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話,前面一點亮光,顯然到了河口。
徐沖翻了個白眼,轉身離開。他是沒料到沈括說了這樣一句不吉利的話,雖然也確實是這樣一個道理。
「復則王,瞾耀天空?」老包念叨著第九句讖語。「也就是說,他們躲在地下排演的,正是這句?則王從九地之下復活,或許需要牛頭馬面,但是瞾耀天空,顯然是天上的事端,如何實現?若能實現,為什麼不早些展示?日子拖久了,對他們何益?」
「師傅他有信給我。」
「相公,依我看必然還能有用,才帶回來的。」
只見沈括從那堆灰里,刨出一個竹子做的輪子,輪軸還在裏面,輪子猶可以轉動。
「為何?」
「然而,昨天有進奏院邸報送來。遼邦正在大筆購入糧食,使得河北糧價翻番。榷場也不再售賣高過五尺五尺的馬匹。以往遼邦欲動刀兵南侵,都有這樣的跡象。」
「看來,遼邦對彌勒教現下的行動也並非十分滿意?」
「昨夜我在這裏撞見的那條龍,也是他們帶不走只能燒毀的那條龍。」
「你沒細問那和尚,到底是什麼東西?」
一行人跟著前面火把走,那火把也是微微飄搖,顯得不甚旺盛。只一會兒就聞到了一股焦臭氣味。沈括心裏明白,必然彌勒教賊人逃走前還是燒毀了一些證物。不過據他所知,這裏深入地下,火燒不至於太旺。上一回他也是通過堵住煙囪,阻止了喻景在地道里毀證,這個地方甚至沒有煙囪。所以,想要焚毀證物,恐怕不那麼容易,多半還能剩下什麼。
「大約三四丈寬,四五丈高。」
「你覺得,彌勒教真的笨到,會把一個幾丈見方的大傢伙,搬到地上來?」他一轉剛才在老包面前的樂觀,可見也有點小心機。
「這樣大的東西,若想要在人前顯示,必然得先搬到地上。我們可以在城內遍布眼線,只要這樣可疑的巨物一出,就能抓到他們。可以在各城樓,望火塔、酒店至高之處布下人馬,居高臨下盯著各和-圖-書種異動。」徐沖說。
「什麼龍?」
前面有幾人打著火把,他們一起向前面出去,很快就到了沈括前天夜裡,倉皇跑進的那條河。不過此時已經有人從外面河道拖了一條船來。幾個人上了船,有差人在後面用竹篙一點,小船就緩緩向前。
「我想不必問。懷良師傅他一定不知道。」
「相公您有所不知,這腰牌出了皇城也沒甚用處。」
「相公,凡事料敵從寬。我想還是得小心從事。」
「如何掩飾?譬如這城裡某處,原本地上沒有這樣幾丈大的東西,突然就有了。豈不惹人懷疑?」
「昨天我下來時,見到前面有一丈幾尺高,舞動鋼叉的牛頭獄卒,嚇的有些站立不穩,原本可以原路逃回,回身時這塔門卻被一丈掛零的馬面阿婆拎著一柄長戟擋住。我還以為真闖到了閻羅殿,碰到了勾魂的鬼使夫妻。」他向老包介紹。
「那句復活王則的讖語?」
「相公,我看不必。只知道那馬面阿婆說話時聲音分明是女子聲音。天下或有身高過丈的男子,哪兒如此高大的女子?必然這高大的身形也是假扮。」
「然而除此,並無辦法。我想必然會有些掩飾吧?」
不一會兒船出了河口,河口已然布滿了禁軍和老百姓,大家站立堤岸上看著這位紫袍大人出來。想來這些人里可能也有彌勒教的探子,老包也不願意久留,乘著一頂轎子遠去了。
「已知彌勒教在貝州城破后,已然是窮途末路。這從繳到的賬冊可以一窺究竟,正是喻景帶著金條加入使得彌勒教重新振作,而他的黃金,現在想來大抵來自遼邦。」
「所以,他們在地上也可以擺布天上的木偶?」老包猛醒道。
「存中此言有理。」
「是一個我們前所未見的巨大的紙鷂。然而這個鷂子也是用紙和竹子做,只是不是鳥形、蟲形而是龍形罷了。這種長條形狀風箏兩邊裝上樞輪,如同一根天上的桁架,雖然也隨風動,但是有四個人https://www.hetubook•com.com
操縱還是可以將其控制在大致地方,這樣就方便他們牽引細線操縱傀儡。當時我就想,要駕風帶起那些傀儡,得是多大的風箏?」
「你見那如頭顱的物件,到底有多大?」
「到底有什麼樣作用?」
「這一點我還沒有參透。」
沈括走到這地道地上,感覺硌腳。顯然與上面草地不同,他昨夜下來時也是因為地面太硬,才感覺到不對頭。
「若這條龍形風箏其實有大用,此時丟棄,是否是他們放棄了計劃。帽妖引發的讖語之事,也算不了了之。然而現在又不能確定啊。」
「這個東西能夠在人前飛升?」
「我知道,是那條龍。」
「是的,就懸在盤龍後面。我當時覺得是地藏菩薩俯瞰著我,若不是懷良再暗處喊我,我當時就認命了。」
「當時得懷良相救,逃進在河裡仍然未清醒,只以為是逆著黃泉逃出地府。真是好笑。」沈括道。
「我只是這麼覺得。」
「一雙寒光?」
「是啊相公,我看他們失去了這處巢穴,必然是窮途末路了。」徐沖道。
「所以,那牛頭和馬面是他們計劃的一部分,只是被我碰巧窺破,他們將計就計想要用這些演戲用的道具嚇住我,想先捆住我,然後除掉。好在懷良大師及時救我。」
二月二十二日 戌時
「不錯,這條龍應該就是那日,我和徐節級西出京城去找,而沒有找到的東西。」
很快,一行人走到那堆還在冒煙的殘骸前面。殘骸其實是一堆堆的灰燼,顯得很長,顯然不是什麼焚毀的書籍。更像是很多竹木和紙張做的東西,但是燒的不太徹底,留下一些焦黑的木頭。
徐沖領受了任務也要走。卻突然想起一些事情要問沈括。
「正是。師傅早上給我,說若無其他事,就送來給你,若大相國寺里狄青狄大人夜裡突然有變故,這信燒了就行。我在此等候時久了,就怕公子再不回來。」
「那麼,聖姑與其餘人被雷劈死
https://m•hetubook.com•com,這個東西完成使命,墜下雲來,只要找到了在野外毀掉也就是了,為什麼還要冒險帶回來?」老包問道,他的問題漸漸觸及到了關鍵。
沈括沿著灰燼走,走到最前方灰燼消失的地方。他蹲下用手扒開那裡的灰燼,徐沖站在他身後,用火把給他照亮。老包則焦急地等他說話。他不開口誰也不知道這些東西意味著什麼。
老包對於是否要下黑洞洞的地道也有些猶豫,他畢竟是朝廷大員,畢竟要體面和安全,然而此刻的好奇心卻也攛掇他下去看看。最終還是下了決心,沈括攙著包拯拾級而下,徐沖舉著一根火把在前面探路。
「確實如此,還要細琢磨一番。」
「是的,我也是這麼推想。若非如此,為什麼要費盡心思帶到這地洞里來?它在這裏,自然不是為了嚇唬我的。若是要嚇死我,那牛頭馬面雙煞也足夠了。我未被嚇死也是因為這條龍,因為當時隱約感覺,地府里不該有龍,所以我誤闖到這裏時,他們必然正在準備什麼東西,我莫名進來,也是嚇了他們一跳。」
「我昨夜闖進來時,被嚇的魂飛魄散,然而那時候還在想,為什麼地府里會有龍?現在想來,地府自然沒龍只是彌勒教要用它。」
「這世上的事情,你若怕它,盼著它不要發生,那它一定會如影隨形。」
「走,過去看看。」
「小乙哥,你為何在此?」
「那這條龍形風箏還有什麼用處?」
「這條龍也是一樣工具?」
「是的相公,卻是如此。我一直覺得應該有此物,然而卻只覺得是一隻極大的風箏,然而風箏邊緣不夠長,不好牽引四五個傀儡。今天見了,還是見識淺了。竟然有這樣十丈長的風箏。」
「嗯,就這麼辦吧。」老包將徐沖召喚道跟前,「你把能動的人手派出去,凡京城裡高處,都派下幾人盯著。如今酒店關張歇業極多,向店家借個高處地方,應該不難。不過切不可仗著皇城司的腰牌胡為。」
「恐怕可hetubook.com.com
以,據我所見,當時它已然飄在空中了。」
「你這麼一說,還真有些這樣感受。我等也算逆黃泉而行,也算是以死向生。」老包直挺挺站立在船頭。
「帽妖呢?也沒問?」
「我這就去布置眼線。但願他們懂事,能夠知難而退就此散夥兒,也少給我等添麻煩。」
小乙說著從懷中取出一封信給沈括。沈括接過,不由感慨大師仔細,其實也防著自己一手,若自己不念舊情執意抓他,他固然自願伏法,但是他這封信也就不必給自己。那邊小乙告辭,向那騾子甩一鞭子,一人一車就向城門去了。
「一丈余高陰差?」
「這倒是說得通。我想你跟蹤懷良大師至此,應該並不在他們預料之中,但是為什麼會撞見那牛頭和馬面?」老包說。
「大抵如此吧。這京城裡一定遍布遼邦細作。等著最後這一出的成敗。還是回到剛才老夫的問題,地府的戲他們在做了,天上的戲該怎麼演?」
「正是。」
果然下面仍然是一層佛塔,四周塔壁上雕刻著佛像,稍一大意就分不清第一層還是負一層。所以這座七層寶塔實際上遠不止七層。到了這裏的塔門處向外面看,星星點點都是火光,是剛才下來的禁軍們正舉著火把,守住了各個地方。
「你說過,那是一個藏在空中,比飛天的傀儡更高的物件,它被雷擊中,可能隨風墜下,多半掉在黃河裡了?」
沈括回去找到了馬,然後返回了老鴉巷。剛到門口,就看到大門外蹲著一個人,邊上還有一輛車套著一頭瘦骨嶙峋的騾子,只是夜間昏暗看不清是誰。走近再看,分明是小乙。
「最近京城禁軍四齣,各路叛軍盜匪大多遁入山中,那些被佔據的縣衙治所也都重歸朝廷管轄了。」
「好,我們一走。」
「可否在城裡搜拿身高過丈的人?想來這樣的人不多,必可找到,然後順藤摸瓜,找到那彌勒教的藏身處?」
「其實,那東西可能的作用,我也是剛才才想到的,所以沒有問懷良師傅。」
「是相公m.hetubook.com.com,不如我們一起從前面五丈河河道上出口出去?」
「所以,需要五人才能駕馭?」
「必不是真的陰司鬼差,是人扮無疑。」
「我闖進來后,除了看到那牛頭馬面和這條龍,還看到空中飄著一雙寒光。」
「其實,那東西並不是地藏菩薩的造像?」
「相公,前面還有這伙匪人留下的東西,卻不知道做什麼用的。」徐沖說。
「我覺得,彌勒教的拖延,其實是在等待一個時機。相公,最近各處的反叛如何?」
「我仔細回憶,那東西兩側有白練狀物飄動,有些像我在宮中禁軍武庫所見王則那顆死不瞑目的人頭。當時見那人頭,兩側太陽穴穿入鎖鏈,甚是可怖。現在聯想到在此見到的那古怪物件,是否其中是否有關聯?」
「就是說,天下並沒有大變?這或許是他們不敢躁動的原因?」
「你們看這處河道,筆直而又不深。」老包沒有理會徐沖的樂觀,而是繼續自己的感慨,「想來當年,那塔中柱子外裹銅皮,重量必然不輕。懷良開這河道,藉助船隻將那柱子運送到塔底而不必徒費人力,可謂高明。」
「不錯,當時確是這麼想,現在想來,我們沒找到,但還是被他們找到又帶回來了。可能拆散了帶進城門,也可能利用漕門上行船將這個東西帶進來。」
這句話確實問到沈括了,他也一直在思忖此事,然而沒有完整的邏輯鏈條。按說,前面的讖語幾乎都應驗了,就差這麼一句。若是再應,如果沒有外力加持,多半也不會發生什麼,但是大宋在子民心中的法統便悄然消失了,也就是所謂的天命不在,這時候再有強敵冒出推一把,事情就很難說了。
「我與文相公也是這麼看的。然而遼邦那裡也有我們的坐探,雖然停止售賣馬匹,大筆購入糧食,卻還沒有從北院調集兵馬南下。似乎也在等這裏民情變化。」
「我有一封信正要交給公子。」
「少要聒噪討巧,快去辦。」
「存中,是他們做的假龍?」
黑暗中沈括露出一絲得意,可惜沒人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