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覺醒年代
第六十一章 戰時首都

「徐州是老解放區,如果幹涉軍要深入中國內地進攻徐州,那對我們來說便再好不過了!紅軍在淮海省的群眾基礎要比膠東地區好一些,而敵人的補給線被拉長以後,紅軍就可以更多發揮主場作戰的情報、後勤優勢,我軍也可以動員地方民兵打游擊戰。」
林淮唐又想了想:「其他部委先不說,軍事方面如中革軍委、總參、總政等機關,都要做好戰時轉移到徐州的準備。」
但林淮唐考慮吸引干涉軍進攻矛頭的問題,還是認為徐州是比鄭州更好的選擇,鄭州可以作為徐州的備選方案,就像後世抗日戰爭時重慶其實是武漢的備選方案一樣。
訴苦三查都是政治工作的發展,但像李濟深這些參謀軍官更多還是從純粹的軍事角度進行考慮。
「現在首都各中央部委部門還沒有籌組完,我們隨時可以轉移到其他城市。」
他直直盯著林淮唐,又說:「書記長!如果戰爭規模不擴大,那麼從軍學角度考慮,紅軍勝算實在很小;如果戰爭規模擴大,則北京首當其衝,將有成為戰場的可能性。」
一支軍隊要在半年時間內擴充兩倍、三倍的兵力……這不可能不對軍隊的評價戰鬥力hetubook.com.com產生一定負面影響,重點在於紅軍一定要把這種影響控制在擴軍產生的正面影響之下。
這個老大國家的社會動員體制,的確是和時代有著極大鴻溝,已經到了不革命不行的地步了啊!
林時爽頷首:「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不可能完全避免,但這和擴軍帶來的正面效果相比是完全值得的。」
如果反干涉戰爭爆發以後,林淮唐是希望中革軍委可以轉移到徐州方面指揮作戰。這不僅是考慮到徐州方便調度津浦鐵路和膠濟鐵路,也有更深層次的考慮,那就是用這種政治上的辦法將干涉軍進攻的矛頭引導向淮海省較內陸一些的地區。
紅軍在過去的戰爭中,本來就已經總結出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整編經驗,但林淮唐還是強調說:
「徐州?」
除了徐州以外,戰時如果中央機關需要撤離北京的話,另一個較好的選擇就是鄭州。
林述慶也說:「我們過去的戰爭經驗都表明了,在指揮系統通暢、後勤補給正常的情況下,兵力優勢是比受訓練時限表現更突出的一項優勢。問題的重點,在於紅軍要保障這次大擴軍以後,整個指揮系hetubook.com.com統還是可以像過去一樣順利運行。」
林淮唐為了這一輪紅軍的大擴軍,已經提前做了好幾年的準備。過去社會黨處心積慮利用農會、工會等法團團體,還有依靠各類民兵武裝、軍士訓練隊、速成班培養的基層士官、軍官骨幹,這時候就能夠用於充實擴軍之需。
土地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翻身農民參軍的子弟兵,肯定是極佳的兵員,作戰積極性是值得信賴的。但在山東、淮海、福建三省以外,還沒有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土改,這些地區的兵員又怎麼樣呢?
李濟深憂慮道:「紅軍的整個中央指揮系統都在北京,如果幹涉軍進攻北京怎麼辦?要預防這樣的情況,紅軍就又需要在北京附近保持一支規模很大的預備隊,可這對山東作戰的兵力需要就會造成更大困難。」
李濟深的話絕非危言聳聽,自從庚子國變以後,列強都獲得了在天津駐軍的特權,日本也在天津擁有一支兵力可觀的駐屯軍。更糟糕的是列強還完全控制著大沽口一帶的制海權,如果戰爭規模擴大,那麼干涉軍就可以輕而易舉自天津登陸,將目前民國的首都、中央政府的駐地和_圖_書北京納入攻擊範圍之中。
林淮唐認為:「新兵補充進紅軍以後,要集中到華東地區進行短訓。如果新兵們來自還沒有進行土改的省區,他們到華東一帶以後,見到了這邊土改后鄉村的新面貌、新氣象,難道不會自發產生對比的意識嗎?來自內地的基層兵員,絕大多數只會是貧僱農,他們在家受地主老財剝削壓迫,如果有過在舊軍隊如北洋軍和其他省軍的參軍經驗,那還要再受一層上級軍官壓榨打罵之苦。如能通過訴苦工作,使他們懂得了階級,懂得了剝削,懂得了為人民當兵、為自己翻身打仗,使他們明白今後反干涉的戰爭,無論付出多大的犧牲,都是為了使他們自己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那麼戰鬥意志就一定可靠。」
「有必要對營以上的幹部都進行動員和培訓,要讓他們掌握訴苦工作的經驗和辦法,要借鑒北伐時期光復戰士的經驗和後來解放戰士的經驗,發動幹部戰士訴舊社會的苦、訴舊軍隊的苦,進行新舊軍隊對比,在『訴苦』的基礎上,還要再搞三查,查階級、查工作、查鬥志……這一定要搞好,這是大擴軍的重中之重。」
敵人有進攻上的主動權,漫長的海岸m.hetubook.com.com線每一處都可能成為干涉軍的登陸地點,如果不能依靠政治和外交的手段使敵人在紅軍挑選的時間點、于紅軍選擇的戰場上交戰,那麼紅軍勝利的希望便的確渺茫。
林淮唐說道:「誰都知道,打仗要靠兵。仗打得越大,需要的兵也就越多,佔據兵力優勢是軍事作戰中最重要的一條原則,任何人若不重視兵力上的優勢,把什麼精兵包打天下的謬論當成軍事作戰的法則,那都要出大問題。
林淮唐心裏也不禁泛起一層苦澀之感,即便在1914年中國的人口也排列在世界第一名,這樣一個人口規模空前的國家,竟然在兵力方面會如此吃緊。
林時爽第一個表示贊同:「軍隊該怎樣調動積極性,提高戰鬥力?我看,訴苦三查是個好辦法。」
還有此前林淮唐在社會黨和紅軍財政都比較困難的時期,也一直堅持各級職務都要多設副職。這除了考慮到社會黨人在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常有捨生忘死之舉,進而導致一般指戰員幹部犧牲數量極多外,也是充分考慮到了未來的擴軍之需。
我想除開外部原因,除開短時期內很難徹底改善的軍械裝備問題,擴軍之餘我們主要還是考慮部隊的鬥志問題,是https://www•hetubook•com.com部隊的戰鬥力問題,反干涉戰爭一定打得會比解放戰爭更加激烈、艱苦、殘酷,到時候個別幹部不願靠前指揮,甚至編造假情況、打滑頭仗,怎麼辦?
李濟深又分析了在膠東半島作戰的種種困難:「……膠東半島地勢狹長,海岸線連綿,特別利於干涉軍發揮海軍優勢,對我反登陸作戰也造成困難的條件……」
在座諸位,肯定也有人擔心部隊的成分問題。這麼大規模的擴軍,戰士數量激增,僅靠短訓一下就補充進紅軍,他們的覺悟程度有問題怎麼辦?打仗除了靠正確的指揮,也要依靠戰士的勇敢,勇敢則建立在戰士的覺悟程度上,在擴軍以後新兵員很可能佔到紅軍總數百分之七十的情況下,提高他們的覺悟十分重要。」
這些在副職上受過相當實踐訓練和考驗的幹部,就能很快適應到新的正職工作中去,使紅軍的大擴軍有骨幹可以依靠。
姚雨平便對林淮唐的深謀遠慮很富有信心:「全黨全軍在過去數年間的幹部梯次儲備工作,已經卓有成效。這次紅軍在兵員規模上進行跨越式的擴充,總參謀部和總政治部方面已經做過了全面評估,我們認為不會對紅軍野戰部隊的實際戰鬥能力造成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影響。」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