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孚在甲午戰爭以後就對日本軍隊做過不少功課,對日軍內部這些條條框框的奇怪規定也都有所了解。所以當他看到那兩面差不多隻剩下流蘇旗杆的聯隊旗后,馬上大喜過望,驚喜道:
有辛亥革命前後在日本留學過的指戰員,很快就跟康大眼解釋說:
久留米師團騎兵聯隊的那一面天皇御賜聯隊旗,同樣如此,旗面已經被全部燒掉,但是流蘇旗杆還沒有被完全燒毀。
康大眼還是憤憤不平:「他們的大米被達官貴人吃了,就要搶我們的大米吃嗎!日本老百姓竟然沒有一點本事,不能找搶走他們的東西的達官貴人,把自己的東西都拿回來!」
康大眼又問第七師的師長吳佩孚:「師長,官廳里有很多自殺的日軍士兵,這些人的屍體要一起火化掩埋嗎?還是等政治部的人過來拍攝宣傳材料?他們倒是有一些骨氣,居然自殺也不願意投降被俘。」
「自從明治維新,特別是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兩場大戰的勝利以後,日本的工業確實飛速發展起來,市民階層生活也好了很多。但占日本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村地區,反而因為受到近代工業的衝擊,日漸凋敝起來,乃至於到了破產境地!農民們耕作出來的大米,只能供達官貴人食用,一般窮苦人家只有去當兵才能吃上一口大米飯……所以他們來中國,就是要搶我們的大米吃。」
但很快三縱的政治部就又送來了一大批針對日軍的宣傳材料,這時候的日本尚未進行大規模的文字改革,日m.hetubook.com.com常行文中漢字的比例還是比假名高得多,大部分中國人也可以無障礙地看懂日文內容的涵義。
「日俄戰爭俄軍以數十萬軍力未竟的目標,我們中國軍隊甫一開戰便超額完成,時隔二十年,亞細亞攻守之勢轉換孰過於今日!」
康大眼小聲說:「日本人能掩埋咱們紅軍的遺體,還留了個墓碑,我們紅軍總要比日軍大氣點吧……」
康大眼手指著膠縣縣城內在解放戰爭時期被紅軍改為小學堂的基督教教堂,說:「日本人在那個老教堂後面掩埋了一些咱們紅軍的遺體,還有很多日軍剛剛佔領膠縣縣城時抵抗日本人被殺的公安幹警的遺體……您看,那上面還插了塊木牌,寫著中國勇士之墓呢。」
日本軍旗,系明治三年以太政官布告的最高法令形式發布定製,稱作陸軍御國旗。它是從日本國旗太陽旗演化出來的,有16道血紅的光芒線,又被稱為旭日旗。且陸軍軍旗三個邊飾有紫色流蘇,木製烤漆旗杆頂部,有一個三面體的鍍金大旗冠,三面均為日本天皇家族的16瓣菊花紋浮雕族徽圖案。
「是倭寇的軍旗!」
吳佩孚冷笑起來:「小島夷族,目光尚不如蒙古、滿洲長遠。」
日本都擁有了像這樣比較充裕的物質基礎,還來侵略中國,這當然就讓那些窮苦慣了的革命官兵們,又是感到憤怒又是感到不解。
但楊若鈞不以為然,他指著膠縣縣城官廳的大門說:「中國軍人為勞動者為老百姓而死https://www.hetubook.com.com,自然重於泰山。但這些人自殺,他們的死就輕於鴻毛,一文不值!他們是為日本而死嗎?恐怕不是吧!為日本而死的話,他們就應該回到國內去,去殺掉那些竊取了民脂民膏的華族,而不是來侵略中國……自殺,只不過是逃避勞動者的審判罷了,說到底不過是懦夫,我們中國紅軍絕不該對這些懦夫有什麼敬意!」
日軍戰鬥條令規定,當判斷戰局有全軍覆沒危險時,應奉燒軍旗。軍旗護衛隊的任務,就是在大軍戰敗的關鍵時刻,先行將軍旗燒毀再全部自殺,免得淪為對手的俘虜。
所以像靜岡旅團剩下的那面聯隊旗,還有騎兵聯隊的這面幾乎燒沒了的聯隊旗,以日軍標準就還算是一面完整的聯隊旗。
幾名紅軍戰士把縣政府大廳里自殺的日軍屍體拖了出來,一邊拖拽,一邊日軍屍體上攜帶的懷錶、銀質胸針就都掉落到了地上。
康大眼頭上也綁著白色的繃帶,他走過來拾起那枚銀質胸針,又看了看日軍那名軍官屍體上穿的皮鞋,神情便陰鬱起來:「日本人他們國家,現在明明比咱們中國富裕,你瞅瞅這些人,他們的軍服、他們的武器,甚至靴子、皮帶,不都比咱們紅軍好得多嗎?明明已經過得很好了,明明日本的富裕現在已經超過了中國,都是老百姓,幹嘛還要來咱們中國殺人放火?圖什麼啊!」
按照日軍的傳統,根據他們在日俄戰爭時的經歷,很多資格老,戰鬥力強的部隊的聯隊旗都是https://m•hetubook•com.com
破損不堪的。因為在日本的軍隊中,只要聯隊旗的旗冠、流蘇、旗杆不壞就不會換新的聯隊旗,一些部隊還會以破爛不堪的聯隊旗為榮。
紅黑相間的鐵甲列車車頭自膠縣火車站旁轟鳴開過,第七師師長吳佩孚帶著一營士兵在縣政府大廳中進行了翻箱倒櫃的洗地式搜查,終於找到了兩面日軍的聯隊旗。
「那些自殺的日軍,讓政治部拍照做將來宣傳戰的材料吧,然後就火化掉……我們中國紅軍是不需要拿自殺的日本懦夫做例子來鼓舞戰士的。」
「他們自殺,不是英勇的為國民而死,而是怯懦的逃避!要知道,只有為了國民、為了勞動者所犧牲的人,才配叫做烈士,這樣的死是價值千金,也是重於泰山的……」
十幾面武運旗上,都留著密密麻麻的各式祝福語和簽名,上面有的還有士兵父母師長的殷殷期盼。紅軍士兵將日本人的武運旗展開以後,在高強度掃盲運動下基本都能認識一百多個常用漢字的紅軍官兵,很容易就能看懂旗面上多數漢字的意思。
吳佩孚對那些自殺的日本人其實還懷有幾分敬意,但他很快就用力搖起頭來,將這種錯誤的想法驅離內心。
靜岡旅團的一面聯隊旗已經被徹底燒毀,僅留下一團墟灰,但另一面步兵聯隊旗則剛剛燒到一半,就被紅軍戰士們及時發現撲滅了火焰。
「日本人……他們也有父母,也有師長,也有朋友,可同樣都是老百姓,大家都一樣勞作、一樣吃飯,為什麼他們就要大老遠跑https://www•hetubook.com•com
來中國殺我們中國人呢?」
這些日軍士兵的吃穿用度還真不比紅軍戰士們差多少,要知道紅軍內部實行官兵待遇一致平等的規定,普通士兵的吃穿用度和指戰員們沒有什麼差異,那也就是說日軍普通士兵過的甚至就比紅軍將領都好了。
但這一次膠縣之戰,勝敗攻守形勢的轉換來得實在太快。當紅軍的鐵甲車大隊投入戰場以後,日軍幾乎是迅速潰敗,早有準備的三縱也對膠縣縣城核心陣地迅速發起猛烈攻堅,這才使得日本人的軍旗護衛隊未能及時完成任務。
三縱司令員楊若鈞突然出現在了眾人的身後,駁斥了康大眼的提議。康大眼皺著眉頭,有點不解的說道:「司令員哎!您看看那邊——」
軍旗為天皇親授,僅為建制步兵聯隊和騎兵聯隊才擁有,所以也稱為聯隊旗。按日本陸軍的規定,軍旗在則編製在,軍旗丟則編製裁。所以軍旗在日軍是一個不得了的要緊東西,要挑選聯隊一名最優秀的少尉軍官擔任旗手,專門設一個軍旗護衛中隊來保護它。
公安們的英勇連日本人都被折服,他們犧牲以後,日軍就在膠縣第一小學後面做了一個簡單的墳墓掩埋屍體,還在上面留下一個寫有「中國勇士之墓」文字的簡易墓碑。
紅軍雖然在膠東半島組織了卓有成效的軍民大撤退,但在部分縣城還是留有少量公安幹警執行任務。在日軍第一次佔領膠縣的時候,縣城裡的幾十名幹警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也沒有投降,而是用輕武器奮起還擊,最後全員犧牲戰死www.hetubook.com.com。
除了兩面聯隊旗以外,第七師又在膠縣的縣政府大廳里陸陸續續找到了十幾面武運旗。武運旗就是普通的日章旗外表,一般而言武運旗上面都會寫著「武運長久」四個字,這種旗子的出現其實是因為日本的一種傳統。日本士兵出征之前家裡人會用毛筆在日章旗的右側偏上的位置寫上:「祝某某君出征」,其它空缺部分則會被親朋好友寫上名字或者祝福的話語。
楊若鈞慨然道:「日軍為我們的烈士樹立墓碑,還稱讚這是中國的勇士。你以為這是他們真的被中國人折服了嗎?不,絕不是這樣的。日本人是在用我們英雄的血來鼓舞他們獸|性的侵略,日本人是要讓他們的士兵相信身為侵略者的日軍,和這些他們樹碑紀念的中國烈士一樣偉大……日軍沒有被中國人折服,他們只是想要用這些中國烈士的血,造成一個欺騙日軍士兵的新謊言而已……」
革命官兵們對日軍的感覺也在慢慢發生變化,大家直覺上當然都感受得到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獸|性與兇殘,但進一步深入了解,就又覺得這些負隅頑抗乃至於自殺也不投降的日本士兵,又愚蠢又可憐,他們的家庭生活那樣悲慘,日本的上層華族們享受如此奢侈,身為軍人不去掀起革命的風暴為國民爭取真正的生存資格,反而為著華族的旗幟影響,跑到中國來從事十死無生的侵略事業,究竟何苦呢!
所以紅軍戰士們在張貼、分發這些宣傳單的時候,也同樣會受到上面內容的一定影響,並逐漸了解到目前日本國內的政治和經濟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