有些新發生的事情不知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