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邙山
第四十一章 峨嵋原

當天,他們踏雪穿越涑水河谷,立馬峨嵋原的北垂,遙望西邊突兀的懸崖。懸崖上隱約可見黑色牆體和裊裊青煙,曠野上一片斑斑點點的黑色。嚮導說,那就是王并州的玉壁城了,牆下是東人遺棄的帳幕器杖等物。腳下的坡地應該就是汾水,只是大雪覆野,已經分不清河道在哪裡了。
東魏丞相歡擊魏,入自汾、絳,連營四十里,丞相泰使王思政守玉壁以斷其道……冬,十月,己亥,歡圍玉壁,凡九日,遇大雪,士卒飢凍,多死者,遂解圍去。魏遣太子欽鎮蒲坂……丞相泰出軍蒲坂,至皁莢,聞歡退渡汾,追之不及。
令人奇怪的是,天色不見黑下去,遙望北邊天空卻是一片灰白色。狂躁的北風打過來的時候,開始夾雜起白色的雪點。有經驗的軍士說,一定是北邊下過大雪,北風把雪捲起又吹過來的。須臾之間,雪點越來越大,自北向南橫掃而來,天與地完全被灰白色濃雲所吞沒,蜿蜒而行的大隊人馬頓時淹沒在白色的暴雪之中。人們都跳下馬,躲在馬身後,一邊死死地拽住韁繩,一邊把身體蜷縮著貼在馬的身上。雪點打在馬鞍上的聲音,就像萬千羽箭當空落下一般。大雪無邊無際地隨風肆虐,似乎是要把他們完全埋沒。而這些準備與強敵廝殺的軍人和戰馬,也只能和_圖_書孤弱地承受這天地風雲的摧殘,直至風住雪歇。半夜時分,筋疲力盡的人們紛紛倒在白晃晃的雪堆上睡著了。
東人策馬在雪地上儘力賓士,看得出他們的坐騎經過了良好的休息和餵養,而不像晝夜行軍的西人馬隊。他們一直向前沖,力圖尋找包抄或者切入斬斷縱隊的機會。但卻發覺這支隊伍綿延很長,而且越往後,遇到的原地抵抗就越強烈。到了最後,西人的後續隊伍已經逐漸展開成包圍狀的橫隊,慌亂但是密集的箭羽把東人的衝鋒最終阻擋。拉成一條線的東人開始意識到遇到了人數遠多於自己的大軍,而他們的對手,終於發現這些兇猛的東人騎兵不過才數百騎而已,他們漸漸從最初的驚惶中鎮靜下來,開始發動反擊。
丞相泰出軍蒲坂,至皁莢,聞歡退渡汾,命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李穆、怡峰率千余輕騎乘其後。渡汾,登高望四野,見峨嵋原。是夜,遇東魏薛孤延、慕容儼所部數百騎之殿後。
宇文泰回書說:
當天夜裡,他們在汾水北岸沿著河谷向東走。由於風雪的關係,沿途東人撤退留下的痕迹並不明顯。天已經黑了,但大地卻一片亮白,連天上隱隱約約的雲層都能看得清。月亮在雲層的稀疏間隙偶爾露頭,這更增添一種陰森慘白的光線,彷彿不是行於人世之間似的。到了子夜,騎士們還在成一條彎彎曲曲的縱隊前行,沒有停止休息的命令傳下來。人們和_圖_書都在一種極度睏倦中隨眾前行,就連騎馬走在大隊前面的斥候也是這樣。
於是朝廷以王思政為都督汾、晉、并州諸軍事、加授并州刺史,令其徙弘農兵三千,民萬戶,渡黃河北上,在汾水南岸峨嵋原北側的玉壁築城
宇文泰又想,怡峰等人所部騎士經歷戰陣不多,原達悉武軍中各騎督,不少都在長安漢軍裏面,都是打沙苑、河橋百戰之餘的騎士,可以配與他們一起渡汾。就讓鎬京之師都督楊忠簡選當年的鮮卑舊部隨軍。這樣,來自鎬京之師的達悉震、宇文須陀、賀若敦、尉遲綱、太洛稽六度、長孫景,還有李岐豐等人,都帶著從騎一同出發。
李穆令騎兵頓軍在汾水南岸的坡上,派人去玉壁聯絡王思政。王思政遣人送來了一幅繪有汾水河谷地形的地圖,他們牽來了的馬隊上馱滿裝食物的皮桶,來人說:「汾水河冰可以過人,過河的時候都下來牽著馬過去就行了。在東人過河的上游一點過去,東人已經踏碎不少河冰了。」
幾乎轉瞬之間,灰白色影子已經進入一箭之遙,馬鬃上立出一個人。他嘴上橫叼了一支箭,而另一支箭早已搭在弦上。西人斥候還來不及抽箭搭弦,對方的箭已經射進了自己的喉頸。後面的斥候m.hetubook.com•com就看見前面的人仰面栽倒,知道遭到襲擊了。一時睡意全消,見數十騎東人的馬隊放著箭衝過來,都連忙撥馬回身逃走了。
崤澠已清,弘農東依崤坂,南連襄、廣,足恃其險。對付侯景,綽綽有餘。而河東汾、晉各地,東擋晉陽、并州之賊,屏護龍門、蒲坂,關乎國家安危。宜於峨嵋原之北垂,汾水穀道之岸邊,建一重鎮,以大兵鎮之,控遏東西,遮蔽衝要為是。
這支東魏的騎兵,是金紫光祿大夫,第一領民酋長,鎮南將軍慕容儼和梁州刺史薛孤延所率的殿後,掩護東魏大軍沿汾水河谷後撤。他們雖然人數不多,但都是精選的剽勇騎士。此刻他們發覺觸動了一條大蟲,但並不驚懼,也不撥馬四散。為了避免被橫向切斷包抄,東人朝兩側逐漸收攏後退,同時繼續放箭射敵。目的是將西人從大隊中引出,化整為散,好做輕騎之間的纏殺,因為他們雖然人數劣勢,但於三兩騎之間的較量卻富有經驗和信心。而西人也的確遣騎四齣,向他們追擊而來。
且說大統四年河橋一役戰敗,宇文泰退入關中之前,以王思政為侍中、東道大行台,令其守弘農以御東師。自夏至秋,並無東人越崤坂之險而來。有諜來報,說高歡毀金墉城,留王元軌為洛州刺史,大軍已經北返。該年冬,西魏遣是雲寶出崤坂襲擊洛陽,王元軌眾寡不敵棄城而走。西魏南兗州刺史韋孝寬又擊破東魏將段琛和陽州刺史和圖書牛道恆,一時崤、澠俱清。
過了幾日,對岸的東人游騎就不見了,也並無大軍來攻,一切如思政所料。
宇文泰把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李穆,開府儀同三司怡峰叫過來,對他們說:「大軍東出,不能無功而返,現在命你們率所部輕騎,渡過汾水追敵。必有斬獲擄掠,以宣示四方。」
西魏大軍到達皁莢的時候,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北面天際的一座孤峰還隱約可見。嚮導指引說,孤峰的那邊就是汾水谷地,汾水南岸有台地突起,號稱峨嵋原。此時,寒風開始從北面吹過來,讓人倍覺生冷。沒有冬衣的軍人把突騎帽拉到脖子上抵禦風寒,人們說,河東要比關中冷多了,這樣下去,怕是會下雪的。
歷史素材:
——《資治通鑒·卷一五八·梁記十四》
天明,人們找到了同樣在躲避風雪,來自玉壁的斥候。他們說:「一連下了九天大雪。賊昨日已經解圍,天黑前全軍都退過了汾水,正逐漸東去了。」
往回逃的西人斥候一邊策馬在雪地上跳躍,一邊把鳴鏑射向天空。
東人騎士策馬到死者面前,跳下馬掏出刀把頭割下來,將頭髮綁在馬尾上,騎上馬在雪地上拖著走,拖出一條暗色的血痕。
舍君之外,別無他選。
小說發揮:
脫離大隊的斥候在朦朧的白色之中打不起精神,為了不在馬上睡著而跌下去,他一直不斷掐自己的手背。就在這個時候,他看到前方有一團灰白色的影子在靠近。他敏銳https://m•hetubook.com.com地感到這是一個或者多個騎馬的人,馬蹄在雪地之間騰越,幾乎沒有大的聲響。而馬背上的人,是伏在馬鬃上前進,一隻手抱住馬,一隻手提著弓,輕巧地隨著馬在雪地上起伏躍進。
築城的第三天,東人的游騎就出現在汾水北岸,向這邊張望。兩三天內,漸漸聚集了約上百騎,晚上對岸燃起星星點點的火光,那是東人在點篝火宿營。西魏的兵役見了,都非常害怕。王思政寬慰大家說:「這不過是從平陽外塢堡來的散騎,彼等越境而來,都成群結隊以求自保爾。若要晉陽得知,城牆早已築成。彼舉大眾來攻城,非數萬步眾不可,加之積甲運糧,非半年而不能。不必擔心。」
這樣一過就是四年。到了大統八年秋天的時候,東魏果然從晉陽沿汾水而下,向龍門、蒲坂方向攻擊。十月,高歡大軍到達玉壁,以其遏扼汾水道,若不除之,後繼必斷,於是停軍圍城。西魏以太子元欽出鎮蒲坂,丞相宇文泰傾舉國之軍渡河救玉壁而來。
王思政於是上書朝廷說:
但這個時候,東人的騎兵已經從兩側沿著西人縱隊的方向切了過來。他們逆著敵人的方向從側面貼近在箭程之內,朝措手不及的西人放箭。為了方便行軍,西人都著戎服,沒有配甲。東人用箭頭扁平的獵箭或者箭頭較重的重頭箭射之,穿骨切肉,就像屠殺鹿群一般。暴露在外側的西人一時人呼馬嘶,沉重的身軀此起彼伏地掉到淹沒馬蹄的積雪之中,發出撲撲的悶響。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