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白駒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身到了北婆羅洲當地的革命活動。
中央對南洋的布局,看來也是預謀很久,草蛇灰線,埋的很深。
在辛亥革命、解放戰爭和兩次對日戰爭勝利的鼓舞和教育之下,北婆羅洲的華人受到了巨大刺|激刺,他們紛紛行動起來,掀起反對幫派活動,廢除了幾十年、上百年來割裂了南洋華裔族群的各種幫會團體,還在十年間創辦了幾十所華文學校,有力的促進了華文教育和華族的團結。
馮白駒抬頭仰天,他這次回國接受軍事培訓已經花費了長達六個多月的時間,不知道在砂勞越那邊的同志現在又怎麼樣了?
這以後在英國皇家海軍的協助下,「布魯克王朝」陸續吞併了汶萊蘇丹國的大部分領土,今天英國的北婆羅洲殖民地即是從此繼承而來。
「是我孟浪了。」江河海抱歉道,「海的那一邊,你們面臨的環境究竟是什麼樣,我確實不算很了解。」
「馮政委,你不知道海軍里有多少人羡慕你們,和平年代能有機會到南洋和英國殖民者交交手,真過癮啊。」江河海給坐在他面前的另一位同志點起香煙,眼前這位文質彬彬的青年人,江河海口中的「馮政委」,就是北婆羅洲解放同盟和*圖*書的古晉政治部主任和北婆羅洲人民軍的第一游擊總隊政委馮白駒。
英國人佔領的北婆羅洲殖民地中,戰略位置最重要、自然資源也最豐富的當屬砂勞越地區。從16世紀開始,砂勞越本屬於汶萊蘇丹國的領地,直到19世紀時砂勞越當地民眾為了反抗汶萊蘇丹國的龐大稅賦,掀起了大規模的武裝起義,汶萊蘇丹為了鎮壓此次起義,就以分封總督為條件,拉攏了當時英國在東南亞的一名船長和冒險家詹姆士·布魯克鎮壓起義。
1921年砂勞越當地的民眾正式組織了北婆羅洲解放同盟,同盟成立以後,首先在古晉進步華僑青年中掀起反對回國的浪潮。本來辛亥革命和解放戰爭以後,在東南亞日漸受到歧視和壓迫的華人族群裏面,就逐漸出現了「回到中國老家去」的強大聲音,可若南洋華人真的都回國了,反而會降低中國對南洋地區的影響力。
英國人不是晚清政府和北洋政府那種腐敗無能的末世朝廷,統治能力也要比越南的法國人強得多且嚴密得多。
林徽因和伍中豪在國內上學,對北婆羅洲解放同盟的發展還沒有多少清晰的認識,他們還不知道自柏林會議結束以後,中央政府和_圖_書就大大提升了對東南亞地區革命輸出的投入——只是這些革命輸出運動,為了避免引起英荷殖民當局的強烈反彈,目前都還小心翼翼地以地下活動為主。
馮白駒是海南瓊山人,1916時加入中國社會黨,此後就接受陳嘉庚的資助,作為公派學生到新加坡留學讀書。當時廣東省、福建省很有一批少年學生被選派到東南亞上學,其中一部分有海外關係的學生,也就此留在當地,甚至還有像馮白駒這樣直接改換國籍的人。
想要在殖民地當局的眼皮子底下活動,就必須有這種高度的自覺。
微山湖號驅逐艦這次南下,除了將要參与和日本人民赤海軍在南海進行的一次海上軍事合作演習以外,其實還擔負著一項秘密任務,那就是將一批在中國接受訓練的南洋革命者送回東南亞去。
同盟把組織嚴密性提到組織紀律的高度加予要求,凡是違反嚴密細則就等於違反紀律。
林徽因這兩年看報紙,也經常注意到諸如北婆羅洲人民軍、砂勞越進步華僑青年會一類團體的名字:「你們……紅海軍會幹預南洋的各種起義活動嗎?」
北婆羅洲解放同盟對入盟的要求是嚴格的,吸收的對象,首先必須是積極學習和https://www.hetubook.com.com工作的,而且每個還必須是個人歷史清楚和社關係單純的;同時每個申請入盟者,都須寫一份詳細的個人歷史和思想報告,以方便審查,以防止敵奸的混入和滲透。
無論如何,這最終使得北婆羅洲地區成為了南洋除新加坡以外,又一大華人聚居地。
北婆羅洲解放同盟在成立初期,特別著重於組織建設,強調在地下環境下的組織紀律和嚴密制度的重要性。在組織紀律上,特彆強調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個人服從集體,局部服從中央。每個盟員必須無條件執行組織的決議。每個盟員的個人戀愛、升學、職業等都須得組織的批准。以上的組織紀律規定的執行,都須在每月的思想和工作報告中加予檢討,以形成強烈的組織觀念。
伍中豪聳肩:「這我就不知道了,但我很希望國家能和你想的一樣。徽因,不然等你放假回北京的時候,就這麼和書記長勸一勸?」
林徽因噗嗤一下差點笑出聲:「別胡鬧!添亂!」
正在膠州灣港口休息的微山湖號驅逐艦艦長江河海,現在就正在電報局裡等候著來自南方的消息。
柏林會議以後,英德在全世界對抗的格局變得非常明顯,英國當局對東南亞殖https://m.hetubook•com•com民地的控制能力也在急劇下滑,中央對東南亞的革命輸出也因此烈度開始快速提高起來。
所以北婆羅洲解放同盟成立以後,除了派出受其影響的進步青年教師,派他們到全砂各地農村學校教書,開展農運以外,就是和北婆羅洲各大城市的華人公會、商會、同鄉會的縉紳闊老闆們聯絡,利用他們控制的交通網路,盡量說服南洋華人短時間內不要回國。
詹姆士·布魯克指揮一艘小型炮艦就輕而易舉地鎮壓了砂勞越當地民眾的起義運動,某種意義上來說,「西方征服者在亞州海岸上架起一門大炮,就能征服一個國家」的時代,其實正是從詹姆士·布魯克成為砂勞越首位白人大君開始的。
紅海軍的軍艦會一直向南開到中國南海毗鄰婆羅洲的公海海域,到時候北婆羅洲解放同盟自然會有人派小型漁船來把這些人再以各種方式悄悄帶回古晉。
然而禍福相依,在「布魯克王朝」統治時期,英國殖民者雖然對當地民眾無所不用其極的進行壓迫和剝削,但畢竟也帶來了一套更先進的文明和統治技術。在英國殖民當局有意招徠之下,從晚清開始閩粵兩省就開始有大量中國老百姓下南洋闖蕩生活,他們有的是自願前往北婆羅洲,和_圖_書
有的則是被人販子拐賣。
英國本土也沒有發生像法國那樣的大規模革命,北婆羅洲和新加坡的殖民地都還是可以隨時得到本土的增援,解放同盟要想生存下去並且發展起來,就一定要首先確保自己的生存。
「不要說這種話,江艦長。」馮白駒擺了擺手,又吸一口香煙,「南洋局勢很複雜,保密級別也都很高,有些事情我不能直接跟你講,反正情況沒你想的那麼樂觀,我們的鬥爭環境特別複雜,談不上這種革命的浪漫主義情懷,能生存下去就算勝利。」
從解放同盟剛剛成立的時候開始,北婆羅洲解放同盟就採用了中國社會黨的嚴密細則,具體的規定大概是:不暴露組織的秘密和自己的組織身份與無關係者;在組織內不能與不同組的成員發生橫關係,直屬成員的真姓名的了解也有限制,之外只能了解化名,以防出事時過多的暴露和牽連;在公開活動的穿著要群眾化,不能不倫不類;講話不能有進步腔調;被敵特跟蹤時要把敵人拋開;約會地點要講究安全,被突擊時須有應急的辦法;違禁書籍和文件須講究收藏的辦法,最好藏於地下和屋外,被捕面對嚴刑拷打和逼供時,要誓死嚴守組織的秘密和絕對不出賣同志和群眾,以維護組織和群眾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