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四十二章 變局之中

至少在當下,蔡鍔與袁世凱不僅不是徹底對立的兩人,而且友誼還非常深厚。
袁世凱和蔡鍔的關係比較微妙,他們兩個人其實認識的時間非常早。當年蔡鍔要去日本東京找老師梁啟超,在長沙動身的時候只借得兩毛錢,到了漢口借親戚六元大洋,而袁世凱一送就是大洋一千元。蔡鍔能順利留學日本,與袁世凱的慷慨資助是分不開的。
戊戌年袁世凱雖然出賣了光緒皇帝和變法派,也出賣了康有為和梁啟超。但隨著後來局勢的變化,就連康有為自己都和袁世凱打成一片,關係火熱,更何況是梁啟超和他的學生蔡鍔。
袁世凱最倚靠器重的幾個心腹,馮國璋正在河南追剿流寇,段祺瑞則在山東和華東紅軍大打出手,段芝貴則在張家口督軍圍剿塞上叛匪,還留在北京能夠顧問軍事的高級將領,就只有王士珍而已。
袁世凱對蔡鍔欣賞非常,現今國民黨在善後大借款的問題上已經退步,借款談判完全告成也只是時間問題,英國和日本方面的一部分款項甚至都已經轉過來了。
袁世凱對蔡鍔張口就來的要求,一點都不反感,反而是樂呵呵的吩咐唐天喜:「你來看看松坡划的這幾人,這些可造之材要重視起來!」
https://m.hetubook.com.com南京為中心的蘇南一帶,既是多數國民黨精英的故鄉,也同樣是許多社會黨黨員的精英。兩黨勢力在此犬牙交錯,基層組織互相重疊覆蓋,近一年的時間來一直維持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殊格局,甚至不少幹部、黨員之間還有非常密切的親戚關係。
這筆錢除了用於償付已用軍費,以及用來激勵前線平叛將士以外,相當一部分袁世凱是準備用來收買「叛匪」各級將領的。
「松坡啊,你來看看,新建的兩個模範團用人如何安排,你是陸軍總長,這些事總要經你過目的嘛。」
這也是南京和蘇州之戰,國民黨一系武裝以驚人速度崩潰的原因之一。
國民黨在解放戰爭中選擇站邊北洋軍一方,或者至少說也是站邊保守陣營,這註定了國民黨將進一步喪失從前全國第一大革命黨時期帶來的歷史遺產。
有時候甚至是親兄弟分處二黨,或是親父子分別負責國民黨、社會黨在蘇南的某處機關,至於堂表兄弟對門唱起對台戲的戲碼,更是不絕如縷。
袁世凱拿起筆,突然間又問蔡鍔:「南北戰爭,松坡以為中央勝算幾何?」
最後剩下來的一部分錢,便hetubook•com.com是擴軍之用。
所以袁世凱早就有心重新建設一支生力軍,這樣既可以壓制段派勢力,又可以擴大北洋的軍隊規模,還能為北洋團體引入新生力量。
當然現在清朝早已滅亡,岑春煊也早就致仕歸隱,但蔡鍔和袁世凱之間的關係確實並非一般後人所認為的那樣水火之不相容。
蔡鍔同樣是一襲筆挺的軍裝,他走近到袁世凱的桌旁端詳著兩個新建模範團的軍官名單。袁世凱每天穿軍裝會客的主意,其實就是蔡鍔提出來的,他希望藉此表達政府重視軍事問題的態度,同時蔡鍔本人信仰軍國民主義,因此他也一貫認為國家元首必須由軍人擔任,必須體現出軍人在國家的領導權來。
總統府人來人往,庭院外車水馬龍,黎元洪的板凳還沒按暖和,就搬回到了副座的位置上。袁世凱最近日日穿著軍裝接見各級官員和將領,雖然南方戰局不利於北洋政府,但中央的權威畢竟還在,北洋軍的主力部隊也還沒有發威,袁世凱對於掃平叛匪亂黨依舊充滿信心。
社會黨的黨員資格認證十分嚴格,不僅要首先參与社會黨的各類外圍組織,而且即便獲得兩位老黨員做入黨介紹人,也還需要提交入黨申請書、接受政治和歷m.hetubook.com.com史背景考核,並通過審查期以後,方能夠成為中國社會黨的正式黨員。
中間派在和平時期,很有可能爭取到最大多數的公約數。但在大革命時期,在戰爭激蕩的年代,中間派就只能在左右兩翼的拉扯擠壓之下逐漸碎裂,成為一團無足輕重的齏粉。
至少袁世凱他是這樣想的。
本來晚清官場最主要的兩大人物,一是袁世凱,二便是岑春煊。岑春煊是慈禧還在世時提拔起來制衡袁世凱的人,他多在西南和兩廣地區為官,而蔡鍔的仕途也集中於廣西和雲南二省,袁世凱襄助蔡鍔,自然也有希望拉攏蔡鍔來牽制岑春煊的意圖。
「五月風暴」以後,像這樣整體立場傾向於進步,只是由於家庭或者歷史因素而選擇國民黨沒有選擇社會黨的人,大多數都選擇了接受新的革命統治。
所以國民黨中不乏有一部分黨員據有雙重身份,他們既是國民黨受過註冊的正式黨員,又參加了社會黨領導的諸如工會、學生聯合會、商戶聯合會一類社會團體。
但王士珍在北洋三傑里性情最隨和,也最沒有個性,民國成立以後不久王士珍就回到正定原籍,不問民國政治。袁世凱好幾次派大公子袁克定去王士珍老家請他出山,也沒能請動。
hetubook.com.com整個流程的複雜程度,即便方諸此時的寰球,也稱得上首屈一指。
國民黨的黨員認證流程雖然經過宋教仁模仿社會黨的改組以後,比之同盟會時代進步許多,但和社會黨這種高度嚴密的團體相比,當然還相差甚遠。
所以現在還留在北京,又很受袁世凱器重的參謀人才,居然是陸軍總長蔡鍔。
作為選項的另一面,國民黨將得到立憲派、保守派紳商的支持。但對於像張謇這樣的人來說,國民黨又怎麼可能能夠比北洋軍更能捍衛土地和資產所有者的利益呢?
辛亥革命時,已是雲南都督的蔡鍔在致電黎元洪時就稱讚袁世凱「閎才偉略,實近代偉人,即孫中山先生亦曾有民國大總統宜推項城之論」。
自從袁世凱小站練兵起,他即積極抓緊軍隊,不過自他當總統后,已沒有更多時間全神貫注于軍隊,北洋軍人多是段祺瑞的學生和部屬,下級軍官幾乎全是段祺瑞栽培的。何況袁世凱下野期間,雖然時間不過半年,可段祺瑞又是做陸軍總長又是做國務總理,一手操行大權,在北洋團體中的勢力漸漸抬頭。
當戰爭的號角吹響時,國民黨可能就已經被歷史潮流拋棄,贏家只會在林淮唐和袁世凱中間出現。
這部分遺產,又註定將被社會黨接收,中和_圖_書國嚮往新生與希望的青年,在被國民黨拋棄和背叛以後,也只剩下社會黨一個選擇。
加以馮國璋長年在地方統軍作戰,中央的軍事大權就完全由段祺瑞統率。過去,由於袁世凱的刻意平衡,馮段兩派勢力總是旗鼓相當,可以說是勢均力敵,現在段派卻有一騎絕塵的架勢,袁世凱不可能不感到顧慮和威脅。
一旦清帝退位,南北議和,蔡鍔更是幾次發表通電,堅決支持建都北京;他電賀袁世凱就任大總統,稱袁「閎才偉略,群望所歸」;他給上海各報館闢謠的電文中又說「況袁公一代偉人,中外欽仰」。
蔡鍔緩緩道:「國體共和,載在約法。有人敢違約法,國人必起而共擊之,社會黨人違背約法而動,大失人心,勢必不能長久。」
蔡鍔以「士官三傑」的殊榮留學歸國后,在廣西、雲南等地從軍,與袁世凱沒有太多的交往,但袁世凱一直把他引為親信,蔡鍔的幾次升遷也頗受到袁世凱的幫助。
甚至於由於國民黨那種鬆散的入黨門檻限制,在過去一年時間內社會黨還派遣不少黨員打入到國民黨內部,在敵人陣營中心建立起了社會黨的地下組織。
蔡鍔在那張名單上畫了幾個圈,隨口說:「總統,這幾人我有印象,才具很好,是能夠重用的可造之材。」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