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第二天,卻依然只是在上午下了一陣小雨,雨水甚至只是把樓頂的那些土稍稍潤濕了一點兒,一點兒也沒有流到積水箱里。
這幾乎已經是每個人每天的習慣,不然的話,帶著一天累積下來的灰塵、汗水和木屑,渾身上下都不舒服。
「好!」吳建偉點點頭。
這樣的情況出現在聯盟絕大多數的地方,但大多數房子都還有水用,只有幾個生產隊因為人員住得太集中而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我昨天才檢查過啊!」他有些委屈地說道。隨即向水箱那邊跑去,所有的開關都是開著的,他順著架子一個個爬到水箱上去打開蓋子檢查,最後,他爬在最高的積水箱上稍稍地有些驚慌地叫道:「沒水了!水都被用光了!」
誰能想到,在這樣天天下雨的地方,會突然出現水不夠用的情況?
聯盟六千多人,上千畝地,正是出苗的時候,每天的用水量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如果不及時作出應對,等到現有的所有存水用光,那就麻煩了。
「但即便是把水用hetubook•com•com水車提上來了,聯盟那麼大的一塊區域,要怎麼把水分配下去?修溝渠肯定不可能,工程量太大了!一時半會兒根本弄不出來。用水管的話,材料是一方面,鋪設也是大問題。」錢偉皺著眉頭說道。
幹了一天活,身上如果不洗一下,晚上真的沒法睡覺。
女人們對此也習以為常,不會有人因為看到某個大老爺們只穿一條內褲站在那裡而大驚小怪。
就連廚房做晚飯要的水都沒有了,鄧佳佳沒有辦法,只能請在旁邊樹下納涼的幾個男人幫忙到附近的團隊去弄水。
人們大聲地叫著這個禮拜負責檢查管路和過濾器的人的名字,他有些驚訝地跑了出來。
「吳工,你今天就帶人去找合適的地方,先挖一個地方看看!」
「拿那個跑一趟能運多少水?人喝的,用的,關鍵還有地里的苗!」張曉舟焦急地搖了搖頭。「不過也沒有辦法了,只能先這樣克服著。希望這隻是暫時現象吧!」
「水源應該不是問題。周圍這和*圖*書片土地的地下水應該非常豐沛,只要挖井就行了。」高輝說道。「也許只要挖下去幾米就會有水出來了,唯一的問題只是怎麼把水運上來。」
他們沒有辦法知道答案。
人們只能繼續到周圍的團隊去弄水。
沒有人多想什麼。
這樣的事情從這套系統建好之後還從來都沒有發生過,這時候才有人想起來,從昨天到今天,似乎只下了一場雨,而之前的那幾天,幾乎也沒有怎麼下雨。
「材料上盡量改進一下,用堅固而又輕便的材料行不行?」張曉舟問道。「不行的話,減少中間裝水的容器的數量,或者是在地面挖一個池子,在四五米高的地方再搭一個平台建個池子,分三級提水,這樣行不行?」
「這個倒不是問題,每個團隊都有手推車,讓他們自己拿桶來運就行了。」梁宇說道。
「我們必須按照長期乾旱的可能性來考慮。」張曉舟對人們說道。
「必須馬上讓人們明白問題的嚴重性,開始節約用水。」梁宇說道。「必要的時候,應該恢復m•hetubook.com•com安瀾大廈時每人每天只能用一盆水的規定。」
因為降雨很頻繁,一幢樓房屋頂所收集的雨水經過處理后完全能夠滿足裏面居民日常的需要,人們唯一所要做的,就是定期檢查管路的狀況,更換過濾器里的材料。絕大多數時候,僅僅是清洗一下過濾器最上層的紗布就能繼續使用下去。
「是不是忘了打開積水箱的開關了?」一個剛剛擦洗完,正在旁邊用毛巾掏耳朵的男子說道。「誰去水箱那兒看看?」
「是!」夏末禪點點頭。
「小嚴隊長還不準備來接你到鹽礦那邊去啊?他不會是認識其他女孩子了吧?」人們一邊從她手裡接過用來盛水的容器一邊取笑她道。
「我們的水分散在每幢有人居住的房子里,你怎麼管?哪兒盯得過來?」老常搖了搖頭。「再說了,還有地里要用的水,這個只能靠人們自覺,沒法管。」
「鹽礦用的那種水車應該可以用吧?」梁宇問道。「我記得鹽礦那邊的水車可以把水提到兩米五高的地方?」
但就在好幾個https://m.hetubook•com.com人一起洗得正爽時,水流卻突然就停住了。
第三天,連一場小雨都沒有下,人們終於有些慌張了,而聯盟高層們也終於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沒水了?
「去死吧你們!」鄧佳佳毫不示弱地大聲說道。
「聯盟這邊先馬上做個緊急通知發下去,讓各個區域,各個團隊都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把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充分說清楚!宣教部這邊要馬上出一個專刊說這個事情,等我們的解決辦法出來,宣教部要趕快貼出去,配合宣傳人員告訴每個人,讓大家心裡有數,不要慌!對了,讓邱岳那邊也配合,大力宣傳這個事情!」
這隻是偶然出現的情況,還是這個地區特有的季節性氣候?
「節流是一方面,但現在,最重要的應該是尋找水源吧?」錢偉說道。
「哎!哎怎麼沒水了!」好幾個人都叫了起來。
「天氣真怪!」人們這樣說道。
「用那個提水當然可以,但高度太高的話,以人力就很難帶動了。」吳建偉說道。「遠山這邊即使是選在東木城那邊,地面到和圖書下面的高差也有六米多,如果考慮到挖井的深度,那就有可能會有八米甚至是十米,甚至更深,那麼高的話,做是做得出來,但人力肯定帶不動了。」
「這個……應該可以吧?」吳建偉點點頭,開始在紙上畫了起來。
聯盟幾乎所有住人的房子都進行了改造,屋頂的大部分區域都用來種植玉米或者是番薯,而所有的積水和雨水卻都通過管子引到樓下的水箱里集中起來,經過沉澱之後,上層較清的水通過一個由紗布、碎石、細沙和木炭粉做成的簡易過濾器之後流到位置更低一些的第二個水箱里,然後再通過第二個過濾器后,流入第三個,也就是他們平日所用的水箱里。每個水箱下面都有一個開關,打開后就能把落在最下面含有雜質的水全部放掉,重新蓄水。
人們都詫異了起來。
生產一隊的營地內,人們在一天的辛苦勞動之後,正聚在食堂外面的水池邊擦洗。
大部分人只能放棄擦洗的念頭,或者是跑到附近認識的團隊去要點水來用用,那些地方住的人沒有這麼多,水肯定多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