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新世界
第四十三章 懸賞

「沒問題!」高輝馬上說道。「交給我吧!」
看上去當然很美好,但對於聯盟來說,其實就像是拚命付出努力去把畝產從二百六十公斤提高到三百一十公斤。做到沒問題,但付出的代價實在是不值。如果要推廣,沒有四五年的時間,根本就不可能普及。
「只要他們能夠找回有大規模種植價值的水生植物,我會用鹽礦外的那塊獵場五年的專屬狩獵權作為回報。」他對高輝說道。「聯盟只收取百分之二十五的稅,除此外什麼都不要。」
用這樣的方式,手腳靈活的人可以憑藉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在五分鐘內完成一畝地上方所有天窗的遮擋,而把它們放下來則只需要三分鐘,因為這些帘子的重量很輕,時間幾乎都花在走路上。雖然依然很繁瑣,但比起之前的那種做法,簡直可以說是質的飛躍。
但張曉舟還是表彰了做出這個設計的人們,並且鼓勵他們對自己的設計進行改進,聯盟也許沒有可能採用和圖書他們的這種設計去推廣到廣大的土地上種植玉米和番薯,但少量地搭建這樣的木棚,用來種植價值更高的蔬菜、瓜果和用來培育種子卻是很好的選擇。
這樣的辦法當然比較保險,於是這些東西很快就變得很搶手,在某些偏僻的地方,甚至出現了針對這些東西的盜竊案,但因為偷東西的把這些東西用在了自己的地里,很快就被失主發現,原物奉還不說,自己還因為盜竊而被判入獄服刑三個月。
理論上說,標準化工業化的生產模式加上大量投入人手,肯定能夠大大地提高這種新式木棚的生產效率和安裝效率,他們也可以組織人手對它進行進一步的改進,讓它達到效率和消耗物資的最佳比率。但不管怎麼做,基本的工作量擺在這裏,不可能改變。
如果算上準備材料的時間,那一畝地如果由四個熟手來改造,也得花上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聯盟現在已經有了將近一萬五m.hetubook.com.com千畝地,以現在的生產力,大規模推廣這種做法根本就不現實。
更多的奇思妙想隨即出現,有幾個心靈手巧的人用從蔓藤上剝下的纖維編織出了又輕又薄可以擋水的帘子,然後掛在了架子上,末端還留了圓形的繩套,可以方便地被特製的鉤子勾住,下雨的時候只要用棍子一挑就能用來擋住用來透光的天窗,而天晴之後,同樣只要用棍子上的鉤子一挑,就能把它們拉下來,一來一去,只要幾秒鐘的時間。
而聯盟現在最缺乏的就是時間。
聯盟又一次回到了日常的節奏當中,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當這層窗戶紙被揭開之後,有不少人開始按照聯盟那些試驗田的方式對自己田地的擋雨網進行改進,因為便利,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採取的都是在擋雨網上開透光孔的方式。
四個手藝嫻熟的木工可以在材料齊備的前提下花一個禮拜的時間完成一個棚子的建設並且完成調試,也hetubook•com.com就是說,一畝地就得花兩個月的時間。因為缺乏鐵釘,那些活百葉都是用木製的榫頭結合在一起,用木製的手柄聯動,這也決定了,安裝的過程極為繁瑣,對每一片木百葉和骨架的要求很高,這樣的工藝根本就沒有辦法快得起來。
張曉舟卻無法像他那麼樂觀。
張曉舟不得不把自己想要大規模培訓技術人員,並且辦一個廠專門負責生產這種木棚所需要的各種配件的念頭強行從自己的腦海里驅逐出去。
而更牛的人則把之前聯盟通行的做法徹底推翻重來,他們把自己田地上的木頭架子和擋雨網全部拆掉,用結實的細木條重新搭了如同房屋一樣的架子,然後分塊在架子上安裝了用長方形的薄木板做成的活百葉,只要站在棚子中央轉動相應的手柄,就能打開或者是關閉周圍的四組活百葉,一畝地只需要建八個這樣的棚子就能完美地實現遮陽擋雨和光照的轉變。這種做法因為要轉動手柄,相對來說和_圖_書比較費力,但因為不需要怎麼走動,耗費的時間也不多,因為可以把絕大多數空間都打開,光照絕對有保證,堪稱現階段技術和材料條件下完美的解決方式。
「最有希望的解決方案還是找到一種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去照顧的原生植物。」張曉舟對高輝說道。「現在聯盟的殖民點和田地鋪得太開,而民兵又還沒有足夠自保的能力,聯盟常備軍不得不分拆成十幾個小隊,分散到各個區域去負責人們的安全保衛,再加上鹽礦那邊必須投入的人力,現在已經沒有能力再安排出探險隊去探索叢林。現在能夠動用的只有冒險團了。」
這種木棚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和優質的木材,每一片木百葉本身的重量雖然不重,但幾百片加起來也不是個小數量,對於木架的要求很高,所以還得考慮基礎的問題。事實上,這個方案就是在田地上搭建出了一個個簡化版的溫室,成本過於高昂了。
還有人想方設法地弄來了各種透明的東西,m.hetubook.com.com塑料布,塑料板,有機玻璃,甚至是沉重的玻璃板,然後按照它們的大小開孔並且把它們安置上去。
這樣的構思和手藝讓所有人的嘆為觀止,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在自己的土地上安裝這樣的裝置,但這樣的裝置所需要的人工和材料也讓每個人都只能望而卻步。
聯盟需要的是一種廉價的,在現有基礎上就可以實現的,可以快速推廣的,能夠大幅減輕人們重複勞動的方案,聯盟需要的是能夠讓人們更有效率的利用土地和現有資源的方案,而不是這樣需要投入更多人力和物資,拚命提高單位土地利用效率的做法。
聯盟常備軍剛剛發生了這麼大的傷亡,沒有足夠的利益,冒險團憑什麼要投入到這麼危險的任務當中去?
人們採取的具體手段當然不同,有人把孔開得相對來說比較小,但間隔比較密,希望能夠以此來保證在不滲入太多雨水的情況下有足夠的光照。也有人把孔開得很大,幾乎不能叫透光孔而應該叫天窗,當然間隔也比較大。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