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花落春歸欲斷腸
第十三章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大信封我雖然沒再留著,但我記得郵票啊。我是老郵遞員,一個信封上出現了什麼珍惜的郵票我是鐵定能記住的。」
他做郵遞員也有很長時間,在感受了這封信的重量后,他便覺得不對勁:這封信就這個重量,不需要用這個大了一圈的型號的信封來裝。隨後,他又在信封上看到了一條信息:請派送郵遞員將此層信封打開並丟棄,內中另有信封,投遞該內容信封。這條信息的末尾也蓋有郵政所的認證戳,所以也是可行的。於是他便遵照指示,向高橋敦子投遞了作為內容物的小信封,也就是我們另外看到的這些信封。
這位多年的郵遞員的神色,就連河內同學也顯然能看出他隱藏於其中的「不願詳說」的意思。他剛才的這番話,並沒有強調他作為郵遞員「保護收寄雙方的隱私」這一正當的回絕理由,而是用自己的記憶作為搪塞借口。這種做法,顯然不是出於原則正確的回絕,而是基於「想坐地起價」的考慮。這樣表示,顯然是需要前去詢問的河內同學表示出足夠的「誠意」,然後他才肯付出這些額外的腦筋。這種做派不禁令人感慨現在被物慾所支配的社會的可怕。唐土的《詩經》中有一篇《七月》,吟詠的是農業生產者們富有情懷和詩意的勞動場景。彼時雖然有勞動與剝削,卻沒有如今這般熾盛的物慾和私慾。有道是,春日遲遲,采蘩祁祁,這樣的畫面恐怕在今日已經滅亡了。
那麼,被隱藏的真實是什麼呢?
這一次的行動並沒有收穫,於是河內同學也沒有將禮物留在郵遞員的家中,而是在幾天後,河內同學又一次拜訪了這位老郵遞員,遞上了四個乳白色的碗。
「我的孫子的班上給孩子布置的作業是洗碗。但我這個孫子不知道是中了哪門子的邪,總是洗不好碗。每當他接受任務在家裡洗碗,我、兒子或媳婦在他旁邊看著的時候還好,只要我們一離開,身邊沒了https://m.hetubook.com.com人,他總要打碎東西,不管是碗、是碟子、還是玻璃杯,總歸是我們聽到響聲進去,就看到地上是殘缺的碎片,然後小孩子就被嚇蒙了大聲直哭。他們布置這個作業後到現在這幾周,我們買的,被孫子摔碎的碗啊碟啊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了。兒子兒媳合計,本想把家裡的碗碟都換成塑料或木頭的,然而轉頭一想,換成塑料的話,裝熱食品對身體不健康;換成木碗的話,孫子又鬧意見,認為這種暗色的碗沒法確定洗乾淨,他沒法完成作業。在這些方法都沒用的時候,我又聽說,在山形有一種『摔不爛的瓷碗』,沒準這才是解決我孫子這邪門的出路呢。你說呢?」
所謂的「摔不爛」,其實只是因為內芯使用了金屬。這種內為金屬,外覆瓷釉的器具雖然在我們這個國度並不多見,但它在隔海相望的唐土卻是非常多見的。這種材質的組成模式叫做「搪瓷」,在十幾年前還非常流行,不過在現代也已經逐漸消失。由於是上世紀的工藝,所以成本也不高。不過物以稀為貴,這種在這個國度未見於世,又在現今的唐土已難尋覓的器物,被若干山形人找了一些拉回山形並冠以「摔不爛的陶瓷」的噱頭坐地起價,還賣了不少錢。這般把過時的器物拉出來還吹得天花亂墜的賺錢方式,不禁令人再次感嘆起「春日遲遲,采蘩祁祁」的淳樸社會被物慾所吞沒的悲哀。
「現在,您想起什麼來了嗎?」
「你終歸是郵遞員,對郵票有所感覺。那些郵票和這些小信封上的郵票相比呢?」河內同學向他出示了若干個小信封。
不止是我們發現的,必然有詭計的信封,就連其他所有的信封,都是用雙重信封包裹的。這位郵遞員每天要向高橋敦子家送報紙,到她家算是熟門熟路,故而在接到信的時候本也不覺得是什麼大事。然而,他在接到第一https://www.hetubook.com.com封寄給高橋敦子的信時,就在信封上發現了異常。
「這個……真沒了,其他的郵票都不能引起我特別注意。」
「郵遞員先生,我們也不會平白地借重您的記憶。」在我此前向生人們收集需要的信息的時候,就有過被刁難或暗示需要報酬的先例,例如在探訪《新櫻之芽》的作者慕音而找上《蕭軒》編輯部的舊址時,我曾被「守攤子」的老人索要過若干茶葉;在探尋被莫名中止的書道大賽的真相而造訪銀行總管吉森先生時,也被他索要了若干嘉茂家的書法習帖。所以這次,在河內同學找上門之前,我們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刁難與索取,也準備了若干禮物放在屋外備用。
「哦……這就是傳聞中的『摔不爛的瓷碗』嗎?我看看,這質地,手感還真不錯嘛……」老郵遞員果然如他所說的那樣兩眼放光,已經迫不及待地拿起了其中一個碗端詳起來。然後,便像是事情按照我們預想好的劇本上演一般,老郵遞員「哦」地一聲驚呼,碗被他「失手」摔落在了地上。然而,摔不爛的陶瓷畢竟是大噱頭,若是這一摔都經不起談何不爛?
郵遞員給我們的回答是令人驚詫的。
然而世界很快用它的無奇不有打了我一記響亮的耳光。我這邊的搜索也很快有了結果。有不少報道說,新近,在山形,出現了一種摔不爛的瓷碟瓷碗。這是這些文章的作者在山形北邊的一些小店、小餐館偶然發現的。發現契機是失手把瓷碗落在地上,卻發現它並沒有破碎。於是,這個新鮮的見聞就被普及開來,並且引起了一些人前去探尋。有的人甚至從這些山形人手裡買了這種碗回去分析,然而分析的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
「我們怎麼辦呢?是花高價買回這種搪瓷碗給河內同學嗎?」
「是啊。不過也就是那麼一次了,是這樣的雙重信封出現了三四次之後的時候,我在丟下大信封的時候www•hetubook•com.com留意到,這個大信封上的郵票,居然是首都圈的機場落成限定郵票啊!」
「你的意思是說,那些大信封上出現過珍惜的郵票?」
不過,我們總算得到了一條還算有些價值的情報,那就是「大小信封的郵票很大可能是同一批郵票」。不過郵票既然只是普通郵票,那就沒有辦法反映更多的信息,這就有些煩難了。但雙重信封的詭計終究還是被這位郵遞員確認了,河內同學也算此行非虛。
「我們不妨換一個思路。雙重信封的目的,自然是只讓高橋敦子女士看到小信封上的信息。而之所以用雙重信封,則是因為小信封上的信息會在郵寄環節被攔截,所以要用一個表面上合乎郵寄規定的大信封來再包裹。這位郵遞員向我們確認,大小信封的收件人信息是一樣的,郵票也是差不多的感覺,那麼這兩者就排除了。那麼,雙重信封的目的就只剩一個了,那就是隱藏真實的寄件信息。」
這分明是坐地起價的意思了。然而此時的我們正有求於他,也只好答應下來。在現場的河內同學,以及透過她不時發來的語音或郵件得以實時了解情況的我與奈惠,心下都有些不快。並且,她們也都能猜到,此時面露不悅的我,定然在尋找反擊的機會。
「哦,真的,是真的啊……」親眼見證了瓷碗不破的老郵遞員趕忙將瓷碗放回了桌上。而這時的主動權就移交到河內同學這邊了。
「為什麼投遞的所有的信封都是雙重信封?寄件人葉山夢紀到底想隱瞞什麼?」河內同學向郵遞員問道。
「是的,我也知道這種碗的存在。」河內同學依照我們的指點應承了他的話題。
「哎呦,這你可難住我了。」這個滿身煙味的瘦高個作難道。「我們做郵遞員的,拿到信封也只管一個收件地址,其他信息對我們都不重要。我拿到雙重信封時,確認過的也就是裡外兩個信封的收件信息。見它們沒有出入,我也就沒和圖書管別的了。而且,我也沒有把外層信封留下來,沒辦法比對啊。就算你們手上有小信封,可距我最近一次送這個雙重信封也過了小半個月,大信封上有什麼東西,我也記不太清了。」
「還有其他的嗎?」
「這種碗現在似乎確實存在,只不過傳言有些言過其實。」奈惠通過定向精準的詢問,得到結論的速度比我在網上漫天撒網自然要快上許多。奈惠告訴我說,這種「摔不爛的瓷碗」似乎確實存在,它存在於山形市的北邊的一片住宅區里,不過那裡是山形比較落後的地區,恐怕是他們掌握著什麼燒陶瓷的秘方吧?
這個郵遞員的情報已經被我們完全問了出來,找他已經沒有更多意義。在事後,河內同學問我,明明這些瓷碗是我從霞浦寄過去的,並且也不是搪瓷的手感,那麼這摔不爛的瓷碗又是怎麼回事?這就是我的另外一條渠道了。我在搜索「摔不爛的瓷碗」時,不僅發現了我們這個國度有這種噱頭,唐土其實也存在。搪瓷在我們這個國度可以套上摔不爛的瓷碗的噱頭,那麼無數人見過搪瓷的唐土,摔不爛的瓷碗又是什麼呢?在那裡,這種噱頭商品的本質是合成樹脂,具體來說是密胺餐具,它的手感和顏色都與真瓷碗非常接近。然而唐土是個善於投機取巧的地方,這裏的「摔不爛的瓷碗」做工高下有別,我找的是非常低價的瓷碗,通過我所結識的留學生的人脈帶給我,這種劣質密胺餐具,比普通的塑料碗還容易危害健康。這也算是我對這種人的報復心在作祟吧。
「我的孫子,目前在上小學。這個時候的小孩子都會被布置一些家庭動手的作業,比如和爸媽一起做手工,給家裡掃掃地、洗洗碗之類的。」當著河內同學的面,這個老郵遞員總算是沒有再抽煙,不過他這大煙槍的老毛病卻改不了:每當說了一陣話,就要停下來咳嗽幾聲,而此時的河內同學便不免受到一陣刺鼻煙味的侵擾。
「當然不是,我還www.hetubook•com•com有其他摔不爛的陶瓷。反正這個郵遞員也只是聽說了搪瓷的存在,他的工作區域在山形的南片,又沒見過位於北片的搪瓷,只需讓河內同學在他面前展示幾個『摔不爛的瓷碗』,就能撬開他的嘴了吧?」
在河內同學轉身到院子的牆根前拿出帶來的禮物重新送上后,郵遞員的態度立刻便有了轉變。他在院子里給河內同學換了把好的座椅,然後再次鄭重其事地重複道:「你們的來意我已經非常明白,是想確認我這七八年來送給高橋敦子的信件。然而,誠如方才所說,那些信件雖然都是大信封套小信封,我知道其中必有蹊蹺,但我也不知道你們會來查證這個問題,所以真的是一個大信封也沒有留存下來。不過,我既然送了二三十次這樣的信,多少也是對大信封有一些印象的。我正好有一樁麻煩事,若是你們能幫我解決一下的話,我認為我還是能回憶起這些印象的。」
「這就好說了。我是個收入微薄的老郵遞員,沒見過什麼世面。如果能見到這種摔不爛的瓷碗……說不定會兩眼放光,你所委託的事情,或許就能回憶起來了呢。」
「感覺沒什麼差別,應該和這些種類的郵票差不多。」他點了點頭。
「如果這種摔不爛的瓷碗真的存在的話,那這個郵遞員的意思就再明白不過了。他要我們去為他弄來這種瓷碗,這明顯是在刁難人了啊。」我雙手交叉表達著不滿。「這種噱頭商品總歸是賣價奇高,他不願意出這個錢,就讓我們來為他出錢。再說了,我還真就不信了,這世界上還會有摔不爛的陶瓷?」
「河內同學,山形真有這種東西嗎?」若是木碗或塑料碗,那自然很難摔碎。但瓷的質地擺在那裡,從一定高度落下來,或者說衝擊力大到一定程度的話,定然是抵擋不住的。所以我也對這個郵遞員所說的「摔不爛的瓷碗」充滿好奇,於是在搜索引擎上找了找這種東西。而奈惠則向其他在山形有人脈的人求證這種碗的存在。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