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不列顛星火在即

約翰·里德仰望天空,逆溫層籠罩倫敦,連續數日寂靜無風,當時倫敦多使用燃煤為城市的主要能源,煤炭燃燒產生的粉塵、有毒氣體和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積,經常引發連續數日的大霧天氣。
從破曉起,天空中、四周就都是濃霧。霧氣籠罩著泰晤士河的上游,把蒼翠的小島和青綠色的草場都染成破敗的灰色,在下遊河口處,一排排船舶中間,除了成千上萬衣衫襤褸的失業船工以外,就是彭湃涌動的渾濁污水。
里德從橋欄上向外窺視著下面一片霧蒙蒙的廣場,有些地方的煤氣燈在霧氣中隱隱約約地閃現出來——就連中國和日本都正在普及電燈,更不要說像德國、法國和美國這樣高度工業化的國家,可就在工業革命的鼻祖和發源地,就在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煤氣燈依舊佔到了倫敦路燈總數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英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和、濕潤,四季陰雨多霧,和中國重慶一樣,因為城市所在地均有大面積的水源在城市附近所以會產生天然霧氣,但工業革命之後,倫敦的霧氣升級成為致命的混合霧氣,此時的「霧都」二字已經變質。
流浪狗渾身泥漿,街上的馱馬也好不了多少,護眼罩上m.hetubook.com.com濺滿泥水——里德現在是美國主流媒體《紐約時報》的主編,也是美國社會黨的重要領導人,以他在美國長大、生活、工作的經歷,當然很對英國街頭大量的馬車感到驚異。
曾經一馬當先的蒸汽革命成果,在電氣化的時代也成了束縛英國發展的綁帶。
軍用造船廠里排出廢水規模最為驚人,今日英國的運煤船差不多完全都在為皇家海軍服務,因為離開海軍他們就很難在歐洲市場和海外市場上爭取到多少單生意,就連帝國內部的各自治領和殖民地都不太對英國的商船隊買賬。
里德有些納悶兒,為什麼用棍子?為什麼不用鬧鐘?美國人的日常生活里,手錶、懷錶隨處可見。可惜在英國,上流社會雖用得起鬧鐘,然而跟鬧鐘的價格相比,雇傭一位人形鬧鐘反而更加便宜。
倫敦。
在書記官的桌子和王室律師所穿的長袍中間,堆疊著的控訴狀、反訴狀、答辯書、二次答辯書、禁制令、宣誓書、收益報告、委託書……一大堆代價極高同時毫無意義的廢紙,就是1924年的英國最重要的一筆財富——不下於金融街里同樣毫無意義的另一些廢紙。
大戰和緊https://m•hetubook•com•com隨其後到來的英德海軍造艦競賽,嚴重摧殘了大不列顛的經濟。戰爭期間英國陣亡了上百萬士兵,損失商船近70%,軍費開支超過一百億英鎊,近半的國民財富消耗在戰場上。農業也迅速下滑,並且英國的債務問題日趨嚴重,短短五六年的時間,英國就在1919年、1920年和1924年分別爆發了三次債務違約危機,其中光是對美國,英國就違約了多達七十二億英鎊的債務。
美國更不用說,即便經歷了災難性的「大戰蕭條」,可怕的「哈定財政危機」、毀滅性的「柯立芝停滯」,美國經濟遭受了歷史上空前嚴重的打擊和漫長至今的停滯,美國主要城市的街頭上也幾乎不可能看到馬車的足跡,汽車、地鐵、公交車和市內電車是美國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除了在政府工作的公務員和官僚,除了在蘇格蘭場辦案的警察,除了在軍隊里服役的士兵和在軍工廠工作的技術工人以外,英國平民階層幾乎再找不到什麼好一些和穩定一些的出路。
「格拉斯哥暴動,熱那亞大起義,中國修憲,法蘭西公社第二次全聯邦人民議會的選舉日、喬治亞革命、薩帕塔也從日本回https://www.hetubook.com.com到了墨西哥……」
這就是1924年年末的大英帝國,一個行將傾頹、潰散和瓦解的舊日帝國,一座地基動搖正日漸掉落碎片的摩天大廈。
格林尼治區那些靠養老金過活的老人們,一大清早就拿著一支長長的木棍走了出來——在今天的倫敦,早上叫人起床可是一門難得收入穩定的工作,有錢的紳士會每周花幾個便士僱用一位人形鬧鐘在早上用棍子敲打大門或者卧室的窗戶,以此來叫醒自己。
就算和里德採訪過的法國、中國、日本相比,日不落帝國的心臟地帶大倫敦地區都顯得有些蒼白和破舊。革命以後的巴黎滿街常見雪鐵龍的小汽車和標緻牌的公共汽車,在中國和日本市內無軌電車也成為了大城市交通的主要方式。
法庭已經耗盡了人們的錢財與耐心,勇氣與希望,政府官員令人髮指的貪污和腐敗絞盡了帝國的生命力,在這個日不落帝國最強盛的時期,英國上層階級就已經習慣了賣官鬻爵的「風俗」:
律師學院外滿街泥濘,彷彿洪水剛從大地上退去,倫敦潮濕多雨就是如此。大倫敦糟糕的排水系統一逢大雨天氣就變成洪荒的原野,如果這時候碰上一隻舊約創世紀里提到的班龍,像一和圖書隻巨大的蜥蜴那樣搖搖晃晃地爬上倫敦中部的霍爾本山,也不足為奇。
煤煙從煙囪管帽上低低地飄揚出去,形成一陣淅淅瀝瀝的黑色細雨,其中夾有一片片鵝毛大雪般的煤屑,真的就像成形的雪花那麼大。
賴以為帝國基石的英鎊霸權,今天來看已經支離破碎,造艦競賽又給瀕死呻|吟中的英國經濟持續放血。
英國的大法官法庭每年有四次開庭期,距離現在最近的米迦勒節開庭期即將開始,大法官們圍坐在林肯律師學院的迴廊大廳里,竊竊私語,英美法系高度重視大法官釋法的權力,許多家新聞報社都在等候著重大的裁決結果——關於格拉斯哥暴動的裁定。
一千英鎊可以購買一個英國陸軍團長的軍銜,五百英鎊可以雇傭專業人員代理主計處處長的全部公務,內閣各個部門都有大量官員拿著高額薪水,再從薪水中拿出一部分僱人干本職工作,自己則忙於證券投機,或是在海外度假旅行……
里德搖著頭,他來到英國就是為了「格拉斯哥暴動」而來,就在十幾天前蘇格蘭的罷工委員會在和英國政府的第七次談判破裂以後,格拉斯哥市的工人便自發行動起來,他們在城市中建立起街壘,佔領了多個政府機關,工人糾察隊組織了很成規hetubook.com.com模的民兵隊伍,大量奪取著當地工礦企業的管理權,起義影響波及全英,震動著歐洲或是整個世界。
整座城市都籠罩著一層濃烈的臭雞蛋氣味。
英國每個郡都有被法官和律師們弄得筋疲力盡的精神病患者,所有的教堂墓地里都有被法律屈死的原告人,那些原告穿著塌了跟的鞋子和破舊的衣服,四處去向熟人借債或是討錢,最後也不過給有錢有勢人以更多手段來壓迫良善的公民。
騎自行車的人都比乘坐馬車的人多人得多。
然而,上層階級依舊是窮奢極欲、極近豪華,在聖堂石門背後的律師席上,不論升起的霧氣多麼濃密,不論出現的泥濘多麼深厚,都無法遮掩那些鬚髮皆白的大律師們,搖晃著戴有羊毛和馬鬃假髮的腦袋咬文嚼字,輕而易舉把幾千、幾萬、幾十萬英鎊的財富收入囊中。
1924年的英國平均周薪不足一英鎊,並且由於穀物法的限制,英國的普通家庭必須把他們收入的百分之八十都花在購買食品上面。
里德和中國派駐第三國際的代表熊雄並肩而行,他手裡還捏著一份載有大量中國新國大改革信息的報紙:「我們遭逢星火燃燒的時代,任何一個人都能站到推動地球前進的洪流中間,英國的新時代肯定也會很快來臨。」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