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礦藏都有伴生的可能,硫鐵礦中也經常會伴生銅、金、銀等礦藏,當然,如果元素太過於繁雜,以他們現在的技術精鍊將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但對於他們來說,找到一處礦藏都如此困難,如果能夠在這裏找到需要的金屬,尤其是銅,那對於他們的工業發展肯定會好得多。
但這一切都是在純理論的基礎上進行的,整個工藝流程從原理上來說經過多次集思廣益的會議,應該已經不存在任何問題,但理論和現實之間永遠都有著巨大的差距,而現在,就是考驗他們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和準備工作是否有效的時候了。
在張曉舟和聯盟少數的專家們出發后,梁宇和夏末禪開始按照之前就已經制定好的預案進行宣傳,徵募志願者。
「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然後我們才會有能力考慮好不好。」張曉舟說道。「我們首先要活下去,拋開這個前提,什麼都沒有意義。」
他們在周圍只找到一塊不大的平地,用來建設礦工們的住所也許夠了,但要建那一系列的工廠,位置明顯不夠。
他們的工廠需要大量使用木炭作為燃料和還原劑,把巨量的木炭從瀑布城周邊的叢林砍伐之後www•hetubook.com.com燒製成木炭然後運送到這裏,這幾乎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為沒法把鑽機從遠山大老遠的搬過來,他們只能選擇性地進行了試探性的挖掘,並且從山勢和山坡上的植物猜測礦脈的走向。
當前的運力嚴重不足,如果有可能,在礦藏周邊就近選址建設,把經過粗加工甚至是精加工的產品運出去才符合他們當前的實際。
礦石的品味當然還需要採集樣品送回遠山去,在實驗室里進行進一步的檢測,但幾位老師都認為,雖然感覺不是富礦,起碼也不能算是貧礦,完全具備開採利用的價值。
對於這一天,他們可以說是已經翹首期盼了很久了,硫鐵礦、黃銅礦和其他有可能發現的常見礦藏的開發利用也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列入聯盟的科技攻關項目,進行了大量紙面上的工作。
對於工人們來說,這個方案也是最人性化的,畢竟,乾燥陡峭的山谷和風景秀麗環境怡人的瀑布城,正常人都知道怎麼選擇。
另一個無法把廠建在這裏的理由是,這附近幾乎沒有多少高大的植物,因為山坡陡峭,只生長了少數低矮的松柏類和*圖*書樹木,大量可見的是灌木和蕨類,更多的地方只有低矮的地衣類的植物。
這對於張曉舟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事實上,他在來的路上已經考慮過最糟糕的情況,那就是他們好不容易找到的礦石也許品味極低。但即便是那樣,他們也只能硬著頭皮上,因為沒有任何別的選擇。
最終他們選擇了備用方案,用刨得很光滑的硬木製成滑道,分段把揀選出來的礦石沿著滑道輸送到河邊,然後用船把它們運到瀑布城,所有的工廠也都建設在那個地方。
結果比較樂觀,緊鄰這條山谷的另一座山谷也發現了露天的硫鐵礦,而且有黃銅礦伴生,幾位帶隊的老師都認為它們應該屬於同一條礦脈。如果他們的判斷是真的,那這條礦脈的儲量至少應該有幾十萬噸,以他們準備採用的開採和利用手段,至少可以用上幾十年。
對於探礦隊的褒勉當然不用提,而整個探礦隊的重心也馬上移到了這個山谷及其附近的區域。
可這條山谷並非什麼好選擇,山谷的兩側過於陡峭,而且缺乏植物的遮蔽,山谷底部幾乎沒有可以利用的大塊平地,更值得關注的是,這條沖溝明顯有被洪水沖刷的m.hetubook•com•com
痕迹,而且兩側也都有坍塌和小規模泥石流發生過的痕迹,未來他們在這裏大規模開挖后,對於環境的破壞無法避免,那就意味著,在山谷中建設任何建築,都有可能面臨嚴重的安全威脅。
「好在我們從一年前就一直在收集硬木,而且加工成了板材,只要想辦法把它們運過來,現場拼接就行。」吳建偉嘆息著說道。「但環保的問題會很嚴重。」
按照預案,至少要動員三千人離開遠山搬遷到瀑布城那邊,為了保險起見,最好是能夠有五千人,而張曉舟的目標,是把聯盟一半的人口搬遷到這裏,或者是分佈在從遠山城到瀑布的沿線,最終把這一條線徹底連通,變成聯盟控制下的核心區域。
幾百年以後,這個地方也許會開始飽受霧霾和酸雨的折磨。
無論是燒炭、燒石灰和石膏、煉磺還是制水泥、制硫酸、煉鐵,在生產的過程中都無法避免的會產生廢氣,廢渣和廢液,以他們現在的能力,這個問題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解決。未來的瀑布城也許會是一個漫天灰塵,煙囪林立,黑煙滾滾的地方。
他們一路上幾乎是不顧安全規程的趕路,到了瀑布城之後,也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稍稍休息了一個晚上就向發現礦藏的山谷出發。
他們甚至已經實地建設了一座簡易的煉磺爐和後續的配套設施,摸索了需要燒制的耐火磚、陶罐陶管的大小和尺寸,對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的問題也進行了分析,積極地尋找著解決的辦法。
張曉舟他們趕到的時候,探礦隊的人馬已經把周圍的幾個山谷和山頭都找了一遍,並且找到了一條稍稍好走一些的道路。
這些人還需要配套的生活、後勤補給,因為距離太遠,運輸這麼多人所需要的糧食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好是能夠在瀑布周圍開發農田,就近滿足需要。
由他們倆發現這個地方完全只是幸運,這份榮譽應該屬於他們的整個隊伍。況且,他們也不願意別人以後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想當然地以為有兩個倒霉鬼死在了這個地方,更不願意因為這樣的名字而讓人以為他們倆之間有什麼。
張曉舟等人也馬上就準備動身前往瀑布城。
雖然遲遲沒能找到硫鐵礦,但用硫鐵礦燒制硫磺,並且聯合利用,同時生產硫磺、氮肥、生鐵、水泥、亞硫酸,然後利用亞硫酸和硝石,通過塔式法生產硫酸,減少環境污染和對工
https://m.hetubook.com.com人健康傷害的工藝流程早已經拿出來,並且反覆修改了好幾次。
他們設計的整個工業流程都是按照當前的勞動力水平和工業能力而設計的,放在以前,那就連鄉鎮的三無小廠都不如,但現在,卻已經是他們能夠採取的最合理的方案。產量當然不可能有多高,可一整套原始工業體系下來,伐木、燒炭、挖掘硫鐵礦和黏土礦、運輸、燒石灰和石膏、制硝、煉磺、氮肥廠、生鐵廠、水泥廠、硫酸廠,甚至以後有可能要建設的鑄件廠、化工廠、機械廠、火藥廠、槍炮廠,就算每個廠都只是土法上馬,要不了多少人,也沒有多高的產能,但所需要的人手也不是個小數目。
這個地方已經被命名為鐵山,曾經有人提議作為對發現者李橘和唐濤的褒獎,把它命名為橘濤山,但兩人考慮了一下,沒有接受這個好意。
從節約勞動力和運力的角度出發,再考慮到瀑布城周圍豐沛的水力資源,無論是直接建水車使用水力,還是將來建設成規模的水電站使用電力,把絕大多數工廠布置在瀑布城附近都是唯一的選擇。
「我們需要把採礦場和工廠的選址定下來。」張曉舟說道,這也是他們非要趕過來親眼看一看礦址最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