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雲中蒼鵠
第五十七章 大雪晉陽道(下)

周軍前驅是儀同慕容遠所部,當夜楊忠特意去慕容遠帳中慰勞。他拍著慕容遠的肩膀說:「君字雲中,助我通過雲中,莫非真有天意嗎?」他忽然又想起了高平軍的軍旗,其中繡的正是鴻鵠穿行雲中,冥冥之中或有天意吧!再回想武川所做的夢,雲霧繚繞難不成就是雲中之意?夢似乎解了一半,那麼,隨後的一場大火又做何解呢?
行至七介山中,周人前驅騎士因大雪迷失下山道路,不得不停下來等候大隊。時至中午,雪霽天晴。在少見的陽光照耀下,人們看見一隊群狼在山谷間穿行而過。雪雖然稍停,但谷中人|獸罕至,積雪極深。只見狼的首領在足以淹沒自己的積雪中開路,群狼則跟躡它的腳印,縱跳著前進。周軍將士中有人說:「狼必是下山尋食,不如跟著它們的腳印走。和_圖_書」於是騎士策馬隨著狼留下的腳印,果然尋到了一個下山的隘口。周軍大隊沿著前隊的腳印,也得以在天黑前下山。
置身絕壁上的周人,上也上不得,下又下不了,只得用手腳抵住堅硬冰冷的岩石,不發一聲地咬牙堅持。好在不久后風從山間穿行而過,逐漸驅散了霧氣,周人才得以繼續小心翼翼地攀登。
周軍破徑嶺后,並不急於南下晉陽,而是一邊頓軍修整,一邊派出遊騎冒雪北返,接應即將南來的突厥大軍和_圖_書
楊忠配給慕容遠兩營都督兵力約七百人,臨發前,將士都在山間雪地集結。楊忠命從人取來玉帶金銀器物配飾,以及弓袋良甲胄等物,並牽來矯健肥馬,一併遍賜將士。
第二天上午,楊忠讓前驅儀同慕容遠來,命他迂迴山側絕頂襲擊徑嶺關。他勉勵慕容遠說:和_圖_書「從入陰山以來,你一直率隊前驅開路,甚為辛苦。此番為我襲破徑嶺關,送我去晉陽,功勞不亞於晉陽合戰。此後出了徑嶺往南,你變為後隊,只須看我作戰便是。」又說:「鄧艾走陰平小道滅蜀,此番若是滅齊,你便是鄧艾!」
冬十二月初十,周軍前鋒終於遙望到徑嶺的主峰了。峰下南北方向的隘口連接北齊長城,號稱徑嶺關。多日前警訊傳來,齊軍守兵雖然不多,只得憑險而守不敢出關交戰。口外的道路已被砍下的巨木和石堆所阻斷,齊人的關口壁壘依山而建。兩側都是絕壁,天氣陰沉霧氣瀰漫,根本見不到山頂,不辨其高度,恍如直插天際。
中午前,整軍完畢的北周河州軍開始向前推進,逐步掃清關前障礙物。河州軍以善於步戰攻城而著稱,看似不緊不慢,卻層層https://m•hetubook•com.com推進頗具章法經驗。守關齊人在上下的夾擊下驚慌失措,小半日便放棄了抵抗。自北齊立國之初苦心經營的長城重要關隘,就這樣很快陷落了。
第二天天亮后無雪,天色稍顯陰沉。當守關的齊人忽然發現身側高處的崖頂之上飄起了周人的旗幟,無不驚駭萬分。要知道山崖絕頂,號稱從無人跡,徑嶺關口依賴其屏護側背。而今偷襲的周人居然登頂絕壁,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頂上的周軍不僅俯瞰關內,更用箭矢連番飛射,關中齊人狼狽躲避。
周軍出七介山後,已逼近齊長城。沿途氣候比之陰山雲中一帶更為溫暖。而天氣始終不能放晴,陰雲壓迫之下,天空低到幾乎觸手可及。行走于句注山中,宛如置身汪洋大海之底,雲遮霧繞的高峻山峰,就像是挺立海上的礁石孤島。山中早上霧和*圖*書氣瀰漫,中午開始下雨。逼近晚邊,天氣變冷,雨水則變成雪花飄落。
慕容遠於是率將士繞到關后的深山之中,天黑后攀援山峰。山岩覆蓋積雪極為滑濕,周人在林木尖岩深處解去甲胄,將輜重等物堆積崖底。然後勇健敢死之士先登,逐步墜繩接引後續,再將甲胄弓矢拉上來。如此緩緩向上爬,到了快半夜,數百人垂直分佈在山崖間,頭腳相接地停下來喘息休息。儘管是寒冬,人們貼身衣服早就濕透了。此時雲霧從崖底瀰漫上來,抬頭或俯視,都一片模糊朦朧。
當夜,楊忠大軍也趕至徑嶺關前,離關口三里山中宿營。守關齊軍望見周軍滿山營火十分驚懼,徹夜輪番登陴值守,目不轉睛盯著山前,不敢有絲毫懈怠。後半夜開始下雪,周軍早已熄火露宿。雖是黑夜,但關前山中一片銀白,就像返照了月亮的光芒。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