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有意多不語
第十章 虛偽的肯定

「只有這樣的情況吧,看到某種商品,想到『這是某人喜歡的東西』,然後想起這個人。」
「原來如此!但這可不公平啊。」奈惠先是擊掌,隨後又換上了不服輸的臉色。
「但是教導主任顯然不會知道鷹司貴以喜不喜歡這種髮夾。她可不是常去教導處的人,我看,教導主任倒是記住你耳鬢那個淺綠色髮夾的款式的可能性高一些。」
「當然是買的啊,教導主任的家中難道還能像永間家一樣造髮夾嗎?」
「什麼一著?」
褒揚與誇獎,是對一個人做出的某些行為的肯定,對行為人的精神狀態是非常好的提振。無論誇獎是否是行為人的目的,得到肯定終究是周圍人的認同。比如,我們在課堂上因為考試成績優異得到老師的表揚,往往這一整節課的精神狀態都十分高漲;又比如,本不欲揚名的義舉被人探知並傳揚,同樣會更加堅定向善之心。站在學生和子女的角度,來自作為長輩又關係密切的師長與父母的鼓勵,鼓舞的幅度又更上一層,因為自己能夠顯得「卓然于群」,一股「堪孚此評」的衝動便驅使著我們在一定時間內更求上進。
「可是,還是有人能欺負到她的啊。」奈惠戳了戳我的鼻尖。「你可是她的『淵子大人』呢。」
「……好吧。教導處由教導主任和兼職教導員的老師組成,教導主任……」奈惠在這裏咂了咂嘴,我心知那是對時常喊她接受訓斥的主任的不滿。不過,我去教導處收到的往往是獎狀和鼓勵,因此我和奈惠對同一副臉孔的感受竟是截然不同。「……那個到老都沒人要的傢伙,是校領導,專職,平日里就在這裏專門的辦公室辦公;兼職教導員平時和我們其他老師沒什麼兩樣,只在教導的時候使用這個身份,在教導室與同學對話。一般來說,教導處找同學,要麼是表揚,要麼是批評,程度輕的基和*圖*書本由負責對應年級的兼職教導員進行;程度大的才由教導主任親自出馬。這麼一說的話,鷹司同學的事,會不會是個大事啊?」
「這就是了。這裏可以得出,教導主任送她的髮夾,也只是恰逢其好而已。畢竟沒有誰會把對某種髮夾的好惡表現得張揚外露、淋漓盡致。我們不妨做個假設,教導主任送她的髮夾,很可能就是在街上購物的時候隨手買到的。」
「如果真是大事,我們還有一點風聲都聽不到的道理?我們還是把事情捋一捋看看吧。鷹司貴以詢問的是這樣一件事情:她在最近被喊去教導處接受教導主任的單獨表揚,除了口頭表揚之外,還有髮夾這種物質獎勵。我們的教導主任是女性,送給學生髮夾也不代表什麼特殊的含義。但是,鷹司貴以近來的表現並不足以得到教導處層面上的表揚,所以她心下疑惑,覺得表揚的背後很可能藏有其他意圖,所以致信相談屋,希望我們解開這個疑難。」我將整件事情又重新做了一遍概括。
「那當然不能。但我們從上面這個結論中,又可以得到下一步的結論,那就是『教導主任在購物的時候專門想到了鷹司同學,然後為她買了髮夾。』到了教導主任這個年紀,我們戴的這種顏色鮮艷的髮夾,她是不會再戴的;並且我們也知道,教導主任獨身至今,周圍也沒有適合戴這種髮夾的人。不妨設想一下,你作為教導主任,站在購物的地方,是出於什麼考慮買下一個式樣適合年輕人,鷹司貴以很中意的髮夾呢?雖然我們目前無法得出結論,但有一點可以確信,那就是『教導主任在那時想起了鷹司貴以』。按照我們的觀點,髮夾也不是誰都合適的,買髮夾必定是有目標的。那我們現在就來找找教導主任在那時『想起鷹司貴以』的緣由。奈惠,你在購物時,會基和-圖-書於什麼而想到一個並未在場,關係又不親密的人?」
「沒什麼不公平的。以她的性格和圈子,也沒人能欺負到她。再說,她若是想爭內申名額或是其他憑成績論的東西,憑她年級四五名的學力,你作弊都未必贏得過她。」
「首先說說購物卡這個形式吧,送錢容易被人指責,購物卡一來隱蔽,二來能控制對方到特定的地點消費,也算是能夠追蹤。至於送這東西的理由也不難想到:鷹司家是舊華族,家裡的物質條件非常豐厚。當然他們也不會坐吃山空,這些物質條件被他們用在社會交流的各個方面,比如『打點關係』便是一個重要的去處:鷹司家的千金貴以在霞浦高中就讀,鷹司家便對這所學校的校領導都送上一點『心意』,希望他們對自己的孩子多加照顧。這些話當然不用明說,但只要把禮物送到,把名片附上,校領導也都不是傻子,都知道這代表著什麼。說不定,這個髮夾還是教導主任的一著呢。」
「為什麼是用鷹司的錢,還是用購物卡啊?」
「我想……不會,髮夾雖然有喜歡和不喜歡的,但也不至於會讓我有特彆強烈的感覺。」
說一個稍微具體些的例子吧。我在公交車上,看到一位男性正在對鄰座的女性說著一些肉麻的、套近乎的恭維話。顯然,他們之間彼此本不相識,男性的意思分明是要拉近關係。那位被搭訕的女性,以及我原本都是這樣理解的。這位女士表現得很不耐煩,似乎這位先生並不是他喜歡的類型,並且這個搭訕方式也並不討喜。很快,她就起身換了個位置。但她一起身,便意識到了旁邊的先生為何要這麼做——她的手機隨著她的起身,從背後的口袋裡掉了出來,掉出來的理由很簡單:有其他不速之客,趁著她方才注意力不集中的當口,打算摸出她的手機。這邊的先生注意到了m.hetubook•com•com這個隱秘動作,所以假借搭訕讓女性生厭起身,便能讓她對周圍增強警覺,注意提防。雖然這樣的恭維和搭訕表面上是另有所圖,但它的背後蘊含著的便是真正的善意,因而女性對他最後的道謝,我可以從中聽出相當分量的真誠。
「剛才還要我認真,結果你也打岔了吧?」奈惠在這個時候對我加以無情的反駁,我不得不重新把話題移回來。
為了不讓奈惠把她腦海里自動補充的那些話說出來,我立即用手指的指彎夾住了她的上下唇,道「我們現在在考慮問題,認真一點」。待到她發出的「嗚嗚」聲漸低,我才鬆開手,續道。「接下來我們認真地回憶一下。鷹司貴以是我們的同班同學,在課堂上,或者說在校內的表現我們都比較清楚。無論是課堂發言,還是考試成績,都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因此,若是要有突出表現,也只能是在校外。但是,她是舊華族人家,每天乘私家車上下學,兩點一線,根本沒有給她去表現的機會。換個方向想,她絕不是做了什麼值得表揚的事。
方才說的是表面偽善實則真善的故事,相比之下,表面真善實則偽善的例子則更加充足,畢竟我們在將「偽」裝成「真」這一道上的研究,要比把「真」裝成「偽」有遠為精深的發展。說到底,社會上的多數場合,都是「偽裝真」的應用,而像那位可敬的先生那樣「真裝偽」的必要性和應用場合著實太窄。也就是因為我們把「偽裝真」發展得太精湛、太淵微,以至於許多人竟爾看不出其中奧妙,就算心知自己沒有做出匹配某一誇獎的舉動,而對方竟也不明說這樣誇獎的用意,以至於受誇獎人著實摸不著頭腦。
然而,誇獎本身是對受獎人的鼓舞,但在受獎人明知自己並未做什麼值得誇獎之事時,誇獎的用意就變得有些可疑了。同樣舉一個例和-圖-書子:當許久沒有聯繫的,只停留在泛泛之交的朋友突然聯繫,開口便是一陣捧抬,我們感受到的便不是上進的動力,而是對方「或許有什麼要求」的提防。並且,從事實上看,這樣的聯繫,其目的也更多的是借錢籌款、辦禮邀份子一類,脫不開「謀利」二字。所以,面對誇獎與肯定,我們也不是一概接受,而是猜測誇獎人的目的與回思自己的行為,有選擇性地接受。並且,誇獎也不一定就是非真即假,完全有可能是在一個善意肯定的背後包含一個更大的目的求索,也可能是一個表面上的偽善里蘊藏著真正的善意。
「你說的不完全對。還有一種類似的情況:當我們由別人請客來吃飯、購物時,我們便會想起請客人。比如說,某個企業效益很好,老闆款待員工一餐飯。在這種情形下,基層的員工在各自的地方聚餐,儘管老闆沒有出現,但員工在吃這餐飯的時候,心中肯定是感念著老闆的。同樣的,若是在購物時有了『這次血拚講好了是花某人的錢』,那麼在購物時必然也會想著出血的人。若是以奈惠你的考慮,我並不認為教導主任和鷹司貴以的關係熟悉到了能猜出髮夾喜好的程度;倒是我這種可能,能夠給出一種解釋:那就是,教導主任在用鷹司的錢購物,然後想到了鷹司,進而給她也買了些東西。我甚至可以說出錢的具體形式——教導主任那時用的是購物卡,而購物卡恰巧是鷹司家所贈送。」
「想想看,鷹司貴以喜歡這個髮夾,戴著它回去,被家裡人問起『你這個新髮夾是哪裡來的?』她回答『教導主任莫名地送了我這個東西』。這樣一來,鷹司家的人不就知道了,教導主任收下了這份禮,並且之後定然會關照鷹司同學嗎?」
相談屋就接到過這樣的委託:在一天的下午,我們收到了一封匿名信。雖說是匿名,但我們一看筆跡和*圖*書,便認出這封信的寫信人就是班上的鷹司貴以——那位舊華族家的大小姐。她的性子算是極度的要強好勝,但用宇野奈惠的話來說,她的性格其實就是「傲嬌」,還是對她的「淵子大人」十分之「嬌」。這封信的內容是說,她在最近,被教導主任喊去了教導室,教導主任把她誇獎了一番,還給了她一個包裹。她本以為自己無意間做了什麼大好事,但教導主任的話語閃爍其詞,也沒讓鷹司聽出到底是為什麼接受表揚。待她回到家一看,包裹裏面是她非常喜歡的款式的髮夾。她雖然很喜歡得到別人的誇獎,但她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近來並未有過什麼突出的表現,故而她對教導主任的誇獎雖然在表面上盛情接受,私底下還是有些受寵若驚。奈惠對這封信的看法是:她想就此事聽一聽我的意見,又不願意當著同班同學的面,向心裏的「淵子大人」傾訴心曲,又不能確定去相談屋時見到的當班人是否就是淵子大人,所以只好用這種方式減少痕迹。
「奈惠,你是經常被叫去教導處的人,對那裡最有發言權。我認為,讓你來說明教導處最為合適。」我向奈惠說道。
「看起來,淵子你可得好好解決鷹司同學的問題了。她可是把一片真心都託付給你……」
「如果我是鷹司貴以,得到莫名的表揚,還是附帶物質獎勵的,我的第一反應會是『教導主任有求於我吧』。雖說鷹司同學這個人微言輕的高中生做不到什麼,但鷹司家作為舊華族,影響力還是有的。然而,教導主任並沒有明言所求,並且若真是有求于鷹司家,更應該直接聯繫鷹司家的當家者。所以,這個可能性被排除了。再結合鷹司同學在信里說到的,口頭表揚的話語並沒有實質針對這一節,我想,口頭表揚的那些也都是點綴,關鍵還是在那個包裹里的髮夾。奈惠,你對髮夾會喜愛到如痴如醉的地步嗎?」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