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新秩序
第一百零五章 伊凡雷帝計劃

鄧尼金又說道:「閣下,夏季的進攻時間窗口已經不夠我們發動全面進攻,既然這樣,正好可以把進攻計劃修改為明年的五月份。」
薩文科夫並非學院派出身的軍事專家,但他在俄羅斯的紅白內戰里表現要比包括科爾尼洛夫和鄧尼金在內的一大批俄軍職業將領都更為出色。
按照白俄陸軍的步兵師編製表,一個步兵師就需要一萬支步槍、五百挺機關槍和二百門身管火炮與迫擊炮,再加上坦上克、裝甲車、軍用汽車與卡車,還有馬匹,以現在白俄的軍工工業生產能力,一時間想要完全滿足還真是十分困難。
「俄羅斯軍隊只有一次機會……趕在中國軍隊抵達烏拉爾戰場之前,迅速佔領烏拉爾山脈東麓的所有工業生產基地,佔領秋明、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亞和托木斯克,然後沿著葉尼塞河建立一條新的防線。這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後勤補給上的優勢,並且立於不敗之地。」
另外幾位前白衛軍軍閥態度也都和鄧尼金類似,他們都認為白俄軍的軍事準備嚴重不足,薩文科夫一手指定親信「宮廷佞臣」馬爾可夫制訂的全線進攻計劃「充斥著不切實際的個人幻想和嚴和*圖*書重違反軍事科學基礎的錯誤策略」,也都強烈反對今年年內就發動對蘇俄的侵略戰爭。
「我們的時間窗口非常有限,只在今年,進攻時間絕對不能延遲到1939年。」
缺的是什麼呢?
他掃視了克里姆林宮元首府內的眾多高官一眼,那張像極了豺狼的面龐上又浮現出讓人感到異常陰冷的詭譎神情。
他的堅持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白俄共和國的第二號人物——取代科爾尼洛夫大帥地位的軍事部部長馬爾可夫——很快就拿出了一份軍事部制訂的詳細計劃。
在西方,等到未來德法全面開戰的時候,如果德國戰敗,白俄就能趁機收復東歐失地,如果德法陷入僵持之中,白俄也可以爭取到對自己非常有利的參戰條件,成為歐洲天平上最重要的一塊砝碼。
西西伯利亞地區是整個俄羅斯亞洲部分中人口最稠密、工業和經濟基礎也最好的地區,只要白俄軍能完全佔領西西伯利亞地帶,那就能把蘇俄削弱成一個依靠自身幾乎不可能獨立存續下去的弱小政權,未來要想重新統一俄亞部分的剩餘地區,難度也會大大下降。
只要俄軍能迅速佔領交通和和圖書工業基礎都比較完善的秋明、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亞等幾座城市,就能基本解決軍隊的後勤問題。而此後蘇軍和中國軍隊如果想對葉尼塞河防線進行反攻,那麼就需要穿過山地眾多、人煙罕至、森林密布又多發地震的貝爾加湖北岸伊爾庫茨克地區,後勤補給條件將極度惡劣,幾乎不大可能供應起百萬人級別的大兵團進攻。
「具體的進攻時間,就在1938年的6月22日,一日也不能更改,偉大祖國統一戰爭的行動代號是伊凡雷帝!」
是武器。
以上次大戰末期的法軍為例,確實是出現了許多部隊武器嚴重短缺的情況,但那不是因為法國的軍工生產能力不足,而是因為德軍的推進速度太快,導致大量布置在一線後方的戰備倉庫落入德軍手中,這才使法軍武器嚴重缺編。
所以白俄總參的作戰廳長沙波什尼科夫很客觀的向「薩元首」指出了這一點:「元首閣下,以我國目前的軍工生產能力,要滿足三百五十萬士兵秘密動員以後的武器需求,至少還需要一年以上的擴大生產及民轉軍轉軌時間。而且這還是在所有兵工廠暫停一切飛機和艦艇生產任務,集中我國絕https://www.hetubook•com•com大部分的重工業產能全部來生產陸軍武器,才能達標。」
白俄的重工業本來就不發達,經過科爾尼洛夫和薩文科夫二十年的「英明治理」,工業水平也才不過恢復到比1914年沙俄略強一點的水平,軍工廠的生產能力向來都是以滿足一百萬常備陸軍為標準進行的,現在突然要把陸軍擴充到三百五十萬,這突然增加的二百五十萬人的武器缺口,可不是一下就能解決的。
薩文科夫是一個狂人,可並不狂妄,他其實很清楚以白俄共和國目前的實力,既不可能真的打敗帝約集團收復東歐失地,也不可能打敗實力同樣強勁的東共聯集團收復遠東失地。
薩文科夫再度言之鑿鑿道:「如果明年再發動進攻,我們在場的所有人下場都會比尼古拉二世更加悲慘!中國人一天比一天更強大起來,他們還在積極準備把精銳的軍隊部署到烏拉爾前線,還在搶修西伯利亞的交通幹線,俄羅斯軍隊只有在我們還有一定優勢的時候發動進攻,才有重新統一祖國的機會。不然未來的二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偉大的俄羅斯都將再也無法回到葉尼塞河和勒拿河,更沒法再回hetubook.com.com到貝加爾湖和太平洋了。」
在薩文科夫的多年統治之下,白俄共和國厲行嚴刑酷法,稍有小過,就很可能被抓進監獄裏面。再加上由於白俄的經濟發展高度依賴於德國,所以當德國出現經濟大危機的時候,白俄共和國的國民經濟也立刻出現了全面崩潰的危機,普通人的失業率飆升暴漲幾十倍,刑事犯罪率自然也急速提高了起來。
薩文科夫的戰略計劃不能說完全是一種狂想,白俄軍不能眼睜睜看著中國不斷增強烏拉爾前線駐軍的力量,薩文科夫相信他只有在中國紅軍的大部隊抵達烏拉爾戰場之前發動進攻,才有戰勝的機會。
薩文科夫把右拳高高舉起:「我們在做準備,斯拉夫民族的敵人也在做準備,特別是中國人!中國人已經毫不掩飾他們的戰爭準備,紅海軍在猶太人的資助下四面出擊,那支人數多到不可思議的黃種人軍隊則正從滿洲里趕往鄂木斯克,時間越往後推移,中國人派駐到鄂木斯克的軍隊數量就會越多,直到超過俄羅斯軍隊應對的極限為止。」
不過薩文科夫還是認為,以今日帝約集團空前強大的軍事實力,德國基本上沒有什麼戰敗的可能性。所以白俄最好還是不要和圖書在東歐有太多小動作,主要的力量還是應使用在東方。
薩文科夫走過他的辦公桌,站在眾人中間,將自己的右手握于胸前,厲聲道:「德法之間的宿命戰爭一觸即發,每個歐洲人都知道第二場大戰隨時都會發生,所有國家都在緊張做著戰前最後的準備,所有國家!是所有國家!」
但薩文科夫的態度非常堅決。
簡而言之,普通罪犯和重刑事犯,白俄都不缺。
但薩文科夫相信,只要自己能把握住機會,完全有可能收複葉尼塞河以西的失地,確保白俄未來在東方的優勢地位和基本安全。
但對白俄的工業水平來說……今天的白俄共和國可能還真算不上是一個列強級別的大國了。它的人口規模、資源開發能力、科研水平和重工業的生產能力,基本上沒有比義大利幾個政權加起來超出多少,與德國、英國、法國、中國這四個目前世界舞台上真正意義的「大博弈」棋手來說,就更加是相距甚遠。
其實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對於英法德這樣的列強級別國家來說,生產能力不足完全就是一個偽命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大部分軍需問題的主要因素往往是運輸能力、後勤保障能力和人員培訓能力不足所導致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