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們都在天黑之前撤到了山頂的營地,張曉舟堅持讓吳建偉也跟著他們撤回去,自己則和王永軍一起帶著五十名特戰隊員留了下來。
但按照化石推算,它們的腦容量並不大,就像棘鼻青島龍,專家們估計它們活著的時候體重應該達到了六噸,可腦子的重量或許才有兩百到三百克,所以王永軍說它們太笨也沒有說錯。
張曉舟覺得如果能抓住它們,並且把角鋸掉,它們應該能夠成為不錯的畜力。
如果來到鹽礦這裏的鴨嘴龍當中有這樣的東西,那再多的準備工作也不為過。
「這些東西也太它瑪笨了,怎麼活下來的?」王永軍在它們離開后忍不住對張曉舟說道。
天色剛剛開始發黑,便已經有一群鴨嘴龍從沼澤里向這邊走了過來。
第二天他們開始挖地基,並且開始製作用來擋住恐龍的巨大鹿角。他們沒有辦法知道來這裏的最大的恐龍會有多大,張曉舟知道植食恐龍往往有可能長得比肉食動物還要大得多。以前那個世界曾經發現高八米,長十五米的鴨嘴龍,這樣的龐然大物超過了絕大多數暴龍的體型。
「它們的智商應該和牛羊差不多。」張曉舟這樣對王永軍說道。
但當他們第三天一早來到施工現場時,卻發現頭一天挖出來的地基幾乎已經被完全踩平,那些放置在山樑兩側的鹿角也被推得東倒西歪,其中一個還明顯曾經被某種動物啃咬過,應該是有某條恐龍把它們當做了某種奇怪的樹木,嘗試了一下它們的味道。
為了解決https://m.hetubook.com.com這個問題,他專門和吳建偉等人設計了一個新的方案,從遠山運來足夠長的鐵管和PVC管,把鹵泉中的水運到木牆外圍幾十米外的位置,並且在那裡用岩石和泥沙重新構築一個規模更大的水池。這樣一來,這些恐龍既不會因為斷了鹽的來源而離開這裏,也不會對他們的建築物進行盲目的攻擊。
但吳建偉的想法也沒錯,在這個事情上,沒有僥倖可講,也沒有意外可以出。
「成敗在此一舉了。」張曉舟對人們說道。
將近一百人輪換在這裏奮戰,停人不停工地揮灑著汗水,在一天快要結束的時候,所有的鐵管都已經埋設就位,為恐龍專門搭建的巨大水池也鋪好,但他們沒有把PVC管子接上去。兩側的圍牆還沒有修好,只要有任何一條恐龍堅持要回原來的地方喝鹵泉水,脆弱的PVC管子肯定就要面臨滅頂之災。
任何一個晚上來到這裏喝鹽水的族群都足夠整個聯盟的人大快朵頤,如果真的阻斷了這個地方,讓它們不得不轉移到別的鹽源去,對於聯盟來說絕對是巨大的損失!
鴨嘴龍們被那些在它們看來奇奇怪怪的東西擋住,無法前進,便驚訝地鳴叫起來,一些個頭最大的個體嘗試著推開鹿角,但卻被故意削尖的木刺扎得尖叫了起來。
第四天一百五十人都投入到了前側圍牆的修築,他們辛苦地用巨大的原木製作出空前巨大的鹿角,然後把它們一排排地放置在圍牆的地基前,整和圖書
整放了六排,在鹿角前面的地上則立起了削尖的巨大木刺,以此來阻止恐龍們的靠近。
他們在側面的一道山樑上提前準備好了繩子,並且讓齊峰帶剩下的人和冒險隊的成員在那裡準備接應。
最後一根木材沿著山坡放了下去,人們如釋重負地鬆了一口氣,隨後興奮地歡呼了起來。
當然,最關鍵的是,他們終於把所有的PVC管趕在天黑前接了起來,把那眼鹵泉中的鹹水全都引到了他們之前修築出來,但卻已經被恐龍踩塌了一半的池子里。
好在他所擔心的問題並沒有發生,那些幼體看到族群被擋在外面,很快就驚慌地逃了出去。
不久后,另外一群鴨嘴龍又踏著沉重的步伐走了過來,但因為太黑,看不清楚它們的模樣,只能朦朦朧朧的看出一個大致的輪廓,要比之前的那一群大得多。而且它們的叫聲與之前那個族群也不太一樣,應該是另外一個品種。
「去通知吳工他們來修築圍牆吧!」
事實上,鴨嘴龍可以說是白堊紀最成功的一種恐龍,它的化石几乎遍布整個世界,尤其是在白堊紀晚期,甚至有學者認為各種鴨嘴龍加起來應該佔據了當時所有食植動物百分之七十五的數量。
天亮前最後一批飲客是三條矮小的角龍,它們看上去應該只有普通的水牛那麼大,大大的腦袋加上頸盾幾乎佔據了整個身長的三分之一,兩根長長的尖角樹立在它們的額頭,讓它們看上去很兇猛。
整個夜晚一直不斷地有動物從叢林里沿著河谷到這個hetubook.com.com
地方來喝鹽水,張曉舟不由得有些詫異,它們最初是怎麼找到了這個地方?當洪水期來臨,洪水徹底淹沒這眼鹵泉的時候,它們又是怎麼解決吃鹽的問題?
「應該能行的!」張曉舟對所有的特戰隊員們說道。
他們可以在附近設置陷阱,適當地捕獵那些來喝水的動物,以此解決一部分聯盟對於肉類的需求。
接下來,就是整個計劃中用時最短,但也是最艱難的部分了。
第一天的時間他們有一半人專門就在干這個事情,另外一半人則在負責給後面那道圍牆挖地基,理論上說,大多數的恐龍應該都是從下游的沼澤叢林地帶過來的,而且他們也沒有辦法把鹽水引到這個地方。
最外圍的木刺的位置甚至已經到了他們引鹹水過去的那個水池旁邊。
整群鴨嘴龍無奈地在鹿角和木刺前鳴叫了許久,不斷地有某個成員不自量力地立起來嘗試著推開擋住路的東西,然後被扎得尖叫起來,直到一個多小時后,才有一條鴨嘴龍或許是偶然嘗了一口旁邊那個水池中的鹹水,於是很快,整個族群都很高興地開始擠來擠去地站在水池邊喝水,並且迅速離開了這裏。
他們於是集中力量把后側的那道圍牆修築了起來,同時在圍牆前面安放了三排鹿角,所有的鹿角都用繩索和河谷里的大石塊牢牢地綁在一起,在河谷的部分,則是深深插入河底的木欄,中間留出了將近六米寬的欄杆結構以便在洪水來臨時過水。
這都是肉啊!
張曉舟親自從遠山趕來指揮,和_圖_書這樣的事情如果不自己親眼盯著,他肯定會連覺都睡不著。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結果。
人們在一夜沒睡之後都有些困頓,但張曉舟卻出奇地興奮,他拉著王永軍一起去檢查了那些鹿角的情況,滿意地點了點頭。
人們躲藏在鹿角後面,靜靜地觀察著它們。
張曉舟他們可以聽到那些木刺在它們的巨大身軀前被推倒的聲音,第一排鹿角也被它們推得向後移動了起來,卡在第二排鹿角上,這讓特戰隊員們不知道是不是應該點燃火堆驅散它們,好在它們最終還是找到了鹹水新的出口,心滿意足地喝夠之後,成群結隊地離開了這個地方。
如果管子因為任何問題而阻塞,讓滷水沒有辦法流出去,誰知道那些恐龍會怎麼做?
「踩扁?」人們看著那專門為了這個工程而加工出來,專門用於木牆外圍那一段的鋼管,稍稍有點無語,那麼厚的管壁,即使是恐龍應該也拿它沒轍吧?
在他們前期施工的這段時間里,每天晚上齊峰都安排人到山谷附近向下扔火球觀察下面的情況,幾乎每天都有恐龍在下面的鹵泉附近飲水,有時候甚至有兩種不同的恐龍聚在一起,相互之間還會發生衝突。
他只能推測,附近肯定還有另外一個可靠的鹽源,只是或許要走得更遠,或者是沒有這個地方方便。
理論上說,這個構想應該是可行的,只要有鹽水喝,恐龍應該不會在意是不是原來的那個泉眼和河灘,而他們要在這裏開採食鹽,肯定也不會僅僅立足於這樣一個小小的鹵泉。只hetubook.com•com要他們捕獵的頻率不要超過獵食動物捕殺它們的頻率,這樣的平衡應該能夠維持下來。
但這當然不會那麼簡單,但等到鹽礦的事情穩定下來之後,這絕對是必須要儘快嘗試的事情之一。
同樣的事情再一次上演,而這一次,甚至有另外一個族群也加入到了這場考驗智商的鬧劇當中。
如此巨量的恐龍不是他們那道狹窄的木牆能夠抵擋的,在木牆前面設置大量的陷阱,點燃火堆或許能夠把它們嚇走,但張曉舟卻並不願意讓這些恐龍遠離。
如果這些恐龍非要一意孤行而且還衝破了他們的所有防禦設施,他們就只能狼狽地從那個地方逃走了。
「我們要從這裏槽挖下去,把管子放進去,然後再回填起來。」吳建偉用黃色的鋸末粉在山樑上畫出了一條線。「至少要有五十公分深,否則的話,管子也許會被它們無意當中踩扁,那就糟糕了。」
後面來的恐龍或許是看到了其他恐龍的行動,直接跳過了前一步,徑直走向水池開始喝水,這讓張曉舟的心終於徹底安定了下來。
這是一群所謂的平頭鴨嘴龍,而且個子看上去不高,其中一些幼體甚至能夠直接從鹿角之間的縫隙走過來,這讓張曉舟不禁有些汗顏。如果它們真的被困在這些鹿角的迷宮當中,它們的父母會不會拚命地破壞這些鹿角把它們救回去?
它們的聲音聽上去很像是某種水鳥的叫聲,有些時候低沉,有些時候卻很尖厲,張曉舟覺得自己可以分辨出將近十種不同的發音,這樣的體會對於他來說簡直無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