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夢裡櫻花無限
第八章 三會之邀

「我在東京時,曾經向住吉女士和千畳敷小姐做過這樣一個判斷:廣橋老師的資料當時被那個大人物取走,卻又保存在九鬼家。原因便是那個大人物是打算來提點當時的須麻社長,令九鬼善三郎有個好前程的九鬼家親戚。我在回家后,查了查九鬼姓氏,那個年代的可能在當地活動的頭面人物,發現只有這位九鬼正里最為貼合。在接下來的調查中,我發現了另外一點:九鬼正里在退休后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我在廣橋老師這張謝幕演出的CD包裝上,找到了另一個叫『九鬼昌鄉』的名字。雖說昌鄉這兩個字都是很常見的男性人名用字,但它們組合在一起卻很少見。我感覺這個名字有點怪,於是上網搜索了一下,發現他是一家印刷廠的所有人,這次廣橋老師謝幕演出CD的裝幀,紙張部分是在這個廠子里印製的,所以他的名字得以出現在CD上。
「九鬼昌鄉參与了盜版的計劃,多的紙張印數便是在他的授意下完成的。」這是我浮現出的那個朦朧的,跳躍的想法,在當時自然還是立不住腳。但在回到霞浦后,我查詢資料得知,九鬼昌鄉與九鬼正里很可能是同一人,而九鬼正里為了暗示提拔自己的侄兒,當著須麻社長的面拿走了一份文件並一直未歸還。這份文件是必要的嗎?根據九鬼善三郎的說法,當那位大人物到來時,文件是大人物要求,須麻社長命令揀出來遞上去的,可以說是九鬼正里自己的想法。結合這兩個看似不搭邊的點,我開始搭建它們之間的橋樑,首先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便是證明九鬼正里和九鬼昌鄉是同一人。
「嘉茂小姐,你來的真是時候。我剛才在和你的小朋友講我三十年前的故事,可講到一半,她忽然提出一個問題,說我講的故事的時間好像不太對。」
「廣橋老師講她三十年前的巡演,其中有一段經歷,廣和*圖*書橋老師講述的順序是先從姬路出發,再到大阪,再到京都。但我也有那一次的的演出CD,CD節目編排也是按時間順序來的,關於這段行程,CD上的順序卻是先從姬路出發,再到京都,再去大阪。所以,我感覺這事有些奇怪。」
「九鬼善三郎先生也參与了那段巡演嗎?有點意思……廣橋老師,請讓我看看這份資料。」
「什麼,有人要盜版發行我這張CD?」似乎這個信息對廣橋美和子非常敏感。我的話頭才說到一半,忽然便被她打斷。我不得不請千畳敷琉璃再次拿出那張CD,重新講述一遍我在火車上對這張CD盒的觀察和後面的推測。由於CD是經紀公司發行,廣橋美和子自己對發行細節也了解得不夠。故而我們在講述到這個情節時,她會表現得一驚一乍。但她終究是個明白人,知道盜版市場絕非一朝一夕可以肅清,它的觸手也絕不止伸向她一位藝人的作品。在了解了相關情況后,她終於長嘆一聲,對我說到:「真是沒想到,我自己真是一輩子都活在了盜版中,連晚年的演出都不放過。嘉茂小姐,請繼續你的推理吧。」
「當時,整個茨城縣並未統一紙質和印刷標準,各家都有各自的秘方配比。看到廣橋老師遞給我的資料,我便有了自信,這必然是九鬼昌鄉印刷廠的紙品。作為參照,我們可以看這樣一則消息,它出自1982年的《霞浦新聞》:昌鄉印刷廠近日成功研製LE4-PE複合型紙張,該紙張質感醇厚,手感輕盈,目前已被市政府採用為指定用紙。這種紙張的確手感很好,翻閱82年往後的政府出版物可以查證。這種紙張是82年才被九鬼昌鄉公開的,但我在觸摸到廣橋老師手裡的這份資料時便發現,它正是用LE4-PE這種紙張印刷的,它的手感獨一無二,絕不會認錯。當時還https://m•hetubook•com•com是七十年代,就算是經紀公司,又上哪裡去找這種若干年後才面世的紙張呢?所以,唯一的解釋是,當時負責文案的九龜善三郎,已經從他的伯父那裡,拿到了這種紙張的試驗品。」
看了數頁,我的心便又是凜然一緊:之前在歸途的火車上,我在推究出千畳敷琉璃有可能買了盜版CD之後,因為CD上的一個名字,我產生了一些跳躍的聯想。再聽得九鬼善三郎同樣參与了那時的巡演,我那個跳躍的聯想頓時多了不少基石,變得穩當起來。為了使這段橋樑更為穩固而經得起推敲,我繼續向在座的人探問道。
「如果九鬼昌鄉的印刷廠在九鬼正里當市長前就開起來了,那就應該不是一個人吧……」廣橋美和子沉吟道。「那個時候,我們已經建立起了財產申報制度,如果這個市長同時還經營著印刷廠的話,他應當要在申報中報告自己這個企業才是。而且,按照我們那時的觀念,企業家從政雖然不是說沒有,但做一個市長還是不太能讓大家接受。」
「嘉茂小姐,你也想看看九鬼善三郎寄回來的資料吧。對了,那天與伊子向我發簡訊,我沒來得及回復,你們就已經過了筑波。我對這個名字,起先只有朦朧的印象,在文件里找了找才反應過來,他在當時就是服務我們這個巡演團隊的,負責的也正是文字材料的遞送與收集。就拿這一段來說吧,我們的這趟巡演,從山口到名古屋,這一段的經紀人馬都是同一批人。」
「可是,這都只是猜測,也就是說,之前的判斷一切都只能歸結到『很有可能』。作為決定性證據的,則是這個。」我拿起廣橋美和子遞給我的,新近從九鬼家寄回的資料,然後從包里拿出幾張紙。
按理來說,這樣的行為雖然成為了典型,但在周邊人群中卻會成為異類,難免招來同道人的和-圖-書口誅筆伐。這樣一來,九鬼正里能在科學城建設風生水起的筑波主政如此之久嗎?我對此很是懷疑。唯有「成為他們的同類」,才能使自己贏得開展工作的空間。換言之,他需要一個偽裝,使自己顯得「收入增加」的偽裝,這樣的偽裝,從企業來「輸血」便是一個很好的法子:在不明時局的外人,也就是決策層看起來,九鬼正里絲毫沒有參与到要求加薪的反動當中,他仍領著最初的工資,並且團結一批人在科學城這種大項目上勞苦功高;在知根知底的他的下屬眼中,他批准了其他人的加薪計劃,自己也跟著拿起了高收入,算是一丘之貉。
「千畳敷小姐可能不會有印象了,嘉茂小姐問出這個名字,我們也很詫異。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說或許不陌生,他是七八十年代時我們筑波的市長,那次巡迴演出的時間段便包括在內。只不過後來,從市長位置上退下來之後,他就淡出我們的視野了。」這是住吉與伊子的回答,她比她的表姐年輕五到六歲,記憶力並未出現明顯的衰退,現在看來,倒像是住吉與伊子的記憶里,要比她表姐高出一個檔次一般。
「沒有申請過工資增長,這和他是九鬼昌鄉有什麼關係?」
來到筑波廣橋美和子的家中,除了兩位老人,千畳敷琉璃也早已坐在了客座上。迎我進來的是住吉與伊子,而廣橋與千畳敷已經在沙發上聊開來了。當時,廣橋美和子曾經開出許諾,如果資料能夠找回,她非常願意向這位小粉絲講述當年這段經歷作為回報。而現在,她們似乎已經聊了起來。
「各位,我們知道了『九鬼善三郎』先生的一些情況,那麼,他的伯父『九鬼正里』,他的名字是否能讓大家想起些什麼?」
1968年,政府出台了建設筑波科學城的決定,在後一年,又發生了學生仿照唐土掀起的運動進行暴動。在當時,政府官員花費和圖書了大量的精力去忙活這兩件事。因而在政界,也同樣掀起了一陣風暴:最為忙碌的一線政府員工,看著當時舉國上下開展建設的熱潮,認為這是屬於自己的功績,於是便提出需要漲工資。迫於時局壓力,各地的政府不得不為這些一線辦事員的條件妥協。但這樣一來,中高層便不滿意了,他們也要求漲幅,並且幅度還要比一線職員大。決策層這便不高興了,對這些人進行了嚴厲的申斥。其中,市長九鬼正里作為「未隨波逐流」的中高層,被當做典範加以宣傳。
「原來如此,感謝您的指點。這一節我也想到過,並且也查詢了九鬼正里在市長任上的所有財報,並且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九鬼正里從來沒有申請過工資增長。從這一點上,我得以推斷出他很有可能就是九鬼昌鄉。」
「我在看到九鬼昌鄉的照片時,發現他已經年歲很高,感覺與九鬼正里像是同一個人。加上那張CD在我看來,發生了一些嚴重的盜版圖謀……」
「這就要牽扯到一些歷史背景了。」
委託既已完結,我本欲婉拒這個邀約。爭奈住吉與伊子誠意甚懇,甚至說了「若不是表姐腿腳不方便,她還打算親自來霞浦向你道謝」的話,我到底還是第三次前往筑波。
這樣的人,為何沒有在任期結束后憑藉上級的嘉獎進入茨城縣任職呢?這種典型,理當在決策層都相當受青睞,可他為什麼固辭不受呢?我便是藉此構建了他的沽名釣譽與隱藏身份的聯繫:到了另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平台,自己的身份隱藏手段很可能便付之東流,所以他才選擇了急流勇退。而且,他必須退得徹底,以至於給自己之前政治家的身份來了個了斷。不然,終歸會有他熱心的支持者,會在83年後的那些政局變動時勸他出山重歸政壇的。
我的到來使她們中斷了話題,連廣橋美和子這樣的大人物都起身向我致謝,這樣的禮www.hetubook.com.com遇著實令我受寵若驚。和三人見過禮后,我坐在千畳敷琉璃旁邊,請她們繼續之前的話題。
證明這個問題,兩人不同時代的照片足以在我眼中成為推斷的依據,但要在事實上站穩腳跟,還需要更多的證據。於是,我查考了九鬼昌鄉那家印刷廠的歷史。由於我們這個社會信息公開化程度很高,各種會社的財報、簡介等等都查得到,我得以考證出它建立於1965年,代表人一直都是這個名字,並未換過。九鬼正里當市長的時間是1967到1983這十年間,其後便從政壇消失,也沒再以議員之類的身份保留參政的資格,宛如從政壇蒸發了一般。一般來說,當過一個地方十年的父母官,總歸會有無數經濟上的來往,但這個九鬼正里,就像是斬斷三千煩惱絲一般,1987年後便完全找不到這個人名出現在新聞當中,甚至在法院的記錄里也查不到,跟外界來了個徹底了斷。相反,九鬼昌鄉這個印刷廠,頭幾年默默無聞,甚至連財報都沒有;卻在九鬼正里銷聲匿跡后開始甚囂塵上,各種正面、負面的報道都有。
自那一日為廣橋美和子奔赴東京,索討九鬼善三郎隱瞞的資料之後,又是一段時日過去。這天,住吉與伊子向我聯絡說,九鬼善三郎已經把資料寄回了廣橋家。似乎是由於他心理上的過節,九鬼並不願直接出現在筑波,據分析應當是懼怕再次見到我。不過在廣橋美和子的立場上,資料既已完備,她的委託已了。並且,在她審視過後,這些資料雖然在記憶中不甚明確,無法核對它是否百分之百完整;但作為撰寫回憶錄的要綱,它已經足夠。於是,住吉與伊子再次向我發出前往筑波的邀請。
紙張雖然外表看來差別不大,但紙質會有千差萬別,加上不同印刷廠採用的油墨配方也不盡相同,最終的結果便是不同印刷廠出來的印刷品有著幾乎像是名片般的固定搭配。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