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天野蒼茫
第二十四章 突圍(下)

時間不長,周軍的前隊就再次突圍而出。此刻四周一片黃沙,幾乎無法辨析方向。而嗆鼻的塵土味道,幾乎令人窒息。周軍只得用手捂住口鼻,喉嚨因受到刺|激而不停地咳嗽。他們向南緩緩行進了一段,黃塵落定了,才漸漸辨識清方向,並重新聚攏起來。
不過另一隊周軍遭遇則不一樣了。他們在第一次入陣的時候,非常靠近右側的河岸。這裡有突厥人的輜重部隊,所遇到的抵抗更為軟弱。周人貪戀射殺虜人的快|感,一路緊追,將數百突厥人趕入到淺淺的河水當中,再提長矟和斫刀,策動坐騎追殺攢刺,幾乎將目力所及的虜人盡數誅殺。突厥人的屍體橫落水中,將本來不流動的河水都變為了赤色。
李岐豐傳達命令,周軍騎士自南向北穿過虜陣,然後迴旋和圖書過來,沿另一條河邊向南再次穿過虜陣,再集結起來,以三十騎到五十騎為一組,再次入陣,目標是回賀拔僧壽駐守的河叉口,在那裡換馬和補充武器。如果來得及,就人馬披甲再戰。入陣則機動行事,以殺傷虜人為要務,不需俘虜也不逗留斫頭。周人所帶的箭,也以重頭箭為主,這種箭射程不遠,但殺傷力大,無論射中哪裡,中箭者多是非死即殘。
就在突厥營中發出警報和慌亂的喧囂聲中,周軍輕騎像一把尖刀,從東南向西北方向,斜著插入到突厥軍陣之中。周軍騎兵猶如神兵天降,讓完全沒有防備的突厥人不知所措。周人騎士一邊策馬飛馳,一邊在馬弓上搭上重頭箭,只要看見活動的人、馬、牲畜,就向之射過去。而人馬不做停留https://www.hetubook.com.com,繼續催馬疾進。突厥人大多剛剛醒過來,根本來不及披甲上馬,能拿出弓箭,站在地上進行還擊射箭的並不多。周人騎速又快,這一輪衝進去,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周軍的前隊就從突厥營陣中穿出來了。
但他們耽擱了前進的時機,這個時候西側已經聚集了數百騎的突厥騎士,雙方就在岸邊展開了快速奔馬中的對射。周軍騎士遭到了一些損失,包括來自高平軍的李繼宗等人都中流矢而死。這隊周軍與突厥人脫離后,向北一直跑到了原來出發的河叉。守衛河叉的賀拔僧壽,正率領百余名將士待戰,他們都用重甲護體,準備抵抗騎兵的衝擊。耳朵里一直聽得見兩軍的混戰,但前方黃塵張天,也不知道戰局如何。和*圖*書直到這隊周軍回來,才略知前方形式。僧壽大喜道:「這番我等也可以上陣了,正好披了重甲與虜人一戰!」
周軍已全部上馬,他們沒有攜帶重甲,有人披了皮甲,大多則只在戎服外面穿了毛皮上衣。戰馬也無馬鎧,可謂人馬輕便。馬背上所帶的,是兩個箭囊,加起來差不多五六十支箭;馬弓則只帶了一張,加上長矟和大刀。
周軍停下來準備過河,對岸灰麻麻看不清情況,聽遠處微微有人聲,虜人應該剛剛起來,正準備吃早飯。周軍騎士都下馬,將馬蹄上的草鞋去掉。岐豐留下五十騎,令他們將所帶蘆葦綁在馬尾巴上,與大隊一起過河。周軍毫不費力地過了河,然後轉向右後方向。這裏距離周軍原來所待的河叉,也就是四五里的距離,中間就是突厥人的重圍和_圖_書
拂曉時分,天色微微發亮,蘆葦盪中沙沙作響。這並不是寒風吹拂蘆葦,而是周軍牽著戰馬穿過所發出的聲音。周軍出了蘆葦叢之後,呈多路縱隊並轡沿河南下,河灘上礫石很多,容易崴傷馬蹄。周人早有準備,在夜裡用蘆葦葉子包成草鞋綁在馬蹄上,這樣既能減少行軍的聲音,還有效保護了馬蹄不被磕傷崴傷。這樣走了數里,天越發亮了起來,隨時都可能被突厥偵騎發現。而路上竟無突厥一人一騎,可見突厥人何等大意,也是萬萬沒有料到,周人居然能從河叉內帶著戰馬出來!
唐公李岐豐就在前隊之中,按預定計劃,周軍向左後旋轉,帶起滾滾黃沙,再次斜向沖入混亂的突厥營陣之中。這次遇到的抵抗,就稍稍激烈了一些。亂箭在四周飛竄,周人則不急不亂地繼續向路m.hetubook•com•com過的目標射出重頭箭。周人的馬也有中箭的,倒地不起將騎士摔倒在地。不過落馬者為數很少,這是因為突厥人仍各自為戰,周人馬速又快,沒有停下來接戰的緣故。
天色逐漸大亮,隱隱可見突厥人的營帳和馬匹,隨時將被發覺,唐公李岐豐下令立即衝擊突厥陣營。入陣前,用馬尾綁了蘆葦的那五十騎,首先自東向西橫向跑馬,頓時黃塵滾滾,橫亘出一條塵土的幕牆。周人這麼做,是為了迷惑突厥人,使之不辨周軍虛實。尤其在突厥人還沒有明白周人逃出河叉的時候,他們必定以為這是來自涼州的援兵,那麼他們的驚恐和不安可想而知的。
這些重回河叉的周軍騎士,大概有兩百騎左右。包括了唐公李岐豐的長子李澄,知名的騎士還有鄭萬徹、薛元吉、王策,元氏兄弟元宗本、元佛護等人。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