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淵子你是怎麼知道的?」
那麼,為什麼這一天要倒流呢?原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有可能的原因無非是兩條,一條是自然條件的變化,使原本需要承擔分流任務的水庫來水量反而更大,而原本需要分流出去的水庫來水量少了。於是這條調蓄水量的通路便反向運轉,換了一個輸水的方向。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水庫的來水也不是多麼純凈,河道在輸水的同時,也會帶上泥沙和各種雜物。河道在自然公園裡的這一段也是九曲迴腸,如果長期沿著同一個方向輸水,那麼水中的雜質就會固定囤積在若干地方,長此以往也會有損自然公園的環境。於是,自然公園為了清浚河道,便在特定的周期里讓兩個水庫反向輸水,通過河流自然清理掉一部分河道里堆積的雜物。
「河水改了流向,園區倒也沒亂陣腳。他們在我們過去的那一天專門在入口處安排了觀景車,把從入口入園的客人繞著公園外圈送到出口,然後將出入口做了臨時對調,引導遊人從出口進,從入口出。紙船服務的也是起點和終點做了相應對調。所以,我們還是基本順利地完成了遊覽,並且也正好在原本入口處看到並獲得了自己放下去的紙船,也能在過橋時恰好看到自己的紙船經過,所以我們也沒有因為河流改變流向而讓原本的期望落空。所以我也很奇怪,為什麼原本幾百幾千年都這麼穩定的河道會在今天突然倒流呢?」
「河水流動總歸是按照地勢來的。假設這一塊地不是平原,而是有高低落差的地形的話,就算是想讓它倒流也不可得。也正因為是平原,它才能沿著原來的河道倒流。不過,你們在那天的遊覽經歷,卻讓我感到有些奇異。一般來說,倒流是非自然現象,它的流速並不受人控制。而這個自然公園在出入口對調時,卻依然能保證流速和原來類似m.hetubook.com.com,使你們就算從出口遊覽,也依然能正好在入口趕上自己放下的那批紙船。而且,自然風味的河流總不會筆直地穿過公園,而是要拐彎抹角一些,才能讓公園充滿自然氣息。這樣一來的話,就會有若干結構上可能的問題,那就是『從一個方向上能夠順流漂下的木托盤,換個方向就未必能漂下』。說不定,紙船就會卡在某一個彎道處。一條自然的河流,能做到順流逆流的流速相似,河道在兩個方向上均不會形成阻礙漂浮物的障礙,這也未免有些太稀奇了。退一萬步講,就算之前的稀奇可以解釋為自然的造化之妙,但還能保證在『橋樑』這幾個人工選取的特殊點位上差不多同時經過這一點,絕對是自然力無法辦到的了。」
「都是平原啊,那引水可就難了。另外我再問個問題,你們去自然公園的時候,是不是感覺這座公園周圍的溫度要比市區來得明顯更低呢?」
前些日子,河內同學和幾位朋友去山形市郊的自然公園遊玩。這裏以平原風貌的自然山水為主要欣賞點,其間也穿插了若干額外付費的人文賞玩項目,其中之一便是「紙船」。這個項目圍繞一條橫貫公園的河流舉行,起點便在進入公園后不遠處。遊客先是在起點提供的紙船(也可以自己拿紙跟著工作人員折出來)上寫下若干願望,然後把紙船粘在木托盤上,再把托盤放進河裡。河水從上游流向下游,便將紙船也帶了下去。
顯而易見,紙船順流而下的關鍵是流水。這座自然公園所倚傍的河水也是源自奧羽山脈的一條普通河流,多少年來都非常穩定,一直也沒有斷流;枯水期與豐水期的流量變化也不明顯,對河道也沒有太多改變,可以說是對木托盤送紙船的漂流活動非常友好的河流條件。然而,就算是這條波瀾不驚的河水和-圖-書,竟也有大悖常理的一天——還恰好被河內同學趕上了。她和好友們這一天去這家自然公園遊玩,卻發現河水竟爾改了個方向流動,從入口處看到的河水,顯然是往外淌的。
並且,在「這條水道其實有溝通水庫調蓄庫容」功能的背景后,水道的建造成本便不再是阻礙推測的因素——因為它可以由建設水庫的出資方來埋一部分單。於是,在通常情況下是某個水庫來水量大,而另一邊儲水量少,於是按照蓄水調節的功能,將這條水道設定為由盈滿向不足。並且,由於出水量由能由水庫自行設定,所以流速終年平穩,枯水豐水期的變化不大這些自然河流難以實現的條件全都能以「人工控速」解釋。
河內同學把我的話接了下去:「也正因為這家公園也不是什麼真正熱愛自然的人所管理,所以他們也在公園裡引入人工痕迹,只是用自然物草草加以掩蓋。所謂自然公園,只不過是以自然風物為欣賞點,或是標榜『自然』氛圍的公園,並不是『供人參觀的自然形成的景緻』這個一般的理解,這不過是一個文字遊戲,對吧?」
「暫且保密,留待我等一會兒作完整說明的時候再解釋不遲。另外,我還有一個問題:這個自然公園是用什麼來作為邊界劃定的呢?」
河道既然肯定了是人造的,那麼它就需要從其他地方引水,再向其他地方放水。這一帶,無論是自然公園內和外都是平原,說明它的水源和下水地有兩種情況:如果要運用地勢高低差來引水放水,就必須把水源地和下水地選在遠處,這樣一來開鑿河流的成本便會非常高昂;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與自然公園地勢相近的不遠處就有兩處水源地,平日里總是一處往另一處流動,而臨時改變流向的這一天則是偶然的水源地之間反向流動。這種情況在自然界也是很罕見的,但考慮www.hetubook.com.com人工因素就很容易想到一種可能,那就是水庫的調蓄。這也是我向河內同學確認「自然公園周圍明顯地感到降溫」的原因所在——因為水庫需要廣大的庫容量來儲水,結果便是形成一個人工湖面。水面附近比陸地溫度要來得低,這是很自然的。
我從「恰到好處的流速」這一點隱約感覺到,這個倒流現象並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倒更像是人為控制了河水以某種速度倒流。不過,河水看似平緩,但它的流量當真不小,要讓它完全掉個方向還能控制在一定的流速,所投入的人工改造成本也不會是一個小數。於是我又向河內同學確認道:「河內同學,在你們到公園后,由於臨時變更了出入口,於是他們便提供觀覽車繞著公園外圈將你們送到了另一個口子。在繞著這半圈行進的時候,你對經過的地形還有印象嗎?」
「原來是這樣啊……」河內同學搖了搖頭。「我還以為這裏還真是什麼自然公園,原來說到底還是人工製作出來的一片綠地罷了。」
「我記得這外圍也是一片平原,只不過看上去挺荒涼的,似乎沒怎麼打理過。」
「嘉茂同學,我有一個問題!」河內同學匆匆的電話聲恰到好處地打斷了我欣賞音樂的心境。「嘉茂同學,你見過倒流的河水嗎?」
再加上公園裡的河道實際上也的確是「千迴百轉」的模樣,卻又能在順流逆流兩種模式下都能實現相似的速度,並且在特定的點,也就是橋樑處實現「導遊路線經過時恰好同一批紙船也經過」的交匯,這就不由得讓人確信,這條河流也是自然公園在建造時就有意設計的路線。河道一旦有了「經過精心設定」的附加條件,那些奇妙之處便也不難解釋。而且,從自然公園使用鐵絲網護欄作為邊界並廣泛種樹遮掩來看,他們也是不介意自然公園裡有人為設施的,頂多再用自然物遮https://www.hetubook.com.com掩若干痕迹罷了。
似乎是受平安時代歷代都有敕撰和歌集的傳統,我們這個國度似乎對「輯錄精華」一事情有獨鍾。並且,其中一種非常流行的輯錄形式便是「百人一首」,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藤原定家輯錄的《小倉百人一首》和歌集。到了在世紀初,媒體做了一次全國範圍的名曲推選,最終有一百零一曲被集中選錄為「世紀百首」,也就是20世紀最受國民喜愛的曲子。山口百惠的《啟程的好日子》,輝夜姬組合的《神田川》,舟木一夫的《高校三年生》,puffy組合的《亞細亞的純真》分列二至五位,可以說是不同品味,各個領域各自的欣賞巔峰。但當之無愧、實至名歸的頭名,是美空雲雀的《川流不息》。
這首年紀比我還大的歌曲可以說是美空雲雀最後卻最美的芳華。她的人生經歷坎坷而多磨,卻在人生最後一首大名曲中演繹出了如此積極和從容的人生態度,給了無數人樂觀和鼓舞。我也時常欣賞這首當之無愧的百首台柱,心中想象著「人生如流」的畫面,閉上眼,彷彿就在身前出現了那條從容但不息的溪水。
「河水倒流的現象我倒是知道若干,比如唐土的長江與黃河,在特定的條件下入海口會發生倒灌。但我也沒怎麼出過霞浦,霞浦這邊的水系運行都是緩慢而平穩,我並沒有親眼見過倒流。」
當然,這個活動之所以能作為一項備受好評的項目,當然不止有「順流而下」這麼簡單。這個額外的付費活動其實也是自然公園的官方導覽項目,在放下紙船后,官方的導遊便會按照一條設計好的路線,帶遊客領略公園裡的大部分景緻。最令人稱道的是,在遊覽路線中會幾次經由橋樑穿越和面,但官方顯然是計算好了路線和時間,以至於每次在不同的位置經過河流時,都能恰到好處地在不遠處發現自己放下去的那一批紙船。最https://www.hetubook.com.com後在公園的出口,紙船幾乎是同時和遊客到達終點。然後,官方再將木托盤迴收,之前的紙船則分送給遊客作為紀念。這種「彷彿有另一撥人和自己在旅途中數次相逢」的緣分感,使遊人在旅途結束時彷彿像是結交了一位新朋友。這也是為什麼這個項目何以有如此高人氣的理由。
河水的流向也和太陽打東邊出來一樣,是許多人發誓賭咒時的說法。然而,東坡居士就留下過一句「門前流水尚能西」的詞句,說明「除非門前的河水倒著流」的發誓其實也未必做得了准。河內同學更是領先於我們,率先看到了「河水倒流」的情景,並且她還說,這河水倒流得有點奇怪:
「這是當然。真正的自然公園可不會允許在主要河流上搞紙船漂流這種玩意。說白了,這隻不過是水庫運營方自己賺外快的一種方式。他們這兩個水庫作為公益性設施自然沒法賺錢,但他們就想到了這麼一招,在總量更大的地下、正規調蓄水道之外再開一條地上的河流,並且將它周圍打造成公園,並且還想出了這麼一個挺有情調的人文項目。」
「原來如此。這不就很自然了嘛。從邊界的製造方法可以初步領略這個自然公園的總體理念,並且也可以得知他們『不排斥人工痕迹,只需要用自然物遮掩就好』的判斷。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這條橫貫自然公園的河流是人工修整過,甚或是整個都是人工開鑿出來的。這樣一來,只消在建於公園外部的引水和放水處略作更動,就可以改變公園內河流的流向。」
我點了點頭:「是啊。如果它真是自然公園,才不會備下那麼多觀覽車呢。」
「外圍有一圈差不多夠觀覽車開行的土路,差不多就是邊界了。但為了不讓人輕易進入和窺探公園內部,他們也在道路圍起的區域外圈栽種了不少高大的樹木阻擋視線,並且在樹榦那邊,還隱約看得見鐵絲網護欄。」