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率土之濱
第五章 唐福

萊赫共和國設置在各國的貿易站、自由港,將唐福列為了「禁運商行」,一旦唐福商行在外國擁有了產業,萊赫共和國的商人團,便有義務與它競爭,並且將它攆回唐國國內。
萊赫人的布料遇到破損,更換新布極為麻煩,唐福的布料則可以布破即換;
唐福商號的拍賣行,取代了木料堆積場,成了北港城內最熱鬧的地方。
城守府的模樣融合了萊赫築城術和唐式的外觀,它的基座和堡壘石牆,渾如萊赫人的城堡,但是屋頂則是唐式的飛檐瓦頂。
前來購貨的,一半是唐商人,另外一半,則是常駐唐地的各國商人團。
數百織工、染工、夥計,也一併由唐福安置。
長史府接二連三地接到了伊茲米塔的投訴,不得不派出了吏員協助食貨司在被港城確立抽賦制度。
唐國是一棵大樹,唐福則是盤繞大樹生長的藤蔓。
伊城,是很早就投奔唐人的城鎮,現在倒是享受了類似自由市的待遇。
唐軍對城內的財貨貿易無甚管轄,商販和居民們為了躲避朝廷抽水,便將北港城當成了合法的逃稅地。
居於城鎮中央的城守府,就快要竣工了。
唐人每築一城,必然會在城鎮中心修葺這種城守府。
可以想象,如果唐地每座城鎮的布料都能自行標價,那麼地方行為了賣出布料,恐怕會自行降價,到時候唐地的商人們損失更大。
布料之爭本來焦灼,萊赫人卻自己斷送了商路。
為了還債,這艘船便一直在海峽附近轉運貨物。
唐福商號兩兄弟這些年安置的家人,也作為商號管事開始忙碌生意了。
有人歡喜有人愁,北港繁榮后,伊茲米塔城就受到了很大的損失。
章白羽陛下多年前設想的貿易路線,是連接南海城、蘇培科、瑞德城的漫長商路。
瑞德城的吏椽都很好奇。
這些大屋提供床位,也供應簡單的餐飯。
「我會去面見唐王陛下,申請一筆錢。」科倫坡說:「我會為他建立一個商行的,就像唐福一樣的商會——西皮克商會!」
唐福商會的兩兄弟終於在瑞德城再度碰頭。
商人、夥計、小販、挑運工、馬車夫紛紛散去。
這種為工地場社準備的盒子飯,倒是很符合五郡風氣。
兄弟見面,雖有慷慨之歌,不免悲喜交加。
萊赫人的布料四百錢一卷,這些新布料就三百九十九錢一卷;
唐國則將目光投向了蔚藍的大海。
「你說世界是個橘子,」蒂亞斯:「即便是真的,又有什麼用?」
龐城守笑著說:「你們懂什麼。陛下給他家題字『唐福』招牌時,我還是陛下郎隊中的小小一兵呢。」
唐福還供應一種簡單的盒子飯。
唐福每次出布,萊赫人就必然壓價,想要擠走唐福。
李遠忠搖了搖頭:「既然是拍賣,城守就不必憂心了。我們不佔官家的便宜。」
食貨司要求獲得定價權,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從自家商人頭上抽錢。
北港市每天出魚數百桶。
人多手雜,隨意爭搶的人吃得多,靦腆內向的時候什麼都吃不著。
這種盒子飯本來是給唐福自傢伙計吃的,米飯、魚湯、蔬菜、瓜果按照時令供應,也按照各地特色風味加餐。
瑞德城的布料生意大戰中,萊赫商人團很快就被唐福擊敗。
烏蘇拉進攻都護府時,也派出了艦隊寇略蘇培科,但因為蘇培科軍民奮力抵抗,海寇基本都是上岸即死。在蘇培科之戰中,唐福商會耗盡了人力、財力,唐軍走到哪裡,唐福商會就運糧、送葯、轉運傷員到哪裡。
北港城內一時多出了許多種類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小販:腌魚工、剖魚人、刮鱗人、熏魚人。
拍賣行周圍,則是唐福商會的六七幢大屋。
這些家人都已改姓李,入了李家籍冊。
李遠義連連搖手:「我們兄弟兩人,賴陛下得活。如今產業興旺、妻子在旁,這都不算照顧周到,什麼叫呢?」
唐福設置了貨棧、倉庫、鋪面以及一個露天的拍賣行。
「忠哥兒,」李遠義拱手,作別自己的兄弟:「一路保重。」
這種新式的城中要塞,逐漸成為了唐地新城的標準建築。
船長做了幾次生意,結果虧錢越來越多。
賬房們則在內屋中撥弄算盤,小聲地彼此討論今日的得失;
這之後,朝廷開始授田、擴軍。
至於盒子飯如何燒制,唐福兄弟倒很有心得。他們最初做的生意,就是攤點茶鋪,他們最知道如何烹飪這種簡單的飯食。
唐國的財貨、男女,將會在唐旗和福旗的掩映下,破開波濤,直達大海的盡頭。
李遠忠即將前往伊城,從那裡他會乘船前往埃辛,再換船返回蘇培科島。
魚肉貿易帶來了很大的繁榮。
兩兄弟各自有了幾男幾女,身邊也有這幾年精心挑選的「家人」。
萊赫人的布料推出了六七種紋路,唐福的布料便允許買家自行選擇布樣。
這塊招牌如今出現在唐福的每一個鋪面中。
在城守府的北邊,會有一片貿易區,稱為某某市。北港城的貿易區,就叫做「椽市」。唐軍和民夫採伐了大批的雪松、柏樹運入城內。如今是貿易區的地方,木料曾堆積如山。小吏和送木料的民夫在此交接貨物,此地便得此稱呼。
幾年的時間裏面,蘇培科唐福積攢了大量的金銀。
萊赫商人團到了那個時候還沒真得弄懂,唐人的朝廷並非西部邦國。
兩兄弟都笑:「正有此意。我們聽說,有許多烏蘇拉賊產要拍賣。其中有家布料行,過去常從我家收麻料,我挺熟悉他們的生意。若是能承下這些鋪面,便是萬幸了。」
這一下,瑞德城內的布料作坊、場社就分成了兩派。
萊赫人的擔憂是有道理的,如果能夠成立布料行會,那麼未來布料生意就在商人手中,如果跟著食貨司,那若是有一天的君主橫徵暴斂,商人們便會第一個完蛋。
蒂亞斯和科倫坡閑聊著。
留在蘇培科的李遠忠,傾盡家財支持島上唐兵作戰。
許多唐國朝廷不方便出面的交易,尤其是面對羅斯地區的貿易,都會選擇在伊茲米塔進行。
北港內,木料、石料交易逐漸讓位於魚市、皮革交易。
古河郡西北部的鹽場、漁村、皮子工匠、肉商、奶品販子,很快就將北港作為了他們交易的集散地。
唐福幫這艘冒險船還清了欠款,也藉此成為了這艘冒險船的東家。
春夏之季,西部列國行齋,魚肉供不應求。
如今,在春申河口以北,所有的布料上都有一個小小的「福」字。
唐福最值錢的東西,就是章白羽陛下題字的招牌「唐福」。
「這唐福是什麼人?」他們詢問城守:「大人竟然如此看重?」
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打尖、住店,有時候只想找點東西果腹便出發去下一個地方。
唐福商號在北港的管事,則帶著一份貨單前往北港食貨司。
來到瑞德城的李遠義,則置辦了桑園、麻園、織造坊。
大多數唐貨,都被唐福送入了北港進行拍賣。
許多商號再度緊張了起來,他們擔心戰爭延續下去,加征布料的事情會源源不斷的。
不久后,在埃辛城舉辦了第一次m•hetubook•com•com「唐貨拍賣」。
「這家唐人商行,在幾年前默默無聞,最近卻突然崛起,這背後少不了唐國國君的支持。」
唐福發跡的時刻到了。
這次李遠忠返回蘇培科島后,還要繼續南下。
「商行的主人是兄弟兩人,在唐軍從蘇培科島起義的時候,就成為了『宮廷商人』。這家商戶做生意的時候,非常不在乎商業傳統,他們最大的財產,就是對唐國國君的忠誠。」
等城守聽說是唐福商號的兄弟來,便立刻放下了手中的事情,命令左右前去邀請貴客。
說完,李遠忠將他這幾年從蘇培科島積攢下來的金銀搬了出來。
朝廷採買的肥差,毫無疑問地落在了唐福商號上。
龐城守很驚訝。
食貨司這樣做,是在拍賣的時候,能夠統一調度唐地財貨,對西部列國抽錢。
「唐漆器,十二包,春申貨,品上。」
唐福商號則是完全遵從都護府令,只使用建元唐錢進行貿易。
龐城守聽完后倒也很好奇:「那你們今日來,是想把生意開到瑞德城了?」
旗幟、彩幅、敬天旗幡、賀字旗所用布料,皆由唐福商號提供。
按照唐福的秉性,這種盒子飯很快就會追隨唐軍、唐商人走遍各個角落。
一旦有命令傳來,即便是叫唐福把產業全部上繳,他們也不會猶豫。
戰爭期間,擠壓起來的萬卷絲綢布帛,在西部商人們的競拍中價格瘋漲。
這段時間,唐福兄弟各自成家,並且招攬了許多「家人」,一般都是寡婦、孤兒、殘疾的兵士。
城守點頭:「這是自然的。你們既有金銀,出身又清白,購置產業之事,不必來找我的。」
食貨司的這種舉動,實際上是將南地五郡的財貨定價分品之權,全數納入了囊中。
對探索南部大陸,蒂亞斯很有興趣,但科倫坡則興緻不佳。
唐福再一次站在了唐軍的一邊。
唐福作為瑞德城內的布料商人,參加了埃辛城的拍賣。
北港城藉此吸引了大批的居民前來。
夜色下。
北港。
為此,唐福雇傭了一艘托萊人的冒險船。
椽市周圍,逐漸有行商坐賈租賃貨鋪,布置生意。
「幾年的時間裏面,倒有不少人來我家桑麻園。其中有些志向大的,學了桑麻織造手藝就要自立門戶,我也給錢讓他們走,願意留下來和我過成一家的,我便讓他們入了我家籍冊。林林總總,終於招攬了上百男女。這些人是定了計不會走的,有了人手,我家才好幫著官家做事。」
這樣的唱貨聲時時刻刻都在人群之上迴響。
船長名叫蒂亞斯,船上有一個萊赫冒險家,名叫科倫坡。
萊赫人悔之晚矣,如今唐福這些商號,已經把持了瑞德城的布料生意。
官家用度石料不計本錢,北港城內的石料都是從托利亞山區千里迢迢運來。
食貨司取得了布料定價權,並且按照食貨司的慣例,將布料分品定級。
五郡的唐人總是行色匆匆,從不在一處停留。
當初覺得跟著都護府不能賺錢的商人,這個時候只有滿腹悔恨:在都護府內,一匹布料賣到兩千錢便是上品;可是賣給西部商人,隨便一匹中等布料便可賣到兩千多錢。
李遠忠也點頭,對兄弟告別:「兄弟團聚不易,但陛下的託付為重,外裏海濤也是要去的……」
不久后,唐福的生意就基本穩固了第一條商路:從欒城購買便宜的桑麻料,在瑞德城北加工為半成料,又在瑞德城內織造為布料。
這種竭忠之舉,是出於報恩的心思。
唐軍收復春申城后,宣告了朝廷正統。
整個北https://m.hetubook.com.com方,還沒有一個國家重視南部大陸。
伊茲米塔的城市王公,如今已經獲封為唐男。
很快,瑞德城內就湧入了大批布料。
可唐福在官員、軍人之中,卻聲望極高。
大批唐貨南下之後,朝廷食貨司自然要找人分銷。
城守笑著說:「唐地法度頗嚴,誰能欺負你們?」
這份備忘報告,被萊赫女執政交由議會討論。
最早出現的盒子飯,還是在蘇培科島上。
他家集結了許多布料,在埃辛城將胖公主號的船艙裝得滿滿當當。
萊赫商人團飲恨離開。
「這幾年,不知道遠義在瑞德城郊是在做什麼?」
食貨司召集瑞德城的布料商,要和萊赫人爭奪布料的分級、定價之權。
他掀開李遠忠帶來的箱子,只見裏面金銀皆有,大多是諾曼、安息人的金銀幣。
唐人的貿易船隊,正準備駛向遙遠的海域。
在給萊赫執政官寫去的備忘錄中,萊赫商人團這樣描述唐福商號。
「世界像個橘子,那麼唐人故國的東邊,就有一條商路抵達皮克島。」科倫坡很興奮:「你知道香料在皮克島是什麼價么?如果能從唐人故國出發,朝東航行到皮克島,說我們會賺多少錢?」
為了確保物料用度,唐福又給一家車馬行借錢,讓他們購置挽馬、牛隻、大車,但要優先幫助唐福運送布料。
唐福商號使用了最好的布料,匆匆將春申城裝點一新。
萊赫商人團要競爭的,也不是瑞德城內的布料商,而是整個唐地的織造作坊。
蘇培科島要修築碼頭,數百民夫工匠們每天下鍋造飯很麻煩,便只能從蘇培科鎮上提前準備食物。
當初唐人的設想,若是被他人聽了去,只怕會笑掉大牙。
兩兄弟做生意很有一手,但同時,他們也牢牢地咬准了一點:不論什麼事情,都聽從唐軍和官府的號令。
這些唐貨包括漆器、扇子、唐地香料、貴重木材、精美皮具等等。
一派跟著萊赫商人團,希望成立布料行會,將食貨司趕走。
伊茲米塔雖然如今頗受朝廷器重,誰知道未來是怎麼樣的呢?北港則不一樣,它修築目的,就是要集散西部唐海的財貨。它會變成什麼樣,人們心中是有數的。
港口敲響了鐘聲。
這些人一旦習慣了唐福的盒子飯,就懶得再去尋找其他的餐點鋪了。
若能劈開萬里沃野,唐國便再無土地兼并、民口冗餘之禍。
龐城守很快就見到了唐福兄弟。
蘇培科的唐福商號,主要為唐軍縫製軍衣、修補船隻、打造兵器,因為蘇培科與外部隔絕,金銀賤如泥土。
北港。
「唐混香,十六包,林中貨,品上。」
唐福商號今日的拍賣已經結束。
在北港,唐福又找到了一個新的生意。
搶佔烏蘇拉人留下的生意缺口,唐福最大的敵人是萊赫商人團。
萊赫商人團自然不答應。
城守府的功能很多。
面對唐軍的征派,這些商號便猶豫推諉不斷。
最初只有腌制好的魚肉會被買走,最後便是漁販在一旁剖魚、漁販老婆飛快地給魚肉抹上雪鹽、工匠將一盆盆魚倒入大木桶、小工在一旁給木桶封蓋,民夫們急急忙忙地將木桶推上貨船。
章白羽簽署了「授衣令」。
因此,科倫坡更願意朝東航行。
「當然是西皮克了。」
唐福是兄弟兩人起家,最早還是在蘇培科島上,也就是當初陛下起兵之處。
兄弟都知道,唐福能夠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全憑為唐國奔走效力,他們不能為了團聚之樂,違背了唐王的囑託。
「唐福初入瑞德,人生地不熟。若是沒有官家照https://www.hetubook.com.com拂,生意哪裡敢做?錢款我們給足,我們也不求欺負別人,只求城守記得我們,叫唐福別被排擠出去了就好。」
唐錢、布帛、商會錢票大行其道。
烏蘇拉人走後,布料市場的交易非常混亂。
北伐之際,唐軍需要轉運布料北上。
寒暄過後,城守詢問兩兄弟:「遠義當初隨同陛下從南海返回,在城外找農丞領了桑麻園,陛下也囑託有事多加照顧。這幾年,卻也不見遠義過來找我,陛下若是問起來,還說我照顧不周了。」
龐城守說:「這個好辦。烏蘇拉賊產,關涉布料生意的有二十多家。官家出面,倒是可以給你們一家小鋪面。」
李遠忠看著這些東西也頗為感慨:「當初不過小小茶鋪,這幾年跟定了唐軍,這才有了這些積聚。到了瑞德來,聽二弟說都護府不用金銀,只用銅錢、布帛。這些金銀,便獻給城守,希望城守酌情發些唐錢,供應我家商號用度。」
冒險船迎來了四十多名唐商人、士兵、夥計。
「尊敬的執政官,我希望共和國如今能夠警覺起來。」
不久后,和唐福打交道的人發現這種盒子飯很方便,唐福便趁機做起了這種生意。
此次,唐福商號還有一個新的目標:繪製南部大陸的海圖,尋找南部大陸上的邦國,如果可能,尋找南部大陸南方的盡頭。
海風微涼。
北港城有很長一段時間由唐軍駐守。
布料、瓷器、香料、土茶、琉璃器、諸色方貨,外國商人團一再被排擠了出去。
唐福商號的夥計們也在清點場社;
「其實也沒做什麼。」李遠義說:「陛下百戰常勝,瑞德城不驚不擾,後來又有林中子弟西遷。我家桑麻園中,許多農事雜活,都要招攬人手過來幫忙,單靠我和婆娘,是忙不過來的。這幾年,我就從過境的唐人、歸義人中間挑選家人。我家多有餘糧,生計不憂。林中子弟初來乍到,若是願意做活,我也不會苛刻待人。」
「哼,做夢,」蒂亞斯嗤之以鼻:「你準備怎麼稱呼那裡?」
「唐福這樣的宮廷商人,絕對不會滿足於留在唐地的。它如今發展迅猛,但只是在唐國國內橫行霸道,等到它在唐國站穩了腳跟,一定會從埃辛城出發,將貿易站修築到西部各國。這需要提前做好應對。」
瑞德城內,烏蘇拉商布料行便被轉給了唐福。
唐福兄弟兩人,一人留在蘇培科島,一人早早地來到了瑞德。
附近的漁村經過一季繁榮,也開始購買大漁網、新漁船。
「西皮克?」蒂亞斯聳了聳肩膀:「我猜皮克人不會高興的。」
偌大的唐福招牌,終於在瑞德城內懸挂起來。
在南方荒蠻海域定居的,只有各國的異教徒、漁夫、破產出海的農夫。
唐福在這種紛爭之中,根本沒有任何猶豫:他們立刻登門拜訪了食貨令哈桑,表示會全力支持食貨司。
每天,成包的唐貨都會被堆積在貨場中,由幾個幹練的拍賣師進行唱價。夥計們在耳朵上插著鵝管筆,匆匆地記錄著唱價。
唐福商號,也隨著唐人大道的延伸,將布料運送到了越來越多的城鎮。
不久后,萊赫共和國發出了命令。
唐福就雇來了蘇培科島上的細木匠,讓他們打造了一種內含方格的食盒,將裏面裝滿麵糰、甜辣醬、魚肉塊等等食物,在吃飯的時候一人一盒,終於杜絕了搶飯的問題。
這些布料,未必是唐福商號親自織造的,但是唐國官員卻對唐福印象深刻。
鵝管筆,在唐地的許多地方都讓位給了唐筆,但在拍賣行、貿易站這種需要速記的地方,它依然被使用著。和_圖_書
南郡的布料紛紛北上,北地的唐貨則南下。
北港的腌魚,也很快就得到了一個名聲「血魚」。
伊茲米塔每年都要向臨湖城繳納大筆的賦稅,在北港城崛起后,伊茲米塔就感到了危機。
瑞德城守聽說兩個商人要來求見,本來不想搭理的,覺得讓食貨司的人去接待一下就好。
拖萊王國的旗幟被放下,唐旗升起。
南海城外有大鯨、南方大陸有珍奇的香料、當地的土地經過開墾便能耕種。
另一派則跟著食貨司,願意聽從官府定價。
科倫坡被一個古怪的學說吸引了。
他要帶著三艘貨船、一艘冒險船從蘇培科出發,前往南海城。
「唐國每次要侵犯商人和市民行會的權力時,這家唐人商行就會出面支持,最後讓唐人的國君如願以償。」
這樣的腌魚桶被裝入船艙的時候,桶底還會汩汩滲出血水。
唐福旗幟,在空中飄揚。
唐福立刻在南地五郡採買布料、購置布匹、縫紉軍衣供給軍中。
烏蘇拉人圍困都護府時期,兩兄弟就開始發跡了。
大多數漁網,都來自唐福商好。
李遠義、李遠忠兩兄弟站在門口告別。
烏蘇拉投降之後,蘇培科城守破例允許唐福商號的人攜帶金銀北上。
章白羽稱王的時刻,城內裝潢、彩飾、旌旗,全部指名讓唐福商號操辦。
有人估計,唐福商號拿走了四成「北地唐貨」。
各地前來的商人,一旦參与了拍賣,就能得到了免費的床鋪和草料。
那個學說聲稱,世界如同橘子,只要朝著一個方向前進,就能從另一個方向返回。
唐福李家,從上到下都將唐軍視為家人。
一艘貨船、兩艘貨船……越來越多的貨船上面飄揚起來了「福」字旗。
這種做法,在唐地的各處一再上演。
瑞德城,是唐地布料集散之地。
幾年之間,海路暢通,唐人也有了貨船,這種夢想竟然成了真。
這艘冒險船幾年前就滯留在唐地了。
瑞德城的唐福商號主要是從欒城購買蠶繭、麻料、布絨,經過簡單的加工后,送到瑞德城的官辦織造作坊之中。
初說起唐福,大多數唐名都會感覺很陌生。
萊赫商人們這才明白,食貨司才是唐地最大的行會。
「唐扇,三包,清河貨,品中。」
若是布料的定價權被唐人拿走了,萊赫人還賺什麼呢?
北港一切皆新,唐福便將此地當成了古河郡的據點。
商號的門口。
「唐福商行的崛起,也是因為如此:瑞德行會在爭取合法權力的時候,唐福從中作梗,成為了唐國的布料代理人,並在後來的拍賣中發跡;唐王北伐的時候,唐福又不顧其他商人的擔憂,毫無底線地支持戰爭,所幸唐軍快速取得了勝利,不然唐福註定破產;如今,唐福開始將生意的重點放在了北港城。這是一座新唐城,唐福選擇這裏的原因很簡單,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面,唐國的國內貿易,會是南北兩地之間的貿易。唐福在北港城修築商鋪,佔據先機,等到唐國完成統一,它便能更進一步的發展。」
「唐福獻禮」的事情一時傳為美談。
兩兄弟前往了瑞德城守府。
唐地南北的貿易,多半還是在朝廷的主持下,進行「以物易物」。
古河郡。
萊赫商人團如今更是將唐福視為「唐國的宮廷商人團」。
兩兄弟是當初校尉救下來的,兩兄弟所娶妻室,也是唐軍解救的唐民。
如果那個學說是正確的,科倫坡向東會走到迦毒,接著是唐人故國,再從西部接近皮克島。
北港城的自由終於結束了,只是許多貨品的集散地已經遷到了北港,本地的商人也就不願意離開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