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深的痕迹代表運進,淺的痕迹代表歸還推車嗎?顯然不是。淺的痕迹尚且能保留下多道,深的痕迹絕無刻意毀去其餘,僅留一道的道理。淺的痕迹次數多,代表頻次較多的行動。書店不可能多次借推車給他,他再將幾個推車一併歸還,那就只能是「淺的痕迹代表載書歸來,深的痕迹代表推車載了更重的東西離去」。是什麼東西呢?推車是書店的,料來永倉家也不敢拿它做什麼五金物品的搬運,因為五金工具大多銳利而粗糙,容易把推車的表面磨出難以複原的裂痕,並且永倉家似乎也沒必要拿著推車送貨,畢竟來到五金店買大量商品的人,也會自己做好運送的準備。
「為什麼說這位藝術科的永倉『讀的書不少』呢?」我在來到學校后,向奈惠確認她寫下這句話的理據所在。
一路上並沒有書店、古董攤一類會分散我注意力的店家,故而在思考的短短時間里,我已來到永倉家五金店的不遠處。若是這位藝術生單線聯繫,未成年的他恐怕並不足以讓遠處的遙控者放心,他們定然是將任務交給了永倉家的當家人,換言之就是整個永倉家都認識我或是對我心懷敵意。故而出於安全的考慮,我並沒有大搖大擺地走進去,而是打算沿用遠處觀察的老辦法來分析對手。我倒不會像永倉透看我那樣單純就奔著制高點去,而是挑了這家店對門,同樣是店鋪的一家小餐廳,點了一份小飯小菜,朝著面向街道和對門的方向坐下,打算先借這個機會確認一番情況。
接著,我又拿出了地圖,目的是查詢轍印淺,也就是推車載著書前來的方向,看看那裡有沒有書店的存在。同樣地,若是路程過遠,買書也改用汽車搬運最好,當我在一定範圍內一無所獲時,我也明智地選擇了放棄。五金店本身是沒有推車的,這一點可以確信;推車的痕迹https://www.hetubook.com•com只能屬於推車,這一點也可以確信。那麼,「從書店借來推車,用它拉一車書店的書回家」的事實也是成立的,否則書店不可能借出推車去。背開小屋裡全都是書,用推車來運無異於螞蟻搬米倉,但來自不可能的方向的「推車」痕迹,卻讓我想到了一節——推車未必就來自書店。或者說,推車來自書店,推的卻未必是書店賣出去的書。
現在是放學時分,離上班族下班高峰還有些距離,街上的行人不多,對門的永倉五金行在我的視野中還算清楚:視線能看到的是對開的門面里陳設著和我印象出入不大的五金工具,後堂沒有光亮,加上建築獨立並且有第二層,給人的印象便是「生活空間在樓上」的感覺。從視覺上對房屋大小進行估計,進而判斷屋內的面積,在習慣了風水學后也不是難事。我得以在結構上確信,永倉家的整個一樓都用於店鋪,二樓給三個人居住也堪堪正好。不過,由於傳統的建築風格非常保守,就連通風採光的窗口也被設計成了「無人時遮住,有人時才開啟」的障子窗模式,現在永倉透在藝術科宿舍,他的雙親在店裡打點,二樓自然是沒有人的。我能肯定,就算找機會將視線抬高,也無法在樓外確認二樓的某一扇窗戶背後是否有成山的藏書。
現在,對我而言,一個猜測正漸漸形成,但它在毫無證據的現在,也只能停留于猜測的層面。找到證據自然就成了下一階段的行動方向,但我卻是一個受到針對提防的人,不便於自己出手。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我便想出了一個自以為得計的計劃。
這樣一來,永倉讀書多的事實也不言而喻,但隨之而來的便又是另一個矛盾——永倉是藝術科高中生,而藝術科又實行寄宿管理,宿舍沒有紙質書本的存放
https://www.hetubook•com•com空間,那麼他家定然是個書香門第了。然而,永倉家偏又是個做小五金生意的商人家。我也對本地沿街無數一層做門面、屋后或樓上做居住的家庭店面有了解,知道這些人家的普遍情況是輕視學習而重視物質的滿足和家業的傳承。這些人家的居住面積本就受到店面的擠壓,分配給每個人的生活空間也更加狹小,「藏書」這種事情顯然是異常的。加上一個人要形成堪比我的文學素養,單靠網路閱讀是絕不可能的,並且網路閱讀也是幾年前剛剛興起。所以,我興起了「拜訪各個五金店查考一番」的想法。霞浦的小五金生意也不興旺,數過去就那麼幾家,再通過我熟悉的鹿洋商業街的幫忙,我很快確認了「家族生意、半門面半居住、店主姓永倉」的小五金店的具體地址。於是,放學后,我便朝著那個方向走去。
永倉透。
「他周圍的人都這樣評價他,並且在我和他接觸的幾次里,也覺得周圍人的評價沒錯。他的說話發言呢,時不時就能做出契合當時話題的引用,並且也有不少感覺非常有『質量』的詞彙。這麼看,他和淵子你的風格還挺相近的,當然他的水平還是遠不及你了。」
之所以會對這個問題產生興趣,自然是思考「為何永倉家能接受匿名團體的遠程遙控」這一問題后得出的結論。那個匿名團體用五金店作掩護,那麼順理成章的二者聯繫就是明面上的。如果單是明面上的聯繫,匿名團體會讓永倉家做這種事嗎?所以顯然它們在暗地裡之間也有相互聯繫的脈絡。然而我推斷出,匿名團體所乾的勾當是偷運一些高技術含量的產品,避免報稅的額外成本。一個適應了霞浦生活節奏的人家,並不需要那些元器件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也就是永倉家沒有任何理由因「高科技部件m.hetubook.com.com」而與那個團體搭上關係。這個發現又讓我得到,就連這個「偷運部件」,恐怕也是匿名團體的第二層偽裝或僅僅是個副業。真正的用意,恐怕便和賀茂大藏書樓以及永倉與關西聯繫的紐帶有關。
與絲毫不帶有藝術或非藝術氣息的這個名字相比,奈惠對這位跟蹤者的印象評價反倒更吸引我的注意。除了倒三角臉型、中等身高卻筋強體壯的身材、一頭比起藝術氣息更多的是異味的上毛下毛這幾點表面特徵之外,奈惠說到他的家庭情況,比如他家是標準三口家庭,頂樑柱父親做的是本地的小五金生意,因此也能想象他們和京都大阪一帶的人是怎樣搭上天地線的。除了這些比較正常的描述外,奈惠還對他有「似乎讀的書不少」的評價,就是這一條讓我感覺到有些異常。
從說話時的選詞成句的確能看出一個人的閱讀素養。有一句俗話叫「腹有詩書氣自華」,也就是閱讀量多了,整個人的氣質和談吐也都變得更加有高度。從事理上來說是這樣的:因為書本上的文字都是經過了作者的精心醞釀和推敲,比起一般交流中的用句,水準自然高了一層;而在閱讀中潛移默化地記住並隨心運用這些句子,等於是書本的作者為你宿構,而你自然而然地用出來,在外人眼中便也自然地被高看一層。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表達對事物的喜愛、欣賞時,用這些平常的日常用詞自無不可,但若是用有些造詣的「青睞」,又能讓人回味過來「用詞者顯然是知曉竹林七賢的典故」,因此,欣佩之情便也應運而生。
我的目的是探尋「這戶人家為何有不尋常的大量藏書」。根據之前的推斷,永倉家有藏書是事實,那麼問題也就不用再糾結于「書在哪裡」了。想清楚這一節,我便在吃完這些墊腹小吃後轉到了對面永倉五金行的屋后。因為,這種店面與人家一體m.hetubook.com.com的舊式房屋,在設計上是必然要留下後門,並且有礙經營活動的行為,也一定會從後門進行。
為什麼這樣確信呢?因為店面是以經營為生的家庭最為重視的部分,店面的視野通透、環境整潔、備貨充足、穿行順暢等等都是需要保證的要素。出於這些考慮,家人生活的行動空間便被儘可能地安排在了後面。比如上下樓的樓梯口定然設在靠後門,之中只開一條小玄關。同理,成堆書籍也是大件的物品,二樓只有那麼大,藏書空間越多,那麼生活空間就要越少;一個藝術科的男生,終歸要在家裡也擺上那麼些「講藝術」的東西,宿舍的空間更小,更不可能拿來藏書。這時候,永倉家的店裡正好進來了客人,算是在巧合之下幫我絆住了在店內的兩人。因此,即便有可能隨時被永倉家打開後面的拉門而發現,我還是轉到屋后,打算在地上觀察「輪車轍」的痕迹。
於是,我便順著這條較深的轍印跟了下去。儘管時斷時續,但好在它並不算長,過了二十幾米便到了頭。轍印的盡頭是一間背開的小屋,也就是主幹道上看起來的「凹角」,設計這樣的位置是作為路燈配電、垃圾集中存放等等的空間。背開的小屋的功能也就是為凹角空間擋住第三面,但空間完全拉到普通一棟樓的寬度也不合適,因此就有了這樣的設計。它一般補償給因為這些空間的必要而影響了經營環境的店家,作為他們的儲物間。我在看到這個空間時,心裏就感到了不對勁——
屋后的小路,轎車是開不進來的。但要將大量的書搬上二樓,這附近又沒有書店,少量多次也都不可行了,只剩下「推車」這一種省力的方式。我在家附近的築川書房買書,時常便會借用那邊的拖車,像這種購書量較大,做了書店主顧的人家,推車便是他們搬運書籍的幫手。老街上的沿街店面,門前都設有露天的和圖書排水系統,只有門前會砌起便於行走的棧壘,這種地形推車是進不去的,只能停在店門口。加上前門又不能讓滿載書本的推車這等狼犺之物久留,停駐的定然是後門。後門面向的小道比起老街的柏油灰土大道就更差勁一截,只是普通的土質地面。雖然以常人體重和腳板面積產生的壓強不至於讓地面揚塵或被踩出鞋印,但拿載有無數書籍的推車而言,質量或有不及,但四個輪子的著地面積遠小於兩個腳掌,產生的壓強卻能將地面壓出輪轍印。觀察後門,一道深的轍印從一邊來,又是幾道淺一些的印跡向另一個方向過去。
話又說回來,能讓奈惠感覺到一個人「讀的書不少」卻也相當不容易了。因為她與我相交日久,雖然自己的閱讀量沒什麼進步,但我這個書蟲的存在,不自覺間也抬高了她的評判標準。慣食下品,見中品以為珍饈;久食上品,見中品以為糟糠。奈惠在習慣了我的扯前文掉書袋的前提下,對其他人就算有些小文採的發言自然也見怪不怪。比如江之島桐華同學,她的家中經營書店「思賢堂」,但她卻也沒在奈惠心目中博得「談吐文雅」的評價。這樣一來,即便奈惠在「捧內兼捧好」的心理下補充一句「遠不及我」,但跟蹤者永倉得到的這個評價,其含金量也是非常之高了。
這裏果然塞滿了書,並且並不像我家的藏書是新舊皆有的品相,從這個四圍有失嚴密,窗戶非常通透的設施看過去,裏面的書籍非常之新,甚至我都疑心,他們把書本拉來,有可能是一眼都沒看過便放在了這裏。因為,實在有太多的書露出了「沒看過」的痕迹,比如賣上券和塑封,多數都沒有被破壞。窗玻璃已經上了年紀有些模糊,我沒有條件細看裏面的書籍究竟是什麼書。這時,遠處的拉門發出了響動,我急忙加快腳步,從後巷的另一頭轉回大道上,然後返回了地利更照顧我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