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白羽身著戎裝,在校場上點兵。
澤口城,四百二十名唐兵已經集結;受降城,十九個郎隊,兩千三百餘人已經整裝待發;尼塔南部海岸,萊赫人運送了七百多唐軍士兵陸續登陸;在魯瓦、瑞德一線,一千七百良家子已經開始營訓,兩個月後就會抵達受降城,可以隨時接替從前線傷殘撤退的老兵;托利亞山脈以東,各地城守發現東部危機消除自后,募集了一千二百布爾薩良家子越過山脈,準備將他們投入到尼塔即將爆發的大戰中去。
幾天後。
三千多唐軍精銳將會西進,抵達那處剛剛被唐人接收的要塞:來遠城。
一個執戟郎如他所願,揮刀斬下了那個安息貴族的頭顱。
數千將士很快就陸續檢閱完畢,就在林中人以為校閱已經完成的時候,卻被章白羽帶到了一群諾曼歸附軍的中間。
唐軍士兵肅立著,等待著校尉的檢閱。那些隨著章白羽一道檢閱諸軍的林中人顯得格外興奮,他們從來沒有聽見有這麼多「唐人」為他們歡呼過,不過林中唐人有一點不太開心——他們的身邊有好幾個科爾卡來的諾曼騎士,林中人覺得唐軍校閱兵士,不該有諾曼人參加的。
尼塔各地傳遍了一個消息。
這些話幸虧林中人沒有聽懂,不然的話,他們的臉色只會更加難看。在章白羽的鼓動下,諾曼兵也大聲地呼喊著「公爵常勝」。到了布爾薩軍人中間的時候,章白羽又用布爾薩話安撫了那些被石越帶來的士兵們,很快:「赫爾沙依」的歡呼也響起了。
校兵終於結束了。
如果說之間唐軍整齊的軍陣只是讓林中人驚嘆的話,那麼後面章白羽激勵異族士兵的舉動,則讓林中人徹底傻眼了,尤其是當他們看見周遭的唐軍士兵一臉平靜,彷彿這種景象稀鬆平常一般,更是讓林中人不知道說什麼好。
塞米公爵領如今已成驚弓之鳥。
不久之後,就連林中人也被這種簡潔有力的喊聲感染,大聲地回應起來了「殺賊!」。
另一個則幾次試圖自盡,最終還是無奈地丟了匕首,請求唐軍結果他。
林中郡各個聚落彼此隔絕,即便某個家族勢力頗大,對於偏遠的家將們卻也無從節制。這次南下,這些林中大家族內部,恐怕已經掀起了不小的爭鬥了。
唐軍的騎兵很早就獨立成軍,多選擇弓馬嫻熟之輩,在作戰的時候,唐騎兵時常是破敵的關鍵,有時甚至迂迴大半天以便突然背沖敵軍后列。林中人則不同,他們的騎兵多半是騎著馬的步兵,坐騎不光有馬m.hetubook.com.com,還有騾子和驢,甚至還有牛隻。林中兵騎乘,只是為了節省體力抵達戰場。在戰場邊緣,林中人就會下馬列陣,各部號令非常統一,不同的部族寨落之間都共用一套指揮口令。
每個唐人城鎮都在增兵。
林中人的部族依託科爾卡山脈的地形和穆拉迪的配合,在布爾薩王國橫行如入無人之境:作戰順利,林中人就會前往布爾薩貴族的封地征糧,戰爭受阻,他們就會在科爾卡唐軍的配合下撤入山口之中修養。
可是任由郎官們再怎麼說,林中人該不信的還是不信。
林中人說「那個鳥國王的軍隊被打怕了,龜縮在幾個堡壘之中不敢出來」或許言過其實,但卻多少反映了布爾薩王國的情況。這對章白羽來說是一件好事情,不過他依然不敢掉以輕心,他知道布爾薩王國動員的軍隊在九千人左右,可戰之兵大約四五千人,這些人還沒有經過苦戰,一旦有所動作,必然會讓林中唐人吃虧。不過章白羽找到林中人談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林中人對布爾薩國王的態度都是驚人的不屑。
確定了出兵后,章白羽就先行派出了遊俠兒和騎帳官在塞米公爵領地遊盪,一來是驚擾、拖延各地的守軍,讓他們不敢前往塞米公爵的首都赴援,二來是探查塞米公爵的部署情況。
每次越過一個郎隊,郎隊都高呼唐軍的戰號:「殺賊!」「殺賊!」「殺賊!」
林中來客能夠沿著布爾薩北部海岸西行,並且順利地進入托利亞山脈,說明布爾薩王國對於王國的控制已經很薄弱了。
公爵領的諾曼人如今徹底喪膽,唐軍的遊俠兒經常能看見兩三個安息老兵用繩子牽著上百諾曼人行進。當遊俠兒殺了安息老兵,命令諾曼人南下海岸投奔到萊赫人那裡去的時候,諾曼人依然低著頭不敢動彈,許多人甚至不敢去看安息老兵的屍體,就好像那些屍體也是踉踉蹌蹌地爬起來,變成屍鬼咬人一般。遊俠兒們對於這樣的諾曼人也沒了任何辦法,遊俠兒四處遊盪根本帶不了太多人,如果諾曼人自己不願意活命,遊俠兒也救不了他們。遊俠兒們說,他們經常解救了一批諾曼居民后,諾曼居民們寧願坐以待斃也不願意逃命,結果遊俠兒們撤走不遠后,安息老兵們聞訊趕來,他們追不上遊俠兒,就隨意斬殺諾曼人泄憤。諾曼人這種被嚇破膽的馴服樣子,反倒激勵了更多的唐人遊俠兒,他們變得越來越大胆了,章白羽已經收到了十幾處遊
www.hetubook.com•com俠兒的奏報,說他們佔據了幾處村莊,聚攏了數百諾曼男女,希望章白羽給他們「封男」。對於這種求封的事情,章白羽大半是不予理睬的,因為這些遊俠兒佔據的村落,基本上只能存在幾個月就會被安息老兵奪回去。封土可以,但要等戰後——只有那些活下來的遊俠兒領地,才會得到冊封。
章白羽戴著安息人的尖頂盔,上面裝飾著紅色的瓔珞,身上卻穿著林中人贈送給他的一副鱗甲。章白羽所騎的戰馬,也是按照林中人的習慣,在四蹄上綁著紅色的繩結。校尉的背後披著紅色的披風,腰下懸挂著兩柄劍:長而直的清河劍和短而彎的林中鉤。在章白羽的身後,林中兒郎手執著代表林中人的黑紅鳳鳥旗,唐軍的執旗官則舉著鮮紅的唐旗。兩個被俘虜的安息貴族垂頭喪氣地走在章白羽的前面,為章白羽牽馬。章白羽的身後,定城的旗幟緊隨著唐旗飄揚著,定軍的執旗官竟然是個布爾薩少年。定軍之後,是科爾卡穆家和列家的兩面旗幟,執旗官是個諾曼人。
章白羽還聽說,就連屈家和熊家的那些家將之中,也多有抱怨他們家主太過輕信於人的。
林中人對於戰馬的使用,也與唐軍不同。
這一下林中人如臨大敵,沒想到章白羽卻渾然不顧,他打馬穿行在各地的諾曼人中間,用林中人聽不懂的諾曼話呼喊著。章白羽很熟悉各地的諾曼人,他每到一群諾曼人中間,就會喊出那些諾曼人家鄉的名字,並且告訴他們在戰場上要想辦法活著,回到家鄉好要找到很好的老婆,要生出很健壯的孩子,不然「唐軍以後就沒有勇士了」。
章白羽從林中唐人那裡得到了消息,在科爾卡山脈,接手新封地的布爾薩貴族已經被林中唐人盡數殺死。
章白羽預感到林中兒郎進入唐軍后,會成為一支迥異於其他唐兵的軍隊,故而對於林中人的詢問極為瑣碎細緻,最後竟然讓林中人忍不住說:「林中兒郎究竟如何作戰,校尉他日一看便知,要細細問下去,我們卻也說不太分明。列陣打仗這種事情,林中兒郎從六七歲就要開始訓練。有些事情咱們覺得稀鬆平常,不想校尉卻覺得新鮮,我們反倒說不出究竟來。不過校尉問得大多是咱們列陣猛衝的陣式,這倒要拜諾曼大軍所賜。諾曼人雖然是賊人,但他們打起仗來卻不賴,五六十人的小隊守住一個哨塔,我們最開始也啃不動。後來咱們林中人就換了心思,一百個打不贏幾十個和_圖_書,四五百總打得贏吧?這四五百人該如何調配、如何儘快衝破敵陣也有講究。就好像打架,指頭散開了就沒有力氣,攢成拳頭才能打人。慢慢的,咱們林中人就摸索出來了:選最兇狠敢戰的兒郎披戴重甲、手持利刃,余后兒郎捨命跟上,管它諾曼人來多少人、陣仗多麼嚇人,咱們林中人就奔著一個方向去,最後就和諾曼人打得不分上下。現在那諾曼兵一批不如一批,早些年都是些精明透頂的老兵,作戰到死也不投降。最近這些年,咱們經常能捉住諾曼人的娃娃兵,一問不是陶工就是畫匠,要麼就是剛征來的農人,看來諾曼人也是外強中乾了。要是林中不下那大雪,再過上十年,林中人一定能衝進春申,宰了那鳥公爵。」林中人每次說到這裏的時候就會罵一句:「諾曼人裏面,只要是公爵的都壞,以後捉了公爵,都要砍了狗頭!媽的!」
許多林中出身的郎官時常和章白羽抱怨,說總有林中同鄉來找他們,還總是在四下無人的時候詢問:「校尉說的那些話是真的么?你是個林中子弟,這些話要掏心窩說。」
在諸多兵士的歡呼聲中,兩個安息貴族被執戟郎命令自殺。
章白羽對林中人的戰術很好奇,林中人則對唐人領地的和睦感到好奇。
十日後,各地唐軍陸續抵達了受降城下。
遊俠兒們驚掠各地的守軍,也是為了預防安息兵再從領地四境集結諾曼居民。
其中一個安息貴族坦然用匕首扎破了喉嚨,咳了一地的血,死了。
熊家族長和屈家族長當初就是率部追隨了章白逸,結果卻被章白逸帶到了春申河谷,最後死得不明不白。新的家主都還年青,家將們都覺得他們經驗少,怕是被章白羽賣了也不自知。
林中人作戰兇狠,章白羽早有耳聞,但卻沒有想到他們打布爾薩軍隊這般容易。最開始章白羽還以為林中人誇大其詞,但是細問之下,林中人竟然對每一場戰事對答如流。林中人多年被諾曼人壓在林中,常年征戰,作戰技巧高超倒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林中人一旦離開了林中,竟然還能打得這般漂亮,卻讓章白羽非常意外。仔細詢問過林中人後,章白羽發現林中人作戰的路子和唐軍很相似,那就是把最精銳的力量集結起來,用密集的隊形集中突破敵軍的一路:前幾列的林中戰士身披重甲,手持盾牌、長刀、大斧,如同野豬一樣列為密集陣線,后列的林中人則尾隨跟上。林中人打仗從來不看敵軍人數多少,單純只看哪一路容易擊破,一旦hetubook•com.com擊破一路,林中人就如同最狡猾的獵人一樣,驅趕潰軍衝進敵軍大陣,一鼓作氣就能取勝。
遊俠兒掠地的時候,各地的守軍只敢呆在堡壘要塞之中,眼巴巴地看著唐軍焚毀一片片城鎮村落,將滯留在堡壘外面的居民遷徙東進。至於塞米公爵本人,他的做法卻讓章白羽感到棘手,這個姦猾的安息老頭已經放棄了首都之外大多數地方,各地的安息老兵也被盡數召集到了首都。此外,塞米公爵驅逐了城內大半的諾曼男女,將他們如同牲口一樣地驅逐到了各處堡壘和衛城之中。章白羽知道這安息人想做什麼,前幾次唐軍出擊的時候,就遇到過安息老兵們驅使諾曼居民猛衝的情況,這些諾曼居民都是安息老兵們拿來「填命」的,目的只是為了擾亂或者衝破唐軍的陣線,有幾次唐軍猝不及防還吃了虧。後來唐軍在戰場上臨陣換下了許多遇事不決的郎官,換上了一批果敢善戰的郎官,又加派了虞官,才讓唐軍不至於被成群結隊衝來的諾曼平民所迷惑:保護諾曼人是戰後的事情,在戰場上,所有站在唐軍對面的都是敵人。
唐軍將士用安息貴族的頭顱祭奠了英靈。
郎官們告訴林中人,只要心存唐夷之別的唐人,根本就進不了唐軍,最多只能在各個城鎮之中做工,連當差也沒有人要。此外分田分糧的時候,那些自詡「真唐人」的也會被擠兌,這種懲罰是公開的,校尉說了,有些人好言相勸不聽,就得罰沒財貨,斷掉前程,這不是為了懲罰他們,而是為了讓他們早點明白事理。
林中人時常會挑釁唐軍中的歸義人軍官,尤其是諾曼郎官,經常會被林中人當面詢問,去沒去過唐地。許多長得像是諾曼人的布爾薩歸義人也會吃癟。不過唐軍郎官們因為有虞官節制,大多不會和林中人起衝突。與之相對的,則是林中人對於唐兵極為熱情,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找到那些林中人出生的唐兵唐官問個不休。
就在不久前,林中人見到諾曼人,立刻就是殊死搏鬥,到了校尉這裏,竟然有諾曼兵為自己歡呼?如果說這些人是章白羽脅迫來的奴兵,那章白羽的手段也太過驚人了,可若這些諾曼人、布爾薩人是真的對章白羽效忠的話,唐人領地究竟有什麼樣的氣魄和吸引力呢?林中人中稍微有些想法的,都在內心琢磨起來:或許一路快馬穿過唐人領地,只是看了個表相,要弄清唐人領地的真實情況,還得多花些功夫的。
林中人本來的計劃是從受降城北上,經過澤口城前往魯瓦hetubook.com.com,隨後進入古河人的領地,並且使用古河人的船隻返回科爾卡山脈。
章白羽現在到還真的不敢輕易放這幾個年輕族長返回科爾卡去了,萬一他們族中內訌,這批支持唐軍的青年能不能繼續保住族長之位就難說了。
「那個鳥國王!我們先還懼他手中兵多,又是諾曼人的封臣,不敢輕易打他。沒想到他竟然是個爛泥巴糊出來的,一衝就垮,一打就跑,還跑得飛快,我看校尉軍中,只有那個甚麼石越能追得上。我們壓他左翼,左翼就崩,壓他右翼,右翼就逃。布爾薩兵就是一群牛羊,比咱們林中子弟差遠了。咱們林中子弟,披甲之人不過六七百,聚成一列,最多衝三次,沒有沖不垮的。到後來,咱們再遇到那布爾薩兵,直接就集中起來打他一點。甚至直接沖他王旗,也是一衝就垮。若不是咱們林中兒郎馬匹少,這次來見校尉,就把那國王的鳥頭提了來,當見面禮。」
林中唐人在科爾卡山脈之所以進展如此神速,一方面是因為有穆拉迪的妻族協助,以至於林中唐人甚至比布爾薩貴族們還要了解地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那些有恃無恐的布爾薩貴族欺壓科爾卡山民太過酷烈,林中唐人抵達之後,山地人大多投向了林中唐人的陣營之中。這個消息讓章白羽感到了一陣憂慮,他明白,布爾薩王國的貴族之所以被很快肅清,是因為山地人不支持他們,如果林中唐人因為糧食和科爾卡山民起了衝突的話,很難說林中唐人會不會重蹈覆轍。科爾卡山區是林中唐人南下的必經之路,這條道路會源源不斷地將唐人引入布爾薩來,如果山路被掐斷,章白羽會很頭疼的。
聽說了林中人的這個情況之後,章白羽倒是有些明白林中人的年輕族長為什麼這麼容易就效忠了:他們效忠章白羽,一半是因為他們真得相信了章白羽的主張,另一方面,他們可能是在藉助章白羽的勢力威懾族內那些桀驁不馴的家將們。
唐軍西征了。
各地的遊俠兒、騎帳官、諾曼歸附領也開始陸續集結,他們將會直接受唐軍的指揮。
因為熊家和屈家已經決定加入唐軍,林中人的計劃發生了改變,熊、屈兩家決定追隨章白羽出征,那些尚未選擇效忠的林中人選擇繼續留在唐軍觀察,他們會隨著唐軍前往定城,甚至會追隨唐軍進攻塞米公爵的領地,那之後,林中人才會返回。
林中郎官一次次地回答自己的同鄉,在唐軍之中絕對沒有唐夷之分,從蘇培科起兵開始,章校尉的虞官就開始拿軍棍打那些滿口「唐夷」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