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爆發以後,油輪船隊也不可能頂著德國亞洲艦隊的威脅運油,錫蘭島就在那裡擺著呢,說到底印度洋其實還是德國人的地盤。」
巴士拉這座港口城市在名義上還是屬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管轄的領土,但實際上這座城市目前是由亞述移民組織的自治政府統治。
張如海感嘆一聲:「中東開戰對我國也很不利,我們又一個原油進口來源就要斷掉了。美國石油用不了,中東石油又用不了,只靠南洋的原油實在捉襟見肘。」
凱末爾病入膏肓,坊間都傳聞凱末爾因為肝硬化的病痛已經失去知覺,昏迷了幾個月的時間,隨時可能去世。
船隊中除了專業化的油輪船舶以外,還包括了好幾艘載重量超過兩萬噸的大型貨輪,張如海指揮的船隊除了要搶運原油以外,還要趕在歐洲全面戰爭爆發以前以,最後一次利用蘇伊士運河和波斯灣的航線搶運一回中國急需的緊俏物資。
「亞述自治政府也在開羅條約上籤了字。」馬惇靖繼續說道,「伊斯坦布爾政府對地方上的控制力已經弱到這種地步,土耳其人還能管得住什麼!哪怕有德國直接下場干涉也沒用。」
不僅是中和圖書國派出了大量貨船到中東搶運原油和其他礦藏物資,其他東共聯成員國,還有像菲律賓、蘇俄、暹羅這樣的對華友好國家,也都組織船隻參与搶貨運動。
這支龐大的船隊漂浮在波斯灣的海面上,一眼望不到頭,浮動的艦橋和桅杆好像在海洋當中形成了一塊全新的島嶼,簡直堪比一塊可以移動的國土。
「立青,你認為德國牽頭組建帝國公約組織以後,中東還會爆發戰爭嗎?」
德屬亞洲總督府盤踞在紅海、波斯灣、南印度洋和錫蘭島的許多貿易節點上,控制著印度洋的大量關鍵性島嶼,隨時都能切斷中國海軍從印度洋方向通往歐洲的海上航道。
中國政府現在正想方設法和中東各方勢力簽訂一次性的原油單子,但張如海的這支船隊,還是很有可能成為中國從中東運油的最後一波船隊。
而且澳大拉西亞聯邦也站在德國那一邊,澳洲人在南印度洋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西班牙戰爭!帝國公約!
奧斯曼帝國在收復巴士拉時,由於財政困難和德國開始停止外援,沒有能力徹底消滅亞述移民,只好默認了巴士拉亞述自治政府的存在,直到今天,https://m.hetubook.com.com亞述自治政府已經利用石油出口帶來的經濟繁榮茁壯發展起來,建立起了一支包括兩個正規師在內的軍隊,成為土耳其在中東統治的一大隱患。
這些亞述移民來自於南安納托利亞地區,他們在上次世界大戰時參加了大英帝國組織的反土耳其起義,結果當大英帝國從中東大規模敗退的時候,亞述移民們就被迫跟著撤退到了中東邊陲的巴士拉。
歐洲局勢急速惡化,事態發展快得令人眼花繚亂,讓中國駐開羅代理辦事處的負責人馬惇靖也感到目不暇接。法國軍隊進入西班牙以後,據說進展十分迅速,最近埃及這邊報道的新聞是說法軍已經開始進攻薩拉戈薩和昆卡兩座重鎮,起義的西班牙赤衛軍工人武裝更是席捲加泰羅尼亞,已經拿下了半壁江山。
從阿拉伯式的奧斯曼建築到本地低地阿拉伯人修建的土房,然後就是亞述移民這些年來修建的無數教堂,包括迦勒底派基督教、聶斯托利派基督教、新教、天主教齊聚一堂,建築的石灰岩外牆、明亮的白色牆壁、細膩的大理石地板……比起中東,巴士拉更像是一座地中海城市。https://www.hetubook•com.com
日本就派出了17艘萬噸以上的大型輪船,朝鮮、越南擁有的大型貨輪不如日本多,但同樣派出了許多幾千噸載重量級別的中小型貨輪。
一時間,巴士拉城外熙熙攘攘,車隊堵在進城的公路上不說,還有許許多多大型牲口拉著載滿原油桶和礦產的拖車,擠在旁邊的土路上。
但更讓人嘖嘖稱奇的,還是德國的反應速度。
「只有趁戰爭爆發以前,多運一些原油回國了。」
除了這些巨型貨輪以外,在一、兩萬噸以下的普通輪船數量就更多了。
馬惇靖這個開羅代辦處的主任,又身兼中國駐土耳其大使,其實就相當於是東共聯在中東地區一切外交和僑民事務的總負責人,往來奔走,工作非常繁忙。這麼大規模的卸貨搶運行動,除了海運的部分以外,也關係到大量陸運方面的工作,陸地上的事情自然就需要馬惇靖大量參与,他想方設法利用了自己在埃及政府中的人脈關係,向埃及的交通運輸部門行賄了兩百多萬元,才租賃來大量的汽車、卡車和騾馬拖車。
在巴士拉的碼頭上,中國船員們還在抓緊時間裝船,起重機和吊車把一節節集裝箱運到貨輪的www.hetubook.com.com
甲板上,東共聯國家很早就在林淮唐的要求下統一了集裝箱的結構和規格標準,1933年由中國牽頭,東共聯還爭取到了所有第三國際的成員國家在越南首都河內開會成立了國際集裝箱協會,負責制定統一的集裝箱標準,使參与協會的所有國家都使用相同結構的集裝箱,方便國際貨運物流。
巴士拉的城市街頭看起來完全不像是中東城市的模樣,街邊的基督教教堂和古典主義建築,都讓人覺得這裏更像是歐洲,或者就像馬惇靖說的那樣,巴士拉和同樣以基督徒人口為主的黎巴嫩非常相似。
馬惇靖現在沒有在開羅,而是在亞述自治政府控制下的巴士拉港口,迎接從中國遠道而來運輸石油的油輪船隊。
中東開發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油田,就集中在巴士拉附近的科威特以及波斯灣中的巴林島,所以張如海的船隊就停靠在了巴士拉這座伊拉克地區最大的港口城市。
長年來表現遲鈍的德國外交部門,這回卻以十分驚人的速度提出了「帝國公約」計劃,短短几天時間內,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土耳其、芬蘭、波蘭、烏克蘭、比利時……十余個歐洲國家相繼對德國的倡議做出回和-圖-書應,還派出特別代表前往柏林,很有可能在這個月內就會簽署帝國公約的正式條約文本!
「恐怕凱末爾去世之日,就是開羅條約組織對土耳其開戰之時。」
一旦中東戰爭爆發,中國就不可能再繼續從波斯灣獲取石油礦藏了。
還有像婆羅洲共和國本來就盛產石油,自從婆羅洲共和國解放建國以來,婆羅洲人民政府就像中國和英國採購了多艘大型油輪,專門用於把汶萊油田產出的石油通過南海航線運往中國。
馬惇靖向張如海回答說:「我不認為帝國公約能阻止中東戰爭!中東各國厲兵秣馬備戰多年,戰爭形勢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會因為德國的安全保障許諾就停下來,反而是德國自己將被中東戰爭拖下水,分散它對付法國同志的力量。」
由張如海擔任總指揮的油輪船隊包括了一艘排水量超過三萬噸的「東營四號」油輪和三艘排水量超過二萬噸的大型油輪,龐大的船體在海平線盡頭時,就能看得見三座突出海面的上層建築,一是船首樓,二是駕駛台,三是船尾甲板,為了安全,油輪的發動機設在船尾,因為如果像貨艙中那樣穿經油輪艙裝設通道,萬一可燃氣體外泄和積留,可能引起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