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六十一章 武裝列車

先鋒隊用興閩銀行的名義,還在上海投資了一家被服工廠,只是等待工廠的生產線完全運轉起來,還需要一段時間。
後面的六七八三節車廂,則和前面的一二三三節車廂相同,分別是機槍車、炮台車和材料車。
徐州是津浦鐵路中段最重要的城市,還是大運河和津浦線的交匯點,其交通樞紐的意義,比之古代尚無鐵路的時代還要更加重要。
車站上很多官兵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武藤純子的身上,這麼一位漂亮的日本少女,也確實很引人注目。
「北洋軍沒有去江北救援第十三混成協。」
「通知軍需處,要加速完成對覺民號武裝列車的改造,羽檄飛馳,急如星火,這是人民對你們的要求!」
「毅軍和拔刀隊一樣,是一支舊軍隊,它可以讓北伐軍這樣嚴陣以待嗎?」
她雪白的肌膚和澄清的眼神,還有優美的脖頸和修長的身姿,在一大群餐風飲露的粗獷戰士里,自然顯得與眾不同。
第三節是機槍車,直接在車廂兩旁挖射擊口數處,作為機槍的發射孔;第四節是提供蒸汽動力的火車頭;第五節是指揮車,也採用沙包和枕木做防禦的工事;
「沿鐵路線的固有陣地進行作戰,有利於發揮北洋六鎮兵的火力優勢,不利於發揮華野機動靈活和果敢勇猛的優勢。士雲,應當加緊催促軍需處,立刻完成和圖書武裝列車的改造,在第一師先頭部隊開抵徐州外圍陣地以前,把武裝列車增援到前線上去。」
記者團的人都聚到了一處,六七台照相機又被架了起來,咔嚓咔嚓一陣閃光燈的拍攝,北伐軍秘書處處長譚平山就帶著幾名幹事跟了過來。
覺民號由八節車廂組成:
但是敏銳的北一輝還是察覺到:「冬衣的數量還不能滿足所有士兵的需要。」
北一輝眼裡閃動著野心的光輝。
北伐軍條件有限,軍需處處長羅則資帶著一幫從製造局離職的工人一起對普通車廂做改造。
鐵甲列車首次出現於1861~1865的美國內戰時期,在蒸汽機車頭前加裝一節武裝列車,用於保護列車工人、應戰騎兵。1870年普法戰爭和1899年英國的兩次布爾戰爭期間也有裝甲列車出戰。
所以林淮唐估計南北兩軍的決戰,必然發生在津浦線的鐵路樞紐上。
北伐軍的第一列武裝列車,執委會討論后提出了覺民號和黃花崗號兩個選擇,最後還是林淮唐拍板決定,採納了覺民號的名稱,用以紀念在廣州起義時代林淮唐而死的偉大烈士林覺民。
在第八節車廂以後,軍需處處長羅則資還補充上了一點,決定再加掛一節普通車廂,內乘兩排步兵駐守,作為掩護部隊。
但革命家都有野心,難道不是如此和-圖-書嗎?
武藤純子也被北一輝的話嚇了一大跳,她心裏跟著浮現出一個大胆的想法。
北一輝滿足地笑了起來,武藤純子只是一個懷春的少女,要引誘她實在太容易了。
希望不是如此……
北一輝在潮汕見到的只有「革命」以後的社會,但他更想見到的是「革命」的過程,究竟要用著什麼樣的手段,可以把老大中國的舊狀態革新成那種新生的狀態呢?
記者們都發出不滿的喧嘩聲來,但北一輝不以為然,他把武藤純子從人群里拉開,低聲說:
武藤純子的心臟又撲通撲通跳了起來,她知道這是特別大胆的行動,而且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南北兩軍當做間諜逮捕起來。
林時爽以北伐軍副總司令的身份挑起了第一路軍指揮的實際工作,他跟隨第一師、第二師兩支部隊前進,根據前線送來的軍情戰報,第二師在清江浦殲滅了第十三混成協以後,俘虜了蔣雁行為首的一批北洋系軍官,江北側翼的淮安府和海州府各屬,先後被第二師部隊光復。
「譚秘書長?我們還能採訪一下君漢先生嗎?」
津浦線上到處都是往來奔赴的火車車廂,列車上載滿了北伐軍的戰士、軍械和輜重物資,武藤純子和北一輝坐在唯一一截留給記者團的車廂里,姍姍來遲。
「袁世凱犧牲了第十三混成協,一定是為了www.hetubook•com.com爭取時間加固徐州的防禦。總隊長,參謀處估計北洋軍第五鎮將從濟南南下,徐州是對他們來說最好的阻擊陣地。」
她也注意到北伐軍戰士的草鞋都換成了更保暖的布鞋,戰士們也都配發了一件棉布製成的冬裝外套。
是北伐軍佔領一個地區以後,究竟會用哪些手段推行先鋒隊宣揚的社會革命。
「到徐州去!君漢先生一定在那裡!」
「現在津浦線南段都戒嚴了,但我估計運河是無法戒嚴的,我們自己沿著運河走,肯定能進入戰區。」
他對南北兩軍當然都很感興趣,但他更想看的是什麼?
林淮唐遺憾地嘆口氣:「江北的事情耽擱了我們一點時間,為了確保第一師的側翼安全,行軍速度還是太慢了一些,不然我們本應該在第五鎮南下以前就佔領徐州。」
第一師的先頭部隊,已經佔領了固鎮和宿州,當地只有少量巡防營做了一點抵抗,但很快就被第一師的大部隊彈壓。
武藤純子用戴著皮革手套的雙手,捂住暴露在冷空氣里變得得紅彤彤的臉蛋,她忍不住哈著白氣,在空氣里留下一串好像凝結成霜的露珠。
北一輝看著她清澈的眼眸,淡淡地笑道:「武藤小姐就算寫出這樣的文章,報社也不會刊登的,我們還是做些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吧。」
北伐軍在浦口繳獲到張勳留下的幾十和-圖-書個機車頭時,林淮唐就想到了使用武裝列車作戰的計劃。
姚雨平手裡抓著藍色鉛筆,從濟南出發,一道線畫到徐州的位置上,說:
既然北伐軍要沿著津浦線北伐,作戰勢必以鐵路為中心,而北伐軍的對手北洋軍在編製上完全效仿德國,完全是一種重裝化的步兵師編製,以中國此時的道路交通條件,實際上也是離開鐵路就很難作戰。
火車汽笛聲嗚嗚作響,白色的煙霧瀰漫在月台之間,車站前的水泥道路啪啪啪踏過一雙又一雙布鞋。
林淮唐想道。
「北先生的意思是?」
「這麼冷的天氣……北先生,我們必須在報紙上請求各界的捐助,北伐軍需要這樣的幫助!」
第一節是材料車,用普通的平板貨車,不增添防禦工事和護甲,裝滿鋼軌、枕木和一切修路器材,預備鐵路被破壞時立即修復;
冬天到了,兩淮的氣溫又比江南低得多,武藤純子在卡其色的雙排扣大衣衣領上,又戴了一條灰白色格子紋路的圍巾。
改造的方式其實非常原始,就是在普通車廂上開出機槍孔、架設野戰炮之後,並用沙包、枕木進行加固,只有位於中央位置提供蒸汽動力的蒸汽機車車廂被安上了幾塊簡單的鋼板。
「北先生,毅軍怎麼了?」
「據我所知,剛剛進入安徽的北軍是以毅軍為主……」
譚平山搖搖頭:「不好意思,情況有和*圖*書變,北伐軍第二路軍剛剛在正陽關附近和北軍交火,總司令部認為蚌埠也在戰區範圍之內,為安全考慮,只有先請記者團的諸位返回浦口總兵站等待。」
這一次的軍事行動,由於機密的起見,記者團不被允許繼續跟拍林淮唐。他們直到蚌埠光復后的第五天,才被華野政治部允許前往蚌埠的兵站拍攝照片。
但是想到能比其他人更早見到林淮唐,她又痛下決心,一定要跟著北一輝去到戰區看看。
武裝列車依靠鐵路移動,由多節裝有火炮、機槍和裝甲的車廂組成。由於它火力強大、防禦性能優越、機動性強,且有極高的運載能力,在坦克發展成熟之前是陸地戰爭中的重要武器,被稱為「陸地巡洋艦」。而它的缺點也十分明顯:過度依賴鐵軌,對後勤要求較高。
北伐軍的冬裝,主要通過兩個渠道獲取,第一個渠道是直接在南京和上海進行採購,第二個渠道是常州農會組織了武進、常熟、無錫、江陰當地會員直接做冬天被服的生產工作。
第二節是炮台車,用沙包、枕木和簡易的鐵板做防護,車廂分三層,下層安裝重炮,中層安設山炮,上層安設機關槍;
他自己呢?
北一輝看著北方,心裏一動:「正陽關不在津浦路上,蚌埠卻戒嚴,一定是津浦路北段發生了什麼事情,或許是北洋軍南下了。武藤小姐,你想去徐州嗎?」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