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新世界
第一百七十一章 部落(下)

羽龍人的部眾很有可能都是它自己的孩子,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越是看著年輕的羽龍人,平時可以指揮的樹龍人武士就越少,在部落中的地位也越低,而那些看起來已經明顯呈現老態的羽龍人,卻往往指揮著龐大的樹龍人武士軍團。
「但我們要怎麼做?」楊昱問道。
對於張曉舟來說,扣除恐龍人過於殘暴冷酷的習性,它們的一切都是那麼神奇而又獨特,讓他越來越入迷。
地位最高的是羽龍人,其次便是強大的武士,但這兩條路他們都走不通。在叢林中,即便他們能夠用上獵槍,狩獵的效率也不可能超過樹龍人武士。從防止技術擴散的角度,他們也不可能在這些恐龍人面前使用投矛和弓箭,投斧上綁繩子對於恐龍人的戰鬥力沒有多大的提升,但如果讓它們學會使用效率和殺傷力更高的武器,他們倆就是罪人。
卵胎生避免了漫長的孵化期把群落禁錮在某個區域的惡果,如果它們是和其他恐龍一樣把蛋產在沙地或者是巢穴中,那它們就必然要長期在巢穴附近活動以守護未孵化的蛋,這樣一來,為了保證種群能夠生存下去,一個區域內的恐龍人的數量就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多。
這或許是恐龍人的習俗,依靠種種意外和自然競爭來淘汰所有不能適應這種生活方式的個體,它們殘酷而又漠視生命的習性,或許就是這樣漸漸養成的。
張曉舟已經大致上弄清楚了這些恐龍人的行動規律,它們是標準的遊獵種族,因為過於龐大的人口,再加上它們過於強大的搜尋和捕獵能力,任何一個地方都無法製成這樣一個部落的長期逗留,部落在一個地方往往呆上四到五天,便會自然而然地繼續向前,尋找下一個落腳點。hetubook.com.com
恐龍人長期茹毛飲血,也沒有什麼衛生意識,張曉舟相信它們當中有許多一定存在嚴重的寄生蟲問題。如果能夠替它們打一次蟲,讓它們看到吃了自己的葯之後拉出這麼多蟲子,應該足夠讓它們對自己肅然起敬了。
「我們必須要想辦法讓它們意識到我們的重要性。」張曉舟說道。
張曉舟一直在設法靠近和觀察那些新生的幼龍人,因為這顯然是了解這個種群的最好的手段。
他曾經以為那些大腹便便的羽龍人是恐龍人中的貴族,因為吃得太多動得太少而變得肥胖,但現在看起來,應該不是這麼回事。它們肚子大的唯一原因只是因為有新生命在裏面孵化。
「但它們不會讓我們治病的啊?」楊昱對張曉舟懂醫絲毫也不懷疑,他只是覺得雙方無法溝通的情況下,這怎麼可能做到?
張曉舟現在已經不太有與恐龍人和平共處的期望了,對於這些可怕的生物,最好的結果也許也不過是禍水東引。但他現在對於恐龍人的種群構成還不夠了解,這個部落就是附近的所有恐龍人?消滅它們就徹底解決了恐龍人的威脅,還是有著更多的恐龍人的存在?之前經過遠山附近的那個群落和它們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爬行類中並不乏卵胎生的種類,但卻很少有體形像恐龍人這麼龐大的。張曉舟無法想象是什麼樣的契機促成了它們這樣的習性,這個過程必定漫長而又複雜,但從結果來看,卻可以說是和它們的種群生活方式完全吻合。
但這一切究竟是依靠什麼來控制,又是怎麼發生的,他現在還沒有答案。
恐龍人顯然是有宗教崇拜的,羽龍人在某些時候顯然充當了巫師的角色,只是它們沒有和_圖_書往醫的方向發展。
「我當過獸醫,雖然只是兼職的。」張曉舟說道。「以前我治好的那些牛啊羊啊也不會說話,溝通從來都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我們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讓它們意識到這一點。不過,我們首先要做好準備。」
它們的母親在部落分配獵物時明顯獲得了更多的份額,它把肉塊用牙齒和爪子撕成小塊,一股腦地放在產床上給幼龍人們吃,而不是平均地分給每一條幼龍人吃,很快就有身強力壯的幼龍人獲取了更多的食物而開始長得比其他幼龍人更快更強壯,而少數幼龍人則因為總是搶不過其他兄弟而變得瘦弱,但包括它們的母親在內的所有恐龍人似乎都把這視為一種正常情況,從不阻止。
看著它們在巨龍身體的起伏中東倒西歪,不得不想方設法地保持平衡,張曉舟不由得替它們捏了一把汗,但所有恐龍人對此都視若無睹。
以他們現在的條件和溝通能力,想要做醫生替它們解決頭疼腦熱的問題當然不容易,但張曉舟兼職獸醫的經歷足以幫助他解決一些外傷之類的問題,甚至可以解決少數更加複雜一些的問題。當初他治療的那些牛馬也同樣沒有辦法和他交流,只要它們相信他,願意給他機會,總有發揮的時候。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巫醫一直都是部落中地位最高的人之一,在某些地方,巫醫的地位甚至可以高於酋長。
這與其說是爬行動物的習性,倒不如說更像是某些鳥類的習性。
那條生育后的羽龍人肚子明顯變小了,看上去體形就像是整整小了一圈。
張曉舟和楊昱開始在日常尋找食物的時候收集那些聯盟好不容易發現具有一定醫療效果的草藥,康華醫院的段宏等和*圖*書人一直在著手做這個事情,以防手邊的藥物用完之後聯盟徹底陷入醫療危機,張曉舟曾經很多次去參与他們的成果發布會,多少記得其中的一些,而楊昱作為聯盟常備軍的一員,也學到過一些可以應急使用的草藥。
而對於這個區域的動物來說,則是徹頭徹尾的滅頂之災。
在部落再一次啟程時,幼龍人們得到了特別的優待,可以在那條巨龍的身上和整個族群一起前進。
停留的時間取決於在那個地方找到的食物的數量,如果連續狩獵到大型獵物,部落便會在那個區域停留得更長一些,而在這個過程中,體內還沒有孕育新生命的羽龍人便會與在狩獵過程中表現最出色,顯現出最佳遺傳基因的樹龍人交配。
而雌性羽龍人龐大的軀體和較少的運動量正是為了保護肚子里未孵化的卵,給予它們足夠發育的空間,甚至有可能提供少量營養。而雄性樹龍人較小的,高度特化的身體則讓它們在叢林這樣的環境中具備強大的行動、覓食和狩獵的能力,保證了營養的供應。
他們用細藤條編織了兩個背籮,把自己日常用的工具和物品放在裏面,也收集了一些用來接骨的木頭,具有殺菌作用可以治療外傷的草藥。張曉舟還收集了一些刺掌藤的葉子,這種東西是聯盟普遍用來作為殺蟲劑使用的植物,大劑量使用足以讓褐家鼠死亡,但張曉舟曾經試著用它來給雞鴨和秀顎龍驅蟲,具有一定的效果。
那些總是搶不到食物的幼龍人很快就明顯與其他兄弟的體形越拉越開,並且變得虛弱,當它們出生之後的第一個月,不再被許可爬在那條巨龍身上,開始必須和其他未成年的樹龍人一樣依靠自己在叢林中跟上部落的腳步時,它們便和*圖*書也就逐漸消失了,而其他的幼龍則很快就融入了族群,變成了張曉舟曾經見過的那種半大的未成年樹龍人。
但在這樣的環境下,受傷是一件很容易發生的事情,在他們苦苦等待了許久之後,機會終於還是出現了。
張曉舟相信它們必定會對死後的世界有著一種美好的描述,就像許多原始部落都會強調勇士和對部落做出貢獻的人將會獲得永生,進入美好的死後世界,恐龍人應該也會有相應的一些東西,這才會讓它們視死如歸。
「我們要做醫生!」張曉舟說道。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他們必須想辦法獲得更高的地位。
但他也相信,不管它們把死後的世界描述得有多美好,總會有人懷疑和恐懼,總會有人不想要那麼快那麼容易就死去。也總有一些不會馬上致命的病症會困擾它們,讓它們渴望得到解決。
反過來說,正是因為它們有著卵胎生的獨特習性,才讓整個群落具備了遊獵的可能,整個種群也才因此而有了聚集如此巨量人口的可能。
自從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張曉舟看到羽龍人時便會習慣性地去觀察它們的肚子。
這群幼龍人的出生讓整個部落在這個地方呆了十天,對於這些恐龍人來說,幸運的是它們已經離開了聯盟控制和影響下的區域,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恢復到了正常的水平,足以支持它們在這裏停留。
他不知道恐龍人為什麼沒有發展出巫醫這個階層,也許是它們對於生命的漠視,也許是因為它們的繁殖力太強,也許是因為它們很少會去吃植物,更不要說去研究植物的藥理成分。
但這個等待的過程卻是漫長的,張曉舟和楊昱一直跟隨著部落在叢林中漫遊了將近三個月,卻一直都沒有能夠找到合適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機會。
而部落的首領之所以臃腫,顯然也是因為體內孕育了新的生命。張曉舟甚至懷疑,它體內孕育的或許正是數量稀少的羽龍人,而不是常見的樹龍人。正是因為如此,它才必須獲取更多的食物。
張曉舟他們當然沒有辦法理解它們的崇拜對象代表的是什麼,但從原始人的宗教發展來說,無非就是死亡、災難、天氣之類的東西,對於這些漠視死亡的恐龍人來說,死亡也許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不是沒有恐龍人受傷,事實上,恐龍人在狩獵過程中受傷和死亡都是家常便飯,這也是部落中的年老者這麼少的最主要的原因,絕大多數恐龍人都在衰老之前就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橫死了,根本就活不到老。張曉舟他們無法找到機會的原因是,大多數傷員都挨不到回來就已經被同伴殘忍的殺死後作為食物帶回來了,而他們因為沒有資格參与狩獵,根本就沒有機會遇到它們受傷的場景。
它們成長得極快,只是幾天時間就已經可以在母親身邊四處跑動,它們最初的幾餐都是成年羽龍人吐出來的半消化的肉塊,但很快,它們就開始自己吃肉了。
很快就有一條幼龍人失去平衡從那條巨龍的身上落下來,摔得半死,但後面的恐龍人們卻沒有一個試圖去幫助它,它明顯是摔斷了腿,在地上尖叫著,掙扎著,張曉舟不時地回頭去看它,結果,當那些年老的樹龍人經過那個區域后,便再也看不到它了。
在恐龍人的族群中,工匠顯然沒有什麼地位,廚子也不是什麼有前途的工作,他們倆甘願冒險留在恐龍人的族群中,一方面是為了掩護齊峰他們倆逃跑,另一方面是為了了解恐龍人,代表人類與它們溝通的交流,這樣的生活持續下去沒有任何意義。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