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一百三十五章 馮華甫在濟南

整體而言,過去在袁世凱的嚴格監督下,北洋六鎮的紀律都還是可以算作非常不錯的。
運河兩旁,依大運河而興起的城市,未來也註定將隨著大運河地位的下降而衰落。
只是現在青島的城市規模雖然已經獲得極大發展,但還不能完全容納山東各地躲避革命軍的官紳權貴,大部分人此刻依舊還在省城濟南,抱著北洋軍能夠守住省會的希望。
民國時有上青天三大都會的說法,儼然與後世北上廣一般,青島的城市地位可見一斑。原本歷史上中國第一輛自行車、第一輛汽車、第一座現代體育館、第一座現代水族館等都是青島的,青島在抗戰全面爆發之前紡紗、印染、機械製造等異常發達,紡織工業規模僅次於上海,其生產凈值常年穩居全國前五位。
馮國璋看著靳雲鵬的臉色,也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再打下去,對北洋就太不利了!
但目前如此窘境,北洋之狗也別無他法。
「第二十鎮將協調一個協到山東來。」馮國璋語氣低沉,對前線情況也並不覺得樂觀,「禁衛軍不能動,第一鎮要防備蒙古一線,二十鎮如果全部南下www.hetubook.com.com,就難以應對河南和東北的變局了。」
大量機關槍和德造克虜伯火炮,都被迫留給了華野一方面軍。
自從德國以史無前例的蠻橫行為佔據青島以後,膠濟線的修築,青島、煙台等港口城市的興起,則在古老的濟南城以外,給山東的達官貴人們增添了另一處躲避災難的絕佳場合。
張廣建手握北京打來的密電,露出神秘的笑容,道:「是楊皙子出的主意,必能扭轉山東時局。」
濟南作為沿海省份的內陸城市,雖然未達到全省經濟中心的地位,但是靠商業起家的商人和退任在鄉的清廷官員,多聚居濟南,使得城市的繁榮雍容,尚可一觀。
靳雲鵬心中一涼,二十鎮經過灤州兵變以後,實力大不如前,軍心也很不穩定,即便全師南下增援,也未必能保住山東,何況只派一個協(旅)來?
當第五鎮狼狽回到原本在靳雲鵬淫|威下呻|吟的濟南時,省城內許多心向革命的進步士紳,還有一些北洋軍戰敗慘狀而產生動搖的立憲派人士,都開始悄悄傳播起了北軍在徐州戰役中大敗的具體https://m•hetubook.com•com情況。
曹錕說道:「老頭子要放棄潼關,把第二鎮和第六鎮那兩個協調回洛陽,也是策應豫東方面,免得真被民黨切斷了京漢線。」
第五鎮官兵在濟南市面上偷盜、搶奪財物的情況,發生得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
連一般士兵,都好像嗅到了末日來臨前的氣味,急於在撤離濟南前幹完最後一票。
濟南城在清朝一開始只有四個城門,西門稱濼源門、南門為歷山門、東門稱齊川門、北門為匯波門。到清光緒年間的時候又新開了四個便門,分別是:北門以東的艮吉門、東門以南的巽利門(俗稱新東門)、南門以西的坤順門和西門以北的乾健門。
二十鎮即便全都趕到山東來,就能贏了嗎?恐怕也未必。從徐州戰役的情況來看,北伐軍兩個主力師就能打敗北洋軍一個戰力建制完整的鎮,現在北伐軍實力又增長不少,二十鎮重武器缺編的厲害,趕來山東說不定也是再送一波。
「華甫啊,宮保的援兵到底什麼時候到?」
馮國璋和曹錕站在山東巡撫衙門內的珍珠泉旁,泉水清澈如碧,一串串白和_圖_書色氣泡自池底冒出,彷彿飄撒的萬顆珍珠,乾隆皇帝當年詠珍珠泉的御碑,還矗立在泉池的北岸,但偌大的大清朝廷,卻已到了高宗所未能料及的末世。
河水流過新東門,可以見到濟南的城牆十分完整,巍峨的城壁還能看出老大帝國春秋鼎盛時留下的一抹餘暉。
「華甫,好消息!」
馮國璋和曹錕雖然成功救出了第五鎮來,但這支北洋六鎮的嫡系部隊,經過徐州戰役的打擊和消滅,其兵力損失已經大大超過一半以上,而且在最後的突圍階段,第五鎮鎮統靳雲鵬還被迫放棄了第五鎮全部的重武器。
只是如今有津浦線鐵路和膠濟線鐵路在山東省內穿插而過,不僅小清河的航運受到很大影響,就連過去山東省倚為重寶的大運河,也驟減了近半的航運規模。
磚石結構的城門和城牆,依舊能顯出古老帝國的氣派,但在遠處千佛山陰影的遮蔽下,濟南人都知道——北洋軍是快不行了。
剩下一個協,難道說配合倪嗣沖的兩三千殘兵敗將,就能守住河南了嗎?
他話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在場三個人的想法都很一致,就是這場仗打到現在,北洋軍https://m.hetubook.com.com的兵力已然捉襟見肘,朝廷的財政情況由於失去南方各省的解款,更是不斷惡化。
馮國璋補充道:「第二、六鎮各一個協回洛陽,加起來也算一個鎮兵力了,自保河南,護衛京漢線應當沒有問題。這樣二十鎮剩下那個協,也有可能到山東來增援。但這還是要看宮保的決心有多大,萬一北京附近再次生變……那就……」
青島作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精心打造的遠東大本營,雖然「油紙下水道」僅僅是都市傳說,但青島的城市建設在彼時的大清以及各殖民地城市中,確實可以說有相當領先的地位。
靳雲鵬頓時倍感頭疼,第五鎮經過這次慘敗,使他在部隊里的威信已經大幅度下降,現在又要面臨軍紀渙散的情況,到底如何是好!
小清河自西向東經過省城範圍內的槐蔭、天橋、歷城、章丘等地,運河的衰落,好像也是濟南、好像也是山東,好像也是整個中國,在全線的工業化時代無所適從的一個小小縮影。
眾人心情沉重又焦慮,就好像現在巡撫衙門外面的氣氛一樣,愁雲慘霧,籠罩其上。直到代理山東布政使的張廣建,拿著密電趕來珍珠泉,和*圖*書馮國璋沉重的臉色,才為之一變。
靳雲鵬一身清朝新軍將官戎裝,他的辮子無精打采地垂在身後,一如此時消沉的第五鎮。
可是經過徐州戰役的失敗以後,第五鎮北洋官兵的精氣神明顯出現很大問題。許多官兵意志消沉也就算了,重點是還有許多士兵私下傳聞說北軍即將放棄濟南,大家都應該趁最後這段時間,多在城裡搶點東西。
小清河裡泛著殘落的碎冰,河水水量不及春夏時節豐沛,但也還能維持著航道的行駛。濟南有泉城之稱,小清河就源起濟南城的泉群,它不但是山東省內重要的水運交通路線,而且還是沿河兩岸重要的農田灌溉水源。
濟南小清河邊,停靠滿了為官紳們運送家財細軟的民船。雖然是1912年或曰民國元年的早春時節,春寒料峭天氣尚冷,但船隻上大片大片的苦工漁民,往往只著單衣,有的人甚至還裸著上身,好像完全感覺不到一月份的冰涼。
北洋軍官兵排列在城門外面,他們舉著旗幟,還有專門的炮兵拖拽著大炮前進,使其「兵強馬壯」的雄姿,展現在市民的面前,以安城中人心。
「怎麼?」馮國璋眯起眼睛,「勛伯,別逗我。」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