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新秩序
第一百零六章 軍馬

紅軍的摩托化騎兵部隊,其實和沒有完全實現摩托化的步兵師已經差別不大,主要就是針對原來騎兵師的補給和重炮環節,加強了摩托化的運輸手段,重型武器主要依靠摩托化車輛牽引,另外在紅軍的摩托化騎兵軍編製下,也開始編製有小規模的輕坦克營等裝甲單位。
早在沙俄向東方殖民的時代起,俄國軍事工程師就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優勢,在這裏構築了當時確實無法攻克的工事。一道高十米、長六公里半的厚厚實實的土牆,把整座城市團團圍住。牆內構築了無數的掩蔽室和庫房,裏面可以存放一個軍所需要的給養。在土牆的走向離開山林的地方,沿牆根挖掘了寬大的土壕,又引入了河水,形成天然的護城河。
中國這二十年來工業的急速發展,也不光是體現在鋼鐵、水泥、化肥的產量上,實際隨著工業基礎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像是主糧產量、蔬果產量和大型牲口的存欄量,也都會因為農業、畜牧業技術的提高獲得很大發展。
洛登師長說:「那絕不可能。」他面色憂愁:「我的哈薩克朋友們只有吃了大虧以後,才會明白這個道理。」
關於白俄軍即將發動全面進攻的和*圖*書風聲是越來越多,秋明作為蘇軍最前線的戰略支撐點,一旦兩個俄國之間爆發第二次紅白內戰,這裏就一定會成為戰爭風暴的焦點。
馬鴻賓神秘一笑:「這應該是軍事機密吧!但我聽說後方的火車站處處爆滿,西伯利亞大鐵路和已經修通的部分複線鐵道上,全都被裝滿人的軍列堵了起來。」
洛登師長很明顯感到中國同志來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倉促,是一件很不尋常的事情。
六月份的烏拉爾山脈東麓,平均氣溫在十度左右,靠近北方原始森林的某些地帶,甚至在仲夏時分還會下陣雪。北方戰區剛剛組建起來的第一半摩托化騎兵軍,就在這冰雪將融未融的糟糕天氣里,成為了首支抵達紅白對峙第一線的中國紅軍正規部隊。
「還有奧倫堡。」
更多列火車正在隆隆聲中開過自然環境極為惡劣的貝加爾湖北岸地帶,然後就會沿著利用目前已有的鐵路設備立刻把部隊再轉運到秋明、鄂木斯克等前沿要地。
所以駐紮在秋明的士兵們,都對這條謠言有些疑神疑鬼了。
火車停靠在秋明的火車站以後,馬上又有更多穿著中國軍裝的官兵走下車來,還有很多大口hetubook.com.com徑的重炮也被火車運到前線,十幾輛坦克就那麼直接平放在軍列後方拖拽著的露天車廂上。
旁邊的蘇軍第二騎兵師師長洛登是既懂蒙語,又懂俄語,還懂漢語,他和馬鴻賓攀談道:「馬軍長,中國方面還有多少援軍要過來?」
尤其是早就實現了要塞化的築壘地域秋明,現在就是中國紅軍緊急增援的第一目標。
夜色仍然籠罩在蘇維埃祖國的土地上,值班的中士是個布里亞特蒙古人,他手裡握著一支滿洲里運來的衝鋒槍靠在要塞的牆壁上。夏夜的空氣,又清涼又催人入睡,守軍士兵們都不禁打了個瞌睡,直接要塞下又有一隊洛登·丹達爾的騎兵部隊經過時,馬蹄聲才把人們從瞌睡里吵醒。
在近代以前,一米半厚的營房牆壁,可以成功地經受住任何口徑的炮彈。憑藉這道厚牆的掩護,步兵可以從暗堡的狹窄射孔向進攻之敵射擊而不怕遭到殺傷。在外牆的許多地方,半圓形的塔樓從牆體向外凸出,塔樓上也同樣開著一個個對進攻之敵進行側射的槍眼。
他心下開始浮現起一種可怕的猜測:「馬軍長,你覺得最近會打仗嗎?據我所知,車裡雅賓斯和-圖-書克和葉卡捷琳堡的白俄軍調動非常頻繁,他們會不會有些大動作?」
伊犁馬育成在新疆昭蘇軍馬場,最初是二十年代時從歐洲引入奧爾洛夫快步馬血統,建立純種繁育核心群的同時,又奧爾洛夫快步馬的血統引入伊犁馬改良中,近幾年還又進一步從不列顛聯盟引入了阿哈馬和阿拉伯馬進行血統改良,馬駒衝刺能力極強,各方面性能都很突出。
秋明的歷史始於1586年,為俄羅斯在西伯利亞的第一個移民城市,是沙俄東擴的一個重要軍事據點,也是西伯利亞地區最古老的城市,這裡有十分重要的石油工業,不過鑒於目前的軍事情況,蘇俄從沒有考慮過大力開發秋明的石油資源,而是把這座城市完全當成了一座巨大的要塞來經營。
1938年6月,凌晨,秋明火車站——
「有一些謠言在說白俄軍很可能會對蘇維埃發動戰爭。」
洛登·丹達爾是蘇軍第二騎兵師的師長,也是一名蒙古人,而且不是出生在蘇俄境內的蒙古自治州,而是出生在中國的庫倫省,只是洛登·丹達爾小時候由於家庭貧困,被送到了當時還駐在外蒙古境內的沙俄軍官手中代為撫養,沙俄撤離蒙古地和*圖*書區的時候,小時候由於家庭貧困,洛登也就跟著去了俄羅斯,並在俄羅斯的坦波夫騎兵軍校接受過近代騎兵戰術的系統性學習。
第一半摩托化騎兵軍軍長馬鴻賓揚起馬鞭,朝著那些睡眼惺忪的蘇軍哨兵笑了笑,他一口俄語談不上流利,不過對面的蘇俄士兵顯然也能聽得懂意思。
跟著洛登騎兵師前往秋明前線的,還有一支打著中國紅軍旗幟的部隊。
馬鴻賓騎在一匹山丹馬上勒住韁繩,一列裝載著重炮的軍用卡車從兩人的身邊轟隆開過:「紅軍正在加快部署速度,除了第一半摩托化騎兵軍以外,第一坦克旅也已經到達了鄂木斯克,另外還有更多軍隊,目前正在緊急運往赤塔。」
在洛登的這支部隊裏面,就能夠看到吉林馬、伊犁馬、三河馬和山丹馬幾種中國的優良軍馬。
軍馬也是如此。
吉林馬產於吉林中部及西部的長春、白城子、四平等地,是在本地蒙古馬及雜種馬的基礎上,引入多個外種公馬雜交,標準吉林馬血統為輕血25%、蒙古馬血25%、重挽馬血50%,即便放在歐洲,也已經屬於軍用的重型挽馬,可以承擔起馱運大炮的軍事任務。
蘇軍第二騎兵師使用的戰馬,也和*圖*書幾乎都是由中國方面提供的東亞馬種,種這是因為蘇俄失去沙俄帝國在頓河地區培育數百年的軍馬場以後,就失去了自行養育優良軍馬的能力,反而是中國,雖然本土僅有一些不適合軍用的駑馬,可在二十年代大規模引進英、法種馬改良軍馬血統以後,到1938年,中國早已經培養出了好幾種非常優良的軍馬。
馬鴻賓繼續說道:「我國正在努力做阿拉什自治共和國的工作,希望哈薩克人允許紅軍進駐奧倫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幫助維護這些草原遊牧人最重視的『自由』……可惜,這項外交工作據說現在還沒有做通,哈薩克人很頑固,他們還幻想著在兩個世界中間維持中立和平衡。」
「緊張起來,各位同志。」
三河馬則是產於呼倫貝爾的三河鎮,以古代良馬石韋馬為基礎,同鄂溫克科興軍馬場的俄羅斯軍馬雜交以後,培育出的三河馬馬種;山丹馬則雖稱蒙古馬,實為兩千余年來延續下來的中國國產雜種馬群,本身就具備很強的高原適應能力,二十年代后又引入頓河高血馬、河曲馬的血統雜交,再與山丹公馬回交,就形成了一種耐力、適應力遠勝於古代蒙古馬,非常適合西伯利亞環境的馬種。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