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是付出最少,獲利最多,效果最好的消化模式。
還收納了近萬的新附軍(加新聯合艦隊殘部)。
不過,徐澤對此倒是無所謂,改計劃就改吧。
他自己則暫時留下來,帶剩餘兵力,緊急整編新附軍。
徐澤當然不可能腦子一熱,為了後世所謂的「民族情節」,作出如此不智之事。
也會因為其後的維穩而焦頭爛額。
至於軍官的補充,更簡單。
讓高麗的有生力量在反覆的被動運動中,徹底拖疲、拖廢,
又與擴張期的女直人血戰十幾年,差點將生女直聯盟打崩潰。
歷史位面,
徐澤只是稍微打通了軍中的上升通道,
然後,在運動中消滅其緊急回援,已經疲憊至極的勤王兵馬。
背上新附軍這個包袱后,就不能再死守著計劃轉戰他地,
偏安一隅之地的割據政權,尚能夠成為中華正朔。
再加上昨晚收編的高麗新附軍八千多人。
將同舟社「仁義無雙」,高麗王朝「腐敗無能」的種子,撒遍所有佔領區。
此時的高麗,遠不是五百年以後,被倭人差點滅國的李氏朝鮮可比。
促和*圖*書使其民族意識過早覺醒,人為製造嚴重的民族對立情緒。
現在,徐澤帶著七千餘人的水陸聯軍。
遼東第三將三個甲種營和兩個乙種營,合計二千一百人。
不放他幾炮,怎麼能讓狂妄自大的高麗君臣迅速看清形勢?
戰爭形勢的急劇變化,
少了承上啟下,傳達命令,組織指揮部隊的中間環節,
都已經打到開京城下了,
新安州之戰後,
同舟社攻打開京的本部力量,仍有七千多人。
在沒有能力徹底佔領並消化一個立國兩百多年的穩定政權之前,
除掉入高麗后,連番大戰戰損的三百多人,
只是,戰亂之中的一切形勢變化,都不可以「常理」度之。
只要親手殺過豪族子弟爪牙的,都可為底層軍士或軍官。
新附軍就立即爆發出極強的戰鬥慾望。
稍微出點意外,就有可能導致全軍崩潰的情況。
至少,也會減輕極多阻力。
在五步戰略之外,徐澤還布置有暗棋。
新附軍組織度又極低,
至於滅亡高麗?
第三步,攻下江華島,兵臨開京。
就算真能做到,m.hetubook•com•com
也會留下極大的隱患,
就是不服輸,接著再打,一直打到遼人主動讓步為止。
打敗其賴以立國的軍隊,擾亂其民間思想,扶持其上層投降派,
放棄穩紮穩打,重點防禦的戰略,
但他們也有自己的獨特語言,
出兵前,制定的反攻高麗作戰計劃,主要分為五步。
到了這個時候,不攻城也必須攻城了。
讓「腐敗無能」的高麗朝廷,變成同舟社的代理人。
徐澤就果斷命令斥候營先行,史進率兩千兵馬緊隨其後,趕赴開京。
徐澤還沒有自大到這種地步。
貿然擊破其國都,俘虜或殺死其國君,
明暗配合,絕對能把高麗折騰個天翻地覆。
根據社首的指示,時荼丹部還送來林沖、蕭近海兩部兵馬。
還會在戰爭中「創造」一大批高麗人的「民族英雄」,
同舟社主動撤離江華島,攻佔其餘港口城市。
會讓同舟社實力增強后,再來消化這片土地變得極為艱難。
而佔領中原,享國一百二十年的金國,
即便不能一紙詔書,就令這個已經墮落的國家獻土稱臣。www•hetubook•com•com
剛投降的高麗新附軍士氣很高,
殺起同胞,尤其是豪族子弟和奴僕來,比同舟社直屬軍還狠。
徐澤派遼東第三將乙一營回鴨綠江,換防已經清理完繳獲船隻的甲三營。
總體原則是打掉水上力量,運動疲敵殲敵,政宣爭取民心。
不僅徹底摧毀了高麗全國的水師力量,
第四步,趁高麗人重兵集結開京,各地兵力空虛之際。
不僅讓反應遲鈍的高麗朝廷措手不及,
而且其國雖小,韌性卻十足,
「靖康之亂」后,
若干年後,等同舟社一統天下,
各營的主官則由徐澤的親衛出任。
對同舟社不僅沒有任何好處,
具體編製如下:
第五步,征戰各地的同時,配合強有力的政治宣傳。
其實,徐澤對他們的戰鬥力並不是太關心,他更關心這支軍隊是否「聽話」!
斥候營加醫護營、親衛隊、演出隊等,合計近千人。
即便高麗大軍跟著同舟社的屁股後面「收復失地」,
能與上升期傾國而來的遼人連戰三場,
另有投降的高麗新聯合艦隊水師殘部一千三百人。
迫使高麗和圖書調集各地的軍隊,以收復失地。
總兵力已經超過一萬七千人,比開京城內的兵馬還要多(城中只剩下一萬五千人了)。
最終,迫使高麗君臣認清「同舟社不可戰勝」的形勢,主動乞和。
其後千年,甚至連「北朝」的歷史定位都得不到。
一味依靠武力破城滅國,
因為軍隊的倉促調動,又為同舟社創造新的攻擊「弱點」。
然後被同舟社輕易消滅。
高麗這片土地這個很特別,
昨晚,從投降的羅鑫部得知開京城中防守空虛后,
甚至還有可能因為高昂的維穩成本,拖垮一個欣欣向榮的帝國。
弱宋被滅,又立即在江南建立小朝廷。
遼東第二將乙三營林沖部,加保州抽調兵力,合計一千八百人。
迫使高麗君臣在「滅國」的威脅下,
營級主官只是臨時任命,副官戰後有功者即可轉正。
一敗再敗,開京城都被遼人攻破了,
這五步戰略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區分,相互轉化,又環環相扣。
而後再相互推舉更高一級的軍官,一直推選到營級副職,
更關鍵的是,這樣做不符合同舟社的利益。
時間緊迫,https://m.hetubook.com.com
徐澤的整編非常直接簡單。
遼東第一將三個甲種營和三個乙種營,加強第三將甲一營五百人,合計二千九百人。
歷史上,多次滅亡,又多次建立起獨立的政權。
兵卒們根本適應不了,打仗的時候,是會出大亂子的。
急召全國軍隊勤王,徹底打亂高麗全國的兵馬部署。
也讓同舟社的戰略受到衝擊,徐澤必須對戰前制定的計劃作出調整了。
但作為軍官主力的豪族子弟爪牙被屠戮一空后,
組織結構上,維持高麗原有的軍制不變。
日後肯定要花百倍千倍的精力來解決這些隱患。
大戰當前,臨時亂變組織結構,
第一步,製造假象,將高麗水師調出防備嚴密的駐守海港。
對付這種有著自己獨特文化,又韌性十足「不死小強」般的政權,
相對而言,
雖然自漢朝以後,就一直使用漢字作為唯一的書寫文字。
地理上又與中原王朝隔絕,天然上就獨立於「中華」之外。
而後逐個擊破,使其處於有海無防的境地。
做不做得到是一碼事,
第二步,奪取並佔領重要的港口城市,大張旗鼓地開展反高麗王朝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