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黑煙瀰漫,海面血火交融。
有許多城市比起萊赫,城牆更堅固、軍隊更強大,卻最終淪為一片廢墟。
不料,這個玩笑話卻沒有引起笑聲,部下們站得筆直,很嚴肅地回答他。
萊赫共和國總是在諾曼皇帝和埃蘭國王之間扮演小兄弟的角色,它不像烏蘇拉那樣驕傲,它更加看重城市本身的利益。
「我們不該來唐地。」艦隊統帥有點懊惱:「我們可能為了救援唐人的艦隊,把自己封鎖在一片內海之中。」
第一批海員們搖頭:「唐人沒有撒謊。他們作戰很勇敢,時常用小艇迎擊烏蘇拉槳帆船,許多小艇還沒有等到接舷戰,就被烏蘇拉人的拋石器擊沉,但是唐人一直在洛峽東岸,哦,就是尼塔海峽的東岸作戰。」
烏蘇拉移民帶來了關於東方的知識,也帶來了更加昂揚進取的冒險精神。
他在仔細地觀察著瑞德城。
六七艘槳帆船在海面熊熊燃燒著,火勢極大,風帆燃燒的殘渣飛向了天空。
烏蘇拉的艦隊遍布各地,運載著珍貴的東方貨物,將敵人的商船擊沉大海。
「唐人大公的貧窮也顯而易見,他既沒有冬宮也沒有夏宮,至今居住在一處軍官休息室改造的院落之中。整個馬恩吉城,都被大公改造得像是軍營,估計是大公至今懼怕圍城,不敢放任城市自由發展。」
這支艦隊南下,緩緩地沿著航路前進。
海面正在燃燒。
那樣一來,萊赫艦隊就會大為被動。
萊赫艦隊出發之後,沒有直接前往東方,海軍統帥以維護航路為名義:「清剿南部海域的烏蘇拉海盜船」。
這是接近戰場的信號。
三艘烏蘇拉人的槳帆船傾斜、正在沉默,另外幾艘槳帆船的桅杆也折斷了,正在逃跑,但槳手明顯已經精疲力竭。
埃蘭國王無力直接前往東方,更加願意萊赫共和國為它效力。
萊赫艦隊統帥隱約升起了一股敬畏之心,對烏蘇拉人的失敗,也有了「理當如此」的感慨。
這部法典的意義在於,它不再針對某個族群制定法律,而是以通行的市民標準要求所有人。
不料,六天後,許許多多的大車就從瑞德城外的各個角落飛馳而來,並且在萊赫人的營地之中堆積如山。
在這裏,艦隊統帥聽說了一個不利的消息:唐人在海峽的艦隊不等萊赫人抵達,就冒失地發起了進攻,大戰已經在海峽中爆發。
這些外國精英很喜歡萊赫城的氛圍,他們的後代自然也自認為萊赫人。
統帥有好幾次召見第一批抵達唐地的海員,詢問他們唐人是如何戰鬥的。
比起平民軍人更加服從共和國命令的特點,海軍則擁有更多的自由。
最初,他也被前任執政官描述的景象吸引:通過和唐人締結盟約,東方貨物就會繞過烏蘇拉,暢通無阻地送達萊赫城。
萊赫進入了繁榮時期。
「唐人不好不壞,」艦隊統帥在航行日誌裏面記錄了新的消息:「但唐人是合格的盟友。可以考慮與烏蘇拉一戰——在海上。」
這個男人帶著兩輛馬車,馬車上堆滿了船料、船索、帆布,他的妻子竟然是個烏蘇拉人。
航海的技藝是一項昂貴的本領。
接下來的故事,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許多個家庭在東方損失了兒子。喪葬的隊伍穿著黑色的袍服,在哭聲中穿過城鎮廣場,將年輕的屍體埋葬在郊外。
「唐人的確重視教育,大公出資建立了學校,類似共和國的主日學校。即便如此,他們的居民識字者也不多。萊赫共和國十個人里就有一個人認字,唐地大概二十個人里才有一個認字。」
隨著萊赫城發展成為了西部地https://m.hetubook.com•com區的貿易中心,它發現,自己進一步發展的道路被烏蘇拉人堵死了。
埃蘭人、諾曼人、拖萊人,這些人不會只因為一部法律就融合在一起。
雙方纏鬥了許多日,尚未分出勝負。
「他們哪來的船員?」
這是上百年來,烏蘇拉人在東方最大的失敗。
「我們不該來唐地。」
海軍將領多半從一些顯貴家庭誕生,這使海軍體系的軍官多半來自貴族家庭而非平民家庭。
直到有一天,城內的居民終於發現,自己與鄰人已經相差無幾。
「都護府人,」海軍元帥皺著眉頭:「這名字可真拗口。」
不論如何,唐人總是不改虔誠,在旁留心觀看著。
艦隊沿著冰冷的海岸前進。
瑞德城守檢查了倉房,發現沒有足夠的材料,便讓萊赫人稍安勿躁。
許多市民已經在組成請願團,希望共和國購回兌票,在請願被拒絕後,這些兌票被低價出售了。
這一次被委任為海軍統帥的貴人,就是這樣的一位貴族。
與烏蘇拉人隔絕外人的統治不同,萊赫人從一開始就平等對待不同的族群。
「戰爭時期,」女執政說:「議會已經授予我最高統帥的職務,我不需要經過他們的討論。」
為了調和城內不同族裔的居民,萊赫城頒布了《市民法》,這部法典後來被大多數共和國原樣照辦。
唐船並不指望殲滅烏蘇拉主力,它們只是死戰拖延,讓烏蘇拉船失去隊列,從而難以撤退。只要萊赫艦隊抵達,烏蘇拉人就會腹背受敵。
「你們雇傭其他城鎮的民夫,需要花多少錢?」艦隊統帥詢問一個唐人小吏。
讓他奇怪的是,甲板上的士兵們雖然手持長弩、標槍、射石彈,也都穿戴整齊了鎧甲,可是看上去沒有準備戰鬥的意思。
低落和失望的情緒從海員、士兵那裡開始瀰漫,逐漸感染了市民,接著又從共和國底層瀰漫而上,感染了許多保守的貴族和軍人。
「該死!」萊赫艦隊統帥勃然大怒:「唐人的統帥是誰!他該被絞死!他為什麼不等我們!」
海軍統帥在瑞德城得到了唐人的殷勤接待,卻也得知了唐人的新計劃:唐人希望萊赫船能夠前往尼塔海峽,與他們的海軍匯合。
每當諾曼皇帝和埃蘭國王因為戰爭精疲力竭的時候,萊赫人就會是很好的橋樑,雙方的使者會在萊赫城碰頭,共同商議停戰條約。
之後許多天的時間,海軍元帥都已各種借口拒不出戰。
烏蘇拉人絕不會甘心退出東方貿易,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從中作梗。要擊敗烏蘇拉人,就要訂造更多的戰艦、雇傭更多的士兵、準備更多的糧食、承受多年的戰爭,巨大的花費讓東方的貿易也顯得不那麼誘人了。
這種事情,就連諾曼皇帝也明白。
唐人的小艦隊沒有加入萊赫艦隊。
「呃,閣下,您不太熟悉這裏的情況。我也解釋不清楚。」海員們說:「許多時候,兩軍在海上作戰的船員,其實都是同一批人。烏蘇拉人雇傭諾曼、羅斯、布爾薩的水手,唐人也招募諾曼、羅斯還有布爾薩的水手。唐人很信任外國人,唐人的好幾位的軍事顧問都是外國人,唐人的海軍統帥是個安息人,唐人的水手多半是諾曼人,這些人除了在同一面唐旗下作戰外,並無任何相同之處。」
最早,有一個女騙子冒充唐人公主,把萊赫城弄得烏煙瘴氣;
哭泣和號角在海面上起伏。
唐人的貨物調度倒是出奇的高效。
三個騎士領、一座漁港、兩片貴族獵場,如今成為了萊赫城之外的六個行政區。
https://m•hetubook.com•com隨後,萊赫人就會將西部貿易的主要口岸遷移到某個埃蘭自由市中去,其他一切貿易活動都不會受到影響。
萊赫城內的情況也大抵相似。
艦隊統帥跪在地面,虔誠地祈禱了片刻。
唐人的小艇還在從岸邊源源不斷地湧來,小艇中間簇擁著一些大船,這些大船偶爾會發出巨大的聲響,龐大的石彈會極快地飛出,大多數落在了海里,濺起衝天的水柱,可一旦擊中烏蘇拉船,那艘船便會遭到巨大的破壞。
「唐人禁止諾曼人和布爾薩人保留宗教,大公說所有的宗教,只要談及死後世界的都是騙局。唐人建立的城鎮很繁榮熱鬧,但聽不見教堂的鐘聲,因為唐人是異教徒。」
東方崛起的唐人曾經短暫地和烏蘇拉結盟,當唐人太過強大之後,又和烏蘇拉人翻臉。
萊赫的艦隊司令悶悶不樂地吃完了一餐飯。
一時之間,萊赫艦隊上銅鐘之聲鳴響不停。
統帥在旗艦上大發雷霆,周圍的隨從不發一言。
船員們聽聞命令,便默契地讓開道路,讓艦隊統帥大步穿過他們身邊。
艦隊統帥猜測,籌集這些材料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隨後他站了起來,穿戴鎧甲,走出了甲板。
可是,同樣的故事卻會打擊市民們的熱情。
諾曼皇帝對此不置可否,埃蘭國王卻比較支持萊赫人的冒險。
為了修補船隻,萊赫人甚至攜帶了預製木料,在唐人的碼頭上修築了起吊架。
蘇培科島附近有一支唐人的小艦隊,海岸上也有許多正在修繕的萊赫船。蘇培科的唐人修建了兩艘槳帆船,但卻不敢離開港口太遠。
「列隊!」艦隊統帥下令:「殲滅烏蘇拉人!」
此外,唐人的小艇還會發射一種火焰箭,這些箭飛到空中后還會發出尖銳的聲音,接著,它們好像重新獲得了力量,直奔烏蘇拉船。
在成為共和國之前,各個國家的貴族都曾經入主過萊赫城,沒有一個家族掌控全局,也沒有一個家族被驅逐出去。
「倒不是這個。」小吏笑著說:「食貨令哈桑下令,商人可以給都護府供貨,即便是軍貨也行。只是都護府也不是誰的貨都買:只有那些幫著轉運的商人,才能拿到貨引,而要把財貨送到了軍前才能拿到錢。商人貨主么,說辛苦自然是辛苦些,可是不幫忙送貨,便沒得生意做啊。誰容易呢?」
他在蘇培科島休整了半個月,補充了大量的水果、糧食后才拔錨起航。
在狹窄的海域作戰,艦隊統帥有些不安。
萊赫共和國不再滿足於近海貿易了,它將目光投到了更加遼闊的東部世界。
統帥詢問他們:「我知道唐人有一支小艦隊,我遇到過它們。可是那支艦隊正在蘇培科,探索著莫名其妙的南部陸地。那麼在布爾薩,唐人是怎麼作戰的?唐人的領主跟我說,他們已經控制了部分海峽,這是謊言么?」
艦隊統帥心中驚愕。
船員們都趴在欄杆附近,伸著頭,透過煙霧看著什麼。
艦隊統帥搖了搖頭:「怎麼可能呢,你們都是聖徒不成。」
連續幾年的籌款后,市民們手中只拿著毫無價值的兌票,卻不能從任何一艘商船上領取東方貨物;
不過在最艱難的時刻,萊赫共和國也沒有過度偏袒任何人。
它公正而嚴厲,視縱容為恥辱,毫不猶豫地使用暴力將四分五裂的共和國聚為一體。
每個唐人工匠都露出了好奇的表情,一邊幫忙打下手,一邊詢問著其中的技藝。
比如在烏蘇拉大肆迫害新教義居民的時候,萊赫便從競爭對手那裡接受了許多技藝嫻熟的工匠、學者、藝https://www.hetubook.com.com術家等等。
烏蘇拉艦隊紛紛開始掉頭,準備撤離戰場。
萊赫艦隊擊走了埃辛城海外巡遊的六艘槳帆船,隨後便緣著洛峽北上。
海面瀰漫著旺盛的戰意,唐軍激戰正酣,于濃煙滾滾中發出著三聲整齊的呼喊。
烏蘇拉人曾經幾次試圖摧毀唐人,但無一成功。烏蘇拉扶持的所有軍人,都在唐人的進攻之下土崩瓦解了。
這件事情之後,萊赫艦隊的統帥終於同意了唐人的要求,準備率領艦隊前往尼塔海峽接應。
這種歷史讓萊赫城內瀰漫著一種信念,或者不如說是信仰:和平是萊赫的特權,萊赫永遠不需要戰爭。
接著有利的風向加上沿途登船的唐人領航員,使得萊赫艦隊快速地抵達了宣武郡的海岸。
「執政官閣下,」統帥曾經對女執政說:「如果第一批艦隊無法擊敗萊赫人,增派第二批艦隊也無濟於事。我們在數量和訓練上都輸給烏蘇拉人,此外,我們也沒有烏蘇拉那麼多的貿易區。烏蘇拉人損失船隻的時候,可以就近在羅斯、諾曼南部補充,我們卻只能返回本港。唐地沒有大型船塢,無法為我們提供修繕服務。對唐地的作戰,應該多加考慮了。」
埃辛城的唐人軍民也在焦急地等待著洛峽大戰的消息。
如果烏蘇拉人布置了埋伏,或者正在南部峽口集結艦隊,那麼萊赫戰艦隻能拚死突圍,進入布爾薩海了。
從此之後,萊赫人成了一個嶄新的身份。
在狂熱過後,他開始冷靜下來。
也就是說,萊赫艦隊剛剛提出了需求,唐人就立刻派人前往各地籌集物資,而各地唐城沒有片刻耽誤,立刻開始為「盟軍」籌備起了作戰物資。
唐軍的士兵裝備很一般,和羅斯人差不多,雖然統帥聽說駐守城鎮的唐軍士兵都是普通士兵,精銳的士兵都集結在馬恩吉。
統帥踏上甲板,甚至爬上望塔看了幾次。
萊赫人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這家唐人丈夫在和唐人士兵交割船料的時候,他的妻子就坐在馬車上,妻子的懷裡抱著一個嬰兒,肚子又已經挺起來了。
午餐很豐盛,但是因為牙痛,艦隊統帥食慾不佳。
幾天後,艦隊統帥又在碼頭上看見了新的景象。
萊赫艦隊不敢再拖延,他們不等船隻修繕完畢就匆匆地起航,很快越過了埃辛城。
唐人艦隊與烏蘇拉艦隊邊打邊走,逐步撤向北方。
空氣中傳來了幾聲尖嘯,統帥還沒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一艘烏蘇拉船的船艄就碎裂開來。
遠處的天空,黑色的煙柱升騰著。
艦隊統帥注意到,前來送貨的人里,有一個船料商人。
小吏說:「不必花錢的。」
萊赫人有一首歌謠:「當美麗的姑娘失去愛人的時候,你當終日陪伴她身旁;當英俊的男人失去愛人的時候,脫|光衣服上他的床。」
有人隨即高喊:「為閣下開路!」
艦隊外已經傳來了敲鐘的聲音。
當烏蘇拉人終於親自入場,準備徹底消滅唐人的時候,唐人已經無法被從半島上攆走了。
在烏蘇拉人和唐人大打出手的時候,萊赫人屢屢自薦枕席,終於和唐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小吏聽到遠處有人呼喚他,便匆匆告辭而去了。
他甚至想到,這是烏蘇拉人的陰謀:烏蘇拉人故意不擊潰唐人艦隊,以吸引萊赫主力進入海峽,再將它們驅趕到布爾薩海——隨後,萊赫城就會遭遇圍困。
低估的偏見,也會因為現實而糾正。
萊赫城的海軍統帥,就不太支持繼續派出艦隊前往東方。
大概還有半天的航程,萊赫艦隊就會進入戰場。
「是的,夫人。我會前往東方。」
hetubook.com.com萊赫卻在許多個世紀裏面遠離戰火。
市民們被美麗的神話吸引,認為唐人是忠厚善良的民族,重視教育,連猴子都被教育得會說話。唐人還是絲綢、瓷器、茶葉的生產者。據說,唐人的大公是萊赫某位貴人的奴隸養子,接受了全面的共和教育。在唐地最困難的時候,萊赫共和國甚至發行過東方貨物兌票,專門籌款來支援唐人作戰。
「蠢貨!」艦隊統帥大罵:「列隊!準備作戰!」
黎明。
唐人沒有艦隊,因而也不具備遠洋貿易的可能;
這是唐人的天空,這是唐人的海。
唐人應該是聽聞了萊赫艦隊靠近的消息,便果斷地發起了決戰——它們與烏蘇拉船周旋了很久,一直在等著萊赫船進入海峽。
「究竟燒了多少條船啊。」艦隊統帥疑惑:「這麼大的煙霧。」
過分的熱情如同過分燃燒的木料,最終會變成冰冷的灰燼。
萊赫人送來了共和國換屆的消息,也從唐人那裡得知了第一批萊赫艦隊被擊潰,讓烏蘇拉海軍封鎖在各個港口。
通過對東方的了解,海軍統帥也知道了,原來香料不是在布爾薩半島出產的,而是來自更加遙遠的安息和迦毒;
女執政靜靜地聽完之後,回答他:「我明天會在港口為你送行。如果你不出現,我依然會在港口為海軍統帥送行。你明白了么?」
萊赫共和國的市場上,這些兌票的價格越來越底,最終流落到了一些專門交易稀奇貨物的小商鋪中:唐貨兌票和無名遺囑、安息藥方、魔法通典、偽造的歷史文件、胡亂塗抹的海洋地圖擺放在一起。
「唐人也談不上富裕,他們佔據了很大的土地,如果考慮到這一點就能明白:他們的財富並非出自高明的技藝,只是因為可供徵稅的地區很多。」
萊赫人藉此倖存。
他看了一眼,就驚嘆起來。
「唐人竟然可以讓孕婦運送物資」。
作為一個小邦,萊赫共和國有自己的立身之道。順從於大國的安排,但卻不要過於靠近一個大國,聽從大國的命令,但要學會保護自己。
這支艦隊的統帥竟然是個安息人,他正奉大公的命令正在探索更加南部的海域。
屍體、空木桶、歲木板、船帆布滿了海面。
每當諾曼皇帝和埃蘭王國宣戰的時候,萊赫也會追隨封君的腳步,對埃蘭王國宣戰。
可是一片火霧蒙蒙,他什麼都看不見,只能重返船艙,焦慮地等待。
接連幾年的時間裏面,萊赫城對布爾薩半島的唐人興趣濃厚,城內經歷了幾次「唐人熱」。
萊赫工匠人用起吊架拉扯船隻,把它們逐一拖上岸來,用精妙的手藝使用船板、船膠、瀝青修補破裂的船體。
被火焰箭命中的烏蘇拉船,立刻就會熊熊燃燒起來,至少也會瀰漫起濃煙。
我們甚至不該和唐人結盟。
萊赫船隻需要兩百六十包的瀝青、船膠、船板、繩索、帆布修補船隻。
整個東方的富饒之潮源源不斷地湧向烏蘇拉城,這讓烏蘇拉城在生意凋弊的年月,賺取的利潤也大大超過萊赫城。
「敵人!」有人在天空的望塔高喊:「烏蘇拉船!」
市民們對東方盟友不再狂熱了,他們覺得支持東方是一個無底洞,根本看不見一點收益,反倒還會賠上大量的金錢和年輕人的性命。
市民法頒布之後,萊赫城內依然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融合時期。
統帥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高估的幻想,會因為現實而消除;
「唐人從諾曼人、布爾薩人還有羅斯人里招募水手。」
萊赫艦隊列隊而前。
埃蘭王國需要盟友,需要一個牽制諾曼帝國的盟友。
海軍統帥愕然:「夫人,這得到議和-圖-書會的批准了么?」
烏蘇拉人的城鎮年年翻修,市民的生活也都比萊赫人好。
萊赫艦隊帶著大批的補船匠,也有很嚴格的補船方式。
有些技巧萊赫工匠會說,有些涉及機密的,萊赫工匠就會笑著搖搖頭,不發一言。
這個法典讓萊赫人收到了許多好處。
萊赫城吞併了附近的幾片貴族領地,艱難地讓這些地方轉化為了共和制度。
遲了四個月後,才抵達了蘇培科島。
這樣故事不會動搖那些「親唐派」的共和國貴人:貴人們非但不會因此輕視唐人,反倒會更加看重唐地。
「難道唐人也有《市民法》?」海軍統帥開玩笑著說道:「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
埃蘭王國的貴族對此心知肚明,他的艦隊會眼睜睜地看著萊赫商船從旁駛過,在當天的航海日誌中記載「海面風平浪靜,未曾遇到敵船」。
萊赫艦隊統帥根本看不上唐人派駐在外海的小艦隊。
慘烈的戰鬥,讓許多萊赫士兵看了都血脈賁張。
統帥走到了船艄。
「海狗!海狗!」這是萊赫艦隊看見烏蘇拉船后的專門用語。
在這些貨物中,唐貨兌票的價格最低,沒有多少人願意花錢買來它們。
埃蘭王國頒布了宗教寬容的《特蘭西敕令》,萊赫共和國仔細地研究了之後,也頒布了類似的法典。
幾艘唐船也快要沉沒,船上擠滿了唐人和烏蘇拉人的士兵,雙方正在傾覆之船上拚死搏鬥。
更多的萊赫人前往唐地后,傳回來的消息也讓人們從夢幻之中回到了現實。
對擁有不同習慣的族群,它有這樣的條文:「共和國允許你行使一切自由,直到你的自由妨礙到他人的自由為止。」
「傳言中,大公是共和國的奴隸養子,莫非是真的么?」
數千海軍士兵和水手們士氣低落,不願意再戰。
「唐人大公是很了不起的軍人,但也是個暴君。他可以不經過賢人、貴族、議員的同意,就隨性罷免官員。他可不是共和派,他比埃蘭國王都專制!」
一個隨從走到了他身邊:「閣——閣下,」侍從想了一會:「您自己看吧。」
夜幕降臨之後,唐人艦隊就會消失一空。烏蘇拉船不敢在夜間追擊,只得返回羅斯海岸。
「他們沒有頒布《市民法》,不過他們有一種類似的制度,過去叫做籍民歸義,現在分作兩部法律,一部叫做《籍民法》,一部叫做《歸義法》。不論是否選擇接受歸義,都需要在唐人的官員那裡入籍,並且承擔一部分稅務,但是不必參加軍隊,也不能擔任公職。親近唐人的,則可以選擇歸義,從此就和唐人沒有區別,既可以參軍,也可以承擔公職,還能獲得土地。」
「我不知道,閣下。」部下撓了撓頭:「布爾薩半島和萊赫共和國挺像的,他們將自己的國家稱為『都護府』。估計過幾代人後,這裏就會誕生一個叫做『都護府』的民族。」
萊赫城最初建立的時候,本地居民是一群說埃蘭語的諾曼人,統治者則是一群說納斯爾話的軍人。
前來運送材料的大多數平民和商人,來自不同的城市,有些城市很遠,單趟前往就需要兩天。
這些大家族成為了萊赫共和國貴人議會的前身。
「什麼?」海軍統帥有點愕然,看著周圍沒有唐人,他悄悄地詢問海員:「唐人不是異教徒么?為什麼諾曼人和布爾薩人會幫他們作戰?」
在比預定時間晚了半年之後,萊赫人的增援艦隊抵達了瑞德城。
瀝青如何熬煉更加合適?怎麼在不損壞其他船板的情況下替換新料?船索如何維護?船料怎麼陰乾?
「上帝啊!」
每一個萊赫工匠身邊,都有大批唐人士兵、工匠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