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遠山
第六十八章 規劃

「是三季,不是一季,你們可以自己算算,不會有多大的誤差。」
「要做的工作當然會很多,別的不說,單就是加固房屋,把土運到樓上都不是一件簡答的事情,但這不需要一次性到位,可以一批一批的來,還能減少收穫時的勞動量,減少倉儲的壓力。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想辦法,沒什麼是我們解決不了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把所有的糧食越來越多地集中在安瀾大廈並不符合他的構想。
「這不太好。」張曉舟急忙說道。「把我們這些有糧食的團隊集中起來,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的安全問題。只有儘可能地讓更多的人看到生存下去的希望,他們才不會鋌而走險。大家一定不要忘了這一點,沒有希望的人是最可怕的,如果不能儘可能地減少他們的數量,最後我們手上的糧食越多,被襲擊的可能性反而越大。」
「沒問題,我們大家可以探討一下。」張曉舟只能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來迎接他們。這些擁有了大量糧食的團隊是不是能夠吸納足夠多遊離在這個區域中的零散團隊,這關係到未來他們這個區域的安全和穩定,是他高度關注的事情之一。
很多時候,一句話就能說完的構想,卻需要經年累月的努力才能實現。而在這個過程中,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無法預料的變數,各種各樣的困難。一起出發的時候也許會有很多人,但絕大多數人卻總是會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轉身離開,或者是因為倦怠而停留在了原地,因為過於遲緩而被拋下。能hetubook.com.com夠堅持走到終點的,往往不過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新的人員意味著一系列要操心的事情,食物、飲水、生活用水、日常用品,整個團隊分工也要隨之進行調整。他們帶來的食物進一步增加了安瀾大廈的儲備,這讓眼前工作的重心必須要轉移到安全防護和接下來必須馬上開展的種植當中來。無論是加固安瀾大廈還是把四到六層甚至是頂樓改造成田地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這需要更細緻的分工,認真的計劃,良好的組織和充分的後勤保障,必須儘快把思路和大體的方案拿出來。
張曉舟馬上趕回來安排劉玉成手下支援組的人們幫助他們把東西搬過來,又忙著安排他們的住處。
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讓更多的人成為他們這個體系中的一員,把不久之後必定會發生的因為飢餓而帶來的動蕩減小到最低程度。在這種前提下,他只能拚命地誇大事情好的那一面,把可能面臨的問題故意忽略掉。
他希望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能和自己一起走到終點,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克服這個艱苦過程中的所有困難,正是因為如此,他知道自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必須想得更多,看得更遠,把更多的風險消除在萌芽當中。
「你們可以先整合起來,形成相對比較大的團隊,這樣一來很多事情都會簡單的多。」張曉舟對於他們的疑問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在他看來,這些問題都是小團隊的先天不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只能先擴大團隊的規模,然後和圖書建立起規則,就像安瀾大廈這樣。「疾病的事情我可以幫你們看看,如果你們覺得我們的制度還行,想要借鑒,我也可以原原本本地抄一份給你們。」
「但是那幾幢房子都有人了啊!」
「我們這片區域的情況其實非常的不理想。」張曉舟對他們說道。「周圍的房子很分散,相互之間的空間也大,很難像康華醫院所佔據的那個街區那樣只需要封閉少量的區域就形成一個相對封閉而又足夠大的空間。要把這個區域封閉起來,工程量太大,不是憑藉我們的力量能夠完成的工作。對於我們來說,以一幢一幢的房子形成相對獨立而又聯合的聚落我覺得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要滿足這個要求,就必須選擇相對來說空間比較大的建築物。」
事情當然不會像他說得這麼簡單,在房子里種植玉米最大的問題就是通風、光照和土地的肥力問題,還有病蟲害,授粉等等一系列的難題要解決,畝產絕對不可能像包裝袋上宣傳的那麼高,但張曉舟並不打算在這個時候就把實際情況告訴他們。
「你說要吸收更多的人進來,我們也認可這個說法,可有一個問題,我們怎麼鑒別哪些人能吸收?哪些人不能?你也知道,這種事情都是易進難出,真的讓他們加入了之後才發現有問題,那時候就不好讓他們離開了。」
但就在張曉舟考慮這個事情的時候,其他團隊又找上了門。
「讓我們來看看周邊的情況。」張曉舟說道。他在一張紙上把附近的地形畫了出來,對於已經在附近活動了很多天的人們和_圖_書來說,這些地方他們都不陌生。
如果這家的男主人有著嚴重的暴力傾向,但在剛剛加入的時候卻掩藏得很好呢?如果他們家的女主人是個斤斤計較愛佔小便宜而且喜歡搬弄是非的人,加入之後讓整個團隊變得離心離德,那又該怎麼辦?如果他們中的某個人有肝炎之類的傳染病,如果他們家的孩子是個問題少年……
「張隊長,你之前說的那些東西,能不能再給我們說說?」他們顯然是回去之後和團隊里的人討論過張曉舟之前的提議,有些心動,於是跑來問更細緻的具體的解決辦法。
但眼前的事情卻千頭萬緒,有時候,他真希望自己能夠有分身術,可以同時解決很多個完全不同的問題。
這樣的道理人人都懂,但真的這麼做並不是簡單的事情。
他相信自己在那個時候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這之前,他必須讓更多的人活下來。
隨著這三個團隊將近四十人的加入,安瀾大廈這個團隊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一百五十人,整個二樓都被住滿,必須開始安排到三樓。
「四十幾噸?」有人對於這麼大的數字很懷疑。
「太麻煩了!乾脆我們也加入你們算了。」一個團隊的負責人突然說道。
那個地方大家都知道,地方是很大,但是真的能像張曉舟說的這麼簡單?
「兩百人?」有人懷疑地說道。
這樣的疑慮正是小團隊最大的弱點,因為人少,應對風險和抵抗變化的能力非常弱。如果團隊中的成員有血緣關係或者是之前相互之間就有著一定的了解,問題會少很多。但對m•hetubook.com.com於一個完全陌生的家庭,吸引他們加入自己的團隊,一起居住,一起勞作,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安瀾大廈這樣的團隊還好,在形成了一定的規則之後,只要按照規則來辦事,大體上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但這些小團隊卻沒有辦法照搬這樣的經驗。
「你們可以和他們談,把他們吸收進來,或者是給他們一點好處請他們離開。」張曉舟說道。「只要你們的人占相對多數,並且一開始就把規矩定好,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公審的事情剛剛結束,吳工等人就真的找上門來向他詢問加入安瀾大廈的事情。這三個團隊在之前那些行動中表現出了不錯的紀律性,樂於服從也願意付出,張曉舟當然十分樂意他們的加入,於是他馬上把安瀾大廈的五條原則拿來給他們,又陪著他們回去向各自團隊的成員說明和解答情況。
有了王牧林等人的加入,安瀾大廈的人口結構已經變得不錯,加上豐沛的食物和之前那一件件事情中所表現出來的所有軟硬實力,這三個團隊的成員都很高興地加入了他們。
但張曉舟卻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現實。
「選擇不多,但並不是沒有。」他乾脆站到了窗前,指著遠處的房子對其他人說著。「你們看,那邊的紅葉酒店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雖然它本身的空間並不太多,但是那個區域的房子相互之間的距離都很近,有些甚至直接就挨在一起,完全可以想辦法製作幾條空中走到把那附近的房子連接在一起,把下面的出口封住,只留一兩個主要的出入口來保證和圖書安全。我估計那個地方的房子加起來,總的可以使用的面積應該有兩萬多平米,加上房頂應該能有兩萬五。即使是扣除走廊電梯樓梯和光照不好的房間,至少也能拿出一半的面積來種植玉米。我們找到的這種玉米一季的平均畝產是八百公斤,在熱帶氣候條件好的地方可以種三季,一年就是二點四噸。照這樣算下來,紅葉酒店那邊一年應該能收穫四十幾噸玉米。我們按照每年兩百五十公斤的糧食消耗量來折算,那邊就可以解決將近兩百人的生存問題。」
「這我們可以再討論一下,但我覺得應該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張曉舟說道。按照他的計算,安瀾大廈最多能夠容納的人數就在一百五到兩百之間,這已經是一個把口糧消耗控制在一個非常低水平的結果。當然他們還能想更多的辦法來解決食物的問題,但無論是居住的空間,用水還清潔衛生等各個方面都決定了這裏不可能讓大量的人口長期居住。
一個人的秉性很難僅僅是通過幾句話或者是短暫的交流就看出來,對於這些小團隊來說,一旦識人不明吸收了害群之馬或者是有什麼隱疾的人,對於整個團隊來說都有可能是滅頂之災。
「我們可以全都集中到那個地方。」有人提議道。他們這群人相互之間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一起經歷過一次危機之後,相互之間也培養出了一些信任感。
「我們安瀾大廈準備再接收一百五十到兩百人。」他對其他團隊的負責人說道。「但不是在這幢房子,這裏已經接納不了更多的人了,我們準備把對面的這幾幢房子利用起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